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花样滑冰俱乐部教练员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

我国花样滑冰俱乐部教练员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

时间:2024-10-27 12:00:03 来源:网友投稿

陈 丹 李 彪 刘冬森

(1.首都体育学院冰雪运动学院,北京 100091;2.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外国语文源学校,深圳 518118;3.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北京 100084)

花样滑冰作为一项集技术、体能、修养和艺术感染力于一体的运动项目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逐渐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部分优秀的俱乐部运动员甚至已经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与此同时,在竞技体育运动过程中,教练员也是重要的要素之一。教练员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为主要目的,参与竞技运动的全过程,对运动员的思想、身体、技术、心理等全面负责,控制竞技运动过程的各个环节,是提高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1]。

改革开放后,我国花样滑冰项目恢复和发展了30多年,我国在单人滑、双人滑项目上取得了辉煌的竞赛成绩[2]。而保持花样滑冰项目能够在我国长期稳定发展,一支结构合理、执教水平高且职业道德优良的教练员队伍是一个必备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十分迅速,花样滑冰教练员的发展对于普及花样滑冰运动和提高竞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3],但是相关的研究却极为缺乏。因此,了解掌握当前我国花样滑冰的教练员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对我国花样滑冰项目未来的发展有迫切和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依托中国花样滑冰协会进行数据收集,在全国花样滑冰教练员注册考核中通过问卷对全国花样滑冰教练员进行普查性调查,从而深入地分析目前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发展的情况。

2.1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概况

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花样滑冰俱乐部聘用的教练员需要具备资格证书,并且对于体能、心理、康复等训练保障人员也要求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花样滑冰项目对于教练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较高,大约超过80%的教练员接受过职业化的训练,其中还包括部分从国家队、各省市运动队退役的运动员。所以,随着我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及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花样滑冰教练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业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花滑教练员对于提升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2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人数以及分布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总数为391人。超过40名教练的省市有2个,分别是北京(129人)和广东(47人),超过20人的省市有4个,有浙江(27人)、黑龙江(26人)、江苏(23人)和辽宁(22人),低于10人的省市有11个。

2.3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以及执教年限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可划分为积累期(30岁及以下)、适应期(31-40岁)、创造提高期(41-50)岁、稳定发展期(51岁以上)四个阶段。依据我国目前花样滑冰教练员调查结果(表1),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突出表现为年轻化的特征,大部分在40岁以下,占到总数的87.73%。大部分年轻的教练员为省花样滑冰队退役的运动员,年轻化的教练员为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注入了新的动力。无论是在教练员职业化发展积累上,还是在花样滑冰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上均存在较大的优势。

表1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结构(N=391)

其次,教练员的执教年限是教练员成熟度和教学经历的重要因素,是教练员资历与经验的体现[4],也是教练员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参与调查的391名教练员中拥有10 年以上教龄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28.39%(111人),而执教年限在10年以内的教练员,占总人数71.6%(280人)。可以看出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在执教年限上,同样表现为整体年轻化的特征,教练员队伍充满活力。此外,像花样滑冰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在重视教练员执教年限的同时,需要关注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教练员管理者提到,部分教练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实践经历均较为丰富。所以,年轻化的教练员队伍是需要技能和教学能力二者相匹配的,注重教练员结构与执教能力是发展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的重要环节。

2.4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的学历

调查发现(见表2):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总数14%(56人),大专占比25.06%(98人),本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7.8%(226人),研究生占比2.81%(11人)。可以看出,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的学历构成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86%,绝大多数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学历要求,具有一定的运动训练理论基础,少部分还拥有研究生学历。

表2 我国冰雪运动教练员学历结构

通过访谈发现,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学历结构也较为合理。但多数教练员为优秀运动员转业,其学历大多是在运动员时期挂靠某大学,未进行全日制学习;或通过运动等级优惠等政策考取大学,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专项训练占据了很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高等教育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低;或在大学期间依然以专项训练与竞赛为主,真正系统的高等教育接受者较少。

所以,目前花样滑冰教练员群体看似拥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但实际上相对缺乏与花样滑冰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以及系统式的培训、实践、学习。

2.5 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的履历

对于花样滑冰项目而言,运动实践经历的现状评价主要可以从教练员个人专业训练经历、教练员个人参赛经历、教练员个人等级测试级别三个方面来反映[5]。俱乐部的教练员同样可以采用相同的评价内容来衡量和反映其专项运动技术能力。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表4),参与调查的教练员中,25.07%是前国家队或前国家青年队运动员,28.90%是原省或直辖市专业队运动员。54.73%参加过全国性比赛,其中曾经参加过冬奥会、世界锦标赛、国际滑联四大洲锦标赛等重要国际赛事的教练员占比为21.48%。29.41%的教练员自身通过了等级测试8级及以上等级。

