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盈
信息传播技术和媒体融合的大潮正在持续更新迭代。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宣传队伍是企业构建宣传阵地的核心,是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国有企业如何锻造出一支站位高、素质硬、能力强的宣传干部队伍,是企业加强党建引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展示企业品牌形象的需要,也是当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宣传工作者是国有企业这艘巨轮上的瞭望者,企业专(兼)职通讯员作为宣传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影响着企业在全媒体舆论场叙事的“大局、战略、理念、意志”,决定着企业文化输出的软实力。[1]国有企业需要注重提升宣传干部素质,以服务中心工作为目标,以加强政治建设为根本,以配齐建强队伍为关键,以提升宣传能力为核心,以强化考核激励为保障,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高素质宣传干部是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先行者”
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国有企业需要组织开展学习会,对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进行集中宣贯,定期总结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动态、企业品牌推广、企业文化进行宣传。尤其是在当下的融媒时代,“不出声”“小音量”,容易让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及时发声”“大音量”不仅可以推进工作事半功倍,更可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依靠宣传干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公司各项工作中的重点、热点、特点、亮点,内鼓士气,外塑形象,担当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先行者”,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二)高素质宣传干部是宣传企业文化的“笔杆子”
宣传干部需要能够准确领会各级文件精神,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把握新闻线索,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能认真履行通讯员职责,能够较好完成新闻采编工作,积极向各级平台撰稿、投稿、发声。宣传干部不仅要对典型事件、任务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专业的文字处理、新闻采编、新闻写作的技能,更需要精通摄影、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专业技术,以适应融媒体工作对宣传队伍的高要求。要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定力,要有“凝聚最大合力”的价值追求,要有“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的叙事话语魅力。[2]
(三)高素质的宣传干部是党建生产融合的“催化剂”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融合共进,离不开宣传干部的策划、推动、监督、总结,通过不同的形式载体展现企业良好形象。新时代党建工作对宣传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熟悉党建业务知识,还要懂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找准宣传报道的“融合点”,围绕“安全、质量、进度、环保、信誉、效益”去施工一线发现、挖掘新闻。毕竟在融媒体、自媒体的发展趋势下,“酒香也怕巷子深”,企业再好的故事和经验做法也需要依靠宣传干部采访、整合、总结,用求新、求异、求变的眼光,变换角度从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起到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效果,讲好“很能干、感动人、可信赖”企业故事。
宣传干部是帮助企业职工、外部客户、社会公众加深了解企业的“桥梁”,也是加强国有企业各项决策深入人心的骨干力量。宣传干部需要去一线采写稿件,整体工作作风是尽职尽责、积极向上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特别是4G、5G的迭代,通信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宣传工作呈现的方式和载体也在迭代发展,对于宣传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求比,宣传干部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宣传队伍“入口关”把得不严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规模的加大,工程项目数量稳步增长,因为行业性质的限制和公司主营业务领域的考虑,企业每年招聘的新进大学生中新闻写作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往往达不到企业宣传的需要。部分基层单位甚至把宣传岗位工作交给其他部门人员或劳务派遣人员兼任,他们欠缺一线的工作经历,存在学习能力偏弱、宣传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对于宣传思想工作不会干也不愿意干,影响了企业宣传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宣传干部晋升渠道单一,且企业工作流动性大,进而也弱化了宣传岗位对高学历年轻干部的吸引力,出现宣传骨干人才流失现象。
(二)宣传队伍“培训关”把得不紧
基层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员多数为兼职通讯员,缺乏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对于工程语言、专用名词、施工管理等相关知识仍有欠缺,对于发掘、收集和上报新闻素材流程不明晰,导致企业宣传工作存在“上热下冷”“包办代替”的情况。上级单位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培训时,基层项目主管领导往往以生产经营为由“不放人”,导致一线兼职通讯员参与度不高;
开展培训前未充分了解受众需求,培训内容不够新颖,未能与时俱进,与实际宣传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导致通讯员接收到有效信息少,无论是政治素养还是业务水平未得到进一步提升;
培训闭环工作有所欠缺,培训结束后未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培训成果,存在学习“走过场”“过眼忘”现象。
(三)宣传队伍“考核关”把得不准
宣传干部出现“不作为”问题,虽然与个人的工作态度相关,但与上级单位未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也息息相关。在宣传考核指标的制定上,考核内容计分不够科学,对不同单位的业务考核标准存在“一刀切”,未能准确反映宣传干部的实际工作价值,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在激励措施的制定上,无论排名靠前或者靠后,都没有触碰宣传干部的实际利益,缺乏优秀宣传员评比、年度新闻评选等考核评比机制,没有形成良性的宣传思想队伍进入和退出机制;
在过程监督上,没有对照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目标任务,形成月度推进、半年督导、全年考核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宣传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一)优选人才,定准干部标准
国有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通过高校引进、社会招聘、内部选调等形式优选宣传干部,进一步提升宣传队伍素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宣传干部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所学专业对口,个人理论水平较高、写作基础扎实、宣传业绩突出,或具备摄影、排版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技能专长;
具有基层单位工作经历,熟悉企业新闻报道流程,掌握基本的工程语言、专用名词、施工管理相关知识,工作作风扎实,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
热爱新闻报道与宣传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及时收集、整理本单位的新闻线索,所报送稿件或信息,在企业内外部宣传平台长期能够发布新闻作品。
(二)丰富形式,培训落到实处
国有企业需要持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培训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确保宣传干部每年集中学习政治理论不少于24学时;
健全业务培训制度,通过导师带徒、骨干培训、业务座谈、助勤学习、实践锻炼、岗位交流等方式,确保每名宣传骨干每年至少参加1次业务培训、进行1次基层实践、参与1次座谈交流、独立承担1项重点宣传报道任务,在重点工作、重大课题、重难项目和创新性工作中培养人才,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分层管理,按照素质能力划分层次,因人制宜,对不同层次宣传干部实行不同的培训机会和管理模式,强化信息共享和对外交流,以适应日常工作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需求。
(三)定级考核,激发干事热情
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宣传干部评定积分制,评定按照“业绩至上”原则,根据上年度个人积分情况将通讯员划分为不同的星级等次,具体评级标准为宣传稿件考核计分方式,逐级加高星级晋升的门槛,在引导通讯员在勤写稿的同时,拓宽报道广度、深度。宣传干部按月享受业务激励,每年公司发布文件后,由各单位一次性发放,同时按分数获取稿费奖励;
“星级”通讯员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度,公司将根据通讯员上一年度积分情况,适时调整通讯员“星级”;
对宣传干部的“星级”评定情况,公司将在内部网站或官微进行通报,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获评星级的宣传干部,还有机会根据等级参加上级单位各类培训和助勤锻炼机会,在实干中提升素质,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