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美学意蕴·文化符码·技术赋能:文化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的转化逻辑探析

美学意蕴·文化符码·技术赋能:文化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的转化逻辑探析

时间:2024-11-05 17:3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作为民族瑰宝,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该如何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传承和现代转化?这是我们当下文化发展建设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文化原生文本以及文化综艺数字化创新,分别视为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三个层面。从三者的关系上来看,作为核心层的中华美学精神在价值和审美上起到引领作用,现象层由传统文化原生文本构成,给予文化综艺节目丰富的符码资源。最后,转化层再借助数字技术融合艺术表达,为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数智化视听空间。综上所述,文化综艺节目在传统文化的转化上有着严密的逻辑进路,能够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综艺节目 中华美学精神 数字技术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客观历史连续性积累的产物①,横跨多种艺术门类,既包含表层的符号与意象,也蕴含深层的价值理念、思维逻辑。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识之士将其视作一种文化理想与文化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转化?

视听媒介主要通过视听语言本体与传统文化发生关联,对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呈现方式是丰富多元的,数字技术的自身变革作为转化的引擎功能,重塑着传统文化的转化方式和传播秩序。在此背景下,文化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展开了影像化呈现,亦通过影像与观众生成情感互动机制,它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传统文化自身的沉淀和数字技术的迭代,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创”)提供了无限空间。

基于此,本文將分别从核心层、现象层、转化层三个层面探析文化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此揭示文化综艺节目创作应当遵循的文化及影像逻辑。笔者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层,以诗性超越的人文情怀为旨归,构筑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价值体系和审美范式,是将形而上的美学意象具象为诗性的影像在场。优秀文明成果是传统文化的现象层,囊括汉字诗词、文博文物、古代礼仪、文化名人、节庆节日等历史文化资源。现如今,在数字摄影、高清技术、大数据、云技术、全息技术、AR、VR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即呈现形式、传播模式的数字化、场景化。

二、核心层:中华美学精神的浸润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将涉及身份认同相关问题,包括自我和他者的文化身份关系、主体认同与他者识别的互动构建等。这就要求文化综艺节目不仅要承担媒介的功能,更要在凝聚中华民族共识上,找准内在精神,追寻民族审美的根与魂。如此,中华美学精神能为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中华美学精神聚合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高度概括,中华民族对于“何为美”“美为何”是有高度共识的。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炼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即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
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
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①。为此,文化综艺节目将中华美学精神延伸为外化的美学品格和内在的精神特性,创造“超以象外”的境界。

(一)象:诗性的意象生成

文化综艺节目的美学生成和敞开的过程是诗性的,艺(艺术创造)与道(精神境界)贯穿统一,这和中华美学精神选择了一种诗性写意的方式来体验自然、书写生命的本真一脉相承。这种诗性的结果是“意象”的生成,“意与境浑、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具有时间空间化、天人合一的特点”,②在有限的影像中呈现无限的“意义”,给予观众纯然的艺术体验和审美超越之感。

如何立象,彰显诗性写意?从艺术关系论角度看,讲究形神兼备,形是外表、外相,神是内涵、内情。“形神”是中国古典美学、文艺学中辩证统一关系的核心范畴,从较早的形神论到形神兼备论,再到强调以形写神、象外传神的辩证论,形神论的发展历程彰显着中国的诗性品格。文化综艺节目的形神之美融汇于视象和声象之中,节目舞台的审美空间是视象的一部分,节目以丰富多元的舞台形式建构为整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意象空间,寓情于景、传情于景、情理交融。如《中国诗词大会》将 “画卷”符号作为设计原点,舞台形状似徐徐展开的卷轴,中间是立体的、多空间的四维影像,既能模拟水墨江南的灵秀,也能渲染大漠孤烟的苍茫,下方连结“梯田”形象,展现出天地人合一的空间感。

除此之外,由影像生成的视象还显现于色彩、光影、镜头运动等之间,来创化虚实相间、主客相容的诗画意境。河南卫视文化综艺节目《端午奇妙游》中的水下洛神舞《祈》就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节目通过摄影视角,让观众跟随水下摄影镜头游走,观赏舞者在水下“飞天”的舞姿,画面中蓝与红的撞色、流动的水波光影、远与近的景别相交织,优美且灵动,这一刻时间仿佛在须臾间化为永恒,观众在审美的震颤中感受“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曼妙。

