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近十年我国双导师制研究现状及趋势

近十年我国双导师制研究现状及趋势

时间:2024-11-20 17:45:01 来源:网友投稿

赵 荣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1],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内涵进行了界定。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2]。2013年颁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又进一步指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培养单位与专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3],从学生能力、教师团队、实践基地三个层面,指明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设方向和内容。自此,双导师制度建设与实施便成了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教师教育三大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

导师制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制度,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制度。对于双导师制的内涵,一些学者进行了阐释。周红康认为导师制是学校导师和企业、管理部门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制度[4];王健和韩忠燕认为双导师制是给研究生配备校内和校外两位指导老师,校内导师是相关学科专业教师,校外导师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5]。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黄振中认为双导师制中的“双”是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双向”或“两部分”或“两类”,并不是仅限于“两名”[6];同样,刘丽艳和秦春生认为双导师制的“双”是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知识的互补,是多方师资力量共同致力于行业精英培养的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7]。

双导师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方面,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某专业领域的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宋强和裴金宝提出了统筹两个资源、贯彻双导师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迅速建设的新思路,以求在短期内迅速壮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适应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形势[8];刘敏从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双导师制、建设绩效等方面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和做法[9];郭小娜以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读生与毕业生、校内外导师、学校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双导师制存在校外导师挂名、校外导师指导不深入、双导师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10]38-40。

目前,我国双导师指导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于其中关键概念和主要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浅显,研究者大多采用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辨方法,实证研究较少,实践调查不够深入。从双导师合作的视角,通过对国内2010-2023年双导师合作指导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一方面可以丰富已有研究理论,聚焦实践研究进展;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对双导师指导制度和实施复杂性的理解,为双导师的协同合作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一)理论基础

文献分析主要参考一些学者提出的教师研究的社会实践框架,具体包括五个维度:研究问题、研究者、研究设计与理论基础、基本假设与论证逻辑、研究发现[11]。还参考宋萑、秦春生等人[12-13]的研究,结合双导师合作指导的主题,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文献综述框架图。一方面,对我国双导师合作指导相关文献中的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基本假设、研究设计、研究者等外显内容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挖掘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基本假设、论证逻辑、研究思路,以呈现双导师合作指导富含的社会实践图景。

图1 双导师制研究文献综述框架

(二)研究问题

1.在2010-2023年双导师合作指导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研究者身份、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呈现什么特征?

2.在2010-2023年双导师合作指导相关研究中,主要发现有哪些,呈现什么特征与趋势?

(三)研究方法

采用主题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关于双导师制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整理。

1.文献收集

所选文献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平台,检索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0月,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以双导师并含合作指导、双导师并含协同指导、双导师合作指导、双导师协同指导为主题进行高级精确检索,在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四种主题词各检索四次。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述四个主题在维普数据库检索时未查阅到文献,因此在该数据库以“双导师合作、双导师协同”为主题进行了两次检索,最终获得正式见刊发表的相关文献81篇(表1)。

表1 三大中文数据库平台检索结果

2.文献筛选

首先进行初步审查,将期刊论文导入Endnote软件(中文版),共计81篇,利用该软件查找重复文献8篇,删除重复文献后,剩余73篇文献。之后进行二次审查,对文献的标题、摘要及全文进行审查,并进行两轮复查,手动查找并删除重复文献1篇,删除与双导师合作指导主题无关的文献1篇,最终得到有效文献71篇。

(一)研究趋势

对双导师合作指导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该领域发文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2010-2014年,发文数量缓慢递增,维持在3篇以内;2015年开始,发文数量快速增长,年均发文量保持在6-9篇,至2019年,发文量总体呈波浪式递增态势;2020年,发文量激增,达到最高值15篇;2021年,发文量又迅速回落,2023年跌至1篇。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可以预测未来该领域发文量会呈现递增趋势。

图2 2010-2023年双导师制研究文献发表数量统计图

以思辨研究为主的文献,共计49篇,占文献总量的69.01%,包括实践经验总结及现存问题的探讨;实证研究22篇,占文献总量的30.99%,且实证研究多为学位论文(16篇)。随着学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可以预测未来关于双导师合作指导的实证研究将会增加。

(二)要素分析

1.研究主题

文献中的关键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通过Endnote对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频次≥5。双导师制主题的研究最广,主要探究了该制度实施现状及现存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是研究的重点话题,包括校企合作、“U-S”合作等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改革;对导师指导的研究不够丰富,研究问题集中于指导模式的探讨,对导师综合素质、指导过程的研究不足;双导师协同培养、职业指导、顶岗实习的研究呈边缘化特点。

