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静
在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强烈的传统文化热潮。这一潮流推动着许多电视台积极投入制作文化类节目,从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突破固有界限,到河南卫视系列文化晚会节目的火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节目的期待和热爱日益浓厚。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的灵魂,指引着未来的命运。如何以让更多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是各类文化节目面临的挑战,也是责任和使命所在。
在这个领域,中央电视台以其出类拔萃的文化类节目制作著称。2023年11月10日,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首次亮相,它将观众带入唐宋时期的生活场景,去见证一代宗师的传奇人生,以及传世名篇诞生的伟大瞬间。因其创新的表达方式、高超的制作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内核,节目在艺术性、文学性和思想性等多个维度被大家认可。总的来说,《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抓住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追求。这一成功案例为如何有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启示,也为未来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本。
1.沉浸式实景演绎:唐宋八大家形象与空间建构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提到,电子媒介打破了物质空间的束缚,它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社会,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地理场景来产生影响[1]。空间与环境是构成场景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化类节目可以通过打造“场景”,帮助节目进行价值传播,影响观众的价值认同[2]。为了让书中人物“活过来”,《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打造了近200个恢弘的实体场景、近2万平方米考究的舞美陈设。同时,节目组根据宗师的人生轨迹,在潮州、柳州、黄冈等十余城市百余点位展开联合录制,邀请演员进行沉浸式实景演绎,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
节目的第一期叙述主人公是韩愈。当节目叙事开始时,主持人撒贝宁和专家学者蒙曼、谷曙光组成的探访团穿越到大唐东西市——一个由节目构建的“ 场景”。市集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身穿大唐服饰穿梭其间的市民,一个经济繁荣的大唐景象就此展现在观众眼前。节目里,探访团与古人进行趣味互动,在抽丝剥茧的寻访过程中,观众早已融入期间,随着探访团一起逐步走进了韩愈的生活圈。此外,节目组还邀请了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扮演“韩愈及其亲友团”,共同演绎“百代文宗”韩愈的一生。节目中,村边陋室里,“少年韩愈”韩昊霖生动地还原了韩愈和侄子十二郎同窗苦读、与嫂子郑氏温馨相处的故事情节;
繁华热闹的大唐街市上,“中青年韩愈”张睿悟出《马说》的千里马伯乐之理;
简朴清雅的河阳旧居里,得知侄子死讯,“中老年韩愈”何冰含泪悲痛题下《祭十二郎文》……这一幕幕场景的呈现,使得韩愈从一段简略而冰冷的文字变成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人物。节目通过还原历史场景和演员的实景演绎,打破了“一时一地”的界限,让观众与不同时期的韩愈处在同一个时空里,一同经历,共同成长,获得感官上的统一和感知上的认同。
2.电影化叙事:故事性与观众情感共鸣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方式,为唐宋八大家及其传世名篇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3]。在叙事方面,节目通过戏剧化的方式解读传世名篇,故事化演绎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等等都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现,通过反映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唤起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的集体记忆。
在画面方面,为了真实还原宗师们的生活场景,节目组在无锡影视基地搭建了实景,并邀请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各大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组成“后援团”,把关剧本创作、分镜头撰写、美术视觉、服装礼仪等各个方面,以还原历史细节,给观众更好的观影体验[4]。同时,节目采用了电影级高质感的拍摄制作,提升了画面质感。例如,《韩愈篇》中少年韩愈低头喝水,再次抬头变成了中青年时期的韩愈,在人物的出入画之间自然地完成了人物年龄的转换。
节目通过影视化的呈现,深入展现了文学家们鲜活而痛苦的一面。例如在《柳宗元篇》中,柳宗元积极参与“永贞革新”,表现出“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的决心;
他在母亲去世后写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千万孤独之中的感慨与情怀;
在任永州司马时,创作《捕蛇者说》,深刻指出“苛政猛如虎”……这些故事情节,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
整体而言,节目通过精致还原的场景、电影级的画面、故事性的讲述和深入历史文化的考究,成功地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观众沉浸其中,产生情感共鸣[5]。