作为视听综合媒介,声画结构中的声音在文化综艺节目的意象生成中同样重要。在含蓄隽永、意境深远的节目场景中,多使用琴、笛、筝、琵琶等民族乐器,并串联为悠扬婉转的节目配乐,开辟全方位的声韵空间,在起伏顿挫间完成与视象的同构。宗白华认为,只有活跃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③。可以说,声音赋予了文化综艺节目更鲜活的生命质感,荧屏里的花鸟鱼虫、翠竹、垂柳刹那间气韵生动起来。北京卫视的《最美中轴线》在节目中组成了“拾音团”,每期围绕历史建筑开展文学采风及音乐创作,拥有六百多年厚重历史岁月的钟鼓楼沉淀在一声声晨钟暮鼓之中。《国家宝藏》非遗传承人仇庆年在利用矿石制作颜料时,节目组特别突出了制作过程中的自然音效:用榔头敲击石头的碰撞声、用石锤研磨黄粉的摩擦声、石子碰石子的摩擦声,其间,还有鸟语虫鸣、树叶婆娑的自然环境之响,共同建构起听觉空间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二)道:生命境界的显现

德西迪厄斯·奥班恩认为“上千年来, 东方艺术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中国艺术中“那些不能被解释甚至不能被完全描述的东西, 就是作品的精神价值”④,这种由“艺”和“技”创作呈现出来的亦是“道”,“‘道具象于生活及礼乐制度之中。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与灵魂”⑤。这里所说的中华美学精神是“道”的体现,一种主于美的艺术意境。

文化综艺节目所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来自于对内在生命的通达和参悟,表达着深层对生命形象的构思。这种悟“道”一方面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符码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是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的交汇,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和个体生命融为一个生机勃勃、气韵生动的整体,善与美齐一、天地与万物齐一。另一方面,文化综艺节目的影像语言、叙事方式、风格表现等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悟“道”的思维方式,具有传统美学特质,也就涵盖“道”的丰富意蕴。总结来说,文化综艺节目的美学价值导向是丰富多元的,既包括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也包括个体生命的生存观,勾勒出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节日”“中国好时节”系列节目沉淀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之思,带领观众走向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国古人应时而动,适时而谋。与西方追求原子式的独立个体论有很大不同,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强调的是连续、动态、关联的整体性,事物与你我之间都应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借此哲学思维再看当今的中国文化综艺节目生产,应当认识到,文化综艺节目的生产能够产生全球性价值。所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化节目”不是单纯地从民族范畴内看本土文化,而是以全球公民身份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带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兼顾民族与人类、地方与全球、本土文化与他者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完成现代性的诗意构造。

三、现象层:作为资源和符码的传统文化

数千年绵延发展的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文化综艺节目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所谓“创造性转化”,即秉承“有鉴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的理念,对浩如烟海的文本和元素进行撷取,再借助大众媒介特性赋予传统文化新的传播方式,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说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无论是文物、遗产、古籍,还是节日节庆、礼仪教化、建筑服饰,凡属于中国文化范畴下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都是文化记忆延续和传承的符号与载体。扬·阿斯曼(Johann Christoph Jan Assmann)认为,文化记忆是一个集体概念,所有通过一个社会的互动框架指导行为和经验的知识,都是在反复进行的社会事件中一代代地获得知识,通过文化形式(文本、纪念碑等)以及机构化的交流(背诵、实践、观察)而得到延续①。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就通过文化综艺节目的转译再复诵,创造出新的关联文本或表现文本,并在原生文本的知识传递中筑牢集体文化记忆。

(一)传统文化典籍

中国电视的文化自觉从未间断,早在2012年后的荧屏里就陆续出现新主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2013年文化综艺节目《汉字英雄》一经推出便成为现象级文化节目,河南卫视将汉字作为创意母题,从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等延伸至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历史渊源等。随后以诗词文字类为核心的文化节目陆续涌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天地诗心》《诗意中国》《向上吧诗词》《成语英雄》《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综艺继续沿袭中华诗词文字的传统魅力,在文字的交流中传递、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譬如《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宗师例传·唐宋八大家》《见字如面》《一本好书》《文学馆之夜》《故事里的中国》《我在岛屿读书》等是以文学历史类为文化资源创作的文化节目,缝合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高雅与通俗、严肃与活泼、崇高与优美。中华文化遗产的挖掘远不止在方块字间,诸如文博节目《国家宝藏》《文博中国》《上新了·故宫》《博物馆之城》《博物奇妙夜》《闪耀吧!中华》《文物潮我看》等,音乐舞蹈节目《最美中国戏》《舞千年》《流淌的歌声》《国乐大典》等也在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文本与影像的互文对中华文明致以深情礼赞。