表2 双导师制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2.研究问题与理论基础

研究问题主要从高校管理视角,基于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一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但相关政策文件存在缺陷,没有具体学科、专业的双导师制实施标准,更没有如何实施双导师制的相关执行规范;二是各大高校在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对政策的解读不同,执行力度不同,双导师制未发挥真正价值。研究内容多为双导师制的实施和运行管理问题以及基于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此外,部分研究中还涉及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论文指导问题。双导师制的研究需要契合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然而所收集的71篇文献中有明确理论基础的文章仅占22.54%,77.46%的文章缺乏适切的理论支撑。其中,有明确理论基础的文章以硕博论文为主,多采用协同理论和合作理论。此外,研究多借鉴西方学者理论,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基础。

3.基本假设与论证逻辑

第一,关于培养目标、双导师制、培养质量之间关系的假设。双导师制是研究生培养中导师指导的创新形式,多项研究指出实施双导师制的目标是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双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有研究构建了双导师制建设的协同机制,以提升高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能力[14],但双导师制的实施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的内在机理还有待深入探索。第二,多数研究采用“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的论证逻辑,先提出中心论点,再通过分论点与论据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证,研究多采用举例论证,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事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所证论点较为宽泛,缺乏针对双导师制具体实施过程及实践意义的细致论证。

4.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具有集中分散性,样本数量呈正态分布。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还包括高校管理人员、校内外导师,涉及教育、法律、经济、工程、体育等不同学科门类,其中,对教育硕士的调查居多,占实证研究的1/3,样本数量集中在100名到400名之间,呈正态分布。第二,以思辨研究为主导(49篇),实证研究较少(22篇)。思辨研究多运用政策分析、对比分析和经验总结的逻辑分析方法。几乎所有思辨研究均用到了政策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方法,部分学者采用对比分析,对传统导师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正探索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6篇),探究中外双导师制差异(2篇)。实证研究多为学位论文,以混合研究为主(17篇),质性研究次之(3篇),量化研究最少(2篇)。混合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部分学者还运用了个案法(4篇)和观察法(2篇)。总体而言,关于双导师合作指导的研究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实证研究较为薄弱,质性研究方法多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缺乏对扎根理论、现象学、民族志等方法的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缺乏对实验法的运用。

5.研究者

多数研究者为高校教师,少部分研究者为硕博生,人均发文量为1-2篇。根据研究者的身份、职位、所在部门、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学术研究者(包括讲师与研究生)、管理者、管理与研究双重身份者,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术研究者人数最多,且发文量最高(约62篇,约占87.32%),管理与研究双重身份者次之(约6篇,约占8.45%),管理者发文量最少(约3篇,约占4.23%)。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教育和管理领域。

表3 双导师制相关研究者类型及发文量一览表

6.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体现了特定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共计49所研究机构关注了双导师合作指导研究领域,可分为综合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两类。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多分布在我国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北京市的研究机构相关发文量9篇,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发文最多(3篇);江苏省研究机构相关发文量7篇,其中,河海大学和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各发文2篇;广东省相关发文量5篇,其中,广州大学发文2篇。由此可知,关于双导师制的研究力量,呈研究地域分散、研究成果不足的特点。

(三)内容分析

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双导师制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两大主题进行探究。采用“价值取向—现存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价值取向是指双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意义,现存问题指双导师制及其实施所产生的问题或遇到的困境,对策建议是指为改善或解决当前问题所提出或实施的策略。

1.明确价值取向

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导向,培养从事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双导师合作指导则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相契合。亓瑶认为双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5]12。李焱等人进一步指出,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的目的之一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硕生或师范生培养目标的价值关键在于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就业[16]。陈稀稀认为双导师合作指导有利于提升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升师范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17];徐艳华认为校企合作的导师指导有助于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快速与社会对接[18];茹荣芳从职业角色层面指出,双导师制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准教师”提早进入职业角色[19]。然而,职业能力发展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视学生学术能力发展。李鑫认为双导师协同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点,为学校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20]。

从培养过程来看,双导师合作指导有助于缓解高校教师资源短缺的压力,加强高校与其他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高校资源层面,亓瑶和李鑫均指出,双导师合作指导有助于整合校内外的资源,缓解校内导师匮乏的压力[15,20];从校际合作层面,郭小娜和何妍都认为双导师制有助于密切高校与中小学的沟通合作[10,21];从教师队伍建设层面,亓瑶指出实施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5]13。从培养效果来看,双导师合作指导重点是提高专硕生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也有研究指出双导师制能够推进专业教育、师范教育与养成教育的深度融合,拓宽教师教育的发展途径。

因此,双导师指导制度具有实践性和学术性双重价值取向,推动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职业人才,也具有缓解师资短缺,加强校际、校企交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现实价值。

2.分析现存问题

通过对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双导师制及其实施现存的问题可分为主体、制度、效果三个层面。在主体层面,分析主体及主体间的问题是研究的基石,多数学者探讨了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者还探讨了学生、师生以及高校内部出现的问题。在制度层面,高校管理制度的不足,尤其是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主要内容包括导师的聘任、监督、激励、考评和培训制度。在效果层面,部分学者对双导师的指导质量和指导效果进行了评价。

