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美国一流大学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路径及启示

美国一流大学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路径及启示

时间:2024-11-05 09: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晓楠 崔迎春

摘   要: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单一学科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性挑战,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作为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先行者,美国一流大学不仅关注跨学科人才的多元诉求,还通过制定灵活的跨学科培养计划、提供跨学科课程及组建跨学科背景教师团队,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我国研究生跨学科教育虽稳步发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研究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应明晰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跨学科课程、师资队伍及项目体系建设,同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构建,从而多方位推动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发展。

关键词:美国;
一流大学;
研究生;
跨学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05.08

一、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正面临一系列复杂且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协同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因此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及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也促使世界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作为高等院校培养高精尖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研究生教育承载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和质量的提升。近年来,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我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领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隊伍可持续发展能力”。[1]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2]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在积极推动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

研究生跨学科教育作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反映了全球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诉求。尽管我国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正在稳步推进,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学科中心化、培养管理部门碎片化、师资队伍松散等诸多问题。作为最早推行研究生跨学科教育的国家,美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提供参考。

二、研究综述

“跨学科”一词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英文单词“Interdisciplinary”翻译而来。目前,国内外广泛接受并普遍认可的是经合组织(OECD)对跨学科作出的定义,即“跨学科是两个及以上学科间的互动,互动形式从简单的思想交流到组织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研究和教育机构等在相当大的范围内的相互整合,是不同学科背景的参与者就共同问题不断进行交流的共同努力”[3]。学科融合能够消除多学科知识简单累积所带来的局限性,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整合性,从而实现学科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相互渗透。斯佩尔特等学者认为,跨学科高等教育旨在培养跨越边界的技能,而跨学科思维下的综合或整合的能力被认为是跨学科高等教育的有益学习成果。[4]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核心在于其培养模式,但这一复杂体系在学术界尚未获得明确的概念界定。袁兵较早提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社会发展需要、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协调运行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有机要素而形成的复杂规范教育系统。[5]胡玲琳将培养模式理解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特定需求下,由为实现培养目标的培养过程中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6]由此可知,培养模式旨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它涵盖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规范制度、培养评价等方面,是一套完整的教学实施规范。而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基本培养框架及各培养要素基础上,针对研究型高层次人才所形成的培养规划。本研究重点关注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实践,强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制定跨学科培养计划、设置跨学科课程、实施跨学科制度管理、构建跨学科项目和平台、进行跨学科培养评估等方式,实现跨学科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形成稳定协调、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运作模式。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对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上。张莉认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在设定时要结合问题导向、学科导向、发展导向和个人导向进行综合考虑。[7]李爱彬等学者从我国一流学科群视域出发,提出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实践应着力培养学生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能力、多维度思考意识、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应用意识。[8]范冬清等指出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促使学生掌握多个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多个领域发展关于技能、课程、职业等兴趣及能力,强化学生的认知与体验,敦促学生进行新领域的探索与合作等。[9]佩雷斯等基于对爱荷华大学与哥斯达黎加热带农业研究及教育中心的联合博士项目的研究提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应注重学生对多学科知识掌握的深度及广度,提出培养学生的“盾”形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协同效应,从而产生更大潜力解决跨学科的复杂问题。[10]

二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研究,主要包括跨学科项目及平台培养、学科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首先,国内外一流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通常依托项目和实践平台实现,而项目与平台的建设已成为世界高等院校推动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诺尔顿等提出,为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难题,有必要开设研究生跨学科可持续发展项目,认为跨文化理解与合作、全球意识和跨学科能力的培训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复杂的研究项目中完成的。[11]其次,研究生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避免零碎知识的堆砌,并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迪朱利奥等通过对美国两个研究生跨学科项目的分析发现,支持性、联系性和参与式课程教学设置对于学生参与跨学科课程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12]霍利以神经学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为例,提出学科课程是由共享机构空间内个人群体之间共享的文化、知识和解释创建的,因此开发研究生跨学科课程需要阻碍多元文化融合的学科文化断层。[13]最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要求教师具备基础性跨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注重教师跨学科流动管理,以打破跨学科师资流动壁垒。阿尔卡赫和戈德曼通过对以色列高校环境学科跨学科项目的分析,提出硕士课程包括理论论述和应用组件,对教师的要求不断专业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提升作为研究者的素养。[14]我国学者汪家琦、王斌锐以数控交叉研究生培养为案例,提出组建跨学科导师流动工作站,以加强师资流动性管理,通过政策倾斜、科研扶持,吸引优质跨学科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保证工作站的师资更新。[15]

