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语料库的《青铜葵花》副语言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青铜葵花》副语言翻译研究

时间:2024-11-10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秦 静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2016年,曹文轩获安徒生童话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其代表作《青铜葵花》英文版也获得英国笔会翻译奖、麦石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奖,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成功典范。《青铜葵花》中的主人公青铜是一位哑巴,特殊的身份使其非言语特征在文中尤为突出,因此,能否准确地翻译人物的副语言,成为译作重塑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副语言由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Trager于1958年首先提出,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副语言的翻译研究也应运而生,视角聚焦于字幕翻译[1-3]和同声传译[4]。近年来,有学者将语料库方法运用到口译和同传中的副语言研究[5,6],研究方法日趋先进和多样化,研究结果也更客观全面。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研究《青铜葵花》中主要人物副语言的翻译,并以成功的外国儿童作品为参照语料,探索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切实可行之路。

(一)研究语料

本文选取曹文轩代表作《青铜葵花》及汪海岚英译本,借助Tmxmall对齐工具,采取句对齐的形式构建平行双语语料库。罗尔德达尔作为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其代表作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在全球享有盛誉,同名电影的成功使该作品享有更高的知名度,并深受中国观众喜爱。书中的主人公查理是与青铜年龄相仿的男孩,因此以该文本和电影字幕作为参照语料,具有比较理想的可比性,从而形成类比加平行的综合语料库。

(二)研究步骤

副语言可分为狭义、广义两类。狭义“副语言”指音质、音幅、音调、音色等声音特征,广义“副语言”还包括声音特征之外的非声音特征,如面部表情、视觉接触、体态、手势等。[7]由于青铜的哑巴身份,声音特征在文中几乎没有体现。和语言相比,副语言富有动态性和画面性,尤其是涉及人物神态和动作的符号,[8]因此,本文仅考察非声音特征中的神态和动作。

首先,分别以“青铜”和“Bronze”为关键词,在Antconc4.2.0的Collocate(搭配)功能下,设置搭配跨度为“5L-5R”(节点词前后各五个单词),检索这两个单词各自在中英文本中搭配频率前10的动词,再在word(词表)功能下查找中英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动词,得到中英文本中动词的基本信息。

其次,根据第一步的检索结果,确定与“青铜”搭配频次最高的动作词汇,在平行语料库中考察对应动作的英文翻译;然后,在collocate功能下以likelihood(对数似然比)重新排序,检索与“青铜”搭配强度最高的动作词汇,并考察其英文翻译。

再次,借助Antconc4.2.0中word功能进行高频词检索,确定中文文本中频率最高的神态词汇,查找与“青铜”相关的频次,并在平行语料库中考察相关神态词汇的翻译。

最后,以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文本和电影字幕为参照语料,考察《青铜葵花》英文译本中的动作词汇和神态词汇在参照语料中的情况。

(一)基本信息比较

根据第二章研究步骤中的第一个操作,可以检索出中英文本的高频动作词汇和与“青铜”搭配频率最高的动作词汇,如表1所示:

表1:动作词汇基本信息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无论中英文本,与“青铜”搭配的动作词汇和全文的高频动词显示出了高度重合(中文7个词重合,英文8个词重合)。青铜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在全文的出场频次无疑是最高的,因此全文的高频动词必然和与其搭配的动词存在较高的重合率。

第二,中英文本中与“青铜/Bronze”搭配频率最高的动词都是“说/said”,但青铜作为哑巴不太可能频繁做出这一动作。在Antconc4.2.0的KWIC(索引行)功能下仔细分析上下文可以发现,“说/said”这一动作都是其他人对青铜发出,并非其本人直接说话,例如:“大麦地的人说这是青铜喂得好。/The villagers said it was because “the mute” fed it so well.”合并不同词形及近义词之后,中英文本中“看(到/着/了)”(7次)和“looked/saw”(60次)都是搭配频次最高的动作词汇,下文将具体分析青铜高频动作的翻译。

(二)副语言的翻译

1.青铜的动作翻译

根据上一小节的基本信息,确定与“青铜”搭配频次最高的动作词汇为“看(到/着/了)”。在Antconc4.2.0中导出其索引行文件,人工删除不是青铜的动作,共得到“看到”19次、“看着”12次,“看”8次,“看了”5次,然后在平行语料库中查找这些动作对应的翻译,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发现:第一,在翻译与“看”相关的动作时,译文使用最多的单词分别是see(11次),watch(7次)和look(6次),这些都是翻译“看”时的常规单词,且相对简单,符合儿童读物的语言特征。第二,省略不译的地方高达9次。汪海岚“在翻译《青铜葵花》时,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儿童的接受度,有意识地简化文本,精炼语言,以迎合儿童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要”,[9]所以对“看”的省略与全文的整体语言风格保持了一致。例如:

表2:与“青铜”搭配频次最高的动作词汇翻译

中文:看到大人们往大河边跑,他们也跟着往大河边跑。葵花跑不快,青铜不时停下来等她,看她赶上来了,接着又往前跑。等他们跑到大河边,大河边上早站满了人,……

英文:When they saw the adults running to the river, they ran after them and found the shore crowded with people.

