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策与建议例文(三篇)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策与建议例文(三篇)

时间:2022-06-25 11:1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策与建议例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策与建议例文(三篇)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范文(三篇)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范文篇一

 近年来,xxx 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现有资源,先行试点,大胆探索,实行“双文融合”模式(即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统筹建设,统一管理,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明实践平台),创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基层思想宣传工作的战略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平台,是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的客观需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的精神力量,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 xxx 实践

 目前,xxx 县已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 个、镇级实践所 14 个、村级实践站 266 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1768 场次,完成女童保护、幸福家园、助鹰翱翔、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项目 35 个。

  理念融合,解决理解不深的问题。xxx 县从谋划建设之初,就围绕文明、文化两个关键词开展基层调研,选取了拾回桥镇、毛李镇三坪村、曾集镇孙店村、沈集镇彭堰村等镇村进行试点示范。在此基础上,全县按照“双文融合”理念探索推进建设,保证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内涵和外延准确。

  阵地融合,解决场地缺乏的问题。鉴于全县村镇社区都建有规范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xxx 县以此为依托在全县 13个镇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同时,选择拾回桥镇作为示范点,指导该镇在“双文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金、整合政府资源,探索建成了规模更大、档次更高、功能更全,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文化综合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一体(简称“三位一体”)的示范基地。

  力量融合,解决人员不够的问题。xxx 县一方面通过“双文融合”,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同步兼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人员;另一方面,通过融合现有文明

 实践志愿者和文化工作者示范带动全民参与,吸纳群众主动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同时,招募社会志愿者组建传思想、传政策、传法治、传新风、传文化、传科技等“六传”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资金融合,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xxx 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整合项目投入、阵地经营赢利等三种途径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开展活动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每年国家、省、市、县的政策性项目资金和镇政府“以钱养事”专项资金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倾斜,融合使用,保障文明实践活动的基本经费。

  管理融合,解决机制不顺的问题。xxx 县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由县委负总责,县委宣传部负责统筹指导,县委文明办、县文化和旅游局具体管理,团县委、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县直相关单位承担相应管理职责。各镇党委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负总责,“三位一体”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负总责,统筹村组干部、宣传员、文化员、志愿者等力量,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活动。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阵地资源整合不到位。在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整合统筹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方面,还存在统筹调配不够、盘活激活不够、联通共享不够等问题。目前,仅

 拾回桥镇引入社会资本,新建美丽家乡·乡村文化综合体,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文化综合体“双文融合”“三位一体”。

  (二)志愿服务队伍不强。虽然志愿服务队伍在不断壮大,但队伍建设存在人员少、素质不高、结构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志愿服务活动不经常等问题。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虽然建立了工作运行机制、工作保障机制,但存在部门联动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考核机制、激励嘉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大大制约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在盘活阵地资源上下功夫,着力打造“1+8+N”文明实践平台。

  具体讲,就是建好一个文明实践主阵地,实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文化综合体“双文融合”“三位一体”;搭建八大专业文明实践平台,即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卫生健康服务平台、平安法治服务平台、生态环保服务平台;多方联动建设 N 个社会文明实践平台,实现“一站多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常态、长效开展。

 (二)在壮大志愿队伍上下功夫,着力壮大“1+14+10+N”文明实践队伍。

  在县镇村三级成立志愿服务队时,要激发基层各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吸纳有识、有能、有志之士成为志愿服务队成员,做到党政群合力建队伍。

  建强一支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一支以县委书记任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示范引领作用;成立 14 支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镇(区)党委书记任支队长,策划、组织、开展好辖区内志愿服务活动;建立 10 支专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如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教育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组建 N 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由县直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各地(村〈社区〉、镇直单位)等组建。

  (三)在融合活动上下功夫,着力丰富“六传”文明实践内容。

  牢牢把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两个中心,以传思想、传政策、传法治、传新风、传文化、传科技“六传”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四)在强化组织保障上下功夫,着力筑牢“八大”文明实践保障。

  牢牢压实县、镇、村三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中心管理运行工作机制,通过夯实“八大”责任机制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即县镇村“三级书记”负责制、联席会议制度、考核制度、资源下沉机制、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培训机制、激励嘉许机制。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范文篇二

  一、x xx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xx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践,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仍存在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城乡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不足等问题。缺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管理措施的构建,未能高效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衔接。

 二、对策建议

 随着 xx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走深走实,需要加快城乡融合体系建设,充分整合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优势资源,统筹联动,共建共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管理模式,通过城乡调配、优化布局、

