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山西武乡石窑会石窟、磨里石窟调查简报

山西武乡石窑会石窟、磨里石窟调查简报

时间:2024-10-27 13:30:02 来源:网友投稿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 武乡县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中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云冈模式影响下的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考古调查与研究”(编号:22AKG007)、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山西古代造像碑所见民族交融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编号:20VJXT002)阶段性调查成果。

摘要: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现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石窑会石窟和磨里石窟进行了调查。石窑会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分水岭乡石窑会村东南处,208国道旁的东山脚下,现存1个洞窟和8个附属龛,均坐东朝西,窟内三壁主尊均为结跏趺坐佛。磨里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故城镇磨里村东的半山腰上,现存1个洞窟和1个附属龛,均坐南朝北,窟内三壁开三龛,龛内均雕刻一佛二菩萨。这两处石窟虽经过重妆彩塑,但洞窟形制完整,造像题材与雕刻风格可辨。据此推断石窟的开凿年代均为北齐。这一发现为研究晋东南地区北朝晚期佛教窟龛的面貌以及佛教在民间的传播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武乡 石窑会石窟 磨里石窟 北朝

Abstract:
In December 2020 and January 2021,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of Shanxi University (present School of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 with relevant organs investigated Shiyaohui Grottoes and Moli Grottoes in Wuxiang County,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Shiyaohui Grottoes is located at Shiyaohui Village where lies on the foot of Dongshan and near to the National Road 208. There is one cave facing east to west and three Buddhas are carved in this cave and eight niches remain on the facade of the cave. Moli Grottoes is located on the hillside in the east of Moli Village, Gucheng Town. There is a cave with three walls and an attached niche on the facade, both facing north. In this grotto, one Buddha and two Bodhisattvas were carved. Although the heavy makeup painting of the two grottoes are strong, their shapes and structures are completed. In addition, the theme and style of the statues can be basically recognized. According to these feature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both grottoes were cared in the Northern Qi Dynasty. In general, the discovery of these two small grottoes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tudy of the appearance and spread of Buddhist statues in Southeast Region of Shanxi in the late Northern Dynasties.

Keywords:
Wuxiang Shiyaohui Grottoes Moli Grottoes Northern Dynasties

2020年12月,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单位联合对长治市武乡县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保存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该县除已刊布资料的良侯店石窟外,附近的石窑会石窟、磨里石窟窟形保存完好。这两处石窟的造像虽然被多次重妆,但仍可辨认出一些原始特点,因此调查组于2021年1月进行了考古调查,现将调查内容简报如下。

一、石窑会石窟

石窑会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分水岭乡石窑会村东南约400米处,208国道东侧的东山脚下,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3.1″,东经112°31′52.8″,海拔1362米(图一)。石窟开凿在山脚下一处长约10米、高约7.5米的平整崖壁上,窟前约22米处有昌源河由北向南流过。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曾将石窑会石窟上方的摩崖造像进行了登记,并命名为石窑会摩崖石刻,但未将石窟进行登记。2010年,李零先生在考证梁侯寺时提及,附近的石窑会石窟现存一窟一龛,但石窟内造像已被村民重新彩绘。2020年12月调查组发现,除前文所述的1座洞窟及其上较大的1个摩崖龛外,石窟两侧还残留有7个摩崖龛(图二;
图三)。石窟所在岩体为砂岩,易雕刻也易风化,窟外的龛像风化尤为严重。

石窑会石窟坐东朝西,窟门方向为270°。窟门外有现代搭建的窟檐。门左侧上部有一长约70、宽50厘米的长方形浅槽,内有较为规则的凿痕,可能为原附属题记被凿后留下的痕迹(图四)。

窟内平面形状略呈方形,面宽350、进深300、高250厘米,窟顶较平。窟门略呈纵长方形,宽180、高197厘米。窟内三壁前开凿坛基,坛基高23、深度约40厘米(图五)。坛基上均雕凿一铺三身像,现存造像已被附近民众进行了重塑彩绘。

