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清代川籍农学家张宗法著《三农纪》述要

清代川籍农学家张宗法著《三农纪》述要

时间:2024-11-16 08:45:01 来源:网友投稿

陈长文 孙宝坤

一、其人其书

清张宗法著《三农纪》,初刊于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青藜阁、文发堂等刊本作24卷,桂林堂、宏 道堂等版本则合作10卷。该书全称题做《全致富奇 书三农纪合纂》,桂林堂本署款“陶朱公先生手著, 张宗法师鉴定”,青藜阁、宏道堂本则署“陶朱公先 生评定”,无疑是书商假托“商圣”陶朱公范蠡著评 以抬高其身价。

张宗法字师古,号未了翁,四川什邡县人,生于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于清嘉庆八年(1803), 享年89岁,清嘉庆《什邡县志》有传。他博闻强识, 毕生致力于农业劳作、考订农学文献,钻研农业技 术,先后撰写《正情说》《三农纪》等农学、农业相关 著作。《正情说》侧重于农谚和农村风俗礼仪的整 理,《三农纪》则在此基础上集当时农学之大成。

《三农纪》是一部综合性的农学巨著,时人誉为 “先生所著《三农纪》,千古田家不可无”,该书一经 问世,便备受欢迎,且流传甚广,远播域外,无论对 当时还是后世,对国内还是国外,都产生了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

《三农纪》是一部关于四川地区的农学专著,藉 此可了解当时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及其制约因 素,对当今我国农业生产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 现实意义。综观起来,《三农纪》是一部汇辑前人农 学相关著述之作。正如作者在该书卷 7《谷属·泥 豆》最末《典故》部分,借他人之口道出了该书的史 料来源:“其植艺不外《齐民要术》,其栽培不外王祯 《农书》,其形性不外《本草纲目》,其汇集不外《群芳 谱》,亦犹谈性命者不过剿程、朱之糟魄,工文辞者 止于拾《汉》《史》之聱牙,又何奇观?”此语实乃作者 之谦辞。该书征引文献不下百种,其主要价值即体 现在对历代农学著述的搜集整理,对农学经验和技 术的归纳总结,其汇辑整理编撰本身就体现了作者 的高屋建瓴和远见卓识。

此外,他个人的一些具体识见还散见于其自叙 以及文中诸多的“张宗法云”“宗法云”“自述”“自 记”等相关内容。如卷20《虫属·蚕·螈蚕》之末“张 宗法云”;
卷10《果属·接博》之末“宗法云”;
卷1《占· 雹》、卷10《果属》之《橄榄》《甜瓜》、卷14《叶属·桢》、 卷19《畜属》之《骡》《牦牛》《羊》《鸭》、卷20《虫属·蜡 虫》等文末“自述”;
卷12《油属·蕃豆》、卷13《染属》 之《槐蓝》《栀子》、卷 14《叶属·栎》、卷 16《林属》之 《枫》《杉》、卷17《草属·茅草》、卷20《虫属·山蚕》、卷 22《器物》之《铸冶》《莳种》等文末“自记”等。

《三农纪》近30万言,涵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 的各个方面,可谓体大思精、包罗宏富、体例完备、 征引详赡,集此前我国农学之大成,堪称“中国十八 世纪的农学全书”。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该书 也存在着重视占卜、宣扬迷信等落后思想,同样也 应引起重视。

二、《三农纪》内容

该书青藜阁本共分 24卷。1至 3卷,关于天文 气象、月令农时、自然灾害等。4 至 6 卷,关于地理 物产、水利灌溉、备荒救灾等。7至18卷,关于各类 谷物、蔬菜、瓜果、衣料、油料、染料、葉植林用、草 类、药用等各类作物的名称、形态、性状、效用及栽 培繁育方法、管理技术等,其中涉及栽培植物180余 种,畜养动物19种。作者在介绍每一种作物或牲畜 时,分别按照“植艺”“本性”“效方”“典故”等几个方 面加以介绍。“植艺”就是种植技术,例如在探讨谷 物种植时,就总结出了耧种、点种、瓠种、区种、芽种 等多种科学方法。“本性”是指该物产对人体的影 响,指出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效方”指用它治病 时的效方、验方,许多药物学的内容,多不见于其他 农书,也足见作者之识见。且在详载每种作物或牲 畜之后,还附有与此相关的历代典故,既体现了作 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风,又大大增强 了该书的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19至20卷,关 于各类家畜及蚕、蜂、虫、鱼等畜牧养殖技术。21至 24卷,关于农事、农俗等农村生活及相关农产品加 工等问题。该书贯穿“顺应农时”“因地制宜”“以农 为本”等农业思想,作者以“耕父耕田”“农老艺苗” “牧童饭牛”来指代农耕、园艺及畜牧业,这也正是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大农业”(农、林、牧、副、渔),体 现了作者在260年前所独具的超前的农学思想和意 识,也是与他毕生亲自参与农业劳动实践、勤于搜 集考订农学文献,以及不辞劳苦走访田间地头、乡 村农舍分不开的。