 以协同带动的方式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衡化、智能化、精准化供给。

  (一)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核心,完善保障制度,聚力文明实践发展

  1、管理制度的政策保障

  一是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交流、文化设施、产品展示、遗产保护、服务评估、政策指引等平台,为人民群众知晓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提供便利。

  二是建立城乡文化大联动工作机制,组建全市基层文化联谊会组织、基层文化协作区组织,建立文化资源菜单式配送服务中心,着力开创一个“部门联合动、城乡一起动、街村有行动、常年有活动”的统一协调、繁荣发展的文化生活新局面。

  三是城乡政府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补贴、减税免税等形式给予物质奖励,并对参与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社会组织进行评级分类,形成政企、政社合作的长效机制。

  2、服务制度的支撑保障

  一是要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用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融合,打造舆论宣传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站式”平台。

 二是打造实践中心、所、站的“三纵”组织体系,横向推动科技连接生活、企业连接社区、文化连接邻里的“三连”功能服务体系。

  三是以城乡协同发展为动力,强化城乡文化资源整合机制,不断深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享。

  (二)以多元化示范项目建设为目标,打造城乡特色公共文化品牌活动 重点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与国家政策的融合、精神文化内涵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

  一是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水平。积极探索智慧数字运营新模式,支持移动互联网企业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文化资源传播平台,突出“一村一特色、一城一品牌”。

  二是加强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活动项目的政府采购,找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擦亮 xx 文化外宣金名片。

  三是利用“互联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城乡统一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服务机构的客户端 APP、微博推广号、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网络化工具,让城乡居民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享受平等的文化权利,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拓宽农村居民的文化视野,减弱农村居民在享受文化权益上的落差感。

  (三)科技助力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促进城乡文化服务枢纽互联互通

  坚持用好网络,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城乡融合建设、贯通结合、相互促进。统筹推进城乡有机融合,协同开展文明实践工作,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升级。

  一是在 xx 率先建设市级“数字文化”云平台,推进建立县、村“数字文化”智慧平台,形成城乡联动,协同发展的文化服务枢纽,助推文化进村入市,家喻户晓。

  二是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中心”,实现电视屏、手机屏、PC 屏、户外大屏、站所触摸屏、中心和所指挥屏、应急广播的“一云六屏一播”互助共享、七端同现,强化线上线下联通互动。

  三是运用 5G 数字技术,打造特色站点,开设“xx 文惠卡官方服务号”, 整合 xx 已有的群艺馆网站、群艺馆微信平台,非遗中心网站、非遗中心微信平台、xx 文化中心网站、北方网“公共文化民心桥”平台和 xx 图书馆“百姓选书我买单”微信平台等资源,使其成为民众了解 xx 的窗口、参与文化活动的纽带。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范文篇三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探索推进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加强精细治理,通过学习借鉴山东、江苏等地经验,就建好用好网上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网上带网上,有序推动试点建设工作提出对策思考。

 一、为什么要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一)中央有要求。

 20xx 年 x 月,全国第三次深改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县一级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聚焦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推进移风易俗,着眼于凝聚、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文化思想阵地。《意见》要求省级负总责、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坚持以群众为中心,整合现有阵地、平台、队伍等资源,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乡

 基层综合性活动和治理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二)xx 有需要。

  基层资源亟需整合。许多向基层延伸的工作,虽然目标一致,但是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容易“令出多口、政出多门”,往往各干各的,你建你的点,我挂我的牌,缺乏有机统筹整合,造成极大浪费。宣传教育方式亟待创新。基层党建、思想政治等宣传缺乏新思路、新观点,方式方法单一,内容不鲜活,教育缺乏针对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两张皮”现象亟待破解。存在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副业来看,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实、交融不深,缺乏统筹谋划,缺少合力作用。基层治理不精细问题亟待解决。很多村、社区只堵不疏,管理多服务少,引导教育群众方式、载体不够,基层组织自治化程度不高,解决实际问题效果不佳。

  (三)群众有期盼。

  一盼更快听到党的声音。随着电视、手机和电脑网络的普及应用,广大农村集中开会学习的时间少了,中央精神、上级通知、各项惠农政策等党的声音大多靠村、组干部上门,存在想听的没听够、听到的听不懂。二盼更优的社会服务。进入新时代,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三盼更丰的精神文化生活。期待着各种优质文化资源和

 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有序、有效、持久地配送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二、先进地区经验和我...

推荐访问: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策与建议例文(三篇) 例文 新时代 对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