东(正)壁

坛基上雕凿一佛二弟子(图六)。主尊为结跏趺坐佛,高150厘米,头顶螺发为后代贴塑,泥皮之下为造像原本低平的肉髻。佛像面相方圆,双耳垂肩,颈部短粗,双肩宽厚,身姿挺拔,腹部微隆,露右足。佛衣虽被颜料进行过重绘,但隐约可见其内披僧祇支,外披露胸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胸前衣缘呈U字形,腿部衣纹为双勾线阴刻,悬裳较短,分为两层,有规整的“几”字形衣纹呈水平状展开(图六;
图七)。佛像右手上举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身后雕刻的舟形背光原为素面,现被彩绘,从雕刻外轮廓来看可上延至窟顶,高203厘米。

右侧(文中“左、右”以石窟、造像自身为标准)弟子像高108厘米,重塑彩绘严重,整体呈筒形,内披僧祇支,外披搭肘式僧衣,依稀可见僧衣上疏朗的阴刻衣纹,弟子脚面的下衣边缘呈水平展开。弟子双手合十,跣足立于坛基上。左侧弟子像与右侧弟子像造型相同,高105厘米。

北(右)壁

坛基上雕凿一佛二菩萨(图八)。主尊为结跏趺坐佛,像高150厘米。佛像重妆严重,仅见肉髻低平且宽,面相方圆,颈部短粗,双肩宽厚,身姿挺拔,腹部微隆,露右足,头肩比例较大。佛衣从雕刻痕迹来看,可能为较为贴体的露胸通肩式袈裟。佛像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身后有舟形背光,原为素面,现已被重妆彩绘,背光轮廓上延至窟顶,高178厘米。

右侧菩萨保存较好,高108厘米,头戴低冠,面部已不可辨,双肩似有圆牌形饰物及垂至双肩的宝缯。披巾自肩部垂下内折后搭于同侧手肘外沿身体两侧下垂及地,腹部微隆,下身着裙,腰间系带垂于双腿间,跣足立于坛基上。右手上举似持一物,左手下垂。造像重妆严重,但从痕迹看,衣纹稀少。左侧菩萨高111厘米,头戴宽平低冠,面相方圆,颈部短粗,上身残损,下着长裙,依稀可辨披巾直垂于双腿外侧,跣足立于坛基上。菩萨左手上举,右手平置于胸前。

南(左)壁

坛基上雕凿一佛二菩萨(图九)。主尊造像为结跏趺坐佛,高137厘米。造像肉髻低平且宽,面相方圆,长耳粗颈,双肩宽厚,腹部微隆,露右足。头肩比例较大。披露胸通肩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薄衣贴体,领部呈“U”字形垂于腹部,腿部衣纹为阴刻的双勾线,悬裳较短,边缘呈规整的“几”字形水平展开(图九;
图一〇)。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身后舟形背光顶端上延至窟顶,素面,现被彩绘,高175厘米。

佛像两侧菩萨立于壁面转角处。左侧菩萨高102厘米,头戴低冠,面相方圆,颈部短粗,腹部微隆,菩萨披巾似自肩部垂下内折后搭于同侧手肘外沿身体两侧下垂及地,下着长裙,腰间系宽腰带,中间有饰带垂于双腿前,饰带中部打花结。菩萨跣足立于坛基上,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置于腰间。

右侧菩萨高102厘米,造型同左侧菩萨,颈部似戴桃尖形项圈,披巾自双肩绕手肘内侧后沿身体直垂至坛基,下着长裙,腰间系带垂于双腿正前,跣足立于坛基上。

西(前)壁

窟门开于前壁正中间,左右两侧壁面前设坛基。窟门上方左右分布两个近正方形孔洞,边长约为15厘米,可能为洞窟外搭建窟前建筑时所凿。窟门左侧上方有一处长方形孔洞,长10、宽8、深13厘米。未通向窟外,用途不明。窟门门框左侧底部有长方形凹槽,可能原先用来安插木门(图五)。

窟顶

平顶略向上弧。素面,无雕刻及彩绘。

摩崖龛像

窟外崖壁上还分布有8个摩崖造像龛(图二)。窟门上方为外立面现存最大的摩崖龛像,编号为第1龛,其余造像龛由南向北编号,窟南侧依次编为第2~5龛;
北侧依次编为第6~8龛,大部分风化严重,仅存龛形(图二;
图三)。

