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计算过自己每天使用电子设备多长时间吗?短视频、游戏、漫画……当今社会,眼睛面对的“诱惑”太多了,困扰现代人的不仅仅是近视问题,眼干、肿胀、充血等种种不适也常不期而至。其实,这是眼睛发出的疲劳信号。
“看不清”正成为“新国病”
《中国视力健康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普遍存在各种程度的视力损伤,其中,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人群已达4.8亿~5.3亿,且低龄化现象愈发严重。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为74.4%,高中生为83.3%,大学生则高达87.7%。除先天因素,近视主要是由于日常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比较突出的是电子产品的过早大量使用等。“看不清”正在成为中国不容忽视的“新国病”。
与此同时,眼部亚健康问题也对老年群体造成极大的困扰。调查显示,与年龄性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全球50岁以上成年人首要致盲疾病之一,这类病在我国患病人数超过3000万,并且以每年30万人次的速度增加。
与以上两类情况相比,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视疲劳则更为普遍。《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其中移动端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87分钟,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51分钟。随着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长升高,手机的蓝光和辐射,以及使用手机时眼睛的调节,视疲劳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视疲劳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人眼视物超过其视觉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出现伴或不伴全身症状的视觉障碍、眼部不适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视物后出现以下情况:(1)视觉障碍,包括近距离工作或阅读不持久,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等表现。(2)眼部不适,出现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痒、眼干、异物感、胀痛、眼眶疼痛、眼睑沉重等表现。儿童对于眼部不适可能难以清晰表述,可出现瞬目异常、歪头视物、频繁揉眼等表现。(3)全身症状,可能出现易疲劳,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严重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其他神经官能症症状,伴或不伴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症状。
专家共识给出防治建议
近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组发布《中国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以下简称《共识》),为防治视疲劳提供了科学指导。《共识》指出,视疲劳的治疗原则是首先对因治疗,消除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1)屈光不正未得到科学矫正:未矫正或未准确矫正的屈光不正,尤其远视或散光,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对于高度屈光参差,采用框架眼镜进行矫正,由于双眼视网膜成像倍率不等,双眼融像功能受到影响,易导致视疲劳。针对这种情况,通常经过准确验光配镜可缓解。对于难以适应眼镜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者,可依据患者适应情况分阶段矫正,或更换适宜的屈光矫正方式。对于老视者,应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告知不同矫正方式的使用方法以及优缺点,缓解焦虑情绪。
(2)双眼视功能异常: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主要包括调节功能异常、大度数隐斜视、聚散功能异常、调节聚散冲突以及单眼视力低下或单眼抑制等。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等。针对这种情况,给予相应的调节和聚散功能训练,提高调节与聚散功能,消除调节聚散冲突,提升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可缓解视疲劳。在视觉训练的基础上,适当移远阅读材料以及针对性增加近附加屈光度数或使用棱镜进行补偿,可减轻部分双眼视功能异常。
(3)干眼:71.3%干眼患者出现视疲劳的症状,而51.4%视疲劳患者符合干眼的诊断标准。此外,因视频终端画面质量欠佳等造成用眼需求高、注意力集中时,瞬目频率下降可同时导致干眼和视疲劳。对此,可使用能改善干眼的药物,比如:具有保水作用并补充泪液电解质、滋润和润滑眼表、缓解眼表刺激症状的人工泪液;
促进泪液分泌、稳定泪膜的药物;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并缓解眼部炎性反应的药物;
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代谢和修复的药物。
(4)视频终端综合征:视频终端使用时间超过长,使用平面屏幕,以及屏幕照度异常、频闪、色觉搭配失调、分辨率低下、图像清晰度低下等屏幕相关因素,注视角度不舒适等人体工程学因素,均可增加视疲劳的危险。对此,需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设计个性化处理方案。若使用视频终端时间过长,则建议少用或停用;
对于不可避免使用视频终端者,可换用高频闪、合适亮度、防眩光屏幕,或改用类纸屏,或调整坐姿和桌椅高度等,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对于头戴沉浸式显示应用带来的数字眼疲劳,可通过采用设计优良的头戴设备,尽量选择双目设备,选择合适的屏幕显示比例,控制使用时间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视疲劳程度。
(5)环境:对于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或强紫外线辐射环境者,可通过使用加湿器、湿房镜、防护镜、改良环境等方式,降低不良环境对泪膜的影响。同时,应保持环境照明的亮度均匀,减少眩光。
(6)其他:对于具有全身因素者,须及时转诊;
对于有精神、心理因素者,须进行相关精神和心理治疗和疏导。
对症治疗
首先是药物治疗。一是改善血流药物,通过增强睫状肌功能和增加睫状肌血流量,改善眼调节功能,达到治疗视疲劳的目的;
主要代表性药物包括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二是睫状肌麻痹药物,利用外周抗胆碱能作用,使平滑肌松弛,并解除血管尤其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视疲劳的目的;
主要代表性药物包括山莨菪碱滴眼液、托吡卡胺滴眼液等。三是中药,可以使用具有养肝明目、补肾益精或补血安神等功效的中药进行内治调理,也可采用中药熏蒸等中医外治疗法。此外,含维生素类的滴眼液,如维生素B12,对缓解视疲劳的症状有一定效果。另有研究显示,欧米伽- 3脂肪酸、浆果提取物补充剂,也可缓解视疲劳和干眼的症状,含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成分的药物,对缓解视疲劳也有一定效果。不过,用药前应注意用药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定期进行检查,必要时监测全身相关功能指标。
其次是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物理治疗,如热敷(以42℃为宜,可以使用专门的热敷眼罩,但不要戴着热敷眼罩睡觉;
也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早晚各1次,每次以10~15分钟为宜)、湿房镜、激光治疗等对干眼导致的视疲劳有缓解作用;
