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推进宁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对策建议

推进宁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4-11-20 16: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李昊 廉军伟 郭明月

突出宁波片区先行先试,突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强化中东欧合作示范,深化制造业开放创新,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

制度型开放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开放为主,具有全面、系统、稳定特征,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以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视野来谋划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浙江正强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宁波是浙江重要的开放大市、港口之城,具备率先开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基础条件,有必要加快先行探索。

国家有部署。制度型开放是当前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导向。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此后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以及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将制度型开放从规则流通的层面拓展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4个层面。2023年11月以来,国务院接连印发了《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及《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支持两地构建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制度型开放是未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方向。

浙江有行动。浙江省委早在2023年“新春第一会”上就明确部署实施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重点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制度型开放体系“三个再提升”,奋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2023年12月20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聚焦聚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浙江自贸试验区提出了5个方面30条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争取若干重点前沿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宁波有需求。推进制度型开放是宁波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的关键引擎,通过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接轨国际高标准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综合集成改革,有利于充分释放开放平台作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宁波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署,锚定“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目标要求,立足本地开放型经济比较优势,稳步开展特色化、差异化创新探索,成效逐步显现。

(一)开放型经济特色优势

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推进。近年来,宁波高水平推动了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示范合作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实验区、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并获批全省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具备推动制度型开放的良好载体优势。

世界一流强港功能提升。近年来,宁波舟山港能级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港口,荣获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三。宁波外贸规模突破万亿,成为“全国外贸第五城”。空港枢纽加速建设,成功落地第五航权。港口制度改革创新活跃,全国首创“港口国监督远程检查+复查机制”和“临开不查”机制,成为国际海事领域首个便利船舶运输的区域性国际规则,并在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和地区全面实施。

先进制造产业支撑有力。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传统制造业综合评估指数连续多年居浙江首位,并有磁性材料、绿色石化、汽车零部件等3个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还拥有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先导区、功能材料产业平台分别入围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和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并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83家(连续5年全国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超350家(位列全国第五)。

(二)主要短板不足

事权协调匹配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宁波和上海、海南等对接交流不足,主动谋划向国家和省争取的事权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宁波制度型开放与国家事权及中央专属立法权不协调、不匹配,事权、法治、制度不兼容或错位,导致改革自主权受限,造成政策落地难。

平台载体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平台制度创新能级还不高,根据“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在全国54个片区中仅排名第23位,落后省内的舟山片区(第16位)和杭州片区(第18位)。中国-中东欧示范区功能有待深化,与青岛上合示范区、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仍有差距。宁波舟山港“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集装箱进出口不均衡,港航服务业短板比较明显。

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有待拓展。宁波参与和主导制订的国际标准数量与“制造大市”不匹配,虽然位列全国先进制造百强市第4,但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订的数量与苏州、广州等城市存在差距。冠军型企业仅有54家在海外设有研发机构,企业对参与国际标准的路径缺乏了解,“先技术后标准”的传统理念广泛存在,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滞后。

(一)突出宁波片区先行先试,构建高水平开放高地

推进制度型开放清单化管理。建议加快创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制度型开放“五张清单”(对标国际清单、压力测试清单、赋权诉求清单、调法调规清单、制度需求清单),实质性推进宁波片区制度型开放清单化管理工作。

制定推进宁波片区制度型开放实施方案。借鉴上海、海南等地先进做法,结合即将出台的浙江自贸试验区政策措施,重点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工、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逐条研究宁波可落地条款,研究出台《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实施方案》,积极推动“边境措施”与“边境后措施”相衔接,加快形成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创新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深化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宁波保税区跨境贸易基地,鼓励参与跨境电商行业标准制定,支持本土企业在境外建设(运营)跨境电商海外仓。建立健全数字贸易产业体系、平台体系、制度体系、监管体系,加快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性。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争取电信、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措施先行先试。

构建融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协同体系。主动融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发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优势,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发展,聚焦油气、化工品、新能源材料等八大品类,建立海事、边检、海关等协同机制。同时,在对标国际自由贸易协定相关条款、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全面推行自由准入的体制和机制改革等方面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行业、企业、项目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

(二)突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提升综合性枢纽能级

提升港口通关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单一窗口”功能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深化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单一窗口”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推广RCEP项下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作业模式,探索开通进口通关“绿色通道”。统筹推进海港口岸港口码头临时开放、正式开放、扩大开放,谋划设立“海上特别服务区”。

提升港航服务业能级。探索航运经纪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打造航运交易平台,创新航运交易服务产品。培育和引进具备港口、航运、仓储等资质的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特色航运金融业务,深化“港航服务保”金融服务方案,丰富航运保险种类和产品体系。探索建立本地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制度,争取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和争议解决机构在甬设立代表机构。

深化国际港口合作。拓展国际航线网络,争取与更多国际港口建立友好港、姊妹港关系。高质量对接和承办港航人文交流活动,积极融入国际港航组织,办好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等。创新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建设国际集拼公共服务平台。

(三)强化中东欧合作示范,打造中东欧经贸首选地

争创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试验区。积极拓展贸易合作,围绕经贸促进、航运物流、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强规则互通,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创新跨境资本金融合作,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制度创新典范。扩大中东欧进口商品准入品类,进一步释放中东欧农食产品进口先行先试等国家政策红利,推动与中东欧国家海关部门签订准入协议书,进一步扩大中东欧的农食品输华品类和规模。

做强做大市场主体。鼓励企业以中东欧市场为跳板,加强与中东欧企业合作,协同长三角相关企业在进军中东欧市场的同时,探索聚焦优势领域联合制定相关标准,主动开拓欧美市场。根据中东欧市场需求变化,从商品信息挖掘、进口准入争取、仓储物流服务、内销渠道拓展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

提升中东欧博览会能级。全力争取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积极服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论坛等重要外交活动。大力提升中东欧博览会影响力,谋划构建服务全国的中东欧商品交易平台,推动博览会参与国家扩容至全欧盟、“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

(四)深化制造业开放创新,完善全链融合协同生态

营造制造业全面开放的良好营商环境。研究制定开放自由、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和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外国企业来宁波投资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全面落实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构建一套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加强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国际合作。聚焦绿色石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通过设立联合计划、建立联盟和伙伴关系等强化合作。做优做精一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为制造业开放合作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支持推动小家电等制造业优势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持续推进制造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本土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布局海外研发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在宁波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聚焦高价值制造、中低速场景的无人驾驶、航空航天新材料及制造技术等领域开展研发和创新合作。

创新国际人才自由、便利流动机制。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建立宁波片区外籍高层次人才永居推荐“直通车”制度。开展境内外高校外籍应届毕业生直接申办工作许可、外籍人才办理创业工作许可、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等政策试点。探索开展高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互认,对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

猜你喜欢 中东欧高水平试验区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中国外汇(2022年12期)2022-11-16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6期)2022-07-1318个自贸试验区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8期)2018-09-08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年3期)2018-01-19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俄罗斯问题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俄罗斯问题研究(2012年1期)2012-03-25

推荐访问:宁波 对策 推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