第1龛,位于窟门正上方约500厘米处,距离地面约800厘米。圆拱形龛,宽约100厘米(图一一),龛内雕一铺三尊像。主尊为结跏趺坐佛,高约50~60厘米,面相方圆,肉髻低平不甚明显,双肩宽厚,左手下垂应施与愿印,右手上举应施无畏印,身体风化严重。两侧胁侍残毁严重,右侧胁侍头部已佚,双手置于胸前,壁面残留桃尖形头光。左侧胁侍已风化。

第2、3龛为两个圆拱形龛,由于山石崩塌,龛口已被掩盖大半,冬季调查时冻土坚硬,难以清理。第4、5、6龛,风化严重,仅剩圆拱龛轮廓(图一二)。第7、8龛依稀可见龛内雕刻一身结跏趺坐佛,圆肩,短颈,身形丰厚,但面部与佛衣因风化石片剥落严重(图一三)。

二、磨里石窟

磨里石窟位于长治市武乡县故城镇磨里村东侧半山腰上,西距涅河200余米,地理坐标为北纬 36°56′27.5″,东经112°37′49.7″,海拔1024米(图一)。石窟开凿在长约650厘米的平整崖壁上,现存1窟1龛,所在岩体为浅灰色砂岩。村民在石窟周围修建了院子与围墙,窟门正对的北侧围墙砌筑有大清咸丰二年(1852年)的长方形石碑,碑长80、宽55厘米,内容为出资重修石窟的人员名单(图一四)。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有这处洞窟,当时窟内造像虽被彩绘,但造像原轮廓未变。此次调查发现,村民近两年又对造像进行了重塑,造像面部丧失原貌。因此,本次调查的测绘图结合三普资料进行绘制。

石窟坐南朝北,窟门方向为0°。窟门上方约100厘米处,雕凿有两个方形梁孔和脊槫槽(图一五;
图一六)。梁孔一左一右分布在窟门上方,左梁孔宽19、高19厘米,右梁孔宽26、高24厘米。脊槫槽位于梁孔上方约35厘米处,宽约30、长约500厘米。外立面应曾修建有窟前建筑。

洞窟平面略呈纵长方形,面宽171、进深191、高171厘米(图一七)。窟门立面呈不规则尖拱形,宽79、高110厘米,底部有一圆拱形凹槽,应为排水口(图一七;
图二一)。窟内四壁前雕凿有低矮坛基,高约13、深度为12~15厘米不等。三壁开三龛,龛内均雕凿一佛二菩萨。壁面与坛基处理粗糙,留有大量凿痕。

南(正)壁

壁面正中开凿一圆拱形龛,龛宽88、高77、深13厘米,龛内雕凿一佛二菩萨(图一八)。主尊佛像高77厘米,肉髻扁平、较宽,面部方圆,颈部短粗,身体丰壮,小腹微隆,露右足。内着僧祇支,外披露胸通肩袈裟,胸前衣纹呈“U”字形,衣纹疏朗,薄衣贴体,腿部衣纹线条为阴刻的双勾线。悬裳较短,分两层,下垂至龛外,水平展开。佛像结跏趺坐于龛底,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手部略有残损。

左侧菩萨高约70厘米,重塑彩绘严重,面部特征已不可辨识。根据三普资料来看,菩萨发辫披肩,头部两侧有先上翘、再打折下垂的宝缯。双肩敷搭宽博披巾,披巾从双肩垂下,于腹前交叉穿环后垂至膝部,再反搭于手肘,沿身侧下垂。下着长裙,边缘衣褶呈水平展开,服饰整体较为贴体,衣纹疏朗。菩萨跣足立于台座上,右手上举持物,由于重塑严重,所持物不明,左手下垂持一桃形物,头后刻桃尖形头光。右侧菩萨高约70厘米,服饰与左侧菩萨相同,但右侧肩肘部似有长饰带痕迹,双手姿势与左侧菩萨对称,左手上举持物,右手下垂似提一水瓶,跣足立于龛底。龛下坛基上雕刻双狮,宽约50、高约15~19厘米,相向而卧,后被现代改绘为虎。

