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霖 张晴 程卓 龙春林
在云南省所有古茶园中,景迈山古茶园的面积最大,达到2.8万亩(1亩≈666.7平方米)。景迈山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东临西双版纳勐海县,西接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缅甸的交界处。景迈山古茶园坐落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北纬99°5914”~100°355”和东经22°814”~22°1332”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景迈山古茶园周边共有14个传统村落,下辖景迈村和芒景村两个行政村。居住着傣族、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汉族等民族的同胞,以布朗族和傣族的居多。当地布朗族和傣族等先民在森林中种植、栽培和管理茶树,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古茶园景观和大面积的古茶树群落。古茶园与当地民族和谐共处已有800年之久。
古茶园里的茶树种类
景迈山古茶园中的茶树是大叶茶,即普洱茶,也称为茶树大叶种,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叶片大,长8~14厘米,宽3.5~7.5厘米。但为了方便采摘,一般树高控制在10米以内。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茶树则为小叶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灌木状,叶片小,长4~12厘米,宽2~5厘米。
在植物分类学上,茶(Camellia sinensis)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Sect. Thea)植物。全世界山茶属植物280种,茶组植物32种,其中我国分布有30种。用茶组植物制作茶叶,外观上与茶相似,口感也接近,例如云南西部种植的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所制作的茶叶成品几乎与普通茶叶雷同。
古茶园的结构
古茶园与现代单作茶园存在着显著差异,古茶园不仅在景观上和单作茶园有明显的不同,在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从群落的垂直结构来看,景迈山古茶园可分为4~5层。第1层为超过30米的高大乔木层,有高榕、南酸枣等树种。第2层的高度为10~30米,主要为青冈栎、木荷等树种。第3层为茶树,高3~10米,有时也分布有多依树、柃木等。第4层是灌木层,一般高2~4米,主要有野牡丹、算盘子等。第5层为草本层,多为禾本科、豆科、菊科的草本植物。此外,古茶园群落中的层间植物非常发达,藤本植物如崖角藤、石柑子等,附生植物以兰科、蕨类等为主,还有桑寄生和扁枝槲寄生等寄生植物。
样方调查表明,古茶园中的植物种类是现代茶园的4倍多,这也仅是从部分调查样方中获得的数据,还不包括古茶园所有的植物物种数。通过分析计算其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Pielou index和Margalef index),发现古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现代单作茶园[1]。
古茶园的生物多样性
景迈山古茶园丰富的结构层次为大量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这些生物包括多种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当地一株“蜂王树”为典型的代表,其树龄已超百年,树种为高榕(Ficus altissima),树干上挂有70多个仍有蜜蜂居住的蜂巢,蔚为壮观。据当地人说,树的底端还居住着一条蟒蛇,目前没有袭击过人,树上生长着许多附生和寄生植物。古茶园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植物多样性
通过对天然林、古茶园和单作茶园3种不同的生态系统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和比较后发现,古茶园的植物多样性与天然林相似,其种类数量为天然林>古茶园>单作茶园。在景迈山古茶园区域发现943种(包括变种),分属于489属和125科,其主要的优势科为兰科、蝶形花科、大戟科、菊科和唇形科。中国特有种 214种,占23.2%;
云南特有种108种,占特有种总数的50.5%。依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5种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中3种稀有,5种濒危,7种易危,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1种[2]。古茶园内主要树种有茶树、大叶榕、普文楠、高山榕、野漆树、垂叶榕、南酸枣、思茅蒲桃、小果栲、云南山樱桃、柳叶假木荷、樟树等近百种;
寄生植物有21种,如红花寄生和扁枝槲寄生等。在343棵基径大于2厘米的茶树中有93株(占比27.11%),茶树的干枝上有146株维管附生植物,隶属于7科19种,有束花石斛、云南骨碎补、扁球羊耳蒜等[3]。发现附生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布与茶树的冠面积和基径有显著关系,因此判断茶树基径和冠层面积是预测附生植物物种丰富度的较好指标。依据景迈山古茶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其生活型种类丰富度依次为草本植物>乔木植物>灌木植物>藤本植物>寄生和附生植物。
古茶园内大量丰富的植物种类,不仅是当地的植物资源宝库,同时也是当地人饮食医药等的来源。在双江勐库古茶园对可食用性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分析4个不同民族传统村寨对植物的使用方法。共发现245种(隶属113科)可食用植物,种类可划分为7种消费类型,包括作物、蔬菜、水果、野菜、坚果、调味品和茶叶,食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植、芽、树干、树皮,食用最多的前3个部位是果实、叶和茎[4]。这充分体现了当地人的聪明智慧,他们已积累了宝贵的传统知识与经验。
动物多样性
生长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生态系统稳定的环境中,用古茶树生产出来的茶有哪些成分和优势呢?
