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从军 尹泽天 吕苏含
摘要:2022年9月,新时代党报成就展(线上展)成功举办,主展呈现了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等中央新闻单位以及部分行业报、全国各地党报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融合发展成果。同时,展览集中介绍了百余年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报系统涌现出的百余位优秀报人,其蕴藏的思想观点、新闻精神是一笔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介绍李庄、范敬宜、范以锦、益西加措等优秀报人的做法,展现他们在市场变革浪潮中的理想信念和创新实干,为加强新时代党报工作者的思想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报使命 优秀报人 优秀作品 舆论引导
党报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继续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在复杂的舆论环境和风险挑战下,提升党报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壮大党报舆论传播阵地的必经之路,还是实现媒体融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时代的党报记者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该如何担当、作为?以李庄、范敬宜、益西加措等为代表的新时代党报百名优秀报人身上,蕴藏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新闻情怀依然引领着新时代党报记者精神追求的方向。百位优秀报人,亦是新中国报业发展编年史的缩影,梳理他们在市场变革浪潮中的理想信念和创新实干,对加强新时代党报工作者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守新闻志向,用优秀作品履行党报使命
当下社会舆论日趋复杂、文化更加多元,党报记者想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仅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崇高的新闻志向。学者唐绪军认为,新闻志向是指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工作当作事业和志业,并不断为之努力的新闻职业精神和价值取向。党报记者是否具有正确的新闻志向并切实践行,反映其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李庄、范敬宜、谢锐佳、张超文等优秀党报人在报业市场深化改革和新媒体强力冲击的情形下,矢志坚守正确的新闻志向,展现了党报记者的担当和作为。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和创新。做好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锻造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定信奉者和践行者,让党的旗帜占据舆论引导高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从“政治家办报”“思想中心说”“舆论导向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论”到“新闻舆论观”,这些思想理论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意味着新闻舆论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新时代党报工作者承担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在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舆论导向的同时,应进一步确立自身的新闻志向,担负起新时代的党报使命。百位优秀报人在逆境中磨砺新闻志向,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社会历史视野解决问题,将政治要求融入每个新闻报道中,立志做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行业标杆。
2.人民大众的情怀和取向。在“流量为王”的传播语境中,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还要真正把笔触和镜头放低,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多在广袤无垠的田野大地找题材,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冒“露珠”和“热气”。作为赴朝鲜战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中国新闻工作者李庄,始终坚信战地记者的岗位在前方,他总是力求到离战地、离战士们最近的地方去。正是因为如此,采写出《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复仇的火焰》等脍炙人口的通讯作品。那个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这样,厚植为民情怀,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为党和国家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3.社会责任的意识与担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党报记者必须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保证信息真实有效,方能彰显价值。碎片化语境下,部分媒体为了更快吸引用户注意力,过分追求时效性和经济利益,未执行严格的新闻标准,为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提供了生长空间。这不仅有损媒体的公信力,还将给社会大众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尤其是影响缺少事物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之价值观的形成。为此,党报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真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比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社长范以锦一直坚持优质内容输出才是新闻媒体立足之本的信念,勇担社会责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底线思维,不忘初心。正是如此坚定的新闻志向,范以锦凭借坚定的人格和过人的智慧,凝聚人心,带领南方报社挺过种种难关。新闻工作者要恪守新闻良知和新闻底线,勇担社会责任,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否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等就会失去赖以维系的精神土壤。
4.敢于创新的胆识与魄力。创新素质是党报记者的重要素质,唯有锤炼作风、勇于创新才能担当好新时代党报记者的使命重任。在新时代,党报记者想要快速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节奏,就必须打破传统固化思维理念,敢于创新突破,提高学习能力,跟上时代,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作品。以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陈寅为例,他2001年创办《晶报》,面世5个月发行量突破50万份,第二年即实现盈利,成为中国都市报的新锐代表。在此之前,他值守大夜班26年,编辑、审改版面约18万个。在工作中,他以改革为主线,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不断创新,提出并践行一系列办报办媒先进理念,很多做法都成为业界学习的对象,成为报业难得的改革者和践行者。他的事迹告诉了新时代党报记者,要始终坚守创新新闻志向,让党的声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影像纪实,为切实提升主流舆论影响力贡献智力。
二、紧跟时代脉搏,用优秀作品引领在前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智与屏”,这些中国报业史上熠熠生辉的报人,用脚步丈量发展道路,用笔抒写时代风云。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有传世的新闻作品,更有报人的责任和担当。
1.民生作品中有泥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这是新闻人的职责和担当。综观每一位优秀报人的事迹,各种奖项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沾着泥土的脚力。1988年7月,益西加措毕业后,返回家乡在西藏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在阿里地区驻站4年,益西加措独自一人承担起了对全地区的报道任务。阿里地区106个村他跑了99个,茫茫雪域高原到处留下记者益西加措深深的足迹。在特大雪灾、西藏抗击“非典”、拉萨“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当雄县羊易地震等急难险重的采访报道中,他总是冲在第一线,带领记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鲜活的作品,收获的不仅是读者的认可,更是报人的坚实积淀。作为报人,起点是基层,脚上沾满泥土,学习优秀报人新闻为民的初心、扎根基层的决心、深入群众的耐心,才能从泥水中捞到大鱼,捞到真鱼,才能凭借坚实的“脚力”让自己的媒体之路越走越宽敞,越走越平整,越走越通畅。