三、《三农纪》版本

该书有多种版本传世,主要有 24 卷本和 10 卷 本两个版本体系。其中24卷本有青藜阁、文发堂等 清刻本,10 卷本有桂林堂、宏道堂、善成堂等清刻 本。诸版本中,以青藜阁本刊刻较早且质量较好, 错讹字相对较少。善成堂本刊刻精良,但错讹字较 多。24 卷本和 10 卷本虽卷数不同,但其内容基本 一致。10 卷本是在 24 卷本的基础上进行归拢合 并,进行了整合。10 卷本第一卷合并了 24 卷本的第一、二两卷,包含占、课两部分。10卷本第二卷合 并了24卷本的第三至第六共4卷,包含月令、物产、 水利、救灾等内容。10 卷本第三卷合并了 24 卷本 的第七、八两卷,包含谷属、藏属等内容。10卷本第 四卷系 24 卷本的第九卷,包含蔬属的内容。10 卷 本第五卷系24卷本的第十卷,包含果属的内容。10 卷本第六卷合并了24卷本的第十一至十五共5卷, 包含服属、油属、染属、叶属、植属等内容。10卷本 第七卷合并了24卷本的第十六至十八共3卷,包含 林属、草属、药属等内容。10卷本第八卷合并了24 卷本的第十九、二十两卷,包含畜属、虫属等内容。

10 卷本第九卷合并了 24 卷本的第二十一、二十二 两卷,包含宅舍、器物等内容。10卷本第十卷合并 了24卷本的第二十三、二十四两卷,包含谋生、养生 等内容。24 卷本每卷前皆有“小引”,是该卷的总 论,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

20 世纪 80 年代末,邹介正等编撰了该书的第 一个校点本《三农纪校释》(农业出版社,1989年), 为学术界和农学界提供了诸多便利。此后,任继愈 先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河南教育出 版社,1993—1997出版)“农学卷”,以及《续修四库 全书》“子部·农家类”皆据桂林堂本影印。

《巴蜀全书》子部收录该书,本次由笔者整理, 以清乾隆年间青藜阁刊24卷本为底本,以桂林堂、 宏道堂刊 10 卷本为校本,同时还参校了邹介正等 《三农纪校释》及其他相关历代文献校勘而成。

附录

“张宗法云”一条

不特害马、残桑、再镬,且妨于农事。(卷 20《虫 属·蚕·螈蚕》)

“宗法云”一条

古人因螟蛉而有接博,因接博而有騠【马百】, 是以胎不姙,核不生。(卷10《果属·接博》)

“自述”九条

与友蓥峰翁(道)[游]① ,天忽雨雹,因问曰:
“《戴礼》曾子云:‘阳之专气为霰。盖盛阴之气在, 雨水则凝滞为雪,阳气搏之不相入。则消散而下, 因水为霰。今雨雹何也?”予曰:“《左传》云:‘雹乃 冬之愆,阳夏之伏阴也,阳散为霰,阴包为雹,形似 米粒,其粒皆三,故雪六出为华,雹三出为实,乃炎 气蒸郁阴逼成也。(卷1《占·雹》)

一日春时,与友朱韵清游邑章山程夫子院,道 人设茶果,有橄榄,韵清曰:“可能识此味乎?”予曰:
“不知也。”韵清曰:“不见夫苏东坡诗云‘(但)[待]② 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予曰:“已闻诸苏 吟,子可能晓王元之句乎?‘皮(肉)[核]③苦且涩,历 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我今何所 喻,喻彼忠臣辞。直道逆君耳,斥遂投天涯。世乱 思其言,噬脐焉能追。”道人曰:“一人言味,一人言 性,此番禅机,衲不理会。”众大笑。(卷 10《果属· 橄榄》)

