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11-04 16:45:01 来源:网友投稿

安春梅

音乐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对培养人们的艺术细胞、陶冶人们的情操起着积极作用。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格的关键时期,开展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帮助极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音乐,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在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在节奏训练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表现力,发现音乐作品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音乐节奏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节奏训练对学生的帮助很大,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真正发挥节奏训练的价值。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化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对音乐乐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然而,由于应试理念的影响以及各方面原因,部分音乐教师在开展节奏训练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进步。同时,虽然教师认识到了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对学生的帮助,但是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落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实际学习需求,导致节奏训练的效果较差,难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初中学生尚未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原因就是兴趣。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具备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便会深入探究此学科的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音乐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较低。同时,多数学生片面地认为音乐学习并不重要,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重中之重,在音乐学习中提不起兴趣,积极性差。

二、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节奏训练是开展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音乐学习中,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节奏感后,便能够通过节奏感受歌曲的创作风格,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学生在深入理解音乐时,还能通过节奏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提升学生的音乐体验感。这样的教学有助于解决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较低,不愿开展音乐学习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新课改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节奏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如,在节奏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感知歌曲的节奏。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形成良好的节奏感,还能提升音乐节奏感知能力。当学生具备节奏感知能力后,便能够自主开展节奏练习以及歌曲赏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歌曲的节奏,培养音乐核心素养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三)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带领学生听音乐的方式开展,然而,带领学生听音乐的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演唱音乐的技巧,但是很容易出现学生在演唱过后不理解音乐内涵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不断下滑。

节奏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音乐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同时,新课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贯彻落实这一目标,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

三、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游戏,开展音乐节奏训练

为了发挥节奏训练的教育价值,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游戏则是他们最喜欢的形式之一,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开展音乐节奏训练,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

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爱我中华》教学为例。这首歌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音乐内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内涵,锻炼学生的节奏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功能寻找本首歌曲的音频、视频等,然后将网络中的教学资源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歌曲的旋律和情绪。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其次,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演奏家”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内容如下: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歌曲,每名学生轮流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敲击,敲击的工具可以是笔、手掌、课本等,以此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在敲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区分整首歌曲的节奏强弱/疏密(节奏一般用舒缓,力度用强弱),以便更好地感知歌曲。比如,在节奏较为舒缓时,学生可以用手轻轻敲击桌子,而节奏比较激昂紧密时,学生则可加重力道敲击桌面,进而通过对比感知节奏的变化。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后,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开展游戏。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节奏敲击情况,如果某名学生的节奏感较差,就无法自主按照音乐的旋律进行敲击,教师需要及时帮助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训练游戏更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十分积极地参加了此次游戏,并根据歌曲的旋律以及节奏进行节奏训练。

教师利用游戏开展音乐节奏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本首歌曲的掌握及理解程度,还能锻炼学生的节奏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二)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开展音乐节奏训练

学生的音乐兴趣各不相同,音乐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的音乐差距变大,还会降低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展节奏训练时,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节奏训练的方式方法符合每名学生的情况。下文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桑塔·露琪亚》的歌曲教学为例。

1.学生分层。

在开展节奏训练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开展更高效的节奏训练。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课堂上的演唱表现以及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程度等方面进行判断。当教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了解后,便可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其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开展个性化教学。

比如,对于节奏感较强,能够自主感受音乐节奏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为A层;
对于节奏感稍好,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感受音乐节奏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为B层;
对于节奏感稍差,需要教师多加帮助才可以感受节奏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为C层。

2.教学分层。

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开展对应的教学。对于C层学生,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跟着歌曲打节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歌曲的伴奏,带领学生一起用手跟着伴奏打节拍,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节奏。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自主跟着歌曲节奏打节拍,提升学生的节奏能力。比如,教师先为学生展示歌曲,然后引导其通过拍手、敲击桌面等方式感受音乐节奏。对于A层学生,教师应当着重锻炼学生的节奏感。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跟着视频进行演唱,并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歌曲的节奏,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在开展节奏训练时,音乐教师也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促使A层与B层的学生带动C层的学生,使全体学生实现共同进步。这样一来,教师便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引导学生自制乐器,开展音乐节奏训练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节奏训练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节奏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节奏训练体验感。因此,音乐教师需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开展音乐训练。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一二三四歌》教学为例。本首歌曲的节奏分明、旋律简洁明朗,十分适合开展节奏训练,而且这首歌曲耳熟能详,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歌曲的伴奏开展演唱。在开展节奏训练前,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搜寻本首歌曲的伴奏,引导学生跟随歌曲的伴奏进行演唱。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乐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身边可以发出声响的物品制作乐器。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学生将书本当作鼓面,将碳素笔当作鼓槌,敲击书本发出节奏声;
有的学生用尺子发出节奏声。当所有学生都自制出乐器后,音乐教师便可进行歌曲演唱,引导学生用自制的乐器为教师打(唱)伴奏。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自制乐器并利用乐器打节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程度,高效完成节奏训练。

(四)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音乐节奏

开展节奏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鉴赏能力。音乐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音乐节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节奏训练。

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长江之歌》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本首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在歌曲播放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节奏进行讨论,深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是怎样的?”学生在思索过后,将自己的看法分享至课堂。

学生1:“我认为歌曲的节奏十分激昂。”

学生2:“我认为歌曲的旋律十分优美。”

待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音乐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并尝试在课堂上进行合唱表演。小组练习演唱的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还能引导学生讨论合唱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演唱歌曲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合唱情况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控,并在学生演唱结束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邀请班级其他学生点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五)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在节奏训练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提升训练成效的关键,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发展情况和对节奏的把控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优缺点。因此,在节奏训练结束后,教师应当注重开展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增强节奏感。

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花儿一唱天下春》《青春舞曲》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开展教学评价。首先,针对学生互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打分、点评,依据是学生在合唱或单独演唱时的节奏感、学生的演唱能力、课堂表现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音乐节奏训练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时,学生需要对自己节奏训练的效果、课堂学习的收获、节奏感是否获得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握自身音乐学习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节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应用节奏训练,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游戏开展音乐节奏训练、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开展节奏训练、引导学生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音乐节奏、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等措施,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音乐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节奏感节奏音乐 花有自己的节奏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吃饭有个最佳节奏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YOUNG·节奏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音乐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6期)2016-09-05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年31期)2015-12-20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中国音乐教育(2015年1期)2015-05-17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音乐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8期)2009-11-19秋夜的音乐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8年10期)2008-12-22

推荐访问:节奏 初中 训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