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研讨交流发言 材料
各位领导:
这几天,在围绕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想,所到之处尽是一派大干快上、生机勃勃的繁荣发展景象,城市建设的大手笔、工业经济的大气势、服务文化业的大繁荣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巨大变化和卓越成就,受到强烈震撼、深切触动,感到差距明显、受益匪浅。
位于南部,不沿边,不靠海,禀赋并不突出,资源并不富集,但坚持科学发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我查了一下去年年末的资料,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195 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70.36 亿元,收入质量和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69 亿元,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448 亿元,增长 10.3%。先后荣获“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生态文明市” “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位列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 56 位。
是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模式值得后发地区借鉴。
一是在“敢”字上作文章,解放思想激发发展活力。敢字当头,闯字为先,无论是发展思路的确定,还是工作措施的落实,都敢于开拓观念上的盲区,敢于探索体制的难区,敢于突破机制上的禁区。广大干部群众由关注什么事情不能干,转向研究什么事情能干;由只干
红头文件允许的,其他什么都不敢干,转向凡是红头文件和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什么都可以试、可以干;由计划经济的顺向思维,转向市场经济的逆向思维,自觉运用市场观念、市场机制、市场办法探索新途径,开辟新空间,激发新活力,赢得新发展。创新性提出工业、城市、农业、生态、民生“五大经济”转型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二是在“引”字上作文章,开展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不仅抓得早、认得准,而且政策活、力度大。始终把强化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一个龙头” 强招商,招大商,以外激内,成效显著,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的大项目落实;坚持工作推进项目化,引导各级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真正以项目促发展、促转型、增后劲、强实力。对于投资体量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集中优势资源、生产要素重点倾斜、全力推进。
三是在“建”字上作文章,打造现代宜居宜商宜游城市。这次考察,一个直观印象,城市在“长高” “长美”,一座座高层商务楼,一处处漂亮的住宅小区,极具现代都市风采,构筑起靓丽的城市风景线。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坚持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还坚持统筹发展,以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正在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正在向农村覆盖,整个城乡发展空间得到科学、合理的拓展。
四是在“拼”字上作文章,工作推进措施扎实到位。坚持“几十年的事情几年干,几年的事情一年干”, 倡导“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的工作作风,推行一线工作法,只争朝夕,抢时间,抓进度。尤为可贵的是,对镇街实行差异化考核,把 21 个镇街分为 3 类,设置了特色工作指标,明确了各镇街发展的重点和定位,实现了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这是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的生动实践对我区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作为市的中心城区,我们将结合实际,充分借鉴的先进经验,聚焦产业转型升级,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谱写建设“幸福美好”的篇章。
立足于历史和现实,我们提出了“发扬精神,加快建设‘一城三区’,构建‘533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一城三区”空间布局与“5331”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打造和优化主导产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发展质量。这一思路契合实际,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相对落后和欠发达仍然是最重要、最突出的区情。一是服务业水平不高、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居主体地位,新兴业态企业占比仅为 3.4%。缺乏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型骨干企业。大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第三产业完成地方级税收 38648 万元,占比 65.85%,大大低于占 GDP87.3%的份额。二是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从 20 年税收情况看,受整体经济下行、投资增幅收窄、消费市场及房地产开发低迷、经济换挡减速等因素影响,建筑业实现地方级税收减收 3169 万元,同比
下降 32.3%,“营改增”体制调整翘尾影响地方级收入减收 2835 万元,一次性收入减少地方级收入 2459 万元。
这些问题凸显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思路
总体思路是着力构建“533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服务业是主导产业,我区有 1800 多户商贸企业、2 万余户个体工商户,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业 238 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84 户,专业市场 10 个。我们将根据不同产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壮大传统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建立起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高端商贸、房地产和金融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
工业总量较小,主要是都市型工业。共有工业企业 570 余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 43 户,主要分布在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木制品加工、食品、电力电子等行业。我们将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力电子、食品加工等 3 大优势产业,加大骨干企业培养力度,特别是积极培育战略性和区域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工业产品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具有一定能级和影响力的工业产业集群。
农业属城郊型农业,以粮食、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粮食总产量 12.4 万吨;牧业以猪、牛、鸡养殖为主,占农业产值的