夏伏中芸豆归,妻奉一瓜,误食近蒂,苦甚,妻 问曰:“甜瓜何苦蒂乎?”愚曰:“子乃农妇,焉知造物 之妙?所以古人云:‘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 傍固有刀,贪人还自欺。”妻叹云:“真先觉者也。

我辈农愚,实梦梦耶。”(卷10《果属·甜瓜》)

法著《三农纪》,于桢考求典故,载籍缺文。古 人只谓不求人知树,因致叹而长吁。吾于吾墓所 植,以为偶尔!(卷14《叶属·桢》)

予友墨奴子读时珍《本草》,以骡有锁骨不孕致 问。予曰:牝有锁骨不孕,固是。牡交而不孕者何? 夫不观诸木接搏则花芬实美,实种不生,大抵其气 不纯故也。不见夫骡,初行则缓,蹄热则速,汗出则 精力加倍,以此推之,是偏于气血也,岂能孕乎?古 之人,因螟蛉而接木,因接木而孕骡,巧于夺造化之 权,而易物理之妙。非特物也,而人亦有之者,猩胎 而灵,狲孕而神,可见理之难据者情之有由,亦天地综错,变化之道,类聚群分之象也。(卷 19《畜 属·骡》)

有农老常快翁者与予善,常牧牛于溪边,予 亦牧而遇之,坐柳荫谈日今之相牛者昧昧,医牛 者茫茫,不知今之《牛经》乃古之《牛经》乎?予 曰:闻之《牛经》自黄帝始,后宁戚传百里奚,汉 世薛公得其书,后魏高堂生得之,薛之书传晋高 祖,其后王恺得之而秘其书,竟绝于世,今之所 谈相牛者,乃后世为之杜撰也。(卷 19《畜属· 牦牛》)

予友被蓑翁,一日供羊饮酒,卒尝为难语云:
“羊食草粪丸者乃燥火也,何其均匀乎?子为言 之。”予曰:“妙哉,问也。天下事各有因果,一毫 莫爽。方其入肠时,一口一咽,此其因也。乃糟 粕而出,亦均匀者,此其果也。则人在母腹中方 结胎时,其天时地利与父母之精血偏全,于后来 形数穷达邪正早已定矣,吾之喻是乎非乎?进酒 一瓯,以启再问。”(卷19《畜属·羊》)

佗佗儿问禽兽何以头向天?草木何以根向 地乎?予曰:闻之动者之物其性本诸天,故头顺 天而呼吸以气。植者之物其性本诸地,故根顺地 而升降以津。凡动之物取气于天,而乘载以地。

凡植之物取津于地,而生养以天。所以本诸天者 其性温,本诸地者其性寒。鸟两足而飞,得乎天 者多;
兽四足而走,得乎地者多。木大而竖,得乎 天者多。草细而柔,得乎地者多。惟人形竖而刚 方,得天地中和之气也。(卷19《畜属·鸭》)

或问:小虫多属湿化,蜡虫乃何类乎?予不 能答其问。间尝考诸《淮南子》云:凡有血气之 虫,含牙戴角,前爪后距。角者触,齿者噬,毒者 螫,蹄者趹。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蜡 虫无喜无怒也。《周礼》云:小虫有注鸣、傍鳴、翼 鸣、股鸣、胸鸣,蜡虫不能鸣也。虫有外骨、内骨, 蜡虫无骨也。虫有却行、仄行、连行、纡行,蜡虫 非其行也。天地生物莫测,造工之巧化,乃异虫 耳。《述异(集)[录]① 》:楚民张九者朴厚。一日, 有老人临庐,九甚敬,遗以蜡瓮数枚,云可救贫, 授法去。九如教,竟三年无获。一日,老人又至,问曰:往者遗物当收利,何其不?即命九示己山林 界。明日,树树白花。老人云:“其种其法可公天 下,共德者享。”忽不见。(卷20《虫属·蜡虫》)

“自记”十条

吾徒蒙天翁者,童子时,挟书过市,一老人戏 曰:“子能对吾对,赏一果。”老人曰:“鸡雏脱壳长。” 不思即对曰:“蕃豆落花生。”众奇称服。(卷 12《油 属·蕃豆》)

