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强化路径研究

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强化路径研究

时间:2024-10-24 16:45:02 来源:网友投稿

黄巧妮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青秀山训练基地

在我国财政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同时,各级事业单位的发展理念、管理制度和运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诸多颇具创新的变动,尤其是在财会监督工作层面,需要各级事业单位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积极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新财会监督体系,进一步提升单位自身的管理效能,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的财会监督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细节问题和疏漏,严重限制了财会监督工作效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会监督深入贯彻落实,现已成为新时期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话题。

(一)有利于完善财政制度和保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

目前,财会监督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常肩负着监督预算执行的合理性、效益性、合法性等功能,加之我国各级事业单位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来自国家财政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财会监督不仅仅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更是保持事业单位公益性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相较于统计监督、审计监督等其他监督方式而言,财会监督可以贯穿于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事务预算、核算的全过程,通过强化财会监督工作,既能够及时识别事业单位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经济业务,有效防止各类腐败行为的发生,还能够逐步提升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制度意识和纪律意识,从而为事业单位建立反腐败斗争的长效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强化财会监督是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和保持事业单位公益性的内在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治理水平及资金利用率

在各级事业单位实际运营发展进程中,财会监督工作的深入贯彻落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高质量的财会监督工作,一方面,能够依靠专业手段及时消除各制度、流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一步强化对各项经济活动、会计行为和财务管理的严格规范,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治理水平,进而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另一方面,可以深度挖掘当前事业单位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帮助事业单位规范履行治理职能的基础上,实时追踪每一笔资金的具体流向和使用情况,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与使用效益,从而助推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及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事实上,事业单位强化财会监督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中肩负着监督和评价各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核心环节,财会监督工作的深入贯彻落实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对事业单位资金收支、重大决策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的监督评价,客观反映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的真实情况,还能够引导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牢牢树立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缺乏对财会监督与风险防范的重视

纵观现阶段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整体实施情况不难发现,很多事业单位依然缺乏对财会监督与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视,没有充分意识到财会监督对单位运营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尤其是单位领导层和各级管理人员,财会监督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对财会监督工作存在了解不全面、监督主体不清等现象。在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事项中,普遍认为财会监督职能只在审核环节发挥作用,未能深入经济活动链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加之大部分专项监督比较侧重于账簿资料、科目使用的规范上,未能联动多个部门形成监督合力,这就使得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及风险漏项。与此同时,由于事业单位领导层对财会监督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围绕财会监督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推广,这就使得相关从业人员的财会监督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没有留意各项业务处理事项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也没有对财政资金支出环节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加之部分单位并未结合财会监督需要加大资金、人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也没有制定完善的风险预警及应急预案,这些都会影响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实施效果,最终导致财会监督的实际效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二)财会监督机制及配套体系不够完善

鉴于财会监督本身就是一项兼具较强专业性、严谨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作,要想保证财会监督落实质效,必须构建完善的财会监督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借此来为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我国财会改革事业的全面深化,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虽已围绕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合同管理等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并未基于单位实际建立科学、有效的财会监督机制,也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财会监督工作衔接机制,这就导致单位内部的监督合力不足,不仅无法发挥财会监督的警示、监督和约束作用,还很容易造成各部门审核信息不对称、事中监督环节缺失等问题,难以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此外,在进行财会监督工作的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并未设置独立的财会监督部门与内控评价部门,相关财会监督工作多由财务部门兼任,加之并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及奖惩机制,相关人员对财会监督工作不够重视,这些都会对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组织实施造成重重阻碍。

(三)财会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等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督工作迈向了新高度,因而对于财会监督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水准的新要求,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岗位技能。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事业单位常年需要接受内、外部门多方的监督审计,这就使得财会人员日常工作以配合审计工作为主,融入业务一线的机会较少,加之单位并未围绕财会监督组织开展专业化的专题知识讲座、技能演练、专家现场指导等继续教育活动,这就导致财会人员接受再教育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其业务能力与岗位技能水平自然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如何加强专业化财会监督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了事业单位强化财会监督的难点和痛点。

(四)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优异成绩,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并且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面对这一全新的发展趋势,各级事业单位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内加大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财会监督的信息化水平。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并未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对财会监督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将财会监督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也没有适当加大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另外,即使一些事业单位在预决算、会计核算、报销审核程序等方面使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但由于各个模块应用较为分散,并未基于单位自身实际构建统一的财会监督信息化平台,也没有明确基础数据统计口径,因而很难满足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实际需求,甚至无法确保财会基础数据采集的全面性与真实性,最终导致财会监督的实施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

(一)加强全员对财会监督与风险防范的重视

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想保证财会监督工作的深入贯彻落实,必须从创新管理思维与顶层设计的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提高全体人员对财会监督与风险防范的正确认知。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层及各级管理人员应主动摒弃陈旧、滞后的管理思维,明确财会监督对单位运营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将财会监督工作与单位廉政建设工作、职工群众监督工作、党员民主监督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对本单位财会监督管理职责落实情况的全方位考核和评价,以确保财会监督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单位干部领导、优秀职工进行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体人员对财会监督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增强各岗位人员的财会监督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使其在实际业务工作中严格约束和规范自身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行为,在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隐患的基础上,为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组织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财会监督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

为了切实保证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整体实施效果,仅靠提高全员对财会监督的正确认知显然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运营情况、战略发展目标和阶段性发展需求,结合国家财政部门颁发的最新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从多个维度建立健全财会监督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首先,事业单位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明确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岗位职责,并通过设置科学、有效的岗位分离机制,有效杜绝各类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及时识别和解决财会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疏漏,进而为事业单位顺利开展财会监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其次,事业单位应加大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全流程、关键节点和高发风险环节的动态监管力度,并通过建立健全财会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整合单位现有资源,快速消除财会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监督死角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实施效果。最后,为了确保事业单位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在现有规章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参与财会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从根本上保证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深入贯彻落实。

(三)加强专业化财会监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现如今,随着党中央对财会监督的高度重视,要想保证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除了需要建立完善的财会监督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以外,还应深刻领会《意见》精神,精准把握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的落实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化财会监督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应带头抓好财会监督工作,并成立专门的财会监督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单位财会监督、内部控制相关事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全局、统筹部署,进而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执行质效。第二,事业单位应从人才招聘、选拔的角度入手,综合考虑单位自身的财会监督工作需要,通过适当提高财会监督岗位的准入门槛和专业要求,或者主动加强与各大科研高校、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协同合作,广泛吸纳更多兼具专业知识储备、财会监督经验和现代技术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三,事业单位应深度解读国家最新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和财经政策法规,不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专题知识讲座或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现有财会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建立起高层次的财会监督人才库,促使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开展。

(四)借助现代科技搭建财会监督信息化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在加强专业化财会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紧跟当今时代发展步伐,致力于财会监督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事业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构建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彻底打通以往数据不能实时流通的信息壁垒,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的中央、地方财政数据线,真正意义上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高效共享和利用。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对海量数据信息的量化分析,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单位日常业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财会风险,以充分发挥财会监督的监测、警示作用,最大限度地防范财会领域的重大风险隐患,以便更好地助推新时期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革新。

综上所述,加强财会监督是新时期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和保持事业单位公益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举措。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财会监督强化路径方面的研究,明确当前单位财会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并基于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全员对财会监督与风险防范的重视、建立健全财会监督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加强专业化财会监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精准程度以及财会监督数据的利用效率,从而为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助力国家实现2025 财会监督目标作出更多的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财会事业单位监督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10期)2018-10-1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夯实监督之基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推荐访问:财会 路径 事业单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