上例中原文共三句话,而译文将第一句和第三句合并,这样夹在中间的第二句话包括句中的“看”自然进行了省略。但这样的省略并没有影响意思的完整,反而避免了对“他们跑到大河边”这一动作的重复,使得语言更简洁流畅。

搭配高频词的频次跟该词在文本中的数量密切相关,各种“看”在中文文本中的数量达到了739次,与“青铜”的共现频次自然会比较高。对数似然比(likelihood)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搭配强度计算方法,[10]因此,在likelihood排序下检索出的搭配结果对研究人物的动作更有意义。同样设置搭配跨度为“5L-5R”,按照likelihood重新排序,与“青铜”搭配强度最高的动作词汇为“摇了摇/摇摇”(22次)和“点点/点了点”(18次),这两个动作也正好贴合了人物的哑巴身份。将索引行导出,删除并非青铜的动作,再在平行语料库中检索对应的翻译,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无论是“摇头/摇手”还是“点头”,基本都是青铜对他人提问或者吩咐的回应,所以在青铜的人际交往和与外界的交流中,高强度搭配动作比高频动作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翻译青铜的摇手或摇头动作时,译者将“摇手”都译成“waved”,“摇头”译成“shook”,只有一处,“摇头”被处理成了“nodded”,见下例:

中文:葵花问:“哥哥,你怎么啦?”青铜摇了摇头,让葵花将脸转过去好好看马戏。

英文:“Are you OK?” asked Sunflower. Bronze nodded, and told her to watch the show.

上例中,译者将“你怎么啦?”处理成简单的口语“Are you OK?”,如果依然按照原文将“摇了摇头”直译成“shook”会造成意思上的偏差,引起读者的误解,所以“shook”的反义词“nodded”反而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且口语化的表达更易于儿童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第二,在翻译青铜的点头动作时,译者全都按照字面简单译成“nodded”,只有一处做了省略,见下例:

中文:“明天,你去向那个孩子告个别,我们就回家了。”爸爸在心里似乎很感激那个叫“青狗”的孩子。青铜点了点头。

英文:“Tomorrow, go and say goodbye to the boy and then we’ll go home.”

上例中,译者只用最简单的口语翻译了“爸爸”的话,而将后面两句话都进行了省略。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全文类似的省略还有多处,反映了译者有意识地简化文本,以适应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所做出的翻译策略的选择。

2.青铜的神态翻译

与青铜搭配频次最高的10个动词和搭配强度最高的10个动词中并没有出现与神态相关的单词。因为有些神态动词与指代青铜的“他”搭配,有些词与“青铜”间隔较远,在“5L-5R”跨度下无法检索出来。例如“他笑了,奶奶、爸爸、妈妈都望着他,他还在笑,但已含了眼泪。”这句话出现了两次“笑”,“他”都指代青铜,但以“青铜”为关键词检索搭配高频词并不能显示“笑”这一结果。

根据第二章研究步骤中的第三个操作,得到高频词检索结果:出现频次最高的神态动词为各种“笑”(119次)和“哭”(78次),这也与艾克曼在1972年提出人类的基本情感: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11]相一致。将这两个神态的索引行导出,确定与青铜相关的神态动词,得出各种“笑”22次、“哭”4次,然后在平行语料库中检索对应的翻译,结果见表3:

表3:与“青铜”搭配频次最高的神态动词翻译

从表3可以发现:第一,“青铜”的各种“笑”明显多余“哭”,说明主人公青铜在书中虽历经苦难仍能微笑面对生活。第二,在翻译青铜的神态时,译者选用最多的仍然是比较常见的单词laugh、smile、cry等,这一简化文本的选词策略与对青铜动作的翻译不谋而合。第三,在翻译青铜的神态时依然多次使用省略策略,特别是在翻译青铜的“哭”时,译者省略了一半的“哭”不译,力图使行文更简洁流畅,从而降低文本阅读难度,切合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

中文:有时,青铜会突然抱住牛的头哭起来,将眼泪抹在它的鬃毛里。

英文:In answer, Bronze would throw his arms around the buffalo’s head, and dry his eyes on its mane.

上例中,“dry his eyes”既翻译出了“将眼泪抹……”这一字面意思,同时也暗含了前文的“哭起来”,因此无需再赘述一遍“cry”,可谓省略得当。但有时为了简化文本,原文中特殊的意味和情感不免稍有折损。例如:

中文:他们叫他青铜,他就朝他们笑,那种无心机的笑,憨厚的笑,很单纯很善良的笑,使大麦地人的眼睛与心都有点儿发酸。

英文:They didn’t call him mute to his face, and when they said his name, Bronze smiled at them, a pure and simple smile that brought tears to their eyes and a lump to their throats.

