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3日晚,在成都云端·天府音乐厅刚刚结束四川爱乐乐团“他乡与故乡”音乐会指挥的指挥家张国勇满脸笑容,满满一天的排练、接受采访、演出等高强度活动,他却没有丝毫的倦容,依然沉浸在演出的兴奋中——这让人意想不到,就在下午排练的时候,他还因为乐队个别成员的无理和懈怠大发雷霆、踹门而去,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就是他的一贯风格:在艺术面前爱憎分明、简单直接。
“盼老师生病”的学生
1973年一个偶然的机缘,使得张国勇走上了音乐的道路。如今大名鼎鼎的指挥家,当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的并不是指挥或作曲这类专业,而是大提琴演奏专业。作为学生乐团的大提琴首席,他对指挥非常崇拜。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戏称,那个时候他总是在盼望指挥老师生病。为何呢?音乐历史上有些大指挥家都是临时救场而得以崭露头角,年少的张国勇也希望在老师临时生病的时候自己能够顶替老师救场指挥……
这种对于指挥的热爱,使得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本科学习时最终选择转入指挥专业,师从著名指挥家黄晓同教授。离开既定的演奏家专业道路而转入指挥这样一个需要全面综合素质的全新领域,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黄晓同教授(1933-2015)是我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出身革命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奔赴苏联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深造,回国后投身于教育事业,不仅是张国勇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的授业恩师,更是他一生的良师益友。
师从黄晓同教授,张国勇认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收获。首先从指挥技术层面,对音乐结构的整体把握是他从黄老师这里最大的收获。黄晓同认为无论是写作还是作曲,最高境界是对结构的掌控和处理,有许多指挥做了渐强、减弱等音乐细节的处理,却往往忽视了对于音乐总体结构的掌控。因此,他不仅是对自己的指挥,而且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要求:“从第一个音到最后一个音的完成,必须有明确的构思和完整的结构感”,“就如同写长篇小说一样,让人完整读下去是相当考验功力的”。对音乐结构布局,从他一贯的指挥风格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次,张国勇从黄晓同教授身上还学到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专注严谨、一丝不苟,尤其是对音乐全身心投入、潜心于音乐事业的精神。这种原则和精神贯穿于张国勇的整个音乐事业,他曾担任过上海歌剧院院长等重要行政职务,但由于他专心于业务,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钟爱的指挥专业,完全潜心于指挥事业。在业界他以脾气大而著称,但是与他接触你就会发现,他对人热情温和,也极有耐心且自律。他的脾气、他的怒火,全部是因为音乐,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1993年张国勇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跟随世界著名指挥家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教授(1931—2018年)学习。对于这次在世界顶尖音乐学院的重要学习经历,张国勇特别感谢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老师的无私帮助。李德伦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父亲的学生,因而向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推荐了张国勇。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在 19岁时就成为莫斯科大剧院的指挥,他的学识、气质对张国勇的影响很大。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在张国勇眼里更像是一个有内涵的文化人,他一上完课就去书店——家里书架上竟然放着俄文版的《鲁迅全集》。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对张国勇非常看重和亲近,张国勇是唯一一个能够去他家里吃饭、聊天的学生。跟随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四年学习,不仅仅是对于指挥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于张国勇整个人的文化素养的浸润。在俄罗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中,每一条街道上的名人故居、每一座景观雕塑、每一场音乐会等,都成为张国勇迅速成长的沃土。
在上海音乐学院和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的教学。笔者 10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时曾多次去旁听张国勇的指挥专业课程。从附中学生、本科生、硕士到进修生,张国勇对每个学生都是尽心尽力、细致而严格,他对音乐作品烂熟于心而又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学生的指导因材施教。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生动活泼的启发引导方式是他教学的最大特征,即使是旁听的学生也是受益良多。在多年的指挥教学中,他培养了众多的优秀指挥,2023年张国勇的硕士研究生董超获得了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家比赛“特别提名奖”。作为完全在上海音乐学院培养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学子,能够获得世界顶尖级的指挥界大奖足以证明国内指挥教育的成功。但是,张国勇赞赏的同时也认为对于指挥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唯获奖”论,以获奖论英雄。一位优秀指挥的培养,是一个慢工出细活、长期浸润培育的过程,“文火慢炖”才是培养优秀指挥的必经之路。学生期间扎实的专业训练、广泛而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为未来的指挥家打好基础才是最为重要的。
多年来张国勇身兼多职,职业的指挥家和教育家两者兼顾。作为指挥家,他经常东奔西走、踏遍国内外各个重要的音乐厅,与众多乐团、剧院合作排练、演出。但无论多么繁忙,张国勇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教学一线,他认为一个指挥家绝对不能脱离乐团和舞台,正如飞行员不能只学书本知识而不去实际驾驶。因此,张国勇不仅常年奔波在世界各地音乐舞台,而且也经常为青年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
踹门而出的“暴君”:
艺术需要精益求精