双导师指导的相关利益主体复杂多样,分析主体及主体间现存的问题,是提高双导师指导质量的先决条件。第一,导师是双导师制中的指导主体。校内导师实践教学水平偏低[22]16、指导方式单一落后的问题为多数学者所关注,校内导师的指导还存在思维学术化倾向明显、指导内容与培养目标相背离、指导能力和时间不足、指导意愿不强的问题;校外导师教育研究水平不高、指导积极性和有效性偏低、“挂名”现象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重视,此外,校内导师指导意识薄弱、指导内容碎片化、指导方式欠科学、指导反思待加强、指导互动性较差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校内外两位导师,还存在着不少共性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双导师职责、角色定位模糊,责任感不强,缺乏分工合作,缺乏沟通平台和制度保障,协同指导力度不足,相互信任关系不知如何建立与维持等。第二,学生是双导师制中的学习主体。生源具有复杂、不稳定的特点,学生主体存在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专业知识不扎实的问题。另外,生师比过大,师生之间认知有偏差、沟通交流少、专业情意缺失也都成了双导师制贯彻落实的阻碍。第三,高校是双导师制的实施主体。高校与中小学、企业均可合作实行双导师制,但有的培养单位对双导师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重视不够,培养方案不够合理,不能体现专业学位的基本特征。有的高校和中小学的合作具有表层化,高校指导教师和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深度融合还比较困难;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合作内容往往缺乏系统规划,功利性较强,达不到原本合作目的,因此,难以保证长期有效合作。

双导师管理制度是维持与促进双导师合作指导的重要保障,但部分高校的双导师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第一,在培养目标上,高校没有在授课、论文指导等培养环节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研究生培养过程缺乏严格、科学的考核机制,因此,双导师指导目标不统一,双导师用各自不同的指导理念培养学生,导致学生面临不同观点而无所适从的困境。第二,在导师聘任方面,大部分高校没有健全的双导师遴选制度,校外导师遴选标准单一,校内外导师遴选标准有待加强;在导师监督方面,缺乏过程性监督、互相沟通的长效机制和桥梁,论文指导过程的跟进环节欠缺;在导师激励方面,缺乏调动校内外导师指导积极性的有效激励制度;在导师考评方面,双导师过程考核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考核和奖励机制;在导师培训方面,培养单位对导师的培训力度不足,双导师缺乏有效的职后培训。

双导师指导效果和质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双导师制实施的效果。部分研究指出双导师的指导效果不佳、差异大,指导质量不高,可见,双导师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差异较大,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原因之一是双导师制脱离了实际对象的差异性,普遍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基于双导师制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复杂问题,亟需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双导师指导质量,促进双导师制的有效落实。

3.提出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是解决双导师制实施具体问题的指路明灯,以往研究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解决策略。微观层次涉及解决问题的主体方面,如政府、高校、双导师、学生;宏观层次涉及管理制度、培养模式、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并非完全分离,而是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

第一,明确校内外导师的工作职责与分工,探究双导师合作模式,建立和完善校内与校外导师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导师需明确各自职责,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理念,在指导内容方面各有侧重。校内导师以理论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校外导师以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堂实践机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完善校内外导师合作体系建设是发挥导师作用的重要渠道,需要充分发挥高校、中小学或企业的主观能动作用,明确合作的共同目标,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定期开展导师交流会,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合作平台,开设合作课程,让校内外导师充分协同,发挥各自优势。

第二,注重指导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升导师指导过程的有效性。双导师要重视指导内容的系统性、衔接性、全面性,注重导师间的沟通交流,灵活调整指导内容、时间,除了理论、实践知识指导,还要注重岗位素养的指导,除了小组指导,还可实行一对一轮流指导方式,也可进行双导师交叉指导。双导师要不断更新指导理念,强化指导责任感,努力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指导经验,协调教学任务、行政任务与科研任务的关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第三,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专业兴趣。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善学善问,与双导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明确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明晰并重视毕业论文撰写的各个时间节点和环节,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要培养学习兴趣,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就业奠定基础。

第四,完善导师管理制度,规范导师遴选标准和聘用程序[22]20,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入手,制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二者不同的选拔标准;在导师自愿报名的前提下,依循严格、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选拔程序;校内外导师的配备按照师生互选的方式进行;对双导师采用过程性监督管理,为双导师沟通、导生沟通配备联系人和监督管理人员,在不同培养阶段,对双导师指导行为进行监督。

第五,制订科学合理的导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双导师激励制度,激发校外导师合作的积极性。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制度,细化导师考核等级和任务量,增强绩效考核的透明度,重视过程性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优化双导师指导的薪酬待遇,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完善奖惩制度,对优秀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负责任的导师给予严惩。

