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时间:2022-06-27 13: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供大家参考。

《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二届八次全会 精神宣讲提纲

 中国共产党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7月23日在七星关区举行。区委委员33人、区委候补委员4人出席会议,纪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区第二次党代会代表中的部分基层代表等列席会议。会议由区委常委会主持。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崔英魁作了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崔英魁同志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按时打赢 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全会充分肯定区委二届七次全会以来区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常委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市第二次党代会、市委二届历次全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坚决把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坚决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严抓实,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完成机构改革重大政治任务,坚决用好“三个大兴”活动载体,有力

 推动了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在七星关落地落实,夯实了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基础。

 这次全会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会议的主要精神主要体现在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崔英魁同志的讲话和《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从省市全会精神可看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千方百计抓好农村产业革命,农村产业革命工作抓得好不好,直接决定能否打赢攻坚战的成败。

 一、崔英魁同志讲话的主要精神 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崔英魁同志讲了四个方面 的内容。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贫困群众十分牵挂,对毕节工作特别关心,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其中,对毕节的重要指示批示就高达 9 次。这些重要指示批示,既有方向又有方法,对我们是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第一,要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的重要地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在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消灭绝对贫困,既是全区人民千百年的热切期盼,也是区委、区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我们守初心、担使命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怀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书写无愧于人民的荣光,把初心和使命写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写在新时代的答卷中。

 第二,要充分肯定我区。

 发展取得的成绩。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一是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看,完成“组组通”公路硬化354.39公里,实现30户以上的村民组(寨)硬化路100%全覆盖,解决了8.77万农民群众的出行不便问题;445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解决了115.7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二是从“两业”扶贫成效方面看,“532”农业产业规划布局逐步铺开,实现种植刺梨17.4万亩、茶叶9.58万亩、蔬菜34.93万亩,8个500亩以上坝区全部调减完毕。大球盖菇、圣女果(小西红柿)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短平快”产业试种成功,并在全区开展规模化种植;经开区以37家服装纺织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1500余人,实现6000余人稳定脱贫;建成159个就业扶贫车间和12条扶贫生产线,吸纳贫困劳动力2100余人,实现8400余人稳定脱贫;“10+N个一批”公益专岗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9800余人,实现3.9万余人稳定脱贫。三是从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看,2.79万搬迁群众成功搬入碧海阳光移民新城;金海湖新区梨树安置点(幸福小镇)建设不断加快,12月15日前可搬迁我

 区群众 1.7 万人。四是从民生保障落实看,2.6 万家庭困难学生(含经济困难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享受“两助三免”政策,3.2 万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获得教育补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保率 100%,签约家庭医生上门履约服务率 100%;2019年 3007 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部启动,目前完工率 68%,10 月底前可全面完工。这些成绩来自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来自于民盟中央和致公党中央、广州市荔湾区、恒大集团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帮扶。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不能停留在功劳薄上,只有一如既往地努力,继续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才能如期打赢攻坚战。

 第三,要清醒认识当前脱贫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十分严峻。一是差距在政治站位不高、宗旨意识不强。有的干部政治麻木,对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认识不深,“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被动应付,消极懈怠;有的干部背离初心,漠视群众,对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置若罔闻,不仅不去落实,反而理直气壮地认为农村群众不能和城市居民相比,“脏乱差”现象属于正常;有的干部表里不一,表态调门高,落实行动少。二是差距在态度毅力不坚、攻坚氛围不浓。有的干部做脱贫工作时间一长,便产生厌战、畏战、懈怠心理,攻坚斗志丧失;有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不能很好地动员干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工作,攻坚氛围较差。三是差距在能力素质不高、战术打法不准。有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脱贫攻坚、抓产业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效率低下;有的

 乡镇、街道干部对当地实际情况调研不够,产业选择不精准、不聚焦,什么都种,什么都不成规模,导致产业种植失败或销售不出去;有的干部对脱贫政策理解不深、掌握不全、一知半解,政策落实不到位。四是差距在工作作风不实、工作合力不足。有的干部形式主义冒头,开展工作不实事求是,不抓具体、不抓深入,一问工作都落实了,一查问题就冒出来;有的区直部门未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存在“帮忙”思想,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看,帮扶成效不明显等。

 (二)深刻领会省委发起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初心,将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全省改革发展实际,创造性提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的战略决策,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彻底破除“小农经济”等传统观念,彻底改变祖祖辈辈传统的种养模式。自去年农村产业革命开展以来,我们牢牢把握“八要素” (八要素: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围绕“532”农村产业布局,大面积调减低效高杆作物种植,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茶叶、刺梨等主导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2018年,全区非粮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9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已成为全区各级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

