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路径研究

时间:2024-11-23 12:15: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四史”学习教育直接关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研究新媒体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中的内容建设路径,对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和分析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内容建设的途径,并强调这一过程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文章首先探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利用新媒体进行内容建设的必要性,这一必要性不仅体现在新媒体的普及和年轻一代的信息消费习惯转变,也体现在其对于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此外,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指出当前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存在宣传形式单一、传播路径局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新媒体平台建设、内容产品创新和用户运营管理等方面,对构建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路径提出相应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和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
“四史”学习教育;
新媒体;
内容建设;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19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校深入开展‘四 史学习教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zsszsx068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主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四史”学习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任务[1]。高校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建设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大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

然而,当前高校“四史”新媒体内容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创新和完善。

一、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中新媒体内容建设的必要性

在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有效传递“四史”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丰富知识,以新的形式和内容迎合年轻一代的信息消费习惯[2]。

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和多样性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历史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高校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让“四史”学习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正面的价值观熏陶[3]。

其次,针对网络空间复杂多變的情况,高校通过新媒体内容建设,能够及时准确地传播权威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这对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中新媒体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四史”学习教育结合,大力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但在新媒体内容建设方面,一些高校仍存在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内容建设的“重课程轻内容”倾向,并且新媒体内容建设存在宣传形式单一、传播路径局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深化发展的瓶颈。

(一)宣传形式单一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新媒体内容建设在传播方式和内容呈现上存在宣传形式单一的问题。

就内容表现手法而言,当前一些高校“四史”教育在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形式往往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4]。很多教育内容仅以文字或传统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多媒体特性,如动画、视频、音频、互动游戏等更生动的形式去呈现“四史”内容[5]。形式单一容易使得学生产生信息疲劳,削弱了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更不利于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二)传播路径局限

目前部分高校在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时,往往依赖传统的官方平台和几个主流社交媒体,如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而没有充分利用当下年轻人更青睐的新兴媒体平台和社交网络,如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互动弹幕视频网站等。这些新兴平台的用户群体活跃,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更符合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和接受方式[6]。而传统渠道的信息覆盖面较窄,互动性相对较弱,难以形成强大的网络传播效应,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信息消费需求,因此限制了“四史”教育内容的广泛传播,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创新应用不足

新媒体环境下,尽管有丰富的多媒体工具和平台可供使用,但部分高校在“四史”内容的呈现上仍旧局限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缺少动画、交互式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这些技术能够为历史教育提供更生动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历史知识[7]。部分高校缺乏对这些创新手段的应用,使得学习内容呈现形式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部分高校新媒体内容建设在提供交互体验和个性化学习方面也存在不足。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互动性和个性化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8-9]。而部分高校在“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中往往忽视了与学生的双向互动,缺少可以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反馈的机制,限制了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机会[10]。

三、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中新媒体内容建设的优化路径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前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新媒体内容建设急需提质增效,以适应新形势要求。为此,高校需要从明确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构建多元化新媒体平台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新媒体内容建设,与时俱进、生动引导,以提升“四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一)明确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对于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来说,明确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至关重要,这为“四史”教育内容的传播和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建设指导思想需要紧密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将“四史”学习教育与提高国民身份认同、文化自信以及历史责任感相结合[11-12]。新媒体内容建设应秉承正确的历史观,确保历史教育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采用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的表现形式,如互动式学习、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和参与度。高校在内容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历史的传承与教育的深度,也要注重对创新手段与技术的运用,使“四史”教育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渊源又有创新。

(二)构建多元化新媒体平台

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路径中,构建多元化新媒体平台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构建多元化新媒体平台要求高校充分认识到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以及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分享平台和互动式学习工具等,确保每个平台都能以不同的亮点吸引学生,形成互补效应。

例如,社交媒体可以用于传播“四史”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线开放课程则提供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材料和课程体系,适合需要深度学习的学生;
视频分享平台则能以生动的视频形式,增强信息的可视性和感染力;
互动式工具则能够让学生在实时互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高校应当根据各个平台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受众,制定相应的内容策略,各平台功能互补,共同构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四史”学习教育生态[13]。

在平台多样性的基础上,高校还需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技术运用。内容的丰富性不仅体现在“四史”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包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历史人物故事、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等,通过历史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三)加强用户运营管理

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路径中,加强用户运营管理是确保教育内容有效传播和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关键环节。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热情,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深入理解用户需求。这需要构建精细化的用户画像,即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习惯、历史学习兴趣、互动反馈等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描绘出每个学生的详细特征。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后续个性化内容推荐的准确程度[14-15]。高校利用用户画像,再结合智能推荐算法,可以为不同学生推送符合其兴趣和学习进度的“四史”学习资源,如定制化的历史文章、互动问答、历史人物故事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个性化推荐体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效,动态调整推荐策略,确保内容推送的时效性和适宜性,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活跃度。

高校还应积极构建以“四史”为主题的学习社区,通过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社区中,学生不仅可以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历史问题,还可以参与各种线上互动活动,比如历史知识竞赛、线上研讨会、历史角色模拟等。此外,社区还应定期邀请历史学专家、教授进行线上直播讲座,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历史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术参与感和社区认同感。为了保持社区活力,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奖励机制,比如通过积分奖励、荣誉证书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发表高质量内容。同时,运营管理团队还需不断监测社区动态,及时处理学生反馈,维护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保证社区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新媒体内容建设是推进和加强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根据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大学生学习需求,构建立体化的新媒体内容体系,推出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在内容建设中,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时积极创新,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述方式,还要不断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丰富互动形式,并做好用户运营,提升内容生产效果。总之,通过对新媒体内容建设的持续创新,可以大大提升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菁.新媒体环境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4):188-190.

[2] 王新维.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8):115-116.

[3] 张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3,33(4):67-70.

[4] 罗蕊,檀慧,邢晔.融媒体时代高校“四史”网络文化建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5):48-50.

[5] 陈冉.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价值、原则及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3,9(1):70-73.

[6] 巴雪冰,房园,周福良,等.新媒体下高校“四史”教育具象化传播探析[J].中国报业,2022(20):90-91.

[7] 曹哲,何强,仲晨星.高校新媒体平台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史”教育探讨[J].理论观察,2022(10):42-45.

[8] 钟凤宏,刘畅.新媒体时代融入“四史教育”对高校育人模式创新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22(4):87-88.

[9] 杨杰.新媒体融入高校“四史”教育路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1(9):106-109.

[10] 杨盈盈,章小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发展[J].人民论坛,2021(26):65-67.

[11] 史崧正,程成.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7):161-163.

[12] 骆维.新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意义、困境与路径[J].老区建设,2021(12):76-82.

[13] 程兰华,黄欣.新时代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现实问题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3):21-23.

[14] 韦芳元,李丹.“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实效性研究[J].记者摇篮,2023(1):45-47.

[15] 于佳.“四史”赋能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3.

作者简介 马敏,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教育四史优化路径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上海工运(2020年10期)2020-11-03队史连“四史”少先队活动(2020年10期)2020-10-28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2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10期)2016-11-18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6年14期)2016-10-21浅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握的基本点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推荐访问:路径 高校 媒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