(二)传统节日文化

从各种崇拜、祭祀活动到礼仪性、娱乐性的特定日期的狂欢,节日展现着自然环境之下,人类所产生的诗性智慧,个体在其中体悟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超脱。中国传统节日源自日常生活中因积累而形成的礼仪、仪式、游艺等,通过相应的符号物质载体与规则结构,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具有调节功能、审美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

如果说仪式本身就是传播信仰和意义的媒介,那么中国传统节日作为具有群体传播特性的媒介,通过群体的互动完成信仰共享和精神升华的目标,而节日主题的文化综艺节目则突破群体仪式的阈限,营造大众媒介仪式场域,进而展开公共表达。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文化节目就将节庆作为一个可述性文本,借助大众媒介在2021年重现了中国传统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节庆的繁华景象,2022年河南卫视摆脱对于传统节日的浅层表达,探幽发微,将传统节日结合史海钩沉打造出《国色天香》《隴上踏歌行》《飞龙在天》《云窟万象》等节目,唤起观众心中崇高的民族文化情感认同。

(三)中华地域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巨大,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烙上了中华优秀文化谱系和中华文脉的标识,更给予了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独具一格的表述方式和内容架构。东方卫视的《斯文江南》节目以围读经典文本的形式品读不同历史时代背景下的江南斯文韵味,一半是烟雨,一半是豪情。浙江卫视的《还有诗和远方》节目一路走过浙江省内多个地点,又走向“千年沙漠古城”内蒙古阿拉善,展现浙江乃至跨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北京卫视的《最美中国戏》《遇见天坛》《京城十二时辰》《我在颐和园等你》《最美中轴线》《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广东卫视《技惊四座》《见多识广》《国乐大典》等节目皆展现出差异性的地域审美趣味和文化氛围。

我们站在时间轴维度的另一侧看文化综艺节目——以空间的特质为参照,将地理范畴划分为西部、东北、江南、京派等地域,其中,人与土地/自然、人与文化、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都显现出地理在历史沿革和人类社会及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电视艺术为地域文化在当代的交流价值传播提供了对话的平台。

四、轉化层: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融合与再造

“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①,数字信息技术浪潮从更广阔、更深层的影像深度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作为受技术驱动的视听艺术,数字技术的变革对于电视艺术发展起到了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台阶。一方面,4G、5G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以高速率、低延时、广覆盖的特性传递出高质量的视听信息,基于此影像传播进入4K/8K高清、超高清视域,甚至迈入裸眼3D及沉浸式影像时代。另一方面,AR、VR、X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升级,高拟真、强沉浸的超现实世界,都刷新着受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3D巨幅投影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和LED技术等拓宽了舞台装置技术设计,提升了舞台表现力、感染力。在此背景下,文化综艺节目的呈现方式、叙事逻辑、受众互动等无疑是数实融合之后的结果,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场景化:沉浸式空间的搭建

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电视节目舞台为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电视节目从过去的“原子”物理现实转向“比特”搭建的视觉构造,融合了创作者的艺术灵感、价值判断,构建出传统电视节目不曾搭建的世界,形成特质的沉浸体验空间与共同的文化认知。归根结底,这是在数字技术的托底下对“场”的重构。

具体来说,文化综艺节目多借助LED巨屏、360度全息投影、高速摄影、拓展现实、计算机动画等技术进行节目制作,如央视的《诗画中国》将高清LED竖屏、背屏与地屏融合为立体的裸眼3D屏画空间,并利用XR与CG技术实现虚实结合,根据内容切换空间布局和相关影像,观众随《溪山行旅图》画卷中的年迈老翁进入山河场景中,忽然间,卷中的人、景、物跃然纸上,纷纷活起来、动起来,镜头更是脱离“山间行者”视角,以飞鸟驰骋般的视角翱翔在高山流水之中。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中的《龙门金刚》通过航拍采集实景,再用三维建模、XR、电脑着色等技术复原龙门石窟,身穿彩衣的舞者在焕发新姿的石窟大佛前翩然舞动,如梦如幻。在这强烈的视觉震撼与知觉沉浸中,技术美学的精致和复杂,也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想象得到释放。

(二)跨时空:拓展节目叙事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以及广袤的地理空间之中,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受制于时空的阻碍,从而产生一种断裂。正如所有的历史转型一样,新的社会结构的出现,与我们存在的物质基础,即时间与空间的重新定义有关②,数字时代下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信息传播能力比任何其他媒介时期都更为强大,历时性对话、共时性交流、灵与肉的在场都变为常态。也就说,数字技术瓦解了文化综艺节目中的传统线性时空,带来了开放式叙事的变革。

