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敏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根本内核,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便是其中历久弥新的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是责无旁贷。在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的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应以文学属性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以文化属性彰显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课程思政实践方式,将思政育人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进而营造社会新风尚,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文学属性;
文化属性;
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24)03-0109-06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充分肯定了思政育人的重要性,并且重申文化自信是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的实践总结。2020年5月,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再次强调要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也再次表明,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现实而提出的全新课题”。
事实上,文化自信是一种稳定而理性的文化心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信心保障,并为人民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供方向指引。因此可以说,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根本内核,它根植于中国历经数千年深厚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而中国古代文学即是其中历久弥新的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弘扬文化自信,即是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如何继承传统并在传承中开拓创新,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遭遇的新挑战,更是文化自信理念下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如何贯彻课程思政提出的新要求。在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的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是责无旁贷。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课程思政的实践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以充分发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铸魂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以文学属性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文学,文学属性是其根本属性,但从落实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丰沛的人文精神,是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任课教师要在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提升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并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中国古代文学纵跨数千年,从古代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诗经》所表现出的风雅精神,到屈原的忠君爱国、杜甫的忧生之嗟,再到岳飞、辛弃疾诗词中的壮志难酬,等等。这种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强烈的政治意识与道德意识、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热情、卓越的人格力量以及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从萌生到发展,尽管时代背景不同、文体不同,文化思潮与作家心态有别,但积淀在作品中的深沉、厚重的人文精神亘古未变。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一代代学子在这些文学经典的熏陶与滋养下备受启发和鼓舞,不但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政治认同与家国情怀也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自《诗经》时代起,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就展现出热烈、诚挚、纯真、坚韧的品格,并期待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至真至美、淳朴真率的婚恋作品,是“中国式经典爱情”的滥觞,确立了君子淑女、专一执着、琴瑟和鸣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红楼梦》等文学经典,也展现了年轻一代爱恋情愁的心路历程。他们向往并寻求真挚、平等、彼此爱重的感情,因此,无论是课堂讲解,还是课后阅读,这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爱情经典,都易于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精神的升华,同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婚恋范本,指导当代大学生建立端正纯洁的择偶观和健康正确的婚恋观。
中国古典文学样式繁多,无论是诗、词、文、还是小说、戏曲,都始终关注现实,积淀着深厚的理性精神,展现了广阔而丰富的社会图景。上古神话中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都反映了远古先民的智慧、胆略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陆游面对痛失半壁、偏安江南的现实,发出“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慨叹,乃至“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梦中仍不忘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甚至于临死仍不忘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国演义》寄寓着传统儒家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崇尚“仁政”“明君”;
《水浒传》传递着“仗义为仁,扶危济困”的价值理念;
《西游记》洋溢着反抗邪恶势力、不向命运屈服、不怨天尤人的进取精神;
“三言”“二拍”表明商人已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崛起,他们重利也不背弃义,呈现出一种新的义利观;
《桃花扇》在“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下层人物李香君、柳敬亭等人身上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要在注重课程的文学属性的同时,通过深蕴其中的思政元素的涓滴汇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进而为营造新的社会风尚、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以文化属性彰显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
“文化属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无可厚非,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也必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它是“一个多面体,在不同的侧面,它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属性,在实际教学中“立足完整的人”,“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
只有“以人为本,追求和实现人格的完善”,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完善的人格则需要具备德行、修养与志向三方面,即立德、修身、志存高远。
首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血脉相连,更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相融共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古语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首当“修身”,“修身”当以德育为本。而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四书”中的《大学》就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视为“大学之道”,它是古代文人士子求学立身的指导性纲领。具体言之,又分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端正态度、严肃对待到感知外物、探究道理,从修身养性到兼济天下,阐明了一条儒家知识分子从问学、慎思到指导实践的渐进之路,这一观点历时千年依然充满前瞻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有利于从作品学习迁移到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因此在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其次,“养吾浩然之气”。这是孟子“养气说”的实质。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即充斥寰宇、气壮山河、至大至刚的正气,它顶立天地,横贯日月。它是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更是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凛然大义。这种“浩然之气”高古悲壮,气势充沛,深深根植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气脉中,进而熔铸进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像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诸多文学作品都是家国情怀、民族气节、伦理道德等民族精神内涵的经典阐释与凝聚。它不断激励着无数文人志士勇往直前,无惧无畏,更鞭策着当代大学生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严格自律,踔厉奋发。