东(右)壁

壁面正中开一圆拱形龛,龛宽87、高71、深13厘米,龛上部似有高约15厘米的不规则尖拱形龛楣,龛内雕凿一佛二菩萨(图一九)。主尊佛像高69厘米,重塑彩绘严重,从三普调查资料来看,佛像肉髻较低平,面部方圆,颈部较短,身体丰壮,露右足。内着僧衹支,外披露胸通肩式袈裟,胸前衣纹呈成“U”字形,腿部衣纹似为阴刻的双勾线,薄衣贴体,衣纹疏朗。悬裳较短,分两层下垂至龛外壁面上,呈水平展开。佛像结跏趺坐于龛底,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

左侧菩萨高60厘米,菩萨头部两端扎宝缯,宝缯先平直伸出,打折后下垂,发辫披肩,颈部佩戴桃尖形项圈,双肩似有圆饼形饰物,披巾自肩部垂下内绕手肘后沿身体两侧下垂至龛底,下着长裙,双腿前衣纹呈同心圆展开,长裙边缘衣纹规整,整体服饰轻薄贴体。左手上举似持有物品,右手下垂提水瓶,跣足立于龛底,头后刻桃尖形头光。右侧菩萨高约60厘米,与左侧菩萨造型相同,双手姿态与左侧菩萨对称,右手上举似有持物,左手下垂持桃形物,跣足立于龛底的低台座上。

西(左)壁

壁面正中开一圆拱龛,龛宽85、高74、深10厘米,龛内雕凿一佛二菩萨像(图二〇)。主尊佛像高70厘米,肉髻较宽,面部方圆,颈部短粗,双肩丰厚,小腹微隆,露右足。内着僧祇支,腹部系带,衣带半折搭于衣缘处,外衣似为搭肘式袈裟,左手肘可见有搭衣角而折叠出的衣纹,腿部衣纹为阴刻的双勾线,悬裳较短,分两层下垂至龛外壁面上,呈水平状展开,衣褶较宽。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

左侧菩萨高67厘米,造型与东壁胁侍菩萨相同,左手上举持物不明,右手下垂提一桃形物,跣足立于龛底。右侧菩萨高70厘米,造型与东壁胁侍菩萨相同,右手上举持物不明,左手下垂提一桃形物,跣足立于龛底的低台座上。

北(前)壁

前壁正中开窟门,窟门左右两侧壁面为素面,无雕刻痕迹。前壁下设低坛基,坛基深20厘米,中间低两端高,状似台阶,中间低处高4~6厘米,两端与左右侧壁坛基相连,高约12厘米。前壁坛基这样的设置应是为了方便窟内积水通过门槛的凹槽排出(图二一)。

窟顶

穹窿顶,略低,无雕刻彩绘。

摩崖龛像

窟门东侧60厘米、距地面高约50厘米处雕凿一圆拱形龛。龛宽30、高38、深7厘米。龛中雕一坐佛,像高30厘米,面部已经凿毁,从残迹看,造像面部瘦小,颈部细长,手部因风化形态不明,内着僧祇支,外披搭肘的褒衣博带式袈裟,悬裳覆座,衣褶为规则的“几”字纹,底端呈八字外撇。佛像右腿将袈裟下摆撩起,露出右足,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图二二)。

三、年代及相关问题

石窑会石窟和磨里石窟无开窟造像的纪年题记,文献中也未见相关记载。因此,两处石窟的开凿年代需要通过与周边地区年代明确的石窟、摩崖造像及造像碑进行对比判断。

(一)洞窟形制、造像特点与年代

石窑会石窟与磨里石窟洞窟形制、造像特点与组合略有差异,因此分别进行分析。

1.石窑会石窟

石窑会石窟洞窟形制为三壁列坛,坛上雕凿造像,这一形制在山西北朝晚期十分流行,如附近的沁县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圣窑沟石窟、北齐五龙头石窟均为这一形制。

造像题材方面,石窑会石窟三壁主尊均为结跏趺坐佛。单铺组合为正壁一佛二弟子和两侧壁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的造像组合完成于北魏后期的龙门石窟,晋东南地区的流行时间则较晚,多见于北齐时期,如沁县北齐五龙头石窟正壁及窟外小龛、沁源县武平五年(573年)社科摩崖造像第3龛、平定北齐皇建二年(561年)开河寺第3窟外小龛。

