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双减”政策下乡村研学旅行的多元化路径

“双减”政策下乡村研学旅行的多元化路径

时间:2024-10-27 18:00:02 来源:网友投稿

沈若娴 侯端阳 傅晓莺 陈佳妮 彭楚寒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经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发展起来的乡村旅行进一步附加“研学”因子,给乡村研学旅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开发不彻底、主题过于单一等问题。针对此现象,本文将以诸暨市为例,从打造多元研学基地、以村带村开发乡村研学链以及建设研学旅行云平台三方面探索新时代乡村研学旅行多元化路径。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全国各地乡村积极挖掘各类资源以实现产业自我赋能,以体验为主的乡村旅行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应运而生;
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研学旅行市场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研学进一步与乡村旅行相结合而形成了独特的乡村研学旅行模式,其作为乡村旅游的新形式、新动力,不仅实现了教育与旅游、文化与研学的有机结合,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当前政策大背景入手,以诸暨市为例分析乡村可利用资源并提出打造多元研学基地、以村带村创设乡村研学链与建设云端研学平台三条策略,以探索多元化研学未来可行路径。

乡村研学旅行的政策背景

一、“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

创造时间条件。“双减”政策不仅控制了课后作业完成时间,并且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这意味着减轻了学生校内校外作业和培训的双重负担,为研学旅行创造了更多时间与空间上的可能性,学生不再被埋没在作业和培训之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入户外体验学习。与此同时,之前被学科培训占用的休息时间必然需要由其他形式来填补,此时旅行作为拓展眼界的有益媒介往往成为家长们的首选。而“既游又学”的研学旅行与传统的“纯玩式”旅行相比,在增添孩子课余生活乐趣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身心的多方面发展、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明显更符合家长的期待,研学旅行的优势由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拓展市场空间。2014年,我国首次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与重视。如今“双减”政策的提出又可视作研学市场的一大释放,政策中提出的“强调立德树人”“发展综合素质”等倡导有利于助推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家长认识到发展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对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的接受度与配合性,从而扩大研学旅行市场的接受群体,拓宽研学市场空间。同时,“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其取得的成效有利于吸引各级企业对研学旅行市场的关注,进而加大企业投融资以期分享这一市场领域红利的可能性,这些企业的加入无疑为研学旅行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盘活研学市场经济,推动研学经济向好增长,支撑研学市场持续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促使全国各地乡村寻求产业升级方式,营造良好的乡村环境,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各地乡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过程中,乡村旅行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延伸产业链,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提“和美乡村”,将乡村建设目标从“美丽乡村”提升至“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整治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基本设施,提高乡村基层管理水平,营造乡村和谐氛围,为乡村研学旅行提供了基本的环境和设施条件。

多元的乡村研学资源

一、红色文化资源

诸暨市保有可观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呈现出以东西南北贯通、形式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立体为特征的地方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文化资源大量分布在乡村地区,如“枫桥经验”发源地位于枫桥镇枫源村,诸暨农村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地位于同山镇丽坞底村,新四军金萧支队成立旧址位于璜山镇黄家店村,中共诸暨市“一大”会址位于暨阳街道郭家坞自然村,更有张秋人、宣中华、俞秀松、宣侠父等一大批诸暨籍中共革命英雄从乡村走出。近年来,诸暨政府部门完善并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工作协作,广泛修缮坐落于乡村的烈士墓、烈士故居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寻迹踏访、缅怀先烈。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是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路径之一。

二、绿色生态资源

诸暨市拥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资源,造就了五泄奇观、千年榧林、东白山水等著名风景区,这赋予了众多乡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如国家香榧森林公园位于东溪村境内,五泄源头的紫阆村有“森林氧吧”“阆苑仙境”的美誉等。与此同时,诸暨市政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发展,早在2018年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特色精品村名单中,诸暨便有2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6个特色精品村入选。依托自然资源,诸暨市乡村具备打造生态研学的可能性,有条件开展包括带领研学对象游览美丽风光、体验农耕种植、感受养殖乐趣的各类活动。

三、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其他资源

诸暨非遗资源丰富,现共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15项。其中,众多非遗技艺起源于乡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智慧,这些独特的资源为乡村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如草塔镇青山村的青山泥塑、同山镇的同山烧酒、次坞镇的次坞打面、枫桥镇的香榧采制技艺等。“非遗+研学”的模式,不仅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有效手段,更能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通过亲身参与制作泥塑、品尝烧酒、学习打面等技艺,青少年可以深入了解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韵味。还可以通过组织非遗技艺比赛、非遗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诸暨市乡村研学旅行的发展建议