张国勇谈及自己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挥经历,首先提及的是自己在本科毕业时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的故事。初出茅庐的指挥家被经验老到的乐团“修理”的记忆非常深刻,显然这是一个成熟的指挥家所必经的成长之路。初出茅庐就与优秀的乐团进行合作,对指挥家的成长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一场重要的指挥经历是他在俄罗斯留学时的博士毕业音乐会,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大厅这样一个闻名遐迩、要求苛刻的音乐厅指挥俄罗斯顶尖的乐团演出,他至今将此视为殊荣,而导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在音乐会后对他做出极高评价:“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乐团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如今,张国勇先后担任深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等多家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张国勇对于交响乐团的建设和管理无疑具有较大的发言权。他认为要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交响乐团,邀请高水平指挥家、艺术家合作,定期举办音乐季等都是常规的操作,而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乐团的职业专注力,形成乐团的职业化管理机制。其中专注于音乐、以音乐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是一个交响乐团建设的最为重要的要素,他提出专业乐团一定要追求“职业化”目标,心无旁骛地专心于音乐作品的排练、专注于艺术水准的打磨等,而不是被各种外界和内部人事、行政事务等干扰。乐团如果在演出和排练中出现问题,就是应该被严格要求、提出改进意见,而不是因为各种人情、面子而放松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起高水平的乐团。张国勇以贵阳交响乐团为例,由政府支持、企业投资的贵阳交响乐团虽然是一个民营乐团,反而管理机制更加灵活,更专注于音乐的提升和排练演出等——作为乐团艺术总监的张国勇,显然将他的职业化理想在这里落地实施。
4月3日下午在排练前,张国勇来到舞台上,细心地调整乐手的乐谱架、椅子的摆位……完全是一位和蔼认真的家长。张国勇说作为指挥,最心烦的就是乐团没有提前将功课做好,团员对乐曲各自的声部还没有熟悉甚至还没有练习,等指挥来了以后才进行现场练习和排练。所以,他对四川爱乐乐团的评价很不错,团员们都是认真地提前做好功课。乐团首席王小毛介绍说,乐团成员对张老师是又敬又怕,只要是他来排练,团员们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可即使这样,在排练过程中,他还是因乐手的失误而爆发了,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令人震惊的一幕,一气之下踹门而去——然而,当失误乐手认识错误、赔礼道歉后,很快他平复心情回到了舞台继续排练,张国勇对音乐的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歌剧是张国勇指挥得较多的类型,除了《茶花女》等国外经典歌剧,他还指挥过《骆驼祥子》等众多国内原创歌剧。近年来,国内歌剧创作的热潮日益涌现,在提及年度多达四百部的歌剧、音乐剧创作高潮时,张国勇直言这样令人吃惊的制作数量,怎么可能有时间进行精细的艺术打磨?在他看来,歌剧这种综合而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大型音乐体裁形式,其投入之巨大和创作周期之长,使得它的创作制作决不允许以数量取胜:“我们允许大胆地尝试、允许失败,但绝不允许粗制滥造。”
成都:
不应只有火锅的味道
音乐厅、剧场建设如火如荼,众多高水平乐团、艺术家蜂拥而来,音乐“金钟奖”等重要的比赛落户成都。据统计,近三年来成都市的文艺演出市场票房数据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张国勇认为成都是一个非常悠闲惬意的城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是他不希望成都只有火锅的味道、只听到人们说“好吃”的声音,而是应该有着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有更多的音乐厅和剧场展馆等,有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剧场、音乐厅,去追求精神层面上的美好。而其中,交响乐恰恰是最具代表性的“高文化”,这对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都有积极作用。
当下成都已经拥有四川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等四家交响乐团,这在国内城市中是很少见的。张国勇认为就城市人口数量来说,相比世界著名文化城市如莫斯科市(常住人口约1200万人)就拥有十五家交响乐团,超过2000万人口的成都市拥有四家交响乐团其实一点都不多,只要有千分之一的人成为乐团的忠实粉丝,四家乐团的票房就完全不用愁。对于未来的市场,张国勇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4 月3日晚的演出,是张国勇作为中国交响乐团联盟派出的专家来指挥四川爱乐乐团进行的公益演出。他认为中国交响乐团联盟的成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成立三年来起到了凝聚全国乐团力量的作用,乐团相互之间抱团取暖、共同做强做大。“中国交响乐团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基层的乐团、省市乐团非常重要,非常需要有好的音乐家支援和指导”。谈及此次与四川爱乐乐团的合作,张国勇对于乐团领导层致力于乐团水平提升、齐心协力抓建设表示高度肯定,认为乐团非常团结,上上下下都想把乐团搞好。客观来讲,虽然乐团的条件和基础并不太好,但是却有强烈的上进意识。“指挥最怕的就是自己满腔热情来排练,却发现乐团成员对乐谱不熟悉、提前不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办法整合起来。”张国勇在这一方面对四川爱乐乐团表示赞扬,对团员们的重视和充分准备表示肯定和认可。以此次演出为例,他感觉到每个人都练习得很好,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
当晚演出无疑非常成功,曲目选择了听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圣桑的《骷髅之舞》等。这些经典曲目的选用,对于普及交响乐有很好的作用。张国勇的指挥一贯的清晰、明了和富有激情,极具艺术张力和感染力。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秩序井然。谢幕时全场观众爆发出极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看到乐团和指挥没有准备返场曲目,观众才恋恋不舍地离去。笔者特意观察到这场演出观众群体构成,并不是以儿童及家长或者是以老年人为主的特定观众,而是以青年人和中年人居多,这说明,成都的交响乐观众群体已经形成,人们对于品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正在成为日常。这无疑是作为一位一心追求音乐事业的指挥家张国勇所乐意看到的景象。
作者简介
田彬华,西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郑雪
猜你喜欢 文斯基指挥家交响乐团 ”眼神“指挥家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24年4期)2024-05-16交响乐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海质量(2019年8期)2019-11-16斯特拉文斯基早期芭蕾舞剧中音乐主题的结构方式及特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6-11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青年歌声(2019年2期)2019-02-21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19年12期)2019-02-09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音色组合分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3期)2017-08-24乐师琴童(2017年1期)2017-02-18·智 珠·领导文萃(2015年17期)2015-03-28“长江”钢琴携手国家交响乐团高原奏响强音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7期)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