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 点心
在遍地是套路的网购世界里,“一分钱一分货”早已不再是金科玉律,如何跟商家斗智斗勇、避开不必要的“贵替”,才是当代购物必备技能。
找平替的学问,
博大精深
说找平替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为过,就拿网购如何搜到便宜好物这一分支来说,技法就五花八门。
第一大“门派”是发掘商品更“朴素”的身份,这或许是被“粉红税”收割麻了的女生含泪总结出的技巧。
比如想买个带隔间的首饰盒,最便宜的塑料盒二三十元,要是再加上什么“高档”“精致”“大容量”“送礼”等关键词,价格又翻好几倍。而这时,如果你去搜鱼饲料盒,就会打开新世界大门,隔层多、密封好还便携,最重要的是,它10元封顶。
再比如出游必带的分装瓶,一般一套十来块钱,虽然不算贵,但经常出门一次丢一次,也难免心疼。这时,细心的网友发现了医用离心管这种好东西,各种容量和型号畅选,而且密封性肯定好于一般分装瓶。作为实验耗材,它都是批发价,便宜的十几块钱能买100多个10ml容量的小瓶子,恐怕这辈子出游都够用了。
第二大“门派”是找原产地,这年头,找工作要直接和老板谈,买东西也得直接和原产地厂商交易。具体做法是在购物时加上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名,最大限度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比如买四件套,直接看南通的,那是我国最大的家纺生产地。想买饰品,可以搜青岛,青岛得益于地理优势,面向欧美日韩等市场,能最早感知真正的“东大门”时尚。想买皮革,就看浙江海宁,人家江南地区扎扎实实在做好皮子。
商家都知道年轻人的钱好赚,所以“贵替”的重灾区遍布年轻人的生活。同样的物品,被贴上年轻人常用的检索关键词,如“职场好物”“租房好物”“网红同款”等,就约等于打上了溢价标签。
如果一时半会儿想不到巧妙的平替,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尊崇原教旨主义,掌握一个“返璞归真”的购物准则。当你需要一个物品的时候,那就找到它核心的描述词,千万不要手动贴标签。
比如你搬家需要打包盒,就不要给它加上“搬家神器”之类的前缀,直接搜“纸箱”就行。经常交“智商税”的朋友都知道,那些商品描述里的华丽辞藻,其实早就标好了价格。
平替版的生活,
越过越上头
年轻人不只在购物时热衷于淘平替,还试图从日常的方方面面入手,彻底过上平替版的生活。没钱去国外旅游没关系,年轻人会发明“假装在国外”系列,让“国外”只成为一个形容词。
网上有大量“假装在国外”的出游攻略:想去泰国,就去西双版纳,那里的大佛寺是中国境内最像泰国的寺庙;
想去俄罗斯就去哈尔滨,多走几公里的哈药六厂被网友称为中国的卢浮宫,不仅外形相似,里面同样金碧辉煌。
你有你的川西瑞士,我有我的霍格沃茨哈尔滨分茨,他有他的圣托里尼大理分尼,我们都有美妙的假期。研究一圈后发现,人健康地活着,好像也不需要花太多钱。
找平替越来越上头的年轻人,自己抠抠搜搜还不打紧,还得带着家里的“毛孩子”一起省钱。比如用酵素桶替代储粮桶、把鸡蛋板盒子当猫玩具、去外面捡树枝做猫爬架……而真正省钱的王者,不仅会用纸箱平替猫窝,还会说:猫挠花了不要紧,我还能拿去卖废品。
还有更走火入魔的朋友,连考证都开始找平替。这样精打细算下去,以后拿个学历找份工作估计都会有网友测评性价比了。
小孩子才“精致穷”,
成年人都在“精致省”
平替虽平,但不能没有,主打一个又抠又爱买,而攒下的钱,在该买贵替的时候绝不含糊。这种消费模式换种听起来高级点的说法,就是现在流行的“精致省”。
和隔壁定位“精致穷”,人前光鲜亮丽、人后口袋空空的年轻人不同,“精致省”的年轻人还是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只是也没有宽裕到可以闭眼花钱,所以还是需要动用智慧,该省省该花花。
“月光族”“日光族”早已是十几年前的过气族群,“月入两万,过得像月入两千”才是现状。
当代“精致省”的年轻人追求的是把有限的账户余额用到极致,绝不让一时兴起的消费使自己陷入拮据的境地,手有余钱才有安全感。
自以为精打细算的上一辈父母总担心孩子不会过日子,殊不知孩子们的真实日常是:消费升级,无动于衷;
物质攀比,隔岸观火;
抠搜指南,逐字学习。
近两年的社交平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省钱博主”,一些“极简狠人行为”“看完物欲消失了”“人活着不需要多少钱”系列成为新晋流量密码。
博主会宣扬一种“省钱哲学”,给省钱这件事赋予成就感,把越过千山万水找到最平的平替当游戏,并美其名曰“快乐的成本其实很低”。
当年轻人的社交平台被这些关键词包裹时,有人调侃说,这叫“穷人占领网络,富人走入生活”。毕竟,是“淘到全网最低价”更爽,还是“不看价格闭眼入”更爽,大家都心照不宣。
只可惜这届年轻人的钱包松弛度,是上不如老下不如小。要是有人质疑你:买个东西还要费劲巴拉研究这么久,享受生活的时间浪费了。你就回答:你懂生活,但不懂我的工资。
摘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生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