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惠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加以中医特色护理,对2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SS-QOL)以及睡眠质量(PSQI)、肢体痉挛状态(Ashworth)、肢体功能(FM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S-QOL、FMAS高于对照组,PSQI、Ashworth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 P <0.05)。结论: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睡眠质量,预防不良反应,并可提高生命质量,优化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PENG Linhu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76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spastic hemiplegia admit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2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Provide routine nursing care to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care.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SS-QOL) and sleep quality(PSQI)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care; Compare the limb spasticity status(Ashworth),limb function(FMAS),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care.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SS-QOL and FMA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PSQI and Ashworth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89%,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26.32%( P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leep quality,prevent adverse reactions,enhance quality of life,optimize prognosis,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Stroke; Spastic hemiplegia; Quality of life; Sleep quality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2095-7130.2024.03.015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异常,并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以肌肉痉挛为特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1]。同时,脑卒中后偏瘫易引起一定的睡眠障碍,具体的原因尚不明晰,其症状主要包括失眠、嗜睡、睡眠呼吸障碍、发作性睡病等。夜间睡眠时,往往会有精神障碍等表现,这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其生命质量和预后的提高[2]。以往对于脑卒中后的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康复训练进行干预,但其疗效受限于患者的依从性,且对运动功能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改善等作用均十分有限[3]。中医特色护理是基于中医穴位和经筋理论,注重整体理念,可以运用舒筋、通络等护理手段,在不同层面上实现对患者身体状态的综合改善,从而实现良好的康复效果[4]。本研究具体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8.45±10.41)岁,病程1~15个月,平均病程(5.21±1.04)个月;
观察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8.50±10.33)岁,病程1~14个月,平均病程(5.17±0.96)个月。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年龄45~80岁;
2)入院经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符合《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5]中相关标准,且伴发痉挛性偏瘫;
3)临床病史档案记录真实、完整;
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伴有其他脏器器官严重损害;
2)伴有恶性肿瘤;
3)发病前存在认知异常或精神类疾病;
4)血流动力学异常;
5)严重药物、食物过敏;
6)不愿参与本研究或依从性不佳。
1.4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即按照院内神经内科的护理标准进行治疗和护理,包含常规的基本用药,合并有其他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对症给予降压、降血糖和降脂等治疗。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防止痉挛体位等。给予常规的康复锻炼,逐步恢复机体能力的原理是从被动到主动、运动量从小到大地进行。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以中医特色护理,具体方式为:1)耳穴埋豆:选穴以神门、皮层下、垂前、交感等占主要。用75%的乙醇对腧穴及周边进行消毒,选取合适的腧穴,用拇指和食指适当的按压,使患者耳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并使之处于可忍受范围;
护理人员教给患者家属进行耳穴埋豆的方法,并让其按照规定的时间在埋豆中给予按摩,2次/d,按穴2 min/次,每3 d更换1次耳穴豆,连续治疗1个月。2)针刺:选择极泉、内关、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针头垂直于皮下刺入,然后缓慢捻转,1次/30 min,1次/d,连续针刺5 d后休息2 d,随后再次施针,共治疗1个月。3)艾灸:选择血海穴、涌泉穴和足三里穴,3~5 min/次,在纸页的正中央切一小孔,将艾条放置在圆孔内,防止艾灰脱落灼伤肌肤。艾灸1次/d,10次为1个周期,休息2 d后再进行下一个周期的艾灸,一共进行3个周期。4)中药熏洗:以透骨草、芍药、伸筋草各30 g,桂枝、木瓜、独活、牛膝、红花各15 g,加500 mL水煎成中药浓缩剂,去滞取汁1 000 mL,采用桶式熏蒸器熏蒸下肢,接通电源,将蒸汽加热至40~42 ℃,将下肢暴露在外,然后用毛巾被盖住膝关节,30 min/次,1次/d,连续熏蒸4周。5)穴位电刺激: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分别嵌合电极片;
用医用级贴片紧密贴于穴位(上肢上臂肘、曲池、悬钟、阳陵泉等)及皮肤有关部位,并用绷带(或敷料、沙包等)将极板固定、按压;
完成后,关闭电源,放松极板,移除治疗用的电极片,并用水或盐水冲洗与电极片接触的有关区域。隔日进行1次,20 min/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6)穴位贴敷:将吴茱萸研磨成粉,加醋调为糊状;
患者取仰卧或半侧卧位,先对所贴敷穴位进行消毒,再用专用贴纸贴于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上,1周进行4 d,治疗时间为1个月。7)睡眠干预:在治疗初期,要培养患者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不受噪声影响、避免灯光影响、增加日常活动等,可通过中医情志护理等方式缓解患者入睡前的心理情绪。同时,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恰当的心理辅导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其睡眠质量。所有观察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情况、个体耐受性、喜好等因素综合考量,选择最为合适的3~4个项目进行全程干预,同时所有患者辅之以针对性的药膳护理、生活指导与情志护理,具体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情绪和心理表现,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2组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对护理后的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采用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估生命质量,共包含12个大项目,量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量表总分为21分,分值高低与睡眠质量成反比。2)对2组护理后的肢体痉挛状态和肢体功能进行比较:采用Ashworth肌张力分级标准进行痉挛状态的评估,根据肌张力有无升高、升高程度,将其分为0~4个等级进行评分;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估,量表分上肢功能(66分)与下肢功能(34分),分值高低与肢体功能优劣成正比。3)对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包含肢体麻木、视物模糊、胃肠道不适、失眠、嗜睡等,记录实际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S-QOL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痉挛状态和肢体功能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Ashworth得分低于对照组,FAM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后出现痉挛性偏瘫的表现是肢体痉挛、肌肉无力以及多种主动运动协调和控制能力下降。一旦发生痉挛,患者肢体自主运动功能将受限,发生滥用综合征,导致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受阻,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6]。此外,卒中后偏瘫也会引起一定的睡眠障碍,但其相关性尚不明确。睡眠受到多种力学因素的直接或间接诱导,而睡眠障碍则可能导致偏瘫症状的加剧[7]。脑干、下丘脑、视前区、丘脑调控着不同的睡眠阶段[8]。其各部位的病理变化均可引起睡眠-觉醒紊乱,进而引起睡眠障碍。如下丘腹外侧区视核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与下丘脑增食素能神经元在睡眠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失衡均可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9]。现在西医对痉挛性偏瘫及其引发的睡眠障碍尚且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康复训练[10]。但是,一些患者缺乏运动康复技能,而且院外康复训练难以规范化,所以西医治疗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疗效。
