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丽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流转制度,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和监督农村集体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行为”。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产权制度不健全、资产流失严重等。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采取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举措。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明确产权、规范管理、优化运营、推动创新的政策建议,以提供参考。这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信息化;
农村集体经济;
管理模式;
新型经营主体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期,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其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问题突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关键在于明确产权、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这不仅关系到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当前,正值“十四五”关键之年,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让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让集体经济的发展更有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产权归属不明确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村级集体经济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委托给农户家庭经营。但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对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和归属没有规范。许多村民家庭在集体事业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实物投入也没有得到清晰的记录。随着时间流逝,当初参与集体事业的一代人相继离世,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又不健全,新一代村民对这些资产的产权归属并不了解,理所当然地会产生争议甚至纠纷。再加上少数不法分子和内部人员的非法占有、挪用行为,这更使问题复杂化。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也让本应蓬勃发展的村集体经济雪上加霜。而那些缺乏明确产权证明的财产,不论遭受何种损失,主人都无计可施。这样的后果无异于给农村经济活力浇盆冷水,因为没有人愿意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是不确定的。
(二)资产流失严重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将隐患与危机泄露于集体经济之中。首先,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很难确定,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随意处置。一些心怀叵测的不法分子就趁机侵占集体财富,将土地低价转包牟取暴利,将林场改建豪宅,甚至公然挪用集体账户资金置办私人产业。此外,部分集体经济内部管理人员,也借机行贪图私。他们明明清楚产权归属有争议的资产不应处置,但仍然擅自将其低价转让或折价掠走。而当这些事情发生后,却无人可问,无处追责。因为这些资产本就产权不明,难以归罪于个人。于是,农村集体的财富就这样在监管制度的空白下,不断遭受蚕食。这无异于村集体经济的资本在持续减损,竞争实力被削弱,民生保障功能下降,削弱了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本应繁荣的农村集体经济雪上加霜,也让广大农民在经济上越发疲软无力。
(三)信息化水平低
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运转的核心驱动力。然而,许多农村地区在这一领域却严重滞后,信息化建设短板明显。具体来说,基础设施方面,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终端接入点稀少;硬件设备方面,计算机等信息化办公工具缺乏,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不足;软件系统方面,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未建成,各类信息化应用推广程度低。这使得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无从谈起,管理工作仍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信息传递迟缓,数据分析困难。再加上部分基层管理者对信息化轻视、应用意识淡薄,导致缺乏信息化规划与人才培养,无法与时俱进。低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率。如果任其发展,数据信息化建设无法符合现代经济的需求,势必会限制集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二、明确产权与规范管理
(一)清晰界定产权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犹如一幅地图上的坐标系,明确标示出每一处财富所属。只有坐标准确无误,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受益者才能各得其所,开发效益也才能最大化。具体来看,明确所有权,等于为集体资产标上了不可侵犯的界线,有效遏制住了外部分子的觊觎之心。历史证明,许多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产权模糊这个空子,将集体资产据为己有。明确经营权能严密监督资产使用流向,防止资金套现;
明确收益权和处置权则避免了某些人攫取集体利益、擅自处理资产的可能。总体而言,明确产权在维系稳定的集体经济运转中发挥着“标本兼治”的关键作用。但我们也要清楚,光靠文字规定还不足以形成坚硬的防线。还需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使产权制度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这是确保制度权威性和稳定性的基石。此外,完善集体资产的登记备案和信息公示制度同样不可或缺,这样才能随时查验产权归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相关部门还需强化执法监管,确保产权不受侵犯,权利人的诉求能够得到积极响应。只有做到法律体系完备、信息透明共享、监管制度严密,产权这面旗帜才能在农村集体经济的疆土上高高飘扬。