河南卫视的舞蹈综艺节目《舞千年》延续了“中国节日”系列以往的风格,采用“综艺+剧集”的呈现形式,构建了跨越时空的故事背景,衍生出三个空间,即荐舞官引荐的空间、故事演绎的空间、舞蹈表演的空间,在主线剧情上节目以选编一册《十二风舞志》为线索,一场寻舞的计划也是由24支舞集合并逐渐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的跨越时空之旅。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借助AR、3D、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让主持人与先贤对话,打造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交融的场景,将浓缩在文化典籍里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故事铺陈开来,展现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力量。还有许多此类文化综艺节目借助虚拟技术跨越时空,让身体在不同物理场景间自如穿梭,可以说,从真实到拟像,到拟态环境下的再造场景,数字技术赋予了文化综艺节目更大的驰骋空间。

(三)超文本:脱域结果下的文本重组

“脱域”源于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指的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①。Web2.0时代,互联网平台经济影响着各行各业,革新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与传播方式,也解构和重塑着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则。在此语境下,文化综艺节目作为电视媒介的内容产品,在嵌入社会关系渠道(即展开去中心化实践)以及内容生产环节中,促使大众参与,增强与个体的情感联结,这也是亨利·詹金斯所提倡的“参与式文化”。文化综艺节目的观影行为不再是单纯地被动消费,而是将个体反应转化为社会互动的过程。

从电视节目发展史上看,简单的互动性包含实时弹幕互动、社交媒体评论、内容二次生产等,本质上是一种超文本阅读。其实,在互动机制层面上,《中国诗词大会》早在2017年就先行开始了多屏互动的形式,观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将电视大屏和移动终端小屏相关联,2020年节目组推出了衍生短视频《人生自有诗意》以及“挑战诗词全能王”H5互动答题小游戏,之后还推出了人工智能诗词搜索工具“小帮”(AI帮你找中华诗词),进一步提升观众的交互式体验。这种跨媒介叙事实现了互联网连接和内容上的“脱域”融合,俨然成为文化综艺节目构成的一部分。

传统电视媒体借助平台化发展来打造融合生态链,荧幕的终端背后的交错异质传播路也成为实现价值流转与循环的重要路径。当然,内容是一切价值链的起点,文化综艺节目的数字化延伸是基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再放大,如此才能在社会化传播生态中实现信息、情感、价值的流动。

五、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需要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它的历史传承任务的,经典文本(典故)、叙事文本(民乐)、次生文本(文化综艺节目)相互联结、交织、缝合,传统文化的充足意义在互文的过程中得以真正地显现。也就是说,文本之间是具有因果性的逻辑联系的,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方式都是对于过去文本形式的重新组织。

实践证明,文化综艺节目俨然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转化中的主力军,在回应大众审美诉求、再度阐释经典上,显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学生命力。在转化和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文化贴现”或者“文化折扣”,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中华的、东方的为主导,在立足本土的立场上大胆创新、融合,利用符号增容、虚实结合、场域创设等方式活化传统文化,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

彭楚钦,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责任编辑:谷儒楠)

Abstract:  As a national treasur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and profound history. How can we complete the value inheritanc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This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field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views the spirit of Chinese aesthetics, the original tex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igital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V program as three levels of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the Chinese aesthetic spirit, as the core aspect,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value and aesthetics, while the phenomenon aspect is composed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native texts, providing rich code resources for traditional culture TV program. Finally, the transformation aspect utilizes digital technology to integrate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create new digital audio-visual spaces for traditional culture.In summary, traditional culture TV program have a rigorous logic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TV Program, The Spirit of Chinese Aesthetics, Digital Technology

① 余英時(2006)。《余英时文集: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① 习近平(2021年12月15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版。

② 陈旭光(2018)。试论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06),11-18。

③ 宗白华(1981)。《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④ 德西迪厄斯·奥班恩(1958/1985)。《艺术的涵义》(孙浩良,林丽亚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⑤ 宗白华(1987)。《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① 陶东风,周宪(主编)(2011)。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① 尼古拉·尼葛洛庞蒂(1996/1997)。《数字化生存》(胡泳译)(第1版)。海口:
海南出版社。

② 曼纽尔·卡斯特(2009/2018)。《传播力》(汤景泰,星辰译)(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① 安东尼·吉登斯(1991/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第1版)。上海:译林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20期)2016-12-21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新课程·中学(2016年9期)2016-12-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6年30期)2016-11-24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9期)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