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海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解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探讨了“一题多变”策略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
习题课;
一题多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5-0073-03
“一题多变”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上,教师会通过改变题目中的条件或数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2].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训练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
条件设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有所启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题多变”策略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积极的教育意义.
1 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
原题:如图1所示,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存在着两处大小不一、方向相同的匀强磁场.已知第一象限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其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第二象限内存在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某时刻,从x轴负方向的某处,向磁场射入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该粒子进入磁场的方向和x轴垂直.该粒子的运动轨迹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垂直于x轴进入第二象限;
阶段二为以和y轴垂直的方向进入第一象限;
第三阶段为经过x轴,离开坐标系中的磁场.完成三阶段,粒子一共经历的运动时间为 ( ).
A.5πm6qB B.7πm6qB C.11πm6qB D.13πm6qB
答案:B
解析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
由示意图可知,粒子在第二象限中转动了90°,在第一象限中转动了60°,即运动的第一部分是
14个周期,第二部分是16个周期.因此,粒子的运动时间为
t1=T24=14·2πmqB=πm2qB,t2=T16=16·
2πmq(B/2)=
2πm3qB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t1+t2=
πm2qB+
2πm3qB=7πm6qB,因此B正确,ACD错误.答案为B.
变式1 以直线MN为界限,其左下方存在着一个无限大的匀强磁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场强大小为B,示意图如图3所示.点P为一个粒子源,其位于匀强磁场中某处.从P点可以发射出速度方向不固定,但发射速率均为v=3qBL2m的带电粒子,已知带电粒子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且粒子带正电.直线MN上存在一点O,其和P点位于同一直线上,且PO=L,∠POM=60°,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
A.πm2qB B.πm3qB C.πm4qB D.πm6qB
答案:B
解析 求解最短时间,核心在于找到带电粒子运动的路径.P点是一个粒子源,位于一个匀强磁场中,那么从P点发射出的带电粒子将会受到磁场力作用,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洛伦兹力公式,此时有Bvq=mv2R,即:R=
mvBq=mBq·3BqL2m=32L;
粒子的运动周期为:T=2πRv=
3πL3BqL/2m=2πmBq;
尽管粒子的初始速度方向不同,根据以上分析,粒子的运动半径和运动的周期和速度并无关系,即周期和运动半径一直保持不变.因此,当粒子在做圆周运动时,其转过的圆心角越小,所对应的弦长也最小,运动时间即为最短.过P点作MN的垂线,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轨迹的弦长最小为:Lsin
60°32LR,故最短弦长对应的圆心角为60°,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tmin16Tπm3Bq,因此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变式2 如图4所示,ab、bc、cd和da四个边的边长相等均为l,组成一个封闭的正方形.在该封闭的空间内,存在着一个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所在的平面向外.O为ab边的中点,该处放置有一个电子发射器,可以发射不同速率的电子,但所发射的电子均以垂直ab边的方向进入该匀强磁场.已知发射的电子,比荷均为k.请分析当带电粒子分别从a点和d点射出时,其速度分别为多少?
A.14kBl,54kBl B.14kBl,54kBl
C.12kBl,54kBlD.12kBl,54kBl
答案:B
解析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由a点射出粒子半径Ra=
l4=mvaBq,得va=Bql4m=Blk4,
由图7可知,当粒子由d点射出时,此时的运动半径为 ,R2=l2+(R-l2)2,R=54l,故vd=
5Bql4m=5klB4,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变式3 如图5甲所示,三维坐标系中平面的右侧存在平行z轴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磁场B(未画出)和沿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液滴从平面内的P点沿x轴正方向水平抛出,液滴第一次经过x轴时恰好经过O点,此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已知电场强度大小E=mgq,从液滴通过O点开始计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5乙示(当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时磁感应强度为正),t0=πv0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抛出点P的坐标;
(2)液滴从第一次经过x轴到第二次经过x轴的时间;
(3)液滴第n次经过x轴时的x坐标;
答案:(1)(-v202g,v204g);
(2)mv02g;
(3)2(n-1)v20g(n=1,2,3,…)
解析 (1)液滴做平抛运动,由于经过O点时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则vx=vy=v0sin45°=22v0.
根据平抛规律得(22v0)2=2gy1,22v0=gt1,x1=22v0t1.
联立解得x1=-v202g,y1=v204g
P点的坐标为(-v202g,v204g).
(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0B1=mv20R1
联立B1=mgqv0,解得R1=v20g
B1=mgqv0带入周期公式T1=2πmqB1
解得T1=2πv0g=2t0
假设磁场不变,分析得液滴从第一次经过x轴到第二次经过x轴时,对应的圆心角为90°.则t1=T14=πv02g 假设成立. (3)由于t1=T14=πv02g=t02 可知0~t0,液滴刚好转过180°.之后磁场大小方向都变了,则偏转方向变了.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0B2=mv20R2 联立B2=mg2qv0,解得R2=2v20g=2R1 B2=mg2qv0带入周期公式 T2=2πmqB2 解得T2=4πv0g=4t0 t0~2t0,液滴转过90°. 同理得,时间在2t0~3t0与0~t0的运动轨迹大小一样,只是偏转方向不一样. 3t0~4t0与t0~2t0的运动轨迹大小一样,只是偏转方向不一样. 综上所述,得到液滴一个周期的轨迹图如图6. 由几何关系得OA=AB=2R1 则液滴第n次经过x轴时的x坐标为 xn=(n-1)2R1=2(n-1)v20g(n=1,2,3,…) 2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一题多变”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看透物理的本质.同时,让学生反复训练变式习题,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比较,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物理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参考文献: [1]戴建国.“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6(04):42-43. [2] 李胜强.“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5,32(12):8-10.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