(二)完善登记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登记制度,犹如一面“资产地图”,可以清晰、完整地记录和反映集体经济领地上点点滴滴的财富坐标。而要绘制出这样一幅集体财富的“坐标系”,就需要明确登记的边界和要素。具体来说,登记内容应当全面覆盖农村的各类集体资产,不仅有田、土、林、水等传统资源,还要包含道路设施、公共建筑、村级企业在内,以便全景式掌控。在记录这些资产时,既要注重质量,如种类、数量、所在位置等客观信息,也要注重价值,对资产的评估定价不能模糊带过。只有做到内容全面、质量高精尖,这张“地图”才能成为权威的集体资产坐标系,为后续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与此同时,还需建立统一权威的登记机构,制定标准严密的登记程序,让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有条不紊进行,防止差错百出。统一设置县域内的集体资产登记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权威性,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使各类资产数据能够高效汇总,有效挖掘管理价值。此外,资产登记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建立定期更新的长效机制。为应对农村形势和资产结构的变迁,登记档案也必须随之更新,以确保其时效性。还应注意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严密核查访问权限,防止登记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泄密或者遭到篡改、盗用等风险。这样,一份权威精确、动态更新的集体资产“坐标系”才能为规范资产管理提供坚实基石。它不仅能保证资产使用的透明度,也为维护农民财产权益提供了有力监督手段,助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规范管理流程
集体资产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犹如为资产运行设置了“流程监控器”,通过对每个环节的严密限制和监测,有效遏制违规操作的可能。具体来看,首先需要明确管理的全流程,将资产购置、使用、维护、处置等每个步骤都纳入规范化布局,设置限期、条件、审批内容等控制指标,严防资产被私自挪用、损毁。以资产购置为例,购置标准、采购环节、批量审核都应有明确规定,杜绝随意变更,防止采购弊案发生。其次,还需建立“双监督体系”,对流程运行情况进行内外部监控。内部监督主要依赖内部审计和财务核查,发现流程实施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外部监督则通过村民积极参与,对资产流向进行公开监督,一旦发现异状立即反映。此外,管理流程的记录和存档也十分关键。所有的操作日志、审批记录、资产信息都应妥善档案化,便于流程监控和事后审计。最后,管理制度建设需要与上位法保持高度一致。无论是操作规程还是业务流转,都不能违背法规方针,确保管理过程合法合规。可见,在各个方面“织密”管理流程“防控网”,做到规范严明、监管高效,是创建顺畅的集体资产运行机制,避免监管真空带来的风险,也是确保资产“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值得各地高度重视。
三、优化运营与提升效益
(一)盘活存量资产
农村集体经济领域中,存在大量闲置或低效运营的资产,这些“沉睡的财富”如果能够妥善加以利用,将为集体经济注入巨大生机。具体来看,出租模式可以将闲置房屋或农用地有偿转包给经营主体,通过提供场地设施支持其开展农产品加工、农家乐等业务,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租金收益,还可以促进就业、带动地方经济活力。此外,集体资产还可以通过入股方式联合外部力量,比如引入大型农业企业入股农田水利设施或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在资本、技术支持下实现规模化协同经营,既分散了风险,也能取得丰厚回报。当然,集体资产也可以选择与周边村落的集体组织或企业展开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整合彼此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除此之外,盘活存量资产手段还有土地流转、旅游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种类丰富。但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决策机制、风险防控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制度创新驱动资源要素活力释放,让集体经济焕发蓬勃生机。这种“精准激活”模式不仅启动了存量资产的井喷效应,也为集体事业注入了持续向上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值得积极探索和广泛复制。
(二)发展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是振兴乡村集体经济的“致富秘籍”,通过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发展,可以让集体经济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具体来看,特色产业孕育需要根据本地区优势资源进行方向选定。举个例子,山西省静乐县段家寨乡五家庄村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努力下,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先后引进山西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青州坤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经营集体土地 1500 亩,打造以“麒麟西瓜”为主品牌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此举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家庭收入。同时,立足于扩大“静乐裁缝”品牌效应,由村集体通过资产占股方式,牵头成立了山西创星金隆服装有限公司,吸纳移民户 356 人务工,按照村集体 50%、农户 20%、经营主体 30%比例分红。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全县的先进典型。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也是保障效益的关键。从麒麟西瓜基地建设、终端销售与品牌打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使之有机衔接,协同推进,产业链条扎实、运行顺畅。当然,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还需要持续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政府需要大力引进装备和工艺,加快从业人员养步伐,确保产品的差异化实力;积极学习国内外成功案例,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可见,发展特色产业需要全方位布局和部署,只有做足“文章”,挖掘优势、对象利基市场,抓牢产业链条,实现科技和管理双轮驱动,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集体经济腾飞。
(三)探索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为集体经济注入了无限机遇,通过开拓更广阔的领域,集体资产可以实现更丰富的组合运营。如果说单一的农业生产像一条固定的“单车道”,多元化经营则为集体经济打开了“八车道高速”。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集体经济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自由选择“乘坐”农产品精深加工车道、生态旅游车道、电子商务车道等,全速推进,实现经营的优化,让利润的高速增长橙黄交织,奏响集体事业发展的凯歌。当然,“乘车”选择还要考量路况与自身优势。举个例子,某藜麦产区可以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禀赋,大力推进藜麦精加工产业,也可以同步开发藜麦文化旅游,实现农业生产和休闲体验的有机联动。再比如,个别偏远山区可以引入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渠道帮助农产品打入更大市场。可见,科学选择最匹配的多元化经营道路,既能发挥集体资源优势,又能打开市场新空间。在高速推进过程中,还需要警惕经营的风险隐患。集体组织要建立良好的风控机制,准确评估新业态的投入产出比和市场前景,必要时及时撤资止损。此外,不同业态间的协同效应也需关注,通过资源共享和业务互补达到“1+1>2”的增值组合。总的来说,多元化经营为集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也需要审慎驾驭、稳扎稳打,方能走得长远。
四、推动创新与激发活力
