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陕西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陕西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4-10-26 14:15:01 来源:网友投稿

本刊记者/张瑞芬

“新质生产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的新概念。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 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体系完整性越来越成为衡量地方发展动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陕西产业体系完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实力雄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大数据中心,是国内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规模最大、处理能力最强的中心之一。目前,该中心获评国务院国资委“数据共享试点建设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中煤航测遥感集团供图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陕西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3月12日,陕西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等重要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陕西如何因地制宜,加大创新力度,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面向未来,陕西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我省创新资源富集、创新主体多元、创新生态活跃等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做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强大动能。

西北工业大学聚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孵化科创企业150余家、创业团队60余个;
在西安光机所等科研院所的辐射带动下,陕西光子产业聚集企业320余家,形成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传感、生物光子等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在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等多方科研力量吸引下,陕西初步实现了氢能制、储、运、用的产业闭环,已培育聚集企业140余家……

▷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公开课” 来源:《人民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我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0%,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让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画上等号,需要不断为传统产业加装“新引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引入新的生产资料。说到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传统产业走上发展的新路径。当然,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定力。

来源:央视网

▽陕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Simoa单分子蛋白检测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供图

2021年3月,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这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打破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3年来,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主引擎,全省实现了创新资源聚集、创新功能集成、创新主体融通,政策模式、研发模式、催化模式、服务模式、人才模式、示范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3年来,秦创原有效释放了陕西创新势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和坚实底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

2021年,以国家深化全面创新改革为契机,陕西在5所高校开展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工作。2022年3月,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陕西在全省推进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等院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

在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陕西又推出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以演代评、尽职免责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大放权赋能力度,解开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同时,陕西将“三项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19家科研院所和52家公立三甲医院,试点单位增至145家。

政策“松绑”的同时,陕西聚焦“不敢转”“不会转”,力促“转成功”“转得好”,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通道,为成果转化加油加力。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7%,制造业增长6.0%。能源、非能双向发力,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6%,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4.5%;
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7%。高技术领域发展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9%,有效引领产业升级;
装备制造业年内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增长12.5%。高科技产品生产加快,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55倍,汽车增长33.4%,变压器增长10.3%。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一批转化的科技成果正在加速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推动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不断为陕西重点产业赋能,促进陕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陕西“三项改革”,带动1.8万项科技成果走出高校院所,让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是建设秦创原的重要目的,亦是检验秦创原建设成果最直接的标准。陕西深入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充分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以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8069家增至2.394万家,年均增长43.69%;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6198家增至1.675万家,年均增长39.3%;
培育认定省级瞪羚(潜在)企业7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分别从52家、528家增长到188家、1220家。8.5万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1.8万项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科研人员创办领办企业1232家。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是我国重型卡车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让重型卡车更加节能,更能创造效益。在陕汽车间,刚投用一年多的新能源重卡总装生产线,每4.8分钟就有一辆重卡下线。在机械臂、传送带组成的智能产线上,各个零部件在不同的加工环节流转,而背后控制这一切的,是一条看不见的“数据流”。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陕西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是陕西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动写照。150毫米粗的棒坯经过加热、轧制、拉拔、退火、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序后,成为直径仅有0.8毫米的盘丝……在宝钛股份线材厂,国内首条自主设计研发的钛及钛合金热连轧生产线上的机器正加速运转。

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北部的可可盖煤矿在我国西部地区首次采用钻井法工艺,通过地面远程操控大型钻机施工大深立井,实现“一钻完井,高效成井”的无人化作业,建井效率大幅提高。煤矿将井筒建设周期由采用传统方法的54个月缩减至17个月。得益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可可盖煤矿建成国内首个“5G+智能化建井”系统,彻底改变了煤矿工人入地打井的传统工艺,实现煤矿工人“打井不下井”。

▽红柳林选煤厂智能管控平台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供图

……

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陕西传统产业因地制宜走转型升级之路,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正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目前,陕西正加快5G、千兆网络、算力、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力促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陕西正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近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彬州工厂接近完工,预计今年二季度正式投产。自成立以来,该企业实现了储氢技术的多项突破,打破了我国氢能长距离、大规模储运无法实现的局面,将为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广泛商用提供强力支撑。

在泾河新城隆基绿能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自动化无尘车间里,一片片单晶硅片经过多道工序后,变成太阳能电池片……为了实现“放大每一缕阳光的价值”目标,隆基绿能研发团队聚焦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拓展光伏应用场景,已先后12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2024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涉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塑造产业链群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重点产业链群做优做强做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

综合来源:2024《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4120.76亿元,创历史新高;
就地转化技术合同35124项,占合同总数的50.38%;
就地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1601.17亿元,占总成交额的38.86%。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为绿色储能科技企业里的先锋力量,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先进储能产品研究和开发生产,产品覆盖光储充、新能源储能电站等诸多储能应用场景。“‘双碳’目标为绿色能源带来良机。”谈及未来发展,企业负责人刘伟增满怀期待。

▽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来源:《2023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为了解决光芯片初创企业“流片难”的问题,加速产业集群,打造光子产业生态,中科创星投资建设了光电子共性技术平台——陕西光电子先导院。2023年3月,这一平台在西安高新区全面启用,该平台具备光子芯片制程中的光刻、刻蚀、蒸镀等多项核心工艺,为光子产业项目提供产品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

……

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陕西各地都呈现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勃勃生机,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陕西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挥科创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大氢能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完善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才、资金、项目等要素供给,为我省氢能产业发展营造更优环境。发挥秦创原平台、“三项改革”作用,力促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研发解决功能、以中试确立标准、以产业化市场化降低成本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努力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陕西将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抓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陕西路径,努力在推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充分发挥秦创原总平台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以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尤其要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聚焦光子、氢能、无人智能装备、低空经济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发展基础和秦创原、西安“双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创新优势,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科创区李星 摄

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家布局“双中心”的空间载体,目前光子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传感等产业集群,在特定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拥有较强的领先优势。200余家光子技术企业集聚西安,培育孵化了中科微精、炬光科技、莱特光电、奇芯光电等一批国内光子领先企业。

来源:西安高新区管委会

猜你喜欢 创原新质光子 寻找新质生产力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8期)2024-04-15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生产力研究(2024年3期)2024-03-25陕西:多举措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大众投资指南(2022年31期)2022-12-22《光子学报》征稿简则光子学报(2022年11期)2022-11-26秦创原大事记新西部(2022年6期)2022-05-30我校参加秦创原·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启动会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1年5期)2021-11-23当“秦创原”拥有了“政策包”——陕西70条措施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8年1期)2018-06-05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6年3期)2016-09-26在光子带隙中原子的自发衰减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年1期)2015-02-27

推荐访问:动能 因地制宜 陕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