造像风格方面,主尊佛像披覆露胸通肩式袈裟,腿部衣纹采用双勾线阴刻的表现方式,与安阳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小南海中窟主尊造像、邯郸峰峰矿区天统元年(565年)南响堂第1窟佛像雕刻风格相近。胁侍菩萨头戴宽头冠、披巾自肩部垂下内折后搭于同侧手肘外沿身体两侧下垂及地,腰系宽带,下着长裙,几无衣纹,是典型的北齐菩萨服饰特点,山西北齐菩萨多为这一表现形式,如太原北齐瓦窑村石窟东窟菩萨、平定北齐皇建二年(561年)开河寺第3窟左壁左胁侍菩萨,沁县北齐五龙头石窟两侧壁菩萨,这一风格主要是受到都城邺城地区造像的影响。

因此,石窑会石窟从洞窟形制、造像题材与风格来看,应开凿于北齐。

2.磨里石窟

磨里石窟的洞窟形制为穹窿顶,三壁开三龛,四壁前雕凿低坛基。三壁三龛的洞窟形制在云冈石窟的第三期小窟间十分流行,后影响至晋东南地区,晋东南地区北魏末到东魏时期的左权石佛寺石窟、天龙山第2、3窟、平定开河寺石窟、榆社响堂寺石窟均为这一形制。因此,从窟形来看磨里石窟表现出较多北魏晚期至东魏的特点。

造像题材方面,磨里石窟三壁主尊均为结跏趺坐佛,但不能判定准确尊格。单铺组合为北朝时期常见的一佛二菩萨。造像风格方面,主尊佛像肉髻低平,头大肩宽,身材健壮宽厚,披露胸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悬裳较短且水平展开,是典型的北齐造像样式,与山西平定皇建二年(561年)的开河寺石窟第3窟主尊、山西盂县东魏陆师嶂摩崖造像的2、3号龛的佛像、沁县南涅水石刻北齐造像QN二七六-1主尊较为相似。磨里石窟佛像腿部衣纹为阴刻的双勾线,这也是北齐佛衣常见的特点。

龛内菩萨戴低平小冠,宝缯先平直伸出再打折下垂,扎有发辫垂至肩部表现为三翘曲,这种宝缯的表现方式流行于北魏晚期,北齐时较为少见。洞窟内菩萨服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正壁两侧的胁侍菩萨所着服饰,为北魏晚期流行的披巾在腹前圆环交叉呈“X”状,后搭肘沿身体两侧垂下,但其服饰更为贴体;
第二种是左右壁两侧的胁侍菩萨所着服饰,其披巾自双肩垂下内绕手肘后沿身体两侧下垂及地,下身着长裙,裙腰外翻,腰部系带垂于腿间,这种为北齐邺城新出现的菩萨服饰,北响堂山南洞正壁左侧两尊菩萨同时表现有以上新旧两种服饰样式。晋东南地区北齐石窟中也见有这两种菩萨服饰。

因此,从造像风格来看,磨里石窟的雕凿应为北齐时期,洞窟形制延续了北魏晚期以来的传统。也不排除洞窟与造像的开凿可能有短暂的间隔,在洞窟开凿完成一段时间后,才雕凿了窟内造像。

磨里石窟外立面的小龛佛像与窟内佛像风格差异较大,小龛佛像虽然残毁,但可看出双肩下削,披外衣搭肘的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边缘外侈,呈现出典型的北魏晚期瘦骨清像的特点,因此小龛年代应为北魏晚期,先于洞窟雕凿。

(二)两处石窟的分布与交通路线

石窑会石窟和磨里石窟位于今天的武乡县西部,自秦时置三十六郡以来,上党郡领十四县,其中武乡西部与现在的沁县北部组合称为“涅氏县”,东汉时改为“涅县”,设“涅城”为治所(今武乡故城镇);
北魏永安年间(528-530年)时改“涅”为阳城,属乡郡管辖,北齐沿袭北魏旧置,至开皇十八年阳城改名为甲水,县治约位于今南涅水村。可以看出,北齐时石窑会石窟和磨里石窟均属于乡郡阳城。

