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如何正确判断睫状肌麻痹效果?

如何正确判断睫状肌麻痹效果?

时间:2024-12-15 12: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 梅颖

为获得准确的屈光度,儿童屈光不正患者需要充分麻痹睫状肌后再进行验光检查,即散瞳验光。那么,日常工作中如何判断扩瞳药是否起效,可以做扩瞳验光呢?笔者对此作出如下探讨。

扩瞳验光的目的是睫状肌麻痹,通过药物暂时麻痹眼睛的调节能力,使眼睛不能“变焦”,以免影响屈光检查。当前临床上常用的3种扩瞳验光药物主要为0.5%托吡卡胺、1%环喷托酯、1%阿托品。不同药物对扩瞳的作用和对睫状肌麻痹的时间等不同,有的扩瞳作用强,而有的则是睫状肌麻痹作用强。如:托吡卡胺滴药后30分钟时达到瞳孔最大,而环喷托酯滴药后60分钟才达到瞳孔最大。所以不能仅凭瞳孔是否扩大作为睫状肌是否充分麻痹的标准,瞳孔扩大了,但调节还残余很多的情况也很常见。

不同睫状肌麻痹剂的效果也不同,有研究发现,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后还可能残余2.00D~3.00D的调节力。残余调节越高,说明睫状肌麻痹的效果还没“到位”,验光的波动性、准确性就差。也就是说,如果使用的是托吡卡胺,患儿还有可能在检影或做电脑验光时“过矫”,导致检测出的近视度数变高。

最客观判断睫状肌麻痹效果的方法是检查残余调节。残余调节即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后还能使用的调节量,具体的测量步骤如下:

a.在综合验光仪上矫正屈光不正;

b.近距视标放置在33.3cm处;

c.逐渐增加正镜片至能看清后记录数值;
继续加正镜片,至视标模糊,退回一格(0.25D),记录数值。

d.两者差值为残余调节量。

如:睫状肌麻痹后,按上述步骤操作。加正镜片至+2.00D,能看清33cm视标;
继续加正镜片至+3.25D,视标模糊,退回一格(0.25D),记录+3.00D。残余调节量为3-2=1.00D,即孩子在滴用了睫状肌麻痹剂后,还能调用1.00D的调节力(如表1所示)。

表1 残余调节的测量与计算

笔者认为理想的睫状肌麻痹效果是将残余调节量控制在0.50D以内(1%环喷托酯、1%阿托品都可以达到,更推荐使用1%环喷托酯)。

临床工作中,如果认为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仍有调节波动,或对验光结果不确定的,可以做残余调节检查确定。残余调节量过高,需继续滴药或更换药效更强的睫状肌麻痹剂。因此,“看不清近处就可以检影了”是定性的结果,不是判断睫状肌麻痹效果的标准,而残余调节检查是定量的结果,更可靠。

虽然残余调节可以量化睫状肌麻痹的效果,但增加了操作步骤,所以并不适合在临床中大范围开展,也不是扩瞳验光检查的必须流程。

目前扩瞳验光主要是通过时间来控制药效,比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如美多丽-P)滴眼,5分钟1次,每次1滴,共4次;每次滴眼后嘱患儿闭眼,末次滴眼30分钟后检查。环喷托酯滴眼液(如赛飞捷)滴眼,5分钟1次,每次1滴,2~3次;每次滴眼后嘱患儿闭眼,末次滴眼30分钟后检查。该药刺激性强,可以在滴药前先使用表面麻药滴眼1次,5分钟后再滴赛飞捷。1%阿托品眼液或阿托品眼用凝胶(如迪善)滴眼,每日3次,连用3天共9次后检查。笔者认为,只要滴药手法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就能达到睫状肌麻痹的效果。

其实,个体对睫状肌麻痹剂的反应不同,仅通过滴药次数和时间来控制睫状肌麻痹剂的效果仍有缺陷,对于调节力特别强的儿童,可能还会存在较多误差。

猜你喜欢 视标睫状肌调节 儿童眼与老视眼睫状肌厚度在调节中变化的研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年1期)2023-03-08方便调节的课桌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22年11期)2023-01-07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汽车维修与保养(2021年8期)2021-02-16扩瞳验光前如何判断扩瞳药已经起效?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0年5期)2020-06-15首次配眼镜 该不该散瞳保健与生活(2018年11期)2018-07-11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视近最大辐辏力及开散力检测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3年5期)2013-09-08远方及近方水平斜位量的检测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3年1期)2013-09-08汽油机质调节汽车与新动力(2013年1期)2013-03-11视力表(一)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2年11期)201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