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越
为促进物流服务供应链上各主体协同创新,进一步发挥物流行业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本文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在创新合作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来协助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服务创新已逐步成长为关键的社会经济增长引擎,国家对服务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明确指出: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是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物流业与制造业生态融合发展”等概念被着重强调。由此可见,物流行业作为基础性的服务建设环节,是推进服务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先导性、战略性作用。综上,如何引导物流服务供应链上各主体高效协同,实现生态创新是需要相关研究者关注的课题。
2.1 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利润低。从纵向来看,供应链成员拥有各自的价值主张,上下游存在利益分配冲突,难以形成协同效应[1];
从横向来看,中低端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生态位高度重叠,同质化竞争严重,激烈的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面对这些困境,仅仅依靠缩减成本已无法取得足够的竞争优势。物流企业想要拓展生存空间,就需要找到并吸引合适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同创新,寻求可持续的利润增长点。
2.2 信息共享存在障碍,管理难度高。供应链的复杂性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形势变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从企业参与创新合作的动机来看,物流服务集成商可利用平台领导力对系统内正在发生的创新方向施加影响,并根据自身现有能力和价值分配战略有控制地和选择性地参与创新;
而物流服务提供商等非核心企业受益于跨生态运营和多元化战略,通常拒绝依赖单一的生态系统,开放的参与以及不受限制的知识共享是它们的诉求。基于这种矛盾,物流企业往往存在合作顾虑,过度重视数据保护需求。链条上的信息沟通、利益分配、管理协调等各环节都面临着压力与挑战。
2.3 创新要素流动不畅,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代差大。一方面,技术升级重塑了价值创造方式和价值捕获路径,创新借助平台和数字化在成员网络中快速扩散,知识的商业转换周期得到提升,供应链上关键瓶颈的重要性随之增加;
另一方面,技术赋能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政府和大学可能由于和企业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而被排除在创新结构之外,外部创新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创新的隐形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尤其对于那些可能给平台带来威胁的创新。
3.1 明确核心价值主张,建设物流服务创新生态系统。面对成员规模快速扩张、市场复杂且分散的行业发展现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管理视角。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多边合作伙伴集成的动态结构,这些合作伙伴通过互动实现重点价值主张[2]。在开放式创新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联合起来创建生态系统,通过与异质行为者的互动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生态创新是一种基于跨组织边界的、有目的管理知识流动的分布式创新过程,该过程由客户参与驱动,并且必须有适当的流程来管理开放创新产生的知识。以京东物流为例,其为沃尔沃汽车、小米有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头部企业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方案,帮助客户优化供应链网络、提升数字化水平,综合降低运营成本。而针对中腰部客户,京东通过解耦的方式,将服务于头部企业客户的定制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灵活组合,形成标准化的服务产品。两者结合,逐步建成了以京东物流平台为核心,各类制造企业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3.2 协调利益相关各方,激发物流服务供应商协同意愿。相较于传统的买方——卖方关系,物流服务集成商在生态创新中可以选择向供应商提供技术授权服务,提高双方的互信水平,建立高层级的数据共享。例如在菜鸟和圆通快递建立的伙伴关系中,双方通过不断磨合形成了共同的价值主张,并通过技术授权等机制共同建设了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和5G配送中心。菜鸟以其合作经验为范本,不断扩大生态成员规模,逐步建立起智能、高效的物流服务生态网络[3]。在上述生态合作过程中,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是化解分歧的关键。通过构建协同机制,集成商可以激发利益相关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提升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水平,降低合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失败风险。
3.3 加快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数字化水平。由于赋权成本和收益的权衡,物流服务集成商不能对所有供应商进行技术赋权。得益于通信成本相对较低,与平台数据共享程度较高的供应商将成为首选[4]。因此,物流企业增强自身的信息化、数字化能力是进行生态创新合作的重要前提。同时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水平会显著影响创新要素在供应链上的流动速率。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字化、标准化的场景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与物流平台协同创新,各物流环节的数据无障碍地实时流动,进而实现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的飞跃。
3.4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大力推动重点院校、国家相关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与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接,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并将部分优秀成果以公开课、培训指导课等形式向下游的企业和院校传导。其次要培养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向输送符合创新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供应链生态持续注入活力。最后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为企业和高校的创新合作搭建桥梁,并通过构建指导性的物流服务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行业健康有序成长。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物流产业在升级过程中面临瓶颈与挑战。在横向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数据共享的规模和质量,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物流服务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提高行业整体利润,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强化供应链、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的共同目标。
猜你喜欢 供应链协同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科学与财富(2021年36期)2021-05-10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物流技术与应用(2019年8期)2019-09-04“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12期)2018-12-29“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10期)2018-11-06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