石窑会石窟位于今208国道旁,这条道路在北魏时期是著名的平洛古道中的一段。李零先生指出这条线路在武乡境内分布有九个驿站,北连祁县,南达今沁县,同时石窑会本身即为九驿之一,附近的石窟还有良侯店石窟。虽然同位于交通干线旁,但在具体选址上,石窑会石窟开凿于昌源河支流北岸的山脚下,距离河道仅有20余米,与云冈石窟的选址非常相似,处于非常开阔、环境优美的地区。石窟会石窟近3米见方的面积在晋东南民间小石窟中已属于较大的洞窟。从其选址与面积来看,面对的信众范围较大,可供附近居民及过路民众礼拜、参观。

磨里石窟则距离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开凿于村庄附近的半山腰上,环境较为幽静、封闭,且石窟面积较小,仅1.7米左右见方,洞窟开凿得较为粗糙,窟内壁面还残存一些开凿时遗留下的凿痕。其位置距离北朝时的阳城(今故城镇)步行距离仅3.2公里,应该主要是供当地民众日常礼拜。

可以看出,虽然为同一时期开凿,但石窑会石窟和磨里石窟的选址、洞窟形制、造像风格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北朝晚期佛教造像在民间的传播提供了参考,也为构建这一地区石窟演变序列补充了资料。

涅河两岸佛教遗迹丰富,附近南涅水村洪教院出土有800余件(组)佛教石刻窖藏,周边还有北良侯石佛、东良侯千佛碑等,以及大量始建年代可以上溯至北朝的寺院等。李零先生指出涅河两岸的寺庙群都集中在平洛古道附近,大同的佛教艺术,无论是南传去往洛阳还是东传去往邺城,此地都是交通枢纽。交通线路的便捷一定程度上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也为晋东南地区接收造像的新样式提供了条件。

调查人员:武 夏、马 楠、李 辉、景晓敏、

杜 煜、籍建军

摄影:马 楠、武 夏

绘图:肖诗颖、姬凌飞、阴星月

执笔:马 楠、武 夏、李 君

刘永生:《武乡勋环沟良侯店石窟调查简报》,《文物世界》2008年第1期。

山西省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光盘版)》,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

李零:《梁侯寺考——兼说涅河两岸的石窟和寺庙》,《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3期。

同[2]。

山西大学考古学系对圣窑沟石窟进行过调查,目前资料待刊。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大学云冈研究院:《山西沁县五龙头石窟调查简报》,《文物季刊》2022年第2期。

a.宿白:《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文载于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文物出版社、株式会社平凡社,1991年,第225~239页;
b.孟宪实:《论佛教造像中“一佛二弟子”模式的诞生》,《美术研究》2020年第5期。

同[6]。

武夏、马楠、李辉等:《山西沁源五处摩崖造像调查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第3期。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石窟调查组:《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文物》1997年第1期。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安阳灵泉寺与小南海石窟》,《文物》1988年第4期。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石窟雕塑全集(第6卷)·北方六省》,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李裕群:《太原姑姑洞与瓦窑村石窟调查报告》,《文物季刊》1995年第3期。

同[10]。

同[6]。

三壁三龛窟是云冈三期洞窟的基本形制之一,宿白先生提到其数量之多接近云冈石窟第三期中小窟室的二分之一弱。吕采芷认为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中的三壁三龛窟是在云冈影响下发展的,因此李裕群基于上述学者研究认为晋东南地区这种方形的三壁三龛窟来源于云冈,而不是洛阳地区的石窟寺。详见:a.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文载于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文物出版社、株式会社平凡社,1991年,第176~197页;
b.吕采芷:《北魏后期的三壁三龛式窟》,文载于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文物出版社、株式会社平凡社,1994年,第213~218页;
c.李裕群:《山西北朝时期小型石窟的考察与研究》,文载于巫鸿:《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李裕群:《山西左权石佛寺石窟与“高欢云洞”石窟》,《文物》1995年第5期。