一士子欲京试,制新衣,妻出对云:“风吹蓝衫 靛花香。”士不能对。后得选,对大廷,上出联云:
“雨撒紫袍胭脂气。”士以妻对对之,上大悦,得高 魁。(卷13《染属·槐蓝》)

一日友人扶杖者执一栀花,曰,王梅溪吟云:
“禅友何时到?远从毘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 根源。”此花何通禅乎?予曰:凡阳生,花五出,所以 冬至之后有梅。凡阴生,花六出,所以夏至之后有 栀。六者,阴数也。阴以根阳,佛之教寂寂者,静 也,自然之道静,故天万物生,故六。所以有通禅之 说。(卷13《染属·栀子》)

或问曰:“栎何志记乎?乃不材之本也。”予曰:
“栎,昔为无用之物,今为有德之材,以此可见天道 莫测矣。设蠋与蚕同出上古,与桑并美,大抵造物 因好事者诽诮日久,故施其虫以伸其屈,予敢以散 材而舍之乎!”(卷14《叶属·栎》)

法幼时,梦一老人曳杖来邀游观广寒,但见绿 云窈窕,明霞缥练,中有楼雉迭起,环排袅袅娜娜之 树,询其名,老人曰:“自可知。”久之,转步寻迹,忽 一童子清讴趋道,携壶浆而来,诣老人,呼予就饮。

童子曰:“我歌以寿子酒。”拍掌呵呵云:“子乃傍牛 者,谪居与世缘。休将根本忘,子分须回还。”老人 曰:“毋遗忘。”别归,觉。今末年著《三农纪》,考枫 于《字解》云:“枫叶厚,枝柔,遇霜则叶丹可爱,汉宫 中多植之,故称帝座为枫宸,又曰丹宸。方觉昔年 梦中所询之木,又怀童子之歌,今五十余年矣,噫!” (卷十六《林属·枫》)

汉水余扶九,精绘画,尝写一孤杉于几,予即题 云:“亭亭孤立竚青霄,一任枯荣不改操。独自抱贞 无物色,吟思云水向风噑。”扶九云:“我画子题,各 行其意。”(卷16《林属·杉》)

老友度日夫,阅《纪》而及于茅,曰:“小小草耳, 何必记籍?”予曰:“闻之文仲子云:‘蔽庐可以遮风 雨,西蜀亭、雒阳窝,皆茅苫也。古之人不以居怀, 而以德怀之也。(卷17《草属·茅草》)

深春与友李方书游巢凤山,见山虫集槲,曰:
“此虫出自何时?是何名乎?予沉思良久。《雅翼》 有蠋,乃桑蚕野茧也。”《尔雅》:“雔由乃樗虫茧也。

蚢乃萧虫茧也。有棘茧、栾茧,因食木名也。”《广 志》云:“柘同桑并育,名荆茧,丝可作琴弦。南海产 枫茧,缗可钓鱼。百越产樢茧,锦可作绸。西域土 窟生蚕为茧,可作帛。山虫,载籍未(尝)[详]①其 说,盛于当世,乃泰运所生,饭栎为茧,大益生民。

昔以栎为散材,今天工施虫以成其德,吾与君自此 切莫清议品评人物,可以此傍通而钳舌。”(卷20《虫 属·山蚕》)

予友朱韵清与游治北罗汉寺,见几上放《金刚 经》一卷,因曰:“此经何为而作也?”予闻之佛书云:
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 有佛性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 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锻炼,自有金光佛性了然 明净,故以金刚为喻也。是个克复功夫。(卷 22《器 物·铸冶》)

予于秋社中种麦,有里友补漏子,被蓑扶杖立 于垄头,问曰:“种亦有道乎?”予应之曰:“有道。夫 田犹性也,耕种犹学也,芸锄知也,获收好也,得其 食,乐也。然有种得收,不种无收,岂非道乎?”闻 之,拍掌长歌而去。(卷22《器物·莳种》)

(陈长文系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 员、《中华经典研究》编辑部主任,孙宝坤系山东省 菏泽市高新区马岭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猜你喜欢 宗法农学三农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古今农业(2022年4期)2023-01-30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古今农业(2021年2期)2021-08-14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广西农学报(2020年2期)2020-08-03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的慈善信托机制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宗法政治下嫡妻的地位和权利社会生活探索(2019年0期)2019-05-21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求是学刊(2017年2期)2017-04-07

推荐访问:宗法 农学 清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