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
摘要:如今,播音主持专业融入了口语传播的教学要求,这导致传统的播音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教师必须对主导的专业教学模式有新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积极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以使对电台和职业播音员专业的教学成果更加有效。本文分析了口语传播的自身特点,阐述了口语传播视角下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特点,并为播音专业教育和口语传播模式提供了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专业;
教育模式;
口语传播;
创新;
人际沟通
在现代社会中,原始的口头传播仍旧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传播方式之一。人们在日常交流、宣传推广以及商务会议等场合均用到口头传播,随着人们对口头传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口语传播理论的研究又一次掀起热潮,这必然会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播音专业一直在不断进步,到目前为止,该职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瓶颈,现有的教育模式也存在着如教学形式单一、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学生就业矛盾突出等很多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对现有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以满足新时代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口语传播的特点
口语传播是从西方言语交流中翻译出来的,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沟通交际学。此前,我国台湾地区一些大学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和教学活动,并采用了口语传播这一名称。
口语传播和人际沟通被视为双边和双向的沟通过程,其研究范围除了关注于人类传播互动这一信息的产生、接收以及理解过程外,更加注重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语意和协商等课题,口语传播学与我国传统修辞学有很大不同,修辞学主要针对的是文章的遣词造句等内容,而口语传播学更加注重话语方式,分析不同的口语形式以及其他语言是如何影响受众群体的,以此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改变。
口语传播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方式,不仅面向交流过程的发送、接收和反馈,还面向交流过程中的修辞学和意识形态的识别[2]。口语传播的特点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播主体在同一时空范围内共同参与传播。这个特点是强调传播主体参与传播活动的同时性和空间的局限性。
第二,在信息交换和反馈的同时进行。这表明,口头沟通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第三,信息的内容不限于由语词、语法结构等构成的句子所传达的意思,也包括语调、姿态、手势、表情等。换句话说,口头交际既有表达的方式,也有辅助的方式。与任何一种特殊的交流行为类似,口头交流的表演,除要遵守传播法则外,还要对其自身特征有清晰的认知。
既然口语传播具有同时性和空间限制性的特点,那么,就应当尽可能地利用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说,要抓住、抓准开口发言的机会。例如,产品展览会上的讲解员就必须抓住这种难得的时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尽发挥自己的演说才能,用动听的口语把顾客吸引到自己的产品前。既然口语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那么,就应当注意信息的反馈,随时调整自己发言的内容。例如,当你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产品时,对方如表示出较大的兴趣,那么你不妨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话题内容。既然口语传播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辅助手段,那么就应当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和辅助手段。例如,两人谈话不慎出现了尴尬的场面,这时一方就应当用爽朗的笑声之类的辅助手段来打破沉闷的气氛,避免双方陷入难堪。为表示在认真听对方的讲话,可以使用“嗯”一类的助语词。口语传播虽有自己的长处,如反馈迅速、便于联络感情等,但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面对面的口语传播的最大不足在于覆盖面不大,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口语传播的成本。此外,如何做到说话有分寸也非易事。因此,除了对如何发挥口语传播的作用作出说明外,还必须对口语传播的技巧进行专门的研究。
从口语传播的角度来看,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技能必须成为传播和有针对性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语言交流是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过程,具有交互式特性。在语言交流方面,除了必要的语言能力外,播音主持的能力必须在这方面得到改善[3]。高校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式过于程式化“语言表达能力”。职业教育的主要重点是,语言交流应以“人”为基础,而主持人技巧的培养应以语言创造和控制交流的能力为基础。高等教育学生应充分尊重在职业培训计划下的播音主持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真正的沟通能力,成为优秀的电台主持人。
(一)在“自我沟通”中明确播音风格
自我沟通是口语传播学中所有传播类型的基础,也是各种口语传播行为的基础。播音主持业务所呈现的传播样态完全被包含在口语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中。因此,自我沟通是播音员主持人口语形态的层次基础。播音主持是一项与人交流的工作,是否能够完成高质且高效的交流是验证主持人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要想和他人沟通得好,就要学会与自己沟通。通过自我沟通,不断地认清自我,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得到更明确的指引。自我沟通训练可以帮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纠正和补充自我认识,准确发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力所在以及话语风格[4]。
自我沟通是自己和自己之间的对话,是一种激励自己的行为[5]。其具有自我说服的作用。自我说服经历了自我论证、自我矛盾,最后产生结论,衍生行动。这种思考过程对于成长和性格的改变是有益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自我坦露、自我暗示、社会比较、获得平和理智和充满自信的自我认知,在明确了自我个性化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我交谈使个性化自我和社会化自我相互碰撞和协商。例如,充分利用其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语言能力是学生的意愿,而社会化的自我则进一步要求自己通过应聘或参加比赛的方式,展示个人优势,一步步成为优秀主持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帮助学生定义他们的品质和优势,专注于学生的潜力发展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他们能做什么[6]。
(二)在言语思维中培养即兴口语
即兴口语是现有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力的短板。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体系在建立之初一直到现在沿用的即兴口语培养模式是从广播电视语体的角度展开的,即结合广播播音主持工作实践当中的语言样态,从复述以及描述等方面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一旦进入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语境中,自然的沟通仍然受到自身能力以及心理情况的限制,出现话语不长、词不达意等问题。显然,在教学方面,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除了从广播电视语体入手,还应该向口语运用得更好、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和深入。口语传播学中研究口语的沟通能力不能局限在某一语境下,其研究对象有更丰富的语言环境,也有更为本质和核心的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的生成等概念和规律,这些都为专业的教学和提高即兴口语能力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语言交际领域,科学家们对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语言的外在表达与思想的内在感知之间存在联系。即兴口语是在语法约束力和语义生成力的辩证运动下产生的,因此,语言使用的易用性和准确性取决于语法和语言水平的二维增强。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在播音教学中可以衍生出多种训练方法。