2.时代作品中有担当。党报人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优秀报人通过笔和镜头践行党报人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勤于奔跑、胸怀担当,率先报道了浙江多项“全国第一”的优秀报人陈东升,用《从“枫桥经验”到平安浙江》《法治中国的浙江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浙江十五年》等报道文章,唱响了平安中国的好声音。
1979年初,全国出现了否定三中全会路线的“倒春寒”。随之,“三中全会的政策过头了”“可以能诱发资本主义势力泛滥”等舆论声音不断。在当时严峻的政治背景下,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没有选择旁观或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实地采访心得,撰写了一篇题为《莫把开头当“过头”》的农村形势述评。这篇曾经推动了全国农村改革加速和深化的重要文章,不仅展现的是他作为媒体人的勇气,更是作为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报人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推动者,优秀的作品,传递的是新闻的价值,还有磅礴的新闻力量。学习优秀报人敢做敢为的担当,学习优秀报人为民为国的担当,学习优秀报人成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传播者,才能成为历史坚强的参与者、推动者,才能让新闻力量澎湃致远。
3.转型作品中有魄力。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要构建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需要的不仅仅是深入基层的“脚力”,心中为民为国的担当,更需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不断创新突破。现任中国报业协会全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建工作研究会副会长方立明曾发表《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与报网融合新业态》《从网络电视中心的应用看全媒体报道模式创新、升级》等论文80多篇,探索提出:“传统媒体要想在舆论场中占据主流地位,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以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融合,才能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用守正创新的魄力,打好融媒“组合拳”,实现“老报纸”向“新报业”转型。
优秀报人站在媒体的制高点、时代的制高点,面对报业机遇与挑战,他们敢于突破创新,敢于改革断腕。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的魄力决心,做一名坚守初心使命、勇于突破创新的新时代报业新军,为构建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贡献智力。
三、汲取璀璨精华,激励新时代报人再激风雷
优秀的新闻作品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党的政策方针的扩音器,是凝聚群众蓬勃力量的吸铁石。新时代的党报人,要学习优秀报人的优良品质,尽快汲取百余位优秀报人璀璨篇章中的精华,掌握新时代占领舆论高地的密码,在党建引领下,坚守初心和使命,自觉深入第一线,深入前沿,深入基层,创作更丰富的新闻作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民,凝聚全方位加强新时代党报工作者的思想建设力量。
1.立足岗位职责,重内容写精品发出强音。党报人要学习百余位优秀党报人立足岗位职责,深入基层一线的坚守,对内容为王的坚守,不断立足工作岗位,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自我,特别是在新闻报道方面,通过打造更为优质的信息内容产品,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在鱼龙混杂的舆论环境中发出权威、正能量的时代强音。
实践中,党报人践行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通过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对其新闻诉求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例如,重庆日报原首席记者罗成友是著名的“田坎记者”,在报社工作20年期间一直关注“三农”报道。他发现当地探索出乡村事务通过召开大会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的工作方法,以此为素材罗成友写了《十九面锦旗的背后》等报道,报道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并将这一工作方法提炼为“八步工作法”,在全市推广。
2.立足初心使命,重导向强境界坚定立场。党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报人需要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不忘党报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人要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在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同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和引导。1978年,杨西光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其主持修改并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发表后,引起全国大讨论,极大地推动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也为后续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前自媒体兴起,部分平台为了流量和博取眼球疏于管理,更是为各种虚假信息、不实报道和有煽动公众情绪的不当言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党报人必须牢固树立新闻从业者的底线思想,分清“香花”与“毒草”,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确保真实性、权威性、专业性,让公众获得真相。
3.立足时代潮流,重技术强理念赋能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从全局角度来说,党报人要敢于推陈出新,敢于探索创新,敢于突破自我,调动改革内生动力,加强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技术赋能、人才建设,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筑全媒体传播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优秀报人张国昌的作品《换羽》,阐释报业技术升级的意义所在,用实战魄力,用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媒体率先进入“光与电”的时代,推动黑龙江日报开全国主流报业改革之先河。
对于一线党报人,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党报人在推动党报新闻工作创新改革的同时,积极转变观念,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理念,积极学会生产新产品,熟练借助新渠道,具体包含掌握运动摄像机、无人机等拍摄器材的使用技巧,图文结合、音视频功能融入等,使党报新闻产品更加丰富和生动。提升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的能力,快速实现新闻产品的传播,扩大传播效果。融媒体时代对于党报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由此,党报人要坚守正确的新闻志向、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与业务素养,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发出最强音。
四、结语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固有的坚守,守牢新闻底线、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百余位优秀党报人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学习范本。作为新时代的党报人,应坚守初心与使命,做作风优良、本领高强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红军,朱浩然.主流专题片融媒体传播的策略与路径——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例[J].电视研究,2021(08).
[2]高海灵,张锋,孙汇峰.让正能量更强劲 让主旋律更高昂——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运用可视化赋能融媒转型的探索[J].中国报业,2022(17).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优秀作品 优秀作品展示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11期)2020-12-16教师优秀作品选登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20年6期)2020-07-20新生月赛优秀作品北广人物(2020年21期)2020-06-01风景月赛优秀作品北广人物(2019年17期)2019-06-09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高度统一的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社会科学(2016年8期)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