最后,“志存高远”。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有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反之,要实现理想抱负,就必须坚定目标,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同王国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主张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正是在经典文学、民族精神的感召下,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忧思,周恩来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雷锋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志存高远,稳健前行。这不仅可以预防部分学生“因价值观缺失而导致的‘空心病”,还有利于“学生永葆青春活力和昂扬斗志,砥砺奋进、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国梦夯实人才根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蕴着育人铸魂的丰富资源,为培养学生的素质与品德,不断完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构建健康、正确的“三观”,使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够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清醒头脑,以及能够快速适应不断迭代、不断创新”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与信念支撑。
三、探索灵活多样的课程思政实践方式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就需要学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思想水平、政治觉悟,进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了如下课程思政实践方式。
一是采取“讲授+倾听+思考+对话”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讲授《牡丹亭》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杜丽娘作为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却缘何为情而死,又为情死而复生?进而让学生带着上述疑问去探索汤显祖“至情”思想观念的成因,以此指向其业师罗汝芳和友人李贽。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学生就不难理解杜丽娘在陈最良讲解《关雎》后的洲渚之叹,也能感知她在“游园”时面对春意盎然的后花园,发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满腹幽怨。“情”的萌生与觉醒就是这样自然而然,这是晚明涌动的个性解放思潮的文学呈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探讨,体会作品激情驰骋、辞采华丽的浪漫风格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牡丹亭》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崇尚个性解放,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认识到这在16世纪末的中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警示意义。
二是发挥多重载体的课程思政育人效能。如讲授楚辞《天问》时,先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随后听配乐诵读,加强直观印象,进而概述屈原通过172问,对时代阻隔、史实冥昧、风俗殊异的自然和历史传统提出大胆的怀疑,由天地之形成,到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突出屈原的茕然孑立、上下求索以及对楚国深挚的爱。然后播放“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视频,通过影像的叙事方式,使学生清晰、直观甚至是震撼地感受中国航天人克服层层险阻、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真切地感知中国力量、中国科技的伟大。从屈原对宇宙的探问,到航天人的刻苦攻坚,展现中国精神的悠远绵长、亘古不变,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最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是通过任务驱动、内外联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如讲解唐诗,主要让学生自行观看《长安三万里》,梳理高适的出塞经历,以及与李白、杜甫的相会和同游,欣赏“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李白的“神来、气来、情来”的洒脱飘逸,感受鲜花着锦的盛唐的千姿百态。而在影片之外则需学生进一步探究,三人盛游,为何仅有杜甫诗中反复提及。学生以分工协作、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表象之外的深层动因,条理清晰地形成文字表述,指出这与当时的政治生态及高适、李白的人生抉择有紧密关联。再如讲解杜甫时,让学生查找他在安史之乱时的创作,体察国破家亡下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以及在跌宕的历史洪流中,文人士子的命运与人生走向。在课堂讲解与课外实践的内外联动下,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立体的唐朝,便可以通过散点透视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徐徐展开。
结 语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而文化自信就是中国精神、国力强盛的综合反映,它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中国古代文学“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心理图式。传承经典,弦歌不辍,是中华民族永葆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指引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统文化崛起的大背景下,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需要我们重新举起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旗帜,获得文学再出发的前行力量,并且坚信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我们完全能够“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添砖加瓦。
Several Though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Under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onfidence”
ZHOU Hui-min
(School of Literatur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confidence is the fundamental core of Chinese spirit. It roots in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vibrant and enduring components. Therefore, the cour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not only has inherent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s, and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has an indispensable responsibility. In the new stage of the comprehensive launch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hould take literary attribute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highlight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cultural attributes. Based on this,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xplore flexible and diverse practical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focus on integrating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mission, and create a new social trend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terary attributes;
cultural attributes;
practical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