三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组织形式研究。跨学科组织是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及知识“碎片”整合的载体,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汇聚人才、设备及各类资源,构建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一般是基于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成员间的共同兴趣组织起来的。[16]周叶中等学者从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实践出发,提出通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成立高等研究院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基地和跨学科优秀研究生培养特区等模式,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17]焦磊、谢安邦将美国大学的研究生跨学科教育组织形式总结为三种类型,即学院主导式、研究生院统筹式、独立建制式,其中学院主导式常表现为学院或学院间组织的跨学科研究生项目;
研究生院统筹式是由研究院组织各院师资投入研究生跨学科教育项目统筹管理;
独立建制式多以高校内独立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的形式推进。[18]玛丽斯和罗斯基于以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科学与司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为例的研究,提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资助研究生跨学科项目的组织形式,鼓励大学各学术部门的研究生、教研人员,以及大学外的人员之间的合作,创新学科间的新机会,为研究提供开放、自由的新空间。[19]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尽管国内外一流大学均高度重视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但现有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国外文献侧重于对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整体实践路径的宏观分析,缺乏具体的培养过程研究。国内学者多以某高校的人才培养项目或平台为例,对跨学科培养过程进行具体探讨,缺乏对其他培养环节的全面考察。尽管美国一流大学是研究生跨学科培养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但多项研究仅围绕某一所大學的单一案例展开,很难反映美国一流大学整体的培养实践特征。因此,本研究选择以美国的四所一流大学为例,比较分析该国一流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实践路径和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提供参考。

三、美国一流大学的

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实践比较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内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阿特巴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卓越的研究、优质教员、良好的管理、自由的学术、充足的设备及资金投入。[20]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列文根据执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历,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必备条件:资金、资金的公平分配、培养能独立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21]美国一流大学的建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QS排名中均位居前列,这些学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尤为突出,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体系。本研究选取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材料科学联合博士学位培养项目(Joint PhD Degree Programs)[22]、哈佛大学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Doctor of Education Leadership)项目[23]、康奈尔大学的发展研究博士培养(Ph.D. in Development Studies)项目[24]、麻省理工学院的聚合物和软物质项目(Program in Polymers and Soft Matter)[25]进行比较分析。

(一)复合型卓越人才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在科研育人方面的远景规划与方向指导,育人理念包括育人的使命、宗旨、价值观等。其中,培养目标是育人理念的重要延伸。[26]美国研究生跨学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的核心基础知识;
二是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27]四所美国一流大学均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共同发力,以实现复合型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见表1)。

普林斯顿大学材料研究所与相关院系合作设立的联合博士学位培养项目旨在深化学生对基础科学的理解,并培养他们对技术发展的鉴赏力,培养学生基于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以应对紧迫的全球挑战。哈佛大学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通过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培养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政治环境感知能力的未来教育领导者,以期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终秉承跨学科理念,现已建立起150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实验室和项目。这些机构不仅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双学位课程,还开设了一系列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跨学科专业。其中,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全球发展系的发展研究博士培养项目注重跨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具备应对全球范围内农业、粮食、性别、经济、人口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聚合物和软物质项目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核心目标是为聚合物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同时促进不同背景的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士之间建立社区和协作精神。

从上述四所大学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目标来看,各校均注重让学生掌握跨学科通用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其在创新、管理、协同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性、跨学科实践能力。这样的培养模式旨在满足社会对整体性、复合型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从而凸显在国际视野下解决各国各地乃至全球性问题的优势。

(二)多领域交叉的跨学科课程设置

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对跨学科课程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了多元交叉的典型特征。尽管创建跨学科研究生团队授课的过程充满挑战,但考尔·萨尔吉特等学者认为,这一过程为学生和教员之间提供了高效学习的机会,并促使课程不断调整目标,以适应该学科的新方向和思维过程。[28]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拓展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和思想维度,从而培养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普林斯顿大学材料研究所的联合博士学位培养项目课程涵盖多个院系,学科专业包括化学与生物工程、化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电器和计算机工程、地球科学、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研究生为达到结业要求,需要至少选修三门项目内课程。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课程安排主要集中在前两年。第一学年,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四个模块的课程,包括“学习与教学”“领导力与组织变革”“政治与政策”“成人发展与内外兼修领导力”;
第二学年,学生将在与导师的沟通下选择个性化的自由选修课序列。康奈尔大学的发展研究博士培养项目没有强制性的课程要求及学分限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学院课程。尽管如此,博士生仍需在第一年完成四门核心课程,包括“古典社会学理论”“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发展研究博士研讨会”。麻省理工学院聚合物和软物质项目是生物工程、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五个部门联合组织的教育计划。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自己所在部门的辅修课程,并修满跨学科项目核心课程。此外,该项目还鼓励学生根据个人背景和兴趣参加跨学科选修课程。