一、整合乡村资源禀赋,打造多元研学基地

诸暨市人民政府公布的“2022年第三批诸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包括9个研学基地,虽然涵盖了红色文化类、自然景观类、农耕体验类、非遗技艺类等主题,但单个研学基地主题依然较为单一,尚不具备综合性功能,无法高效率地满足研学对象多方面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乡村资源禀赋在初步挖掘的基础上仍有可进一步整合之处,其中由“单一资源”走向“多元资源”,推动当地资源“赋能值”上升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多元集聚资源的支撑下,研学基地的多样化打造由此成为可能,其建设又可带动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乡村研学旅行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途径。

在这里我们尝试以诸暨市丽坞底村为例阐述资源整合的具体策略。丽坞底村是诸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建设地,村内有革命史陈列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印记,在多年来的发展中已成为红色研学的热门之地。然而,在红色资源成为研学主要吸引力的背后,尚有一部分高质量资源未被整合利用。一方面,该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丽坞底村水资源丰富,是沈宅溪、沈宅江的发源地,并最终在悠悠诗韵中汇入“诸暨母亲河”浦阳江;
享有“四季果乡”的美称,盛产蚕桑、樱桃、红心李等农副产品。另一方面,丽坞底村隶属于以“非遗”同山烧闻名的同山镇,村内建有同山烧展示馆,氤氲着馥郁生香的酒文化,非遗底蕴深厚。在制定研学主题的过程中,若能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与非遗技艺资源的优势作用并将两者与红色资源相融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研学体验,使研学对象在一次研学活动中从多方面收获成长,赋能学生课余生活;
同时形成乡村产业循环链,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二、以村带村,开发联合研学产业带

针对资源单一的乡村,则可以联结周边乡村,整合多个乡村资源,打造“村+村”研学模式,通过“以村带村”形成联合研学产业带,在保留各村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进一步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

以赵家镇的东溪村与泉畈村为例,位于诸暨东北部的赵家镇自然风景优美,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该镇东溪村内,给东溪村带来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近年来,东溪村紧抓香榧森林公园整体开发的有利机遇,以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为主线,同时凭借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香榧采制技艺开发乡村旅行副线,具备绿色生态资源与非遗资源基础。而赵家镇的另一村泉畈村则拥有世界仅有且至今仍使用的桔槔提水井灌工程,深远绵长的古井文化中寄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独特的教育意义。此外,泉畈村为革命家汪寿华和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何文庆的故居,具有丰富的红色研学资源。研学团队可将两村资源进行整合,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与交通因素等科学规划研学路线,在实现乡村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丰富研学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提高研学质量,从而探索出一条赵家镇特色的研学产业。

三、紧跟“互联网+”时代,建设研学旅行云平台

建设研学旅行云平台是当今研学旅行的潮流,其在前期大量实景拍摄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或超现实景,在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研学环境的同时设置交互功能,使研学对象能够遍览遥在万里之外的风光美景,在“身临其境”与互动问答中学习各类地域文化知识。

尽管在运营前期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较大的人力投入,但笔者认为云端研学旅行平台是未来研学旅行发展的趋势与必由之路。一方面,由于排除了交通、天气、安全等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云端研学能够打破地域局限,使研学对象可以足不出户在家“研学”,这极大地降低了户外研学的风险性与不稳定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家长对研学的信任度,进而扩大研学对象群体。

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云平台的建立可以丰富研学活动并增强宣传效益。研学云平台可结合当下互联网技术开发一系列以诸暨市研学资源为主题的云端研学游戏,以乡村实景为主要脉络,以乡村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发云端知识类竞赛游戏,并设置一定的奖励制度,激发研学对象学习兴趣。云端研学游戏也可与线下研学相结合,丰富线下研学游活动方式。此外,云平台可设计宣传板块,将已开展的研学活动投放其中,并以此吸引一部分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影响力,保障乡村研学旅行越走越远。

在乡村资源多样、内蕴深厚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诸暨市为例提出的乡村研学多元化路径作为一种探索与创新或可为浙江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乡村研学模式提供借鉴模式,同时响应“双减”政策并反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前进。

作者简介:

沈若娴,2002年12月生,女,汉族,浙江诸暨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侯端阳,1990年5月生,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傅晓莺,2002年9月生,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陈佳妮,2004年3月生,女,汉族,浙江平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彭楚寒,2003年12月生,女,土家族,浙江萧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乐研研——红绿橙融合一体式乡村公益研学游 ”(编号:202310349054S)成果。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诸暨市研学双减 去研学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4年1期)2024-05-15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2年1期)2022-07-07“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年12期)2019-08-13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研学之旅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2018年9期)2018-09-14诸暨市学勉中学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4年12期)2015-01-06诸暨市浣江小学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4年3期)2014-04-18

推荐访问:多元化 路径 乡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