表3 教练员个人专业训练经历

表4 教练员个人参赛经历和个人等级测试级别

最后,由于花样滑冰项目本身是技巧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一个运动项目,教练员的培训,不论是对于教练员队伍的自身建设与完善,还是对花样滑冰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导向作用。在教练员的学历教育经历对提高其能力与素质发挥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岗位培训就成为教练员职后业务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统计发现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参加过国家级及以上的岗位培训占38.11%(149人),参加省市级岗位培训人员占比3.84%(15人),参加俱乐部级占比23.79%(93人),院校级2.56%(10人),其他6.14%(24人),而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练占据近25.58%,其中大多为基础教练。

3.1 教练员地域分布不均匀

整体而言,我国花样滑冰俱乐部教练员总数为391人,目前花样滑冰的教练员地域分布不均,呈现出以东北及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自沿海向内陆地区有明显减少的分布趋势。目前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可承受花样滑冰培训费用的人口数量更多,俱乐部可以有更多的学员,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教练员岗位[6]。从事训练和教学的运动员、教练员基数大,其花样滑冰队伍的竞技水平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但在其他地区由于教练员的缺乏,冰雪培训课程以及赛事推广等活动难以开展,冰雪运动难以普及。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总体数量,还是区域分布上,均难以满足花样滑冰运动项目的需求。这制约了花样滑冰在我国的体量,也就难以为花样滑冰运动队提供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保障,教练员地域分布的不均延缓了“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进。

3.2 教练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我国在人才培养体系上与国际其他冰雪发展较好的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花样滑冰缺少由下至上的教练员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基础教练大多未参加过培训,目前开展的组织培训部门包括国际滑联、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各级体育局及体育院校,企业、俱乐部主办的岗位培训还比较稀缺,教练员基本上仅经历了工作初期资格证书、后期培训学习等阶段。相比较而言,日本则建立了联盟式人才培养体系,由联盟到学校再到爱好者,并配合等级测试制度,颁发证书和奖章[7]。国家体育总局在报道的关于“花滑教练员专题培训班更新训练理念”中,授课专家汪黎明介绍,“经过近几个奥运周期备战,花样滑冰国家队层面对体能和康复认识和实践与国际是同步的,但在省级、地市级运动队中,大家的重视程度和训练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8]。可见,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的专业素养、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等综合能力有待提升。此外,职业道德素养也是教练员综合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俱乐部的部分教练员还存在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问题,例如执教过程中时常出现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冷暴力等现象,这也是不可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与花滑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教练员配比低

教练员个体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国内教练员整体的数量。从全国的宏观布局来看,到2022年要完成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的目标任务,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在冰场数量的不断增长情况下,青少年对于学习花样滑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教练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拿大和美国在举办完冬奥会后学习花样滑冰的人口持续上涨,加拿大滑冰协会官网公布的冰场数量1 000座,与之对应的注册花样滑冰教练5 800人,加拿大3 800万人口中每10万人约有15名花样滑冰教练。美国滑冰协会官网公布冰场数量765座,注册教练员6 000人,美国3.3亿人口中每10万人约有1.8名花样滑冰教练员,中国14亿人口中每10万人约有0.02名花样滑冰教练员。

3.4 行业管理不规范

此外,目前花样滑冰协会对教练员还没有提供相应的查询认证体系,其次政府相关监管部门针对花样滑冰教练员这一准入制度的监管力度还不够,给这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在冰场遍地开花的情况下,教练员市场供不应求,一些业余爱好者也都参与到教学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岗位培训和实践指导经验,并且利用信息不对等原因谎称自己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运动员,欺骗雇主和学生家长,扰乱市场提高授课费,降低花样滑冰教练员在业内的声誉和影响力,给行业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相比较而言,挪威与瑞典北欧两国均制定了“冬季项目教练认证计划”,针对教练员培训,挪威制定了教练员培训体系,瑞典建立了体育公共教育组织、体育教育平台,已经统一制定了教练员资格认定标准[9]。可见,我国在教练员岗位培训机会的稀缺以及相关监管培训体系不完善,阻碍了教练员专业能力的提高,也造成了教练员市场混乱。

4.1 技术帮扶花样滑冰欠发达地区

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要发挥政府对大众冰雪运动公共服务的保障作用,强化政府对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的政策支持[10]。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做好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优化区域异质性教练员发展措施。面对花样滑冰项目教练员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做到统筹兼顾,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帮扶工作,制定教练员向其他地区流动的政策与经济补偿办法,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教练员为欠发达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促进联合培养,推进建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调动偏远地区开展花样滑冰运动的积极性,力争使花样滑冰教练员均衡分布。

4.2 向花样轮转冰,实现冬冰夏轮

花样轮滑和花样滑冰属于同根源的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术语和规则相似度高达90%以上,因此花样轮滑作为花样滑冰的替代项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花样轮滑可以实现大部分运动技术的正向迁移,我国南方城市有很好的轮滑教练人数基础,可以轮转冰一些花样轮滑教练作为花样滑冰基础级教练为普及花样滑冰奠定基础[11]。其次,花样轮滑不受场地限制,一片空地即可,更加节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从俱乐部的角度来看,花样轮滑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加容易入门,更容易培养花滑的兴趣。这样既保证了俱乐部的招生,也保证了教练员的收入,同时也推广了花样滑冰这项运动。