使用化学指纹相似性,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来区分和识别无量山的云南普洱和景迈山的大叶种茶化学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和鉴定10种来自无量山云南普洱和10种来自景迈山大叶种茶的挥发性成分,获得63种确定的挥发性成分。其中两种茶叶中的香气成分非常相似,主要包括醛醇、烃(烷烃、烯烃和芳烃)和酮类,茶香气挥发性成分相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用了相同的加工技术。但在部分香气成分含量上,产自景迈山的与产自无量山的则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一些萜类、醇类和酮类,如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三烯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α-离子酮、β-离子酮、植氨酸和法尼基丙酮。其中影响茶质量很重要的有挥发性萜类,它们通常呈绿色、有新鲜或清香甘甜味的香气[9]。在茶叶的代谢产物中,初级产物有糖、氨基酸、脂肪,还有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如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生物碱等。不同的代谢途径可以合成多种物质,如儿茶素、单宁、花青素、木质素、奎宁、咖啡因、可可碱等。而对临沧市双江县勐库古茶园的茶叶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具有更高的游离氨基酸、没食子酸、咖啡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10]。这些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古茶园中的茶的独特风味和功能的来源。
景迈山古茶园从多层次的群落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充分展现出当地老百姓数百年来积累下的经验智慧,为维持农业系统稳定与和谐发展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Li W L, Zhang Q, Fan Y X, et al.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ancient Puer tea gardens in Jingmai Mountains in Yunnan of China, a designated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site. 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 2023, 19:
26.
[2]齐丹卉, 郭辉军, 崔景云, 等. 云南澜沧县景迈古茶园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评价. 生物多样性, 2005, 13(3):
221-231.
[3]王青, 黄衡芝, 王俊, 等. 景迈-芒景古茶园茶树群落寄附生植物种间联结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2014, 43(3):
45-50.
[4]Ma N, He S, Min Q. Edible biological resource use in a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and its driving forces:
A case of the Shuangjiang Mengku ancient tea and culture system. Sustainability, 2020, 12(18):
7791.
[5]陈耀华.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价值认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普洱市人民政府,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普洱景迈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9.
[6]杨广容, 马燕, 蒋宾, 等. 基于16S rDNA测序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生态学报, 2019, 39(22):
8452-8461.
[7]Zi H, Jiang Y, Cheng X, et al. Change of rhizospheric bacterial community of the ancient wild tea along elevational gradients in Ailao Mountain,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1):
9203.
[8]Lu L, Chen H, Wang X, et al. Genome-level diversification of eight ancient tea populations in the Guizhou and Yunnan regions identifies candidate genes for core agronomic traits. 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1, 8:
190.
[9]Wu Y, Lv S, Wang C,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olatiles difference of Yunnan sun-dried Pu-erh green tea from different tea mountains:
Jingmai and Wuliang mountain by chemical fingerprint similarity 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2016, 10(1):
1-11.
[10]Yang G, Zhou D, Wan R, et al. HPLC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evealed higher tea-leaves quality, soil fertil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ancient tea plantations:
compared with modern tea plantations. BMC Plant Biology, 2022, 22(1):
239.
关键词:景迈山 古茶园 生物多样性 管理和维护 ■
猜你喜欢 景迈山生物多样性 阅读景迈山西部散文选刊(2023年11期)2023-12-01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云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16中国茶的朝圣之山 茶旅“心”体验普洱(2016年12期)2017-05-26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保护发展的思考绿色科技(2017年1期)2017-03-01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5期)2017-01-03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9期)2016-12-15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农业与技术(2016年15期)2016-11-09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现代交际(2016年14期)2016-08-15景迈山:万千宠爱于一身普洱(2016年4期)2016-05-14博斯腾湖湖区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4期)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