(一)创新管理模式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大胆推陈出新,构建符合新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和错综复杂的竞争环境。具体来说,建立信息化数字平台已经势在必行。这种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全面监测与智能决策,有效提升资产管理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帮助管理层更好把握辖域内集体资产的数量、结构、布局等全局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和运营评估,并为后续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合同运营也是创新管理的重要抓手。将闲置或低效资产的具体运营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或专业公司,通过签约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可以有效提升资产的市场适配性、经营活力和获利水平。管理主体只需对合同履行情况和经营效益实行监督考核,简化了管理环节,降低了经营风险。当然,创新还需要从组织形式入手,构建服务型管理机制和合作平台机制,增强集体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和集约化运作能力。此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集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产改造升级后劲,也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总体来说,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需要从理念到制度、从组织到模式全面开花结果,扎根农村实际而理念先进,方能汇聚发展新动能,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集体经济事业。
(二)引入市场机制
市场竞争的力量犹如一股滔滔江水,能够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和持续增长。为了让集体经济组织在这股浩浩荡荡的市场浪潮中不致溺水、飘零,需要打造坚实的“船体”,进行全方位的“装备”。首先,可以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让管理层与员工的收入与集体资产运营业绩实现高度挂钩。这无疑会激发起员工的市场意识,使他们主动学习市场知识,研究不同产品的消费群体和用户心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营方向。其次,组织还需要在市场“遇风化雨”时,保持适应能力和韧性。这需要管理层预测可能的市场变数,评估各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选择最优配置的资源分配方案。如果某一经营方式蒙受损失,也要及时关闭亏损项目,控制所有的市场风险。此外,要在竞争的红海中脱颖而出,集体组织还需注重技术研发和品牌塑造。只有持续推陈出新、不断提质增效,同时打造高知名度的集体品牌形象,才能在客户心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在数十万家“小船”组成的市场队伍中引领风骚,成为“总旗舰”。所以,完整引入市场机制不仅需要制度创新,也需要开拓市场视野与锐意进取的开放心态。这能推动集体经济在市场的浪潮中砥砺奋进、蛟龙出水。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确实可以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使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在支持像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时候,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当在金融和政策两方面给予新型经营主体力所能及的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在初创期和发展期都迫切需要启动资金和经营资金,政府可以通过贴息贷款、贷款担保、发放补贴等多种方式给予资金扶持。同时,政府还应制定鼓励性政策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比如给予税收减免、土地流转政策倾斜等。这些金融和政策支持将大大缓解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压力。新型经营主体普遍缺乏管理和经营技能,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进行系列讲座,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调研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面对面指导。这些措施可以切实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政府还应当在市场开拓和渠道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因为这关系到新型经营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政府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或举办产业博览会的形式帮助新型经营主体拓展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应当协调大型流通企业或电商平台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合作,为其产品开辟更广阔的销售渠道。这无疑能够带动新型经营主体的产值和利润大幅增长。
五、结语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明确产权、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完善产权确权登记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关系国计民生,任务艰巨繁重。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筹区域平衡发展,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动工作扎实开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农工党衡水市委关于《发展壮大衡水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提案[N].衡水日报,2024-01-11(A02).
[2]孙柳青,金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研究[J].河北农业,2023(12):43-44.
[3]于晓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新农业,2023(12):95-96.
[4]胡伟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03):35-37.
[5]任开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J].财经界,2015(12):17.
[6]李学民.加强集体资产管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莒县长岭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做法[J].农业经济问题,1998(06):52-53.
(作者单位:静乐县康家会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模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8期)2021-09-10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34期)2017-01-05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21期)2016-10-18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9期)2016-05-24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信息化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