李裕群:《天龙山石窟》,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30页。

同[10]。

李裕群:《山西榆社石窟寺调查》,《文物》1997年第2期。

邺城北吴庄遗址曾出土大量东魏北齐造像,何利群据其总结出东魏晚期至北齐天保年间,邺城佛像开始出现新样式,其特点有佛像着通肩袈裟,佛衣贴体,衣纹简洁等。详见:何利群:《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考古》2014年第5期。

同[10]。

赵培青:《陆师嶂摩崖造像》,《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沁县文物馆:《南涅水石刻(下)》,文物出版社,2022年,第372页。

衣纹为双阴线是北齐佛衣特点之一,如北响堂北洞、中洞、南洞,南响堂1、2、4~7佛像等。详见:a.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响堂山石窟》,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7年;
b.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78~79页。

菩萨宝缯先上翘再下垂的样式见于北魏晚期的龙门石窟菩萨像、巩县石窟菩萨像以及山西地区的高平高庙山石窟菩萨像、榆社圆子山石窟菩萨像。详见:李裕群:《山西北朝时期小型石窟的考察与研究》,文载于巫鸿:《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响堂山石窟》,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7年,图版四七。

这类披巾自肩部垂下在腹部交汇,或打结或穿环的旧式菩萨装饰在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仍有部分延续,北齐中后期已不见。详见:何利群:《华北东部北齐至隋代菩萨造型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2期。

沁县圣窑沟石窟胁侍菩萨所着服饰为第一种旧样式,沁县五龙头石窟内两侧壁胁侍菩萨、沁源县程壁石窟第3~5窟胁侍菩萨所着服饰均为第二种新样式。详见:

a.山西大学考古学系对圣窑沟石窟进行过调查,目前资料待刊;
b.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大学云冈研究院:《山西沁县五龙头石窟调查简报》,《文物季刊》2022年第2期;
c.山西大学考古学系对程壁石窟进行过调查,目前资料待刊。

佛像面相长圆,身材清瘦,佛衣宽博,衣裙下摆呈八字形展开,云冈三期佛像、龙门北魏晚期洞窟、巩县第2、3窟佛像均为此特点。详见:《山西北朝时期小型石窟的考察与研究》,文载于巫鸿:《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上党郡,秦置,属并州。……县十四:……涅氏。注六:涅水出焉,故以名县也。”详见:(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上》,中华书局,1964年,第1553页。

战国秦汉至北魏永安前,涅县治所“涅城”一直在今武乡故城镇。详见:同[3]。

十六国时期始,涅县地位逐渐下降,武乡地位上升。涅县隶属乡郡统辖,改涅为阳城后,县治所迁于今武乡县西南阳城村。尽管李零先生提及涅县改名阳城县后,县治所迁至阳城村,但魏书、隋书的“阳城”、“铜鞮”条,仍记载“有涅城”,可知涅城在北朝时期是较重要的城镇。详见:a.(北齐)魏收:《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468页;
b.施和金:《北齐地理志(上)》卷二河北地区(下),中华书局,2008年,第163页;
c.李零:《梁侯寺考——兼说涅河两岸的石窟和寺庙》,《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3期。

见铜鞮条“有旧涅县,后魏改为阳城,开皇十八年改为甲水”。详见:(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地理志中》,中华书局,1973年,第849页。

同[3]。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沁县文物馆:《南涅水石刻》,文物出版社,2022年。

同[3]。

猜你喜欢 武乡 山西武乡石仁底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2023年2期)2023-05-30舌尖上的武乡 记忆中的美味科学之友(2021年8期)2021-08-06武乡红色文化传承及其转型发展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20期)2020-10-26去“武”与复“武”:武乡县得名寻源寻根(2020年1期)2020-04-07情系太行革命老区 武乡砖壁红色之旅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武乡『开花调』的音乐学分析艺术研究(2019年1期)2019-05-13新媒体背景下武乡顶灯舞的发展途径*黄河之声(2018年7期)2018-01-23武乡鼓书名称考证北方音乐(2017年19期)2017-12-08让小米“邂逅”电商中国扶贫(2017年12期)2017-06-16依托红色文化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建议中国市场(2016年20期)2016-06-12

推荐访问:武乡 石窟 山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