第六,搭建双导师制校本培训平台[22]24,加强对双导师的培训。高校校内导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但实践教学能力较为欠缺,可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强校内导师与一线工作者的联系,也可展开双导师合作教学项目,让校内导师深入一线锻炼;校外导师往往是中小学优秀教师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他们对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阶段等制度并不熟悉,可通过开设高校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对校外导师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此外,培训平台的建立还需关注双导师专业发展及其切身利益,真正激发双导师参与指导的意愿。

第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高校—中小学合作模式,推进双导师制有效运转[10]49。明确高校与其合作机构的利益关系,寻找共同合作目标;以实习作为高校与合作机构的连接点,见习与实习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结合,利用“小步子”原则,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实习;落实双导师指导,以毕业论文为桥梁,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双导师指导质量。

(一)概念界定模糊

学者们对双导师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这是校内外两位导师或导师组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种制度,但对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双导师指导”“双导师合作指导”和“双导师协同指导”等外延概念还未有明确界定。双导师角色上,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是知识传授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职业规划的引导者,具有多种角色作用。双导师地位上,多数学者认为要以校内导师为主导、校外导师为辅;但也有学者认为要根据学业任务的不同,灵活看待两位导师的地位,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以校内指导师为主的专业学习,在校外接受以校外导师为主的专业实践;还有学者认为在工学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位论文指导上,应以校外导师为主。双导师指导内容上,目前的双导师指导内容主要是学术性活动,如毕业论文,对学生职业生涯、心理健康、政治思想等非学术性活动的关注并不多,双导师共同合作指导学生哪些内容也未清晰表述。双导师指导维度上,缺乏双导师指导目标、过程、效果的全过程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因此,双导师指导的相关概念模糊不明,一定程度上导致双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被束之高阁、实施不彻底的现象。

(二)理论基础欠缺

所收集的71篇文献中,大量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有明确理论基础的文章不足1/3,其中,协同理论和合作理论使用次数较多。协同理论由联邦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Haken)于1969年提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产生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23]。协同理论适用于复杂开放的系统,强调共同目标的作用,有三大原理,即协同效应原理、自组织原理和伺服原理[24]。宏观上,高等教育系统中,高校、中小学或企业、社会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交换;微观上,双导师合作指导子系统中,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之间以论文指导为媒介,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通过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稳定的新结构,这与协同理论的三大原理高度契合。还有学者借鉴合作理论,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提出:合作是为了达到一种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双方之间都应该遵守原则。合作具备四个条件即目标一致、行动配合、相互信任、共享成果[15]15。该理论启示我们,双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双方之间的有效合作,把握好培养单位与合作单位之间、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合作。此外,还有学者运用了OBE理念、目标教育理论、PDCA循环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院校影响模型等。可见,所借鉴理论多源于教育和管理两大领域,且理论基础较为分散,存在与实践脱节的态势。

(三)实证研究不足

双导师合作指导研究以思辨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明显不足,量化研究最少,研究方法的运用较为单一。双导师指导实践中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光靠理论思辨研究难以触摸到问题的全貌及实质,实证研究则有利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现有实证研究普遍缺乏理论基础,研究设计规范性不强,研究方法普遍运用调查法,鲜见学者利用扎根理论、民族志、现象学、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多是了解双导师指导现状,并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策略。但被调查者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表层化、概括化特点,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者所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缺乏具体性、针对性。现有思辨研究多针对具体项目实践总结经验,也会对国内外导师制及其实施情况对比分析,但此类研究理论基础薄弱,文章形式单一,内容前后衔接性、逻辑连贯性和思维深度都有待加强。因此,无论是思辨还是实证研究,都存在理论基础缺乏、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不足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双导师制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尤其是缺乏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从双导师合作层面,未来学者可深入探索双导师合作指导的概念内涵及外延,尝试建立双导师合作指导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构建双导师合作指导的理论模型。大多数研究成果需进行应用转化,可以针对研究成果如何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导师间合作交流机制难以构建是双导师制实践的一大难题,如何发挥各主体协同作用、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探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点,促进理论融合于实践,是双导师制落实的另一难题,需要结合协同育人主题进一步探索。在师生关系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情境下,师师关系问题也需引起人们重视,导师间的矛盾分歧如何化解,信任关系如何建立都是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们还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研究方法种类,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追踪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实证研究。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专业学位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无机材料学报(2022年8期)2022-09-29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2年1期)2022-08-19V eraW an g疯狂英语·新读写(2018年2期)2018-09-07导师榜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1期)2018-01-31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5期)2016-06-05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15年4期)2015-11-08爱情导师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36期)2015-03-11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科学论坛(2014年6期)2014-03-01

推荐访问:近十年 现状及 趋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