三、播音主持专业与口语传播
播音主持归根结底就是运用语言并以现代电视、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体向公众传播信息的职业工作,所以,播音主持专业离不开口语传播,播音员以及主持人的工作也正是以口语传播为载体展开的。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是为了培养具有播音主持能力的一线播音主持人才,因此,这一学科对教育目标有一定的限制。随着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接近饱和,大量的播音系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而等待工作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巨大浪费。而在国外,口语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起来。语言交流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表达、思维、人文交流、冲突解决、文化参与等的交流能力,以及培养具有新世纪现代公民素质和技能的学生。
四、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创新刻不容缓,并且也能够为我国培养专业技能更加全面的人才。专业教育规章制度的改革需要充分融合口语的沟通特点,为学生建立更好的教学平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双结合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一)构建综合知识体系平台
播音主持行业的特点是复杂的。在节目播出之前,主持人和播音员必须仔细考虑所有可能涉及的相关问题,经过分析和判断后,汇总成合适的语言进行播音和主持工作,这便需要主持人和播音员拥有更高的综合知识储备。因此,必须为学生建立一个综合的知识平台,发展他们在大学广播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综合技能,高等院校必须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以便学生扩大他们的实践经验。通过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现有的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课程,为未来的播音主持工作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树立职业价值观和伦理观
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都会受到职业价值和伦理观念的约束。有了正确的指导和专业价值观的限制,员工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提高工作质量。电视主持人能够直接影响公众舆论,并且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强的发言权。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专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念,为学生在将来的播音主持活动中设立一些约束规则。
(三)引导学生面向多重就业
就业水平是评估我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但是,考虑到学校活动的规模,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极大限制了播音的专业发展,因此,在今后的专业教育中,高校应引导学生面向新兴媒体就业。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汽车广告等新兴媒体正在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该领域专家来向学生传达这一信息。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其他工作领域提供基础保障。在发达国家,播音主持专业正在兴起,因为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和社会高度发达,对语言技能的需求很高。我国目前的情况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能够良好沟通的人才。然而,在播音主持教育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只关注媒体在广播和电视上的相对需求,而忽略了市场经济的其他需求。因此,高校应该拓宽学生的就业观念,并且引导学生科学应聘如公共关系以及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五、坚持播音主持教育
口语传播视角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旨在培训广播员和主持人。由于我国在该专业的教育时间已经不短,所以在该领域也有了一些自己特殊的地方,在新时代下,播音主持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跨学科性质,同时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且继续坚持播音教育。为了更加高效地管理地方电视台自办栏目,有效推动本地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转变定式的经营理念,增加创新思想。如今,电视节目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电视节目的产业化对某些电视台来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形式,它也是建立电视特性的支柱,更是提高电视竞争力的有效方式[7]。地方电视台专题栏目经营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弱化事业单位性质,使电视台的经营与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以及观众喜好,并不断提升自身品质,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栏目作品。
六、结语
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播音和主持艺术的专业培训具有独特的意义,尤其是在教学和语言研究方面。播音主持的形式不能替代,因为它具有重要的传播功能,而且与新闻业客观公正的原则密切相关,即使是世界著名的媒体,仍然使用主持人来报道新闻。作为一种典型的交流方式,播音主持人是语言思维中主导声音特征和潜在特征的完美结合。播音主持和口语传播这两方面在创造上具有相互依赖的联系。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在加强跨学科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播音和主持艺术教育与口语传播的学科的交叉及借鉴。
参考文献:
[1] 冯夏.口语传播学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2):35-36.
[2] 牛娜.口语传播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新闻传播,2015(15):68+70.
[3] 刘舒慧.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在口语传播视角下的改革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17.
[4] 李亚铭.口语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 王雪玉洁.新文科背景下的口语传播教育提升研究:评《课程论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24):86.
[6] 李坤.融媒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融合口语传播之可行性研究[J].记者观察,2018(5):133.
[7] 谭力.口语传播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基础技能课教学的优化与实践:以钦州学院为例[J].理论观察,2013(10):151-153.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教育模式创新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循证护理(2021年6期)2021-06-22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护理研究(2015年26期)2015-05-14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声屏世界(2015年8期)2015-02-28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年3期)20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