四所高校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在课程设置均注重跨学科的课程关联,通过各学科融合教学促进知识的创新转换。同时,在完成跨学科核心课程后,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跨学科辅修、选修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对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兴趣,并拓展学生跨学科知识的维度。

(三)多元融合的跨学科师资队伍

跨学科师资力量作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有力保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跨学科思考,还能为他们提供多学科的理论视角。[29]只有整合了各个学科(实践)领域的导师,充分借助校内外培养资源,实现大跨度、复合型、开放式的培养,才能培养出跨学科研究生。[30]

普林斯顿大学材料科学联合博士学位培养项目的师资队伍由一名项目主任和九名执行委员组成,涵盖土木与环境工程、化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地球科学、物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同时,学校鼓励除主要委员外的其他教职员工也参与到指导学生的各项学业工作中,从而形成跨学科教师团队,共同致力于学生培养。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汇聚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哈佛商学院和哈佛肯尼迪学院的卓越教师团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术领域。例如,教育学讲师坎迪斯·克劳福德-扎基安克劳福德是一位以精神分析为导向的咨询心理学家,通过系统心理动力学、成人发展和适应性领导力等跨学科理论,为学生创建体验式学习计划;
莫妮卡·希金斯教授具备政治学、工商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学术背景,以指导领导力发展和组织变革领域研究。[31]康奈尔大学的发展研究博士培养项目汇聚了来自多个学院的教师团队,包括劳资关系学院、艺术与规划学院、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等,涉及专业范围广泛,包括自然资源与环境、城市和区域规划、人类学等多个领域。该项目还设置了特别委员会,其成员需具备跨学科背景,以指导学生工作、协助课程选择及论文准备,学生可以根据自主选择对接教师。麻省理工学院聚合物和软物项目则汇聚了生物工程、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五个院系的教师资源,教师的研究方向总体聚焦于聚合物科学与工程交叉领域,确保了跨学科课程授课。此外,学生在获得所在学院同意后,有权选择学校内任何教职工担任其论文指导教师,这一政策有助于学生获得跨部门的指导。

跨学科的师资队伍是四所美国一流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一致性资源优势。这四所学校在师资筹建中均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积极吸收和扩充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但具备学科关联性的教师加入跨学科项目团队。该项举措不仅能有效提升研究生的跨学科课程质量,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跨学科论文指导及学术研究支持。

(四)丰富的学术交流和实践平台

作为拓展多元化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跨学科学术交流与产学合作实践平台的构建对于推动学科整合与创新具有深远意义。[32]美国高等教育重视跨学科研究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提供各类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提升研究和实践能力的机会。

普林斯顿大学材料科学联合博士学位培养项目致力于实现普林斯顿材料研究所的宗旨,即通过组织参与行业互动会、研讨会等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其中,研讨会一般邀请来自学术机构、行业专家和政府实验室的演讲者,围绕新兴跨学科研究和开发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体验。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规定,第二学年的学生需在导师的协助下明确第三年要参与的实践活动。导师会综合考虑学生职业目标和地理偏好等因素,为他们精心挑选合作伙伴,如政府机构、学校系统、非营利性组织等。这样的安排旨在充分激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康奈尔大学的发展研究博士培养项目,为有抱负的学者和发展研究专业领域的人士提供严格的培训。该项目不仅注重基础的积累,强调健康、阶级和性别的不平等,粮食系统、粮食主权和可持续农业,政治生态与土地利用变化等跨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此外,项目还积极鼓励学生将世界作为学习的课堂,参与学院项目支持的各种社会和社区互动,以便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机会。麻省理工学院的聚合物和软物质项目則通过每周举办一次研究研讨会,汇聚来自工业界、学术界和聚合物领域的专家,研讨会内容涉及聚合物领域的各类广泛主题。

上述四所高校在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方面均强调学术研究及专业实践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行业互动会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把握学术前沿和行业动态,进而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科研及职业需求。

四、思考与启示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33]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单一学科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生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层次人才分类培养中的一种重要人才类型。[34]尽管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已经展开跨学科尝试,但由学科间分割所形成的各种壁垒,如学科专业、教师归属、业绩考核等方面的严格纵向管理,仍然导致学科交叉的巨大阻力。[35]美国四所一流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方面的实践路径与发展经验,可为我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创新跨学科组织形式,完善管理机制规范

作为高等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需求的关键措施,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与外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科学的组织管理与制度耦合是推动培养实践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36]支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需要寻找学科之间的合作点,消除阻碍学校、学院和部门之间建立跨学科社区的体制性障碍。[37]

