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势及方法指导探索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势及方法指导探索

时间:2024-11-02 0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吴亮

摘  要:当前,高中生在互联网上接触到的信息数量庞大且内容零散,这直接导致学生文章阅读和理解能力的下降,进而削弱了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对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运用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浅读、精读或深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选择阅读体裁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学生喜爱的体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文章以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为例,旨在探讨整本书阅读的优势以及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整本书阅读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对所读文章有较好的理解力和掌握度。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充实学生的知识库,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针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要全面分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和方法,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一、整本书阅读的优势

(一)有利于凸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整本书是对新课标内容的一种顺应和体现,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动地讲课,或者是阅读内容,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些新的知识,因此学生阅读和学习语文整本书的积极性和兴趣,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课堂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不能在学习中拥有自己的思想,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整本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有所表达,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体现了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

(二)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课业繁多,语文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加之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素养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他们在语文阅读中的学习进度也各不相同。目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教师采用整本书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发生巨大变化,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气氛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持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所谓的“整本书阅读”,并不是指教师让学生随意拿出一本书来读,而是要挑选一些比较经典和有代表性的内容来读,或者是分析书中某个特定的人物。这样,教师的阅读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也就更准确,同时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情感色彩与相关细节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整本书阅读模式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效率。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兴趣不高

高中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学习时期,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读一本书,阅读整本书所需的时间通常会更长。而且要想完全读懂文章,学生必须有很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蹴而就,这就造成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缺乏兴趣,他们往往只是敷衍地去阅读,更不可能主动地进行阅读。

(二)阅读碎片化现象严重

首先,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信息。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如果学生长时间地浅显化、碎片化阅读,将对其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这也使一些学生缺乏耐心和细心,不愿去读较长的文章,并且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将会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

其次,由于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很重,他们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很难静下心阅读各种类型的书。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只会讲解课本内容和阅读考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对学生的后续发展非常不利。

最后,一些教师没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没有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阻碍了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阅读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整体认知与兴趣爱好,过于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样在阅读教学结束后,虽然课堂教学目标得以达成,但是学生的阅读内容并未得到相应扩展,显得过于单一。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提升,而且无法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未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选择适合的材料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很短,因此选择合适、有意义的读物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教材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将他们的学习情况、认知程度等因素相结合,找到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著作,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此外,在高中阶段,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和教师的负担都很重,如果在阅读上浪费了过多时间,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降低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为例,教师要整理全文所涉及的有关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指导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教师要探索全书式阅读的课程化,并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把阅读经验转化为生活智慧。

在教学计划中,课程目标是最重要的。新课标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项核心素养,这是制订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的重要基础。在确定了目标之后,教师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制订出一个合理的课程周期,并对课程目标进行细化、阶段化,逐步、有序地实现预先设定的课程目标。如每一学年,教师都要实施至少四种基本课型,即阅读自习课、合作探究课、写作课和报告课。《苏东坡传》是国学大师林语堂最引以为豪的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虽然林语堂在序言中说,他只是为了“以此为乐”而已,但是这本《苏东坡传》从构思到完成,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这可以看出林先生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

在《苏东坡传》的阅读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附录一中所列的《苏东坡传记》,对其中的有关内容有一个大概认识;让学生通过阅读,从自己喜欢的角度,画出一幅关于阅读的图,如成长图、爱情图、治水图、贬官图、美食图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让他们从中通读一遍,然后再对这本书进行整理。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然后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苏轼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在不同的比较中找到不同的成果。小组成员通过对阅读经验的沟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全面分析这本书。再次,学生在对苏轼著作进行剖析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评析了林语堂在《文忠公》一书中对苏轼的描写,并探讨了苏轼的生活背景。这种方式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层次、材料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探索思维,形成学生自己的感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苏轼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进行展示。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内容及框架如图1所示。

[整本书阅读理论梳理][课程设计与实践][余华《活着》展示基本原则

反思阅读过程作者想讲什么?

作品呈现了什么?

我读出了什么?

课堂活动自主阅读,摘抄点评

提出疑难,小组探讨

体验感悟,写作表达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一阶段:对照年谱,梳理脉络

第二阶段:合作考证,体验交流

第三阶段:查阅资料,深入探究]

图1  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二)设计贴合内容的教学问题

教师应该用心研究《苏东坡传》,对其进行研读,并进行初步的研究和设计,然后进行教学实践,构建整本书的阅读任务群,并将其布置给学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教师从课文入手,探讨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关注和兴趣,从而为学生课文精读打下良好基础。通读整本书的关键,就是要找出一个既有生发性,又有整合性的问题,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来指导并推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与思考。整合性与生发性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所要考虑的两个方面。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可以聚集起作品的内容,形成一个明确的想法和理解,还可以囊括作品中的许多要素,包括作品中的细节。本课题以《苏东坡传》为切入点。《苏东坡传》是一部记录了一位诗人、画家和一位平民朋友之间的著作。苏轼的感觉很敏锐,思想深刻,文笔优美,既不为利益所动,也不为世俗的看法所改变。他不是一个善于为自己谋生的人,但他有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部著作无论是对学生的文学价值,还是对他们的世界观,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

阅读一本书的关键并不在于将其读完,而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和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并从书中汲取所渗透出的人文知识,从而达到与作者的一种跨越时空的单向交流。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练习时,教师不断地设定阅读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不断地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阅读目标的设定,从书本的阅读过程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看,垂直方向上,要求学生按照书本的阅读进程来设定;水平方面,要求学生按照书的内容进行阅读;目标设定的方向,不外乎就是整本书要讲什么、某个情节的作用、对书的评价等。具体的内容可以在刚开始时,由教师来制订,当学生熟悉了这个过程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比如在阅读《悲惨世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悲惨”这个词的含义。这样,当学生读到冉阿让的身世时,他们就可以把他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从而为读物设定一个目标。在阅读结束之后,学生通常会认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个人的善恶变化会受到时代影响。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结论转向正面,从而得到虽然有人性的恶在作祟,但人的本性还是呼唤爱与光明的最终结论,这样学生便完成了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考练习。

(四)让学生学会阅读批注

在高中汇总整本书的阅读过程,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写好阅读笔记。在一本完整的书中,阅读笔记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记录阅读的体会和思考,促进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做批注的习惯。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还需要知道书中所讲的是什么,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现了一些好词好句,还可以对它们进行摘录,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养成了做阅读批注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提高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结语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学生的阅读问题,并进行全面优化。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发展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在教学中,要积极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运用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多种阅读方式的指导下,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煜晖. 略谈整本书阅读课程方案的设计[J]. 中学语文教学,2017(02):8-10.

[2]曹建敏.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及方法指导[J]. 天津教育,2020(27):98-99.

[3]黄静.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及方法指导[J]. 中学语文,2023(24):80-81.

[4]龙慧婷. 开辟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的新境界:评《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J]. 名作欣赏,2024(05):50-52+102.

[5]任学勤.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策略: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2024(06):59-61.

[6]杨风梅. 猜测、对话、延伸: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路径[J]. 小学语文,2024(02):85-88.

[7]卓玲丽. 精读与跳读阅读方法的实践运用: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2024(05):46-48.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年1期)2022-03-09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语文知识(2014年8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本书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