雾视法、远眺法和眼保健操等,可使眼部得到充分休息,改善眼周循环,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
针灸、按摩等中医外治疗法,对缓解视疲劳也有一定效果。
需要长时间近距离视物者用眼期间应间断休息,同时合理规律作息,平衡工作量,加强锻炼,合理饮食,端正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以及具有优化亮度和对比度的显示设备。
爱眼护眼,别陷误区
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借此机会,我们特别提醒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开各类用眼误区,科学用眼护眼,保护眼部健康。
误区一:眼药水直接滴眼球上
很多人习惯将眼药水滴在眼中间,也就是眼球上。这样的操作是不对的!药液刺激角膜后,眨眼次数增多,使药液外流而降低疗效。同时,药物直接接触角膜,也会给角膜带来更多的药物性损伤。
眼药水的正确使用有以下4个步骤:第一,在使用之前,先检查一下药名,查看需要滴的剂量,确定药品在保质期内,再看看有没有变色、异味、浑浊等情况。如果制剂本身就是浑浊型的,在使用前要将它轻轻摇匀,保证药液的浓度一致。第二,将药水准备好后,要第一时间把手洗干净,避免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感染。第三,把头轻轻往后仰,眼睛向头顶的方向看。食指要将下眼皮往下拉,露出结膜囊。在眼睛上方1~2cm的地方,将眼药水滴到结膜囊内。第四,用中指压迫鼻内侧和眼角之间的鼻泪管,防止它吸收到嘴中,滴时要把嘴张开,便于保持姿势。滴药后,轻轻闭上眼睛5分钟即可。
误区二:黑暗环境中,调亮屏幕看手机
现在很多人习惯睡前关灯后在黑暗中看手机,这个阅读习惯其实会严重影响眼部健康。一方面,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时,瞳孔会适应性扩大以更好地接收光线,而有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风险的人群,房角很窄,瞳孔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房角堵塞,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另一方面,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因为对比度太强,较日常光线下看手机更容易造成视疲劳。视疲劳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干、眼痒等。长期处于视疲劳状态,可能会影响视力。
因此,在黑暗环境中应尽量避免频繁、长时间看手机。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看手机,建议适当调节屏幕亮度,最好在明亮但不刺眼的情况下使用,并及时休息眼睛以减轻视疲劳症状。
误区三:孩子近视不可怕,长大做手术就能治愈
许多人认为,只要戴上眼镜就能解决近视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孩子近视不可怕,等长大了做近视手术,不用戴眼镜裸眼视力也能达到标准,近视就治愈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治愈近视、降低近视度数,手术也不能真正治愈近视。
临床上,近视手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状体屈光手术两种。角膜屈光手术是为了使近视患者的聚光点后移,人为在角膜上制造一个凹透镜。而如果角膜太薄或近视度数太高,可能就需要做晶状体屈光手术。晶状体屈光手术是将一种带有近视度数的特制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眼内,以达到改善视力的效果。可以看出,近视手术只是将眼镜“戴”到了眼睛内部,而并没有从机制上阻断近视的进展,患者近视持续加重或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切勿认为手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近视问题。
误区四:随便买一副老花镜
正常情况下,人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会调节眼内肌肉——收缩睫状肌,使眼内晶状体弯曲度增加,从而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但随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看近距离物体模糊不清,这就是“老花”。
有些中老年发现自己“老花”后,会随便购买度数、瞳距固定的老花镜,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无法使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视疲劳等。购买老花镜应因人而异,必须到医院或专业机构验配。此外,也不要“一副老花镜戴到底”,长时间佩戴一副老花镜,镜片出现划痕、老化时,会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每5年重新验光、配镜,戴了不合适的眼镜,甚至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
误区五:手机调成“护眼模式”任意刷
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的同时,又担心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手机“护眼模式”便应运而生。手机在普通模式下,一般显示的是白色光,这种白色光是由红、蓝、绿三种光融合而成的。而“护眼模式”的本质其实是防蓝光,主要是通过调节屏幕亮度,用软件算法减少蓝光,使得RGB色调中的红光、绿光得以更多地融合,从而杂交出更多的黄色调。因此,在开启护眼模式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屏幕色调发黄。
波段在415~455nm的蓝光属于有害蓝光,尤其是440nm左右的蓝光,它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但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波段在455~500nm的蓝光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具有调整生物节律、情绪、记忆力和产生暗视力及影响屈光发育等重要作用。
“护眼模式”降低了屏幕的整体亮度和对比度,有的还会把色温调得柔和一些,这些都可以缓解眼睛的紧张状态,尤其是在黑暗中看手机时的眼疲劳。但电子产品对于眼睛最大的伤害也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蓝光,而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产生的视疲劳。
此外,“护眼模式”会降低屏幕的亮度,如果在白天户外高强度光照环境下使用此模式,眼睛需要更加费劲才能看清楚屏幕,反而会增加眼睛的疲劳感。
猜你喜欢 护眼干眼屈光 护眼“ABC”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2022年6期)2022-08-22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正确用眼、护眼中老年保健(2021年10期)2021-08-24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9年3期)2019-04-13竟是“干眼”找上门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9期)2019-01-07爱眼护眼,知识和行动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6期)2019-01-06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基层中医药(2018年10期)2018-12-06爱眼有道系列之三 干眼及其治疗防范策略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7年13期)2017-08-16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7年13期)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