上例中,除了动词“笑”以外,原文连用三个名词词组“无心机的笑,憨厚的笑,很单纯很善良的笑”来形容青铜的笑容,生动地刻画出青铜淳朴善良的人物形象,而且排比的使用也使行文更朗朗上口富有韵味。译文将这一连串的词组简化成了“a pure and simple smile”,虽使内容简单易懂,但同时也失去了原文的语言特色,对青铜形象的塑造略有折损。

(三)英译本与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类比,

借助Antconc4.2.0的Collocate功能,设置搭配跨度为“5L-5R”,检索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文本中与主人公“Charlie”搭配频率最高的动作词汇,与表1英译本中“Bronze”的搭配高频词进行类比,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Bronze和Charlie有6个相同的高频搭配动词:said、looked、went、saw(see)、asked、come,说明汪海岚在翻译《青铜葵花》时用词充分考虑到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尽量向目标语进行归化。第二,与Charlie搭配的高频动词一半都是各种“说”(said、cried、asked、whispered、shouted),依次分析这些高频动词的索引行可以发现,这些“说”多数由Charlie本人发出,而不是由别人对他“说”,说明有别于Bronze的哑巴身份,在塑造Charlie人物形象时语言比副语言更加重要。

由于与Charlie搭配的高频动词中并没有描写神态的单词,直接在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文本中检索与Bronze搭配频次最高的神态动词:laugh(ing, ed)、smile(d)和cry(cried),得到各种laugh18次,smile 9次,cry 125次。进一步分析这三个词及其不同形态的检索行,可以发现:与Charlie搭配的laugh只有1次,smile 4次,cry虽出现频次较多但只有15次是由Charlie发出,且都表示“喊”或者“大声说”的意思,并没有“哭”的神态,可见小说对于Charlie的神态描写着墨甚少。将两个文本进行类比可以发现,两部小说通过对副语言和语言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向读者呈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

最后,借助迅捷视频编辑器对电影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的英文字幕进行转写,在转写后的文本中检索与Bronze搭配频次最高的动作词汇see,搭配强度最高的动作词汇wave、shook、nodded,以及搭配频次最高的神态动词laugh、smile、cry,可以发现,Charlie仅与动词see三次共现,没有和其他动作和神态词汇搭配。一是因为电影的英文字幕字数远少于《青铜葵花》英译本的字数(7856/72132),更重要的是电影以多模态的形式从画面、色彩、声音等多角度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无需过多文字赘述,反而给予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吸引儿童观众。例如豆瓣电影网站上共520786人参与对电影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的评价,评分高达8.3,高于95%的奇幻片和97% 喜剧片。相比之下,《青铜葵花》英译本在海外亚马逊网站上评价达到4.6星(最高5星),但仅106人参与打分,可见汪海岚译作虽获得学界认可,文本也尽量简化,考虑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但与网络、影视、绘本等多模态手段相比,海外传播度依然不够。

综上,《青铜葵花》在塑造主人公青铜时,从副语言中的动作和神态两个角度出发,生动刻画出了“哑巴”这一特殊的人物形象。英译本在翻译青铜的副语言时,充分体现了儿童文学的语言特征,选用常规的简单词汇,并适当省略文本,精炼语言,成功重塑了青铜的人物形象。与英文原创儿童小说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进行类比,两个文本塑造人物时的侧重点不同,Bronze强调副语言而Charlie更侧重语言。同名电影字幕中几乎没有出现与Charlie搭配的动作和神态,但电影的多模态形式无需依赖文字,却比文本形式更易传播和接受。

沃克作为“国际知名的独立童书出版机构,为《青铜葵花》邀请的译者汪海岚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英翻译”,[12]其英译本虽质量不错也获学界认可,但海外传播度依然不够。我国儿童文学的海外译介应摆脱依赖纸质媒体的单一形式,借鉴成功的外国儿童文学传播案例,将更多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搬上英语国家的银幕,[13]并利用国外成熟的网络平台,如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进行文字、图片、电影等多模态形式的传播,切实有效地开辟“走出去”的道路。

猜你喜欢 神态葵花青铜 神态描写有妙用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22年40期)2022-05-30葵花王冠趣味(作文与阅读)(2021年4期)2021-08-05青铜之光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葵花之门读友·少年文学(清雅版)(2020年2期)2020-06-15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2019年12期)2019-04-26葵花点穴手小演奏家(2018年9期)2018-12-06写给一群羊青春(2017年1期)2017-02-09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大众考古(2015年10期)2015-06-26苦难,使我们更坚强——读《青铜葵花》有感小主人报(2015年5期)2015-02-28

推荐访问:语料库 葵花 青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