 因此我们必须对照“八要素”找差距强弱项,将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

 第一,要因地制宜选好选准优势产业。产业选择是“八要素”

 的首要任务。一是要聚焦“按时打赢”选择产业。按照“按时打赢”的要求,大力实施一批立竿见影、吹糠见米、快速增收的项目。对实践证明见效快、效益好的产业项目,不争论、不议论,必须全力推进,当前,我们的“短平快”产业选择主要有蔬菜和菌类,蔬菜主要有“三白”(白菜、莲花白、白萝卜)、青菜、大蒜,菌类主要是大球盖菇。二是要规模化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恒大援建的大棚和 500 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生产,打造一批连片、上规模的示范基地。对于大球盖菇种植,宜种的有 4300个大棚,在 9 月底前要全部种植完毕;适宜种植的露天基地,10月底前要全部种植完毕,形成规模效应。对于区里面已经下了夏秋冷凉蔬菜种植任务分解方案的乡镇,要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规模化种植。三是要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我区有森林面积275.78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56.2%,是宝贵的产业扶贫资源。要加快“林业+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退耕还林和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畜、林菌、林蜂、林菜等林下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四是要全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大农业“接二”力度,依托蔬菜、茶叶、刺梨等特色产业和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农业“连三”进程,依托我区的生态优势、气候优势、红色文化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避暑养生、农耕体验、民族手工艺等产业,促进农村繁荣、农民富裕。

 第二,要不遗余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

 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一要强化农民技能培训。组织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块推广农业技术,通过组织现场培训会、开展讲座、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种养技术、生物防控、田间管理等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发展产业的能力素质,持续加强与山东潍坊科技学院等技术主体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农业技术人员,解决国有平台公司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二要加强农业科技供给。借鉴盛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大力实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的农业项目。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区、乡科技人员面向基层特别是贫困村开展跟踪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技术团队覆盖到每个坝区和合作社,及时解决基层的技术难题。三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快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和运输各环节“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

 。

 第三,要千方百计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市场销路决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也是我区面临的一大难题。一要拓宽区外市场。利用各种产品展销会、推介会,依托各类对外平台,积极参与毕节绿色优质农产品推介展示、宣传及招商活动,拓宽区外市场渠道,推动“毕货出山”。充分发挥广州市荔湾区对口帮扶平台作用,积极加强对接联系,尽快在荔湾区开设一批农产品旗舰店、展销中心或销售专柜,逐步扩大区内农产品在广州等大中城

 市的市场份额。二要占领区内市场。加大接力度,完善各级各类公共机构食堂大宗农产品主要由贫困村贫困户供给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区供销合作组织的作用,探索在集镇和小区建立农产品直销服务点、生鲜超市,在农贸市场、超市建立本地农产品销售专柜,充分挖掘区内市场潜力。三要扩大电商市场。充分利用区内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区内农产品线上销售市场,培育线上品牌,推动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卖到全国各地。加快完善电商扶贫服务体系,通过“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促进电商与农业产业资源精准对接,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电商化。四要强化品牌创建。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在现有“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创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七星关区古茶树之乡、夏秋冷凉蔬菜、毕节线椒等农业文化底蕴和产业优势,不断培育和打造七星关农产品品牌。

 第四,要结合实际推广“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 组织方式。这是省委、省政府主推的农业组织方式,符合贵州当前的发展实际,也符合七星关实际。一要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全区重点发展的刺梨、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认真梳理广州等大中城市的农业企业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农业企业,特别是国内外优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配套水平,改变区内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的普遍现状。鼓励盛丰公司直接承接恒大援建大棚基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供销社转型成立实体农资销售企业和农产品配送企业,与各乡镇(街道)组建的“村社一体”合作社形成配送体系,为农业产业

 基地提供物资配送和产品销售服务。二要着力提升“村社一体”合作社质量。各村党支部要领办好“村社一体”合作社,所有贫困户都要加入“村社一体”合作社,其他农户进退自由,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股份分红等增加收入,确保贫困群众能够长期受益。要着力规范提升“村社一体”合作社,指导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奖惩机制,依法依规清理“空壳社”“僵尸社”。要建立区级领导,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农业农村、林业部门班子成员,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副书记、分管农业领导“一对一”挂帮指导合作社发展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村社一体”合作社示范点。三要完善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加强统筹指导,以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