3.XR创新呈现:文化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性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人类的交互方式由2D向更具效率的3D交互转变,许多文化综艺类节目也都尝试使用新技术优化视觉呈现,以满足观众新的观看习惯和审美需求。无论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用户数据分析,还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植入,都让文化综艺类节目在融合媒体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6]。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紧跟时代步伐,在节目中使用了前沿的XR 技术。XR 是“扩展范围(extended-range)”的缩写,是指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融合在一起的新一代技术,能够打造一个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7]。节目通过XR技术将演播厅现场与虚拟的中国风背景大屏互相衔接融合,再将“电子迎客松”植入演播厅中,实现虚拟环境场景、虚拟元素植入与真实互动人物之间无缝衔接的“深度沉浸式”体验。在为观众介绍主人公时,主持人和探访团面前会出现三块虚拟屏幕,每块屏幕用来播放主人公三段不同时期的人生片段。介绍完毕之后,主持人及探访团由演播厅进入虚拟甬道,甬道两侧浮动着唐宋八大家的诗词及演绎片段。穿过一道光屏,主持人及探访团换上古装,自然的完成穿越。在《韩愈篇》中,主持人和探访团更是直接置身于一个由韩愈诗词构建的虚拟空间,画面梦幻而震撼。通过X R技术的助力,《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不仅有效地丰富了节目画面,还使虚拟技术成为联通古今的桥梁,推动了节目流程,给观众带来流畅的观影体验。
4.探访团古今对话:贯通剧情与综艺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为观众建构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与历史世界。为了贯通两个世界,节目设置了一个可供探访团“穿越”的虚拟诗词甬道,使跨界叙事变得水到渠成。节目开场部分,主持人与探访团共同探讨本期主人公,而后为观众展现了主人公三个不同人生时期的影视片段。这些结构设计营造了悬念,为即将展开的戏剧叙事做好铺垫。
主持人撒贝宁是节目古今对话最为重要的线索人物,每一期他都与专家学者组成“文脉探访团”,身着不同朝代服饰“穿越”去见证文学大家的一生。他们在“天下第一等繁华”的大唐东西市,见证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盛况;
品尝唐代举子们最爱的美食“马蹄饼”;
解锁多样态的“长安漂”打工方式……古今穿越之间,观众与探访团共同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主持人不仅带着探访团穿越回古代,还带着唐宋八大家返回现代,实现“双向穿越”。在节目的《柳宗元篇》中,主持人“穿越”到柳州化身木材商人,与柳宗元一起品尝螺蛳汤,解救当地百姓。节目尾声,柳宗元以“古人之姿”与主持人一同回到现代柳州市品尝螺蛳粉,一起登上山顶俯瞰柳州市。千年之后,这里繁荣昌盛,百姓安乐,柳公的心愿终得实现,可以无愧无憾了。
主持人以第一视角带领观众见证宗师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又带领宗师们感受如今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从土房茅屋到高楼大厦,从严政苛税到百姓安乐,从封建王朝到自由国度,这场跨域古今的对话,让观众见证了中华文脉的力量,令人动容。《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对话式的传播语态、大众化的传播风格贴近观众日常生活,对于唐宋八大家的解读和剖析富有人情味,其兼具通俗性和文化性的创作增强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承的情感共鸣。
1.仪式性文化传播,询唤观众参与文化传承
尼克·库尔德里认为,“媒介仪式”包括媒介报道的“仪式性内容”、“仪式化方式”和媒介本身成为一种“仪式”。中国注重礼教,是一个仪式大国。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流传千年,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其本身容纳着大量的仪式性内容。《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突出展现了一种仪式性文化传播,借助仪式化流程与仪式性内容让观众自愿参与其中,实现了文化传承和情感共鸣。
唐宋八大家各有所长、各有所擅。“百代文宗”韩愈、“游记之祖”柳宗元、“骈文鼻祖”欧阳修、“大器晚成”苏洵、“旷世文星”苏轼、“汪洋澹泊”苏辙、“千古一相”王安石和“文学大家”曾巩。观众或许听闻过“唐宋八大家”的名号,但对其诗词及背后的故事却知之甚少。如今,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观众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渴望也日益增强。《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内容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追忆,更是一场仪式性的文化传播,唤起观众的集体记忆,询唤分散的观众共同参与到文化传承的仪式中。
此外,《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还运用了仪式化的节目流程。从主持人和专家学者在演播厅初探宗师人生,再到“穿越”至古代与宗师共同成长,期间穿插专家学者的剖析,最后宗师随主持人一同回到现代,这个流程的设置凸显了仪式感。古今双向的“穿越”,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庄严神奇的仪式效果,突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引领观众进入共同参与的文化传承仪式。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特殊表现形式和仪式性的文化传播方式,在树立观众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理解。这一节目通过仪式性文化传播,成功促进了观众对文化传承的参与和共鸣[8]。
2.娱乐化传播,增强观众的文化接受
