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连科
【内容摘要】
《朗读者:中华古诗英译文诵读》这门课程是一门整合语文和英语学科知识的跨学科拓展课程。本课所选的古诗以学生熟悉的四言唐诗为主,英语译文来自于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译的《唐诗三百首》。本课从史料和各类文献中精选与诗人和诗作相关的历史资料,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诗作相关的背景。并辅以英语语言知识点的讲解,最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学习,完成英语译文的朗诵任务。
【关键词】
古诗 朗读 英译文 跨学科
一、课程的研究背景
在传统的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教学也深受其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分科治学。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这一传统的教学缺陷就显得愈加突出。因此,教育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学科整合就是被提出来。在整合中,交叉学科异军突起,尤为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学科整合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成果就是交叉学科时代的到来。”
本课程就属于这种学科交叉整合的拓展课程,它引中华古诗为根本,从英语译文中学习新知,以诵读古诗译文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对英语和语文这两门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和加强,十分符合新课标中对教学改革的要求。笔者在学校大力支持开发拓展课程的背景下,从17年第一学期开始,在本校七年级设计并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课程。
二、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目标:
1. 从趣味性着手,用口语化的课堂语言,适当而有尺度的玩笑和故事,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构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学习环境。
2. 从知识性着手,通过一些与古诗和诗人相关的历史故事,诗作的创作背景以及性格特点,为后续的学习和欣赏打下基础。
3. 通过赏析大师们的古诗英译文,感受中英两种语言字里行间的关联和韵味,学习英语的翻译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
4. 从中文朗诵到英语朗诵,让学生体会正确的朗诵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英语诗句的发音阅读技巧。
5. 记录学生的古诗英译文朗诵,并将录音整理成为学生作品进行保存。
(二)课时安排
三、课程的开展
(一)课程选材
谈到古诗不得不提的是唐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除此之外,大量的唐诗被收录到语文教材之中,在拓展教学中就不需要再进行古诗本身的学习。最后“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唐诗译文为本课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材料。
(二)课程的具体内容:
1. 展示古诗的英译文
展示古诗的英译文是每节课固定的第一个流程,这个环节还带有让学生猜出原诗的要求。这么设计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一开始就清楚的知道,本课的目标就是去学会朗诵该文本。其次,是要让学生进行英语文本的阅读和初步的阅读理解,使学生将眼前的英译文与过去学过的中文诗句联系起来。
2. 古诗译文中英对照讲解
这一环节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解决译文中的英文词句理解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会引导学生从翻译的角度再来观察译文,比如图1《静夜思》的第二句“疑是地上霜”翻译成一般疑问句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哪些句子押什么韵等等。
3. 古诗英译文诵读
在这一环节,学生不是跟着教师重复朗读译文。他们会被告知在古诗英译文的朗诵方面没有权威,没有严格的标准。他们必须和自己的伙伴研究阅读的方法,而教师只在一旁起着帮助和建议的作用。之后,学生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朗诵出来,并由教师录音保存。最后,教师将学生的优秀朗读录音上传网络,以便学生能随时回顾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实践过程和收获
(一)招生的困境和转机
本校的拓展课程施行走班制,学生在所有教师开出的拓展课程中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自由报名。然而没想到的是,因为本课的课程名称《中华古诗英译文诵读》不够吸引学生,刚开始学生兴趣不大,招生困难。笔者通过以下几点原则:明确目标,搭好结构,利用套路,制造共鸣点,准备百搭故事,口语化,设计好的结尾。最终使得本课程的到课率是100%,课堂氛围轻松活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古诗译文的朗诵任务。
(三)课程的收获
1. 学生的收获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朗诵5首古诗的英译文。虽然学生朗诵的技巧稚嫩,教师的录音功夫也不到位。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因此,笔者将部分学生的朗诵录音上传到了喜马拉雅网站,方便学生和家长随时去听录音。右图为音频的二维码。
2. 教师的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除了一套教学材料之外,笔者更大的收获是探索拓展课程的经验。作为现代信息化社会的教师,政府和人民已经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拓展课程已经纳入了目前创建现代化教育的学校评价体系。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仅仅会教教材的教师会被逐渐淘汰,而具有探索并实践拓展课程能力的教师必将会成为新时代的教育领先者。
五、反思和展望
回顾这门课程开展的经历,笔者发现课程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
(一)选材范围太小。课程选材的唐诗作品,大部分来自小学课本。学生过于熟悉和简单。因此,在今后的课程中,笔者希望能加入一些其他朝代的诗或词,以便教师能够让学生听到更多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
(二)课程稍显拖沓。一首诗无法一个课时教完,其原因有两点。首先,一课时一首诗备课压力较大。其次,课程的内容多,在45分钟内难以全部上完。但是,拓展课一般是一周一节,为了知识的连贯性,笔者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优化出一个更好的方案,将课程精简、提效。
六、结语
在前人的智慧和个人的努力下,这项拓展课程已经初具雏形,但这还远不足以使其被称为一门成功的拓展课程。笔者希望,在今后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教师共同努力,以团队的形式继续开发这一课程,让它从少到多,从多到精。同时也希望这门课能进入更多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它,让他们乐于成为英语和古诗这一对特别组合的朗读者。
【参考文献】
[1]描述翻译研究发展述评[J]. 常智勇.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2]学科整合与交叉学科时代的到来[J]. 刘大椿.中国外语.2008(05)
[3]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杨秀梅,包通法.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12)
[4]唐诗三百首[M].许渊冲.北京:中译出版社. 2008
[5]谈许渊冲的“三化”对意美表达的作用[J]. 王程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9)
猜你喜欢 唐诗录音本课 Funny Phonics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21年10期)2021-03-08唐诗写柳之妙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2-14funny phonics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20年10期)2020-12-09春夜讲唐诗记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0年4期)2020-07-08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成长(2020年3期)2020-05-27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1期)2018-01-25唐诗赏读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9期)2017-12-07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17年5期)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