4.3 利用赛事活动加速教练员发展

其次,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单位、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相应的投入,大力提倡俱乐部教练员参加各种形式、级别的岗位培训与竞赛组织。如日本冰协每年都设立青少年花样滑冰夏令营,通过柔韧度、爆发力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选拔青少年选手进入国家队,形成了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同时,日本具有完备赛事体系,赛事几乎覆盖全年,包含国际顶尖核心冰雪赛事、全日锦标赛、国内各地区锦标赛、商业化的竞赛表演赛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花样滑冰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提升。立足本土的同时,聚焦世界前沿。我国在发展大众冰雪运动的同时,强化花样滑冰运动项目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培养机制,通过举办不同层级的训练营、赛事等带动在国内范围的花样滑冰发展热度,扩大花样滑冰文化传播,缩小花样滑冰教练员的分布不均[10]。

4.4 建设多维度教练员培养路径

我国相关单位可按照一定周期,邀请优秀教练团队来华执教。通过引进优秀的教练团队,我国教练员能够直接获取最前沿的技术动作与训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可邀请国内外高校教师,向俱乐部教练员开展教法、训练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使我国教练员更好地理解教学方法和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聚焦国内外最前沿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建立起以我国花样滑冰等级测试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将教学体系应用到我国花样滑冰俱乐部的执教过程中,使俱乐部执教走向规范化。

4.5 建立层级分明的教练员培训认证制度

可以学习其他协会的规章制度,各级别的培训由各相应级别的单位负责,E级至D级培训由地方体育局、地方冰雪运动协会负责开展,C级至A级由中国花样滑冰协会负责。结合花样滑冰项目在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开展符合我国社会情况的螺旋式教练员培训认证体系,逐步提升与认证教练员执教能力。最后,完善教练员培训考核与复核体系。可以考虑将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纳入教练员培训的考核体系中,并适当提升所占比例,建立创新性的冰雪运动教练员培训体系;并逐步建立起对已取得教练员资格人员进行每年一检的复核体系。以此来引导教练员形成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并不断进行理论水平提升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这样才能使我国花样滑冰教练员在学历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这将极大地促进教练的职业化水平与执教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4.6 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

当代教练员要求内外兼修,理论与实践并重,科学与经验并存。所以,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提升冰雪运动教练员的理论水平。第一,加强教练员学历教育工作,为基层教练员创造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花样滑冰俱乐部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教练员培训与教育进修的资助措施,或者鼓励教练员参加各种实践交流活动,以多种方式提升花样滑冰教练员的职业水平。如美国职业体育教练员经常参加国际单项体育协会、美国单项体育联合会等举办的各类学习班、经验交流会,促进教练员之间交流与沟通,提高职业教练员运动训练实践能力。第二,鼓励教练员继续向更高学历的深造并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训练手段及科研方法;加强理论研究人员与冰雪运动教练员之间的深度结合,使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总结有效结合。

4.7 规范行业管理

加强教练员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相关部门治理的完整性、连贯性和协调性。首先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作为我国花样滑冰市场的主要监管者,应当做好市场管控的监督作用,建议其汇聚和参考大量先进国家的教练员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国情,推出教练员管理制度,并配有相关监管机制,要求所有在俱乐部任职的教练员,经过国家协会组织的培训并通过相应考核,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所有获得证书的教练员将录入到国家注册教练员数据库中,便于各雇佣单位,清楚查阅每位教练员的相关从业资质,并且落实从业资质年审制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花样滑冰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可以促使我国花样滑冰俱乐部团体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其次从教练员等级的清晰划分、俱乐部教练员注册、注册俱乐部教练员等级考核、俱乐部教练员培训、俱乐部考核办法、俱乐部教练员监管等方面来不断完善花样滑冰教练员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需要区分出基础教练员与竞赛教练员,规范市场秩序,帮助运动员、家长、企业在选择教练员时能够按需选择教练员。另外,体育、工商管理等部门还应进一步细化俱乐部开办营业的资格条件、评价标准,并严格按照相关条件和标准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特别是针对花样滑冰俱乐部教练员必须符合资质,持证上岗等进行仔细核对,从根源处完善监管的过程机制[11]。

在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的良好契机下,我国花样滑冰俱乐部发展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其相匹配的教练员建设体系依然存在着来自宏观和微观的发展瓶颈,严重地制约我国花样滑冰运动项目的社会普及程度与整体竞技水平提高,花样滑冰运动项目作为冬奥会冰上运动项目的夺金大户,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和夺金点,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对项目的培育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整体考量文章所研究的花样滑冰教练员发展和建设的路径,为我国花样滑冰运动项目创造更加优秀的竞技运动水平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花样滑冰教练员俱乐部 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研究——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4期)2022-10-21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成绩突破的探索——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为例冰雪运动(2021年4期)2021-11-20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中国体育教练员(2018年2期)2018-07-23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年3期)2018-01-19侦探俱乐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侦探俱乐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7期)2015-07-25侦探俱乐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5期)2015-05-26侦探俱乐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4期)2015-05-14

推荐访问:花样滑冰 教练员 俱乐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