一半左右。我们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加速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从种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向精致型、高效型农业转变,打造现代农业“样板”。
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一)围绕“一城三区”做强服务业,全面提高发展水平。
在新城,主要是建好一个门户。新城可建设用地约 37.5 平方公里,我们计划以西路打通为契机,建设生态活力、宜居宜业的西部商住新城区。我们将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高端商贸商务、现代物流仓储、现代金融、信息服务、高端教育、医疗保健等产业,打造经济总量大、辐射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是加快路西段入城景观园林口袋、科技园,路老街区改造,河、河治理等项目建设进度,新开工花园小区建设项目,加快洽谈棚户区改造、义乌小商品城及高端住宅等项目进度,力争早日签约落地。
在商业区,主要是抓好一条老街。街区域是我市的重要商业核心,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计划推进传统商业街区改造,重塑百年老街新形象,形成仿古特色步行街与高端购物中心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现代商贸业格局。目前,街仿古商业街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已完成街地下管网和路面铺装;大厦和升级改造项目,已编制完成征收方案,现正与红星美凯龙、月星环球港等企业进行招商洽谈。
在开发区,主要是搞活一片市场。我们计划以雾凇西路为轴心线,加快打造“三区一带”四大板块,建设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功能新区。重点是规划建设地下休闲通道,连通新生活购物乐园和红星美凯龙,引导人流向开发区集聚,推动越山路两侧商业体完美融合;开工建设未来公馆、清真肉食加工等项目;洽谈推进义乌小商品城、酷比克海立方海洋公园等项目,充分激发实体商业发展活力。
在观光农业旅游园区,主要是用好一种资源。我们计划以温泉小镇为核心、以南线为轴线辐射周边村屯,引进洽谈康养运动小镇等项目,凭借地热冰雪等自然资源,打造全域景点的高颜值城市休闲后花园。重点是布局产业项目,推进化石博物馆、核心区路网建设、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二)围绕优势产业做精都市工业,全面提高发展质量。
一是壮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力电子、食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我们将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开工建设电子智能开关制造等重点项目。
二是优化调整工业结构。主要是推进市场需求萎缩、效益下降的企业转型升级或“腾笼换鸟”, 引入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项目和低碳项目,提升工业品质,推进工业转型并向高端发展集聚。我们将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洽谈引进烹饪学校、汽修学校、地产开发等项目,实现开发区产业结构的华丽转身。
(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做优现代农业,全面提高发展效益。
一是发展农村产业。计划围绕南线,挖掘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南线黄金旅游带。重点是规划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乡村游,佛教文化、
参观历史古生物及温泉度假游两条黄金旅游线路,建立相互补充、互为衔接的旅游路线网络,改善沿线农村环境,推动沿线村屯发展和村民增收。
二是增加农民收入。以优惠政策引导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促进精细栽培养殖和精心包装推广,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以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体带头人为重点,完善技能培训机制,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帮助农民富起来。
三是改变农村面貌。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突出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重点打造南线两侧美丽乡村示范带。重点打造两个片区,即镇片区 4 个村和镇片区 6 个村,其他村将逐年推进。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打造两个片区基础上,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强绿化美化,绿化乡村道路 10 公里,还林 5000 亩,创建 1 个省级美丽乡村、100 户“美丽庭院”、500 户“干净人家”,建设 3 个省级新农村重点村,让全区农村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三、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保障
一是强化项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要靠布局项目来实现。我区落实了重点项目 74 个,总投资 407.7 亿元。其中,新建项目 32 个,总投资 144.6 亿元;续建项目 19 个,总投资 138.1 亿元;推进项目 23个,总投资 125 亿元。按照省市“三抓”“三早”工作部署,落实重
大项目包保责任制,牢牢抓住土地规划、基础设施、施工监管等重点环节,合力破解手续办理、征收拆迁、资金紧缺等瓶颈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开复工。在项目服务方面,建立项目任务清单、进度清单、责任清单,加强调度、通报、推进,对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管。在办理前期手续方面,依托全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加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落实推进方案、办理进度。在征收拆迁方面,完善“1+N”征收工作模式,优先采取“均价补偿、整体推进”办法,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有效降低协商难度。加大征收力度,坚决依法打击漫天要价、无理取闹、敲诈勒索等行为,切实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建设条件方面,超前沟通、协调建委、国土、规划、公用等部门,落实水电热气等基础设施配套,为项目开工创造条件。目前看,计划 4 月份新开工的 8 个重点项目,有 1 个项目已开工建设,5 个项目可在 4 月末前开工建设,2 个项目 5 月上旬开工建设。同时,创新招商方式,把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变单纯依靠政策让利招商为比较优势招商,顺应发达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趋势,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引进世界 500 强、央企和知名民营企业等重要战略投资者,集聚优质发展要素,提升发展质量。
二是强化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最终要靠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今年 2 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制定了 18 条重磅激励措施。我区将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加大对重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力度,对引进人才建立“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特事特办和全方位免费帮办服务机制,鼓励各类人才在区创新创业。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培训班 县域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