我国高校可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研究生跨学科组织形式,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所、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协同团队、院系间及院系内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合作、国际性跨学科研究生交流合作等形式,实现教育与科研资源的自由流通,促进学科的横向发展。同时,通过制定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及计划,可更有效地整合跨学科资源,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系统性。具体而言,在组织形式运行方面,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组织管理制度框架,构建完善的跨学科管理机制。这一机制以自由创新为核心,着力减少跨学科资源交流的阻碍,并强化管理人员、行政人员、教师与专家顾问的跨学科身份认同。通过设立跨学科带头人、领导小组及委员会等,明确审查制度,以提高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效率。同时,研究生院应发挥协调与统筹规划的作用,全力支持各跨学科组织形式在培养实践上的自主权,并在此基础上,在各学院部门、研究机构的跨学科研究生项目申请、师资调动、科研资金分配及成果审查等方面,全方位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

(二)優化跨学科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壁垒

跨学科课程在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获取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基于院系单位制,导致不同学院、专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学科隔阂,严重影响了跨学科资源的流动。此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使学生局限于特定专业的知识范畴,不仅阻碍了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也限制了学生多元交叉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在研究生跨学科教育改革中,我国高校应当秉承跨学科教育理念,综合考虑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复合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应突出综合性和开放性特征[38],要以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导向,体现跨学科多元交融的鲜明特点。综合不同学科形成跨学科核心课程,能够让学生明确跨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掌握跨学科基础知识,以及拔高跨学科研究水平等。学校还应提供更多的跨学科公共课、选修课等,赋予学生课程选择自主权,鼓励学生探索研究兴趣。针对多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应充分尊重学生所在部门的课程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学科课程方案的制定。高校还应充分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及热点,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前沿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及跨学科研究方法课程等,通过不同的切入维度实现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同时,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关注部门、院系之间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差异,并适时对学科目录进行调整,为跨学科发展留出空间。[39]

(三)建设跨学科师资队伍,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

跨学科教师团队建设直接影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在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实践中,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跨学科授课、跨学科指导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中,院系制架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资的专业流动性,导致师资队伍跨专业、跨学科的流动性受到阻碍。为满足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拥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进行创新性组合,从而形成教育合力。美国一流大学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多学科背景优势,并根据不同专业的关联性,灵活调配不同院系和部门的教师资源,从而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或计划的顺利进行。

在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打破传统的、局限于对口专业的聘任制度,鼓励跨学科教师的跨学院、跨部门流动。同时,积极任用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专家和一线工作者担任外聘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科前沿知识与实践技巧,帮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能实现创新。在优化跨学科师资团队时,还应为教师提供多种学术交流的机会。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见习活动、学术工作坊和教师研讨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及分享平台。这些活动不仅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跨学科教育改革,还有助于他们更新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传授整体性、创新性的跨学科知识。对于研究生导师的选择,高校可根据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实施导师联合指导制度。[40]

(四)优化产学研耦合机制,提升学生问题意识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通过整合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将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一种模式。[41]产学研耦合机制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产学研耦合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无论从发展层次、发展规模,还是从两者联系的紧密度来看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42]

我国高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首先应树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规划,并不断完善产学耦合机制。通过与知名研究中心、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的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践的机会,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融合转换,真正将学术融入现实问题。其次,高校也可通过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与第三方合作平台形成联合培养的项目或计划。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可在培养计划、产业实务、学术成果所属、学生补助、导师职责划分等方面达成共识。[43]在产学联合培养项目中,学生不仅能探索自身的科研兴趣并提前确定职业发展规划,而且第三方平台也能集聚学生科研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及产业生产,实现双方互惠的良性互动循环。最后,高校各培养单位应当明确将产学耦合作为学生培养的重点,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作为学生自身和部门综合考评的参考,激励学生投身实践,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应对世界格局变化下的时代之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2023-07-04].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2022-09-22)[2023-07-04].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67757.htm.

[3]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rdisciplinarity: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M].Paris:OECD,1972:25-26.

[4]SPELT E J H, BIEMANS H J A, TOBI H, et 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higher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9, 21(4):365-378.

[5]袁兵.研究生培養模式体系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0(8):133-135.

[6]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7.

[7]张莉.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47(5):18-22.

[8]李爱彬,邵楠,杨晨美子,等.一流学科群视域下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69(3):44-50.

[9]范冬清,王歆玫.秉承卓越: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趋势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37(9):80-86.

[10]BOSQUE-P?魪REZ N A, KLOS P Z, FORCE J E,et al. A pedagogical model for team-based, problem-focused interdisciplinary doctoral education[J]. BioScience,2016,66(6):477-488.