中医技术的作用是加快渗出物的吸收与分解,改善脑血管及偏瘫肢体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增强中枢神经及外周神经、肌肉的生理功能[11]。将其用于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中具有可行性[12]。中医学认为脑卒中的发生与血络瘀阻密切相关,涉及风、火、瘀等诸邪。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达到调整体内阴阳平衡,达到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功能、提高四肢运动能力等目的[13]。以穴位刺激、辨证施护为基础,通过对脏腑活动进行干预的中医特色护理具有协调阴阳,改善循环的效果。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大脑的经脉受到损伤,而肾主骨生髓,因此,适当地刺激肾脏反射区域的穴位可以让身体得到相应的刺激,从而促使相关脑区的兴奋性得到一定的改善,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14]。此外,日间过多的睡眠是卒中的独立风险因子,睡眠障碍与偏瘫患者预后差及自杀倾向密切相关,脑卒中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还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噪声、光线、护士查房、焦虑抑郁、癫痫发作、发热、药物治疗等。而中医疗法不但可以使失眠得到改善,甚至是完全治愈,还可以显著地缓解其他许多伴随的不适,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也使其心情变得更加舒畅,且无不良反应[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肢体痉挛状态和肢体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说明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睡眠质量,预防不良反应,并可提高生命质量。究其原因:耳穴埋豆法具有改善血运、调节脏腑功能、调节微循环的作用,并可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针刺可通过刺激周围神经直接影响大脑中动脉末梢微循环,重塑受损神经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痉挛、启动脑部神经补偿的目的[17-18]。艾灸可以温经通络,消肿止痛;
中医熏蒸是通过水蒸气打开毛孔,开放毛细血管,让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渗入到患病的部位和经脉的病变区域,从而达到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作用,使骨骼和肌肉得到放松,促进四肢关节的更好地活动;
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作用,将其贴敷于各穴位能有效地刺激机体,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并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止并发症[19-20]。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痉挛状态与睡眠障碍。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进行中医特色的护理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睡眠质量,预防不良反应,并可提高生命质量,优化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利益冲突声明 :无。
参考文献
[1] 屈玉华,范润平,王红艳,等.循经感传扶阳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影响[J].军事护理,2023,40(10):1-4.
[2]朴影,刘娜,赵云宇,等.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3,42(27):77-80,109.
[3]张国英,张世林,马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5):117-119.
[4]李宁,谢会荣.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不同分期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上半月版),2022,22(7):1075-1077.
[5]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制定工作组,章薇,娄必丹,等.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J].康复学报,2021,31(6):437-447.
[6]于莉,吴培香.温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病人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3):2247-2252.
[7]赵梓斌.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20):127-130.
[8]张子曼,熊桂梅,张曼兰,等.耳穴埋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运动及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4):614-615.
[9]焦永平.解郁丸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4):79-82.
[10] 段向南,申晓稚,李广尚.头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12):2475-2477.
[11]谢青,龙佳佳,黄金艳,等.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3,18(18):2661-2665.
[12]江颖子,程红亮,卜云,等.中药封包联合通络解痉汤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FAC分级、肌张力及凝血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3,29(4):103-106.
[13]刘万磊,毛智勇,郭永俊.基于阴阳调衡理论循经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8):1075-1079.
[14]房位昊,李博,王肖南,等.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J].世界中医药,2021,16(15):2328-2337.
[15]彭天忠,舒伟,侯新聚,等.柔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郁血虚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4):129-132.
[16]杨紫琳,陈聪颖,徐丽萍.五音疗法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23,21(33):4629-4633.
[17]刘雅玲,王莹.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5):100-104.
[18]田艳亚,李明哲.穴位按摩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22):4408-4410.
[19]钱婷婷,孙培养.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11):2261-2266.
[20]史小萱,石文英,邹秋玉,等.手足十二针配合穴位贴敷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3,41(11):194-197.
猜你喜欢 中医特色护理生命质量睡眠质量 中医特色护理对1级糖尿病足的应用观察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4期)2017-06-13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效果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25期)2017-03-03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考试周刊(2016年103期)2017-01-23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6期)2017-01-12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30期)2016-12-28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11期)2016-12-26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16期)2016-12-09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7期)2016-11-30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上海医药(2016年16期)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