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培育

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培育

时间:2024-11-12 17: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曹梦斐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并提出“七个着力”重要要求,其中提到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普及并且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习近平对青年和青年工作高度重视,青年是最富有朝气的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最有代表性的青年群体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必定会产生重要影响,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各领域飞速发展,新鲜元素不断注入日常生活之中,多元价值观对年轻一代的思想产生着巨大冲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培育意义非凡。

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活跃,价值观会随着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积累而发生转变,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要帮助大学生构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就要弄清当下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面对的现实困境。

1.1 理论功底不扎实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讲,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理论进步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生成逻辑进行深入了解,真正领悟其科学内涵,才能正确地贯彻于具体实践之中,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心理层面产生认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认同这一基本概念本质上指的是对价值的认同,分为个体认同和社会群体认同两个层面[2]。所以,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有关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社会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二者缺一不可。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本身就存在着云泥之别,学习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大学生群体普遍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但其构成人群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层次、学习方式以及理解接受能力都存在着差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学习也存在差异,产生心理认同的程度自然也有差别。部分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大学生党员为重点对象,多是在党课上宣讲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而非党员的大学生则很少接受该方面专门的理论知识教育,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深刻认识,只是停留在标语层面,进而无法产生更进一步的心理认同,理论知识的学习被弱化。若要最大程度让所有大学生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较深程度的认同,就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打牢理论基础,提升理论认知。

1.2 多元化思潮模糊正确导向

如今国内外局势复杂,社会思潮纷纭激荡。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以及国际上军事战争频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的调整,意识形态斗争也在暗流涌动。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涌现出很多新观点新思想新风气。这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产生了冲击,体现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意志的社会思潮也迎来了重大的历史转变。新的形势下要主动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风云激荡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3]。一部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未完全成型的时期,外界的不良思潮必定会对他们的正确的观念的形成产生冲击和影响,这是在所难免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思想文化被资本裹挟,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氛围,模糊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异化,其范围扩大到本不该超越的边界外并渗透至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资本”成为其潜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思潮彻底地、全领域地向正统的认知体系进行渗透。

1.3 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化较为严重

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融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其内涵。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将其融入各种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学习,多以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宣讲和实践等形式常态化展开,但在此教育引导过程中明显更加注重活动的开展,缺乏对于受教育者学习效果的关注,导致教育效能过低,形式化较为严重。其次,大学生参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活动的途径相对单一,且多数是出于组织硬性要求,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并不高。在大学课程中,涉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大部分是在公共课程、相关讲座以及校园实践活动中,学习形式多流于表面,多是“喊口号”式的学习。这样一来大学生对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件事的目标驱动力就会下降,自然产生心理认同就会相对困难。此外,在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还存在相关部门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权责划分模糊,只注重活动的举办和形式的完整,不能合理配置学习资源,只注重对于政策的大力宣传,忽视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开展活动时不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特殊性和参与主体的差异性,基本上是机械化、程序化的流程,只注重任务的完成。过于形式化的教育方式达到一定的频率会引起参与主体的逆反心理,不仅会影响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4]。由此便会在无形之中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造成阻碍。

1.4 过度网络化影响实践自觉

价值行为的外化与引领是认同形成的落脚点。价值观认同的最终目的是要外化到主体的现实行动中来,是要通过“导之以行”让其成为引领主体行为实践的自觉精神[5]。短视频、网络新闻、社交媒体是当今价值观传播的主要阵地,深刻影响着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群体。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从出生起,互联网几乎伴随着他们整个的成长环境与生活环境。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理论层面更要落实在实践层面,需要在持续的实践中获得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然而身处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更偏向于从网络平台和虚拟空间中获取学习资源以及所谓的“经验分享”,这些网络分享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有待考证的。因此从网络虚拟空间接收到的信息和资料往往存在碎片化、表面化的问题,信息偏差和错误认知也就不可避免。这些依赖于网络而缺乏切身实践的大学生,过度信任网络碎片信息而逐渐丧失着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从小到大深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丰富多元的价值观,能否站稳立场、牢守主流价值观的防线是需要社会和学校紧密关注的,而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心理认同是否深刻是要通过时间与实践来共同检验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是对于高校教育来说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持续向当代大学生科学灌输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想理论,不断增强其心理认同,使其行为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进而体现在实践之中。

2.1 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增强理论认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是从理论层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它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理论体系和行动准则。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本、走进课堂、走进心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型人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与内涵,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引导传播和推广实践。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与“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结合,把握好教育过程中对于意识形态的引导权与话语权。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不仅要抓住思政课程本身,还尽可能地将其融入其他课程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起来,寻求科学的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与时政热点、地方特色相结合,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所在,强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基础,提高其生活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意识,进而增强其心理认同。

2.2 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坚持文化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面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和当代价值。在论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时,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关键环节,大学承载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从其功能角度来讲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人从孤立、片面的状态过渡到完整、自由的状态,这是一个社会化与个人化统一的过程。大学文化育人的本质,就是要用我国的先进文化,来培养有能力承担起国家振兴的历史责任的人才,使大学文化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在国民文化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契合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我们要在实践中持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阐释,以更好的指导现实,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

2.3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形成正确引导

对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开展,是抵制和纠正错误思潮入侵的强大盾牌和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贯彻落实这一本质要求,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根本,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随着当代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得到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积极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我们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益个体心性秩序养成,为人的健全人格提供情感支持与道德规约[7]。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认同是主客体相互结合的过程,心理认同是一个从人的内心出发,经过心理感知、理性认知、价值趋同、最终规范实践行为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在个体产生对外部观点和行为的认同后内化为个体人格的某种相对稳定的意识倾向。心理认同从其本质上来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特征,如果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从心底里支持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上教育者的教育行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就必然会事半功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作为国民教育的总体目标、重要内容和根本标准,构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2.4 运用网络新兴媒介,增强舆论影响

网络媒介是现代社会宣传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不容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日常宣传工作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网络的出现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大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网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中说道,“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网络的运用与普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接受更丰富的思想观念,传统主流媒体已无法垄断价值传播的话语权。特别是随着移动社交软件的普及,每个人都是评论员,这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产生了影响。新兴网络媒体为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平台。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网络宣传与文化服务中时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先进文化占据网络阵地。社会和高校有关部门要做好重大信息在互联网平台的发布,积极回应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中发表的观点,主动进行正向引导和干预。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群体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引领着舆论的风向标。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要利用网络,及时关注大学生切身诉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传播力度,更大范围培育社会心理认同,引导网络健康发展。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传播和弘扬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近观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我的价值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4期)2022-04-28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4期)2018-05-02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科学大众(中学)(2018年2期)2018-02-01知名企业的价值观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6年6期)2016-05-14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推荐访问:新时代 培育 认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