[11]KNOWLTON J, HALVORSEN K, HANDLER R, et al. Teaching interdisciplinary sustainability science teamwork skills to graduate students using in-person and web-based interactions[J]. Sustainability, 2014,6(12):9428-9440.

[12]DI GIULIO A, DEFILA R. Enabling university educators to equip students with 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competenc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7,18(5):630-647.

[13]HOLLEY K. The challenge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a cultural analysis of a doctoral-degree program in neuroscience[J]. Higher education, 2008,58(2):241-255.

[14]ALKAHER I, GOLDMAN D. Characterizing the motives and environmental literacy of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who elect environmental programs-a comparison between teaching-oriented and other students[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17,24(7):969-999.

[15]汪家琦,王斌锐.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6):84-90.

[16]关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及其整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40-44.

[17]焦磊,谢安邦.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与机制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266(10):70-75.

[18]周叶中,夏义堃,宋朝阳.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9):25-28.

[19]MARRIS C, ROSE N. Experiments in collaboration: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justice[EB/OL].[2013-07-30].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1001619.

[20]PG.阿特巴赫.世界级大学的代价和好处[J].叶志坚,周岳峰,译.高等教育研究,2004(9):21-24.

[21]万华.全球化、全球参与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关注的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2):148-158.

[22]Princeten Meterials Institution. Joint PhD degree program[EB/OL].[2023-07-07].https://materials.princeton.edu/education/graduate.

[23][31]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Doctor of education leadership[EB/OL].[2023-07-07].https://www.gse.harvard.edu/degrees/edld.

[24]Global Development. Ph.D. in development studies[EB/OL].[2023-07-07]. https://cals.cornell.edu/global-development/education-training/phd.

[25]Program in Polymers and Soft Matter(PPSM). What is PPSM? [EB/OL].[2023-07-07].http://polymerscience.mit.edu/.

[26]王鹏.国外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科研育人模式分析及其启示——以美德澳日等国培育理念与目标的实践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2(12):48-55.

[27]程晋宽,李云鹏,薛李.如何改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基于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70(4):90-97.

[28]KAUR S, MANAN S A. Developing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 vignette of a postgraduate course[EB/OL].(2013-07)[2023-07-07].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6618053_ Developing_Interdisciplinary_Teaching_A_Vignette_of_a_Postgraduate_ Course.

[29]李正,吴钰滢,焦磊.新知识生产模式下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198(1):164-171.

[30]吕旭峰,范惠明,吴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复合导师制度的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11):33-39.

[32]刘晓璇,林成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要素识别与模式构建——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305(1):66-71.

[33]赵晶,徐敏,葛晓宏,等.“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565(14):101-104.

[34]祝爱武.“双一流”建设视野下的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19(5):31-37.

[35]王铭,黄瑶,黄珊.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9(4):61-67.

[36]彭术连,肖国芳,张思思.跨学科视域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与改革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22,40(3):136-142.

[37]DANIEL B, MAURA B, LYNITA K N. Student socialization in interdisciplinary doctoral education[J].2011,62(6):741-755.

[38]武明花,朱海玲,刘志峰.我国高校跨学科复合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与启示[J].高教学刊,2021,7(36):159-162.

[39]郑石明.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19,40(5):113-122.

[40]赵世奎,沈文钦.博士生导师制度的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71-77.

[41]仇新明,刘志民.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探析[J].学术论坛,2016,39(6):166-170.

[42]陈静.“双一流”背景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基于美国的相关经验[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61-64.

[43]管弦,卢勃.消弭博士生学用落差:台湾地区产学研发菁英培育计划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8,169(1):100-107.

Practical Paths and Implications of Interdisciplinary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Americas Top Universities

LIU Xiaonan CUI Yingchu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the time of globalization, a single discipline is no longer able to cope with the complex and changing global challeng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mplex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forerunner of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top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y attention to the diverse demands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and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alents by formulating flexibl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programs, providing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build interdisciplinary background faculty teams. Although Chinas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steadily,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ould clarify the goal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strengthen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facul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social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alents.

Keywords:
Americas Top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development

編辑 吕伊雯  校对 王亭亭

作者简介:刘晓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崔迎春(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立项面上课题“一流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编号:MS2022369);
中国农业大学2022年研究生教改研究项目“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实践路径及其特征研究”(编号:JG202230)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美国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6期)2022-05-23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6期)2022-02-28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东方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5期)2017-01-05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商(2016年27期)2016-10-17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教育(2016年2期)2016-03-08

推荐访问:跨学科 美国 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