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基于此产生的民族情感与其文化根源是离不开的,对人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在于农耕经济,而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使得中华文化与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剥离,传统典籍与现代人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文化连接,导致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仪式感都在弱化。此时,中华传统文化类节目如何阐释和传播自己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召唤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命脉。
不同于传统文化节目的照本宣科和说教,《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在文化传承和娱乐化传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节目将唐宋八大家的生平和思想重新编码和解读,通过明星演绎,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节目的《欧阳修篇》中,探访团穿越时空前去汴京拜会欧阳修,却从路人口中得知欧阳修被人栽赃陷害,被贬夷陵。探访团通过节目线索层层寻找,最终找到了欧阳修。探访团以亲历者的视角,与欧阳修一同赴醉翁亭,为观众揭秘了这一传世名篇诞生的幕后故事。在娱乐化的传播过程中,观众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节目建构的文化世界中,潜移默化地接收节目传递的文化思想。正如学者郭英德所说,在任何时代里,文学接受都不仅仅仰仗于文教政策或文人的思想宣传,它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各种社会传播方式。文人的思想宣传是“软件”,制约着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导向;
而社会传播方式则是“硬件”,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学接受的实际社会实施和社会效应[9]。
3.小屏联动大屏,优化节目传播效果
文艺节目的互动共情和参与性是至关重要的。在传播方式方面,《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通过大屏幕观看与小屏幕互动的结合实现了相互引流,优化了传播效果。节目首播的《韩愈篇》(上、下)在激烈的综艺节目竞争中,平均收视率达到0.78%,平均收视份额为3.49%,首次重播累计触达观众高达2.19亿人次。微博话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阅读量达到5.6亿次。节目的其他热榜话题,如#为什么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撒贝宁穿越到唐代放飞自我#、#这331个成语原来出自同一个人#等,都在新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首播,同时在央视频App同步播出。节目组致力于在节目主体和其他多媒体产品中实现大、小屏幕联动,采用多元化传播模式、多种媒介形式传播故事,提升节目的影响力[10]。央视一套通过官方新浪微博、抖音账号、B站官方账号等根据各自平台特性发布节目相关宣传内容。这不仅满足了当代观众了解节目多样化内容的需求,还扩大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以央视的微信公众号为例,其宣传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为节目播出预热的推文,介绍唐宋八大家的基本信息、主要贡献,以及主持人、嘉宾、播出时间等亮点;
第二,发布节目剧照和文字说明,以及在视频平台播放节目精华片段,加强节目内容的二次传播。例如,《柳宗元篇》播出后,央视一套公众号在视频平台发布了标题为“母亲的启蒙教育成就了一代宗师柳宗元”的三分钟短视频,获得了近六万次的转发、点赞和评论;
第三,对节目制作幕后和花絮信息的分析。例如,央视频发布的题为《秀儿!〈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这波服饰造型我能给满分!》的推文,展示了节目在服饰造型和选景方面的考究和用心。
综合观察《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这一文化节目的节目创新和传播策略,笔者深刻感受到其在当今“娱乐至死”环境下的独特价值。《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样的节目,使人们不仅了解了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精华,也在娱乐中获得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这种文化传播方式不仅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娱乐的语境,还促进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感。同时,在当今融媒体社会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传播方式与创新都至关重要。《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是对此的一个成功尝试,同时也为未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唐宋八宗师韩愈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浙江篇开机综艺报(2024年2期)2024-01-30晚春疯狂英语·初中版(2023年5期)2023-06-0130万元的MPV搅局者来了!传祺M8宗师系列为什么定价贵?车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广汽传祺新一代M8豪华MPV宗师系列汽车观察(2022年12期)2023-01-17棍法宗师凤凰动漫(军事大王)(2022年9期)2022-11-0526.98万元起售,传祺M8宗师系列正式上市车主之友(2022年6期)2022-02-09唐培淞雕塑作品大众文艺(2019年14期)2019-08-08苏老泉大器晚成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2期)2016-04-18聪明的韩愈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5年14期)2015-05-30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中学生(2013年36期)201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