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忠信 冯莹莹
摘 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厚重的历史逻辑,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不同时期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不同的理解与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具备高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的供给体系,它的内涵包含在经济大循环、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价值层面等维度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包括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包容性明显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主要包括,将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深入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深入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4-0001-04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到高质量发展阶段”[1]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九届历次中央全会、党的二十大都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深入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概念虽然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但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自建国以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也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提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沿革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60年6月14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数量不可不讲,质量要放在第一位,要提高质量、规格,增加品种。”1971年1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在航空工业产品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你们搞生产的,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要对党、对人民负责,对祖国的荣誉和战士的安危负责。”1975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明确提出,“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这包括品种、规格在内。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通过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关于质量问题的重要论述,表明当时党和国家已经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注重经济发展数量的基础上开始关注质量。
2.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强大物质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的增長方式的论断,他在讲话中指出,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4],而且强调“全党要提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大意义的认识”。此时党中央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深层次认识,开始注重经济发展由数量型的扩张变成质量、效益型的发展。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经济增长方式”替换为“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此时,党中央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发了一系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断。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等。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此时,党中央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全面完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要求。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
1.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出现了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比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民对于物质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力取得大幅提升。1981年中国GDP为0.19亿美元,排名全世界第11位,占世界GDP总量的1.67%,仅占到排名第一的美国GDP的5.92%;
2017年中国GDP为12.31万亿美元,稳居全世界第2位,占世界GDP总量的18.15%,占排名第一的美国GDP 的63%。此外,1981—2017年中国GDP平均增速为8.5%,位居世界第一位,远超美国2%的平均增速。2017年中国多项核心经济指标长期位列世界前两位,其中,货物贸易世界第一、服务贸易世界第二,高铁、高速公路总里程,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遥遥领先于世界,全世界500多种工业产品中中国产量第一位的超过220多种。因此,到2017年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取得大幅提升,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平衡指的是经济内部结构的不平衡,主要包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脱实向虚的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2017年中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71,说明城乡差距较为明显;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不平衡,在2017年前出现了因发展经济而造成环境破坏的情况,主要体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不充分指的是经济发展总量大但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不充分、国内有效供给不充分、动力转换不充分、效率发挥不充分。
2.人民对经济发展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下,人民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需要解决的“有没有”问题,转变为“好不好”的问题。过去人民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吃饱穿暖”的生存层次,而新时代人民的需求不仅要求“吃饱穿暖”,更要求“吃的健康、穿的有个性”的发展层次上的需求;
过去人民需求的维度较少,更多聚焦在物质需求上,而新时代人民的需求是多维度的,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文化、环境等维度的;
过去人民的需求更多是以追求生存为基础的硬需求,而新时代人民的需求更多是以追求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软需求。因此,在新时代人民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主要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厚重、内容丰富、学理支撑扎实、体系完备,主要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定义、深层次内涵、鲜明特征及内外要求等方面把握,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定义
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有明确的定义[5],它指的是能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能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明确地说就是我们经济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定义为:以高效率,高效益生产方式为全社会持续而公平地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经济发展,具体的形态上就是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供给体系。
(二)丰富内涵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价值等维度把握[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维度内涵体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整个经济大循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追求的目标,它要求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高质量的特点;
流通过程更加顺畅,一、二、三产业都能与能源、交通各部门实现顺畅连接,内外部流通畅通无阻;
分配领域的高质量体现在社会成员在最终产品、服务和财富的分配上不会出现差距过大的情况,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消费领域的高质量指的是能够提供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创新等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消费能够在拉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中观层面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产业层面,产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的是产业的规模效应越加明显,成本降低效益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按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顺序依次递减,其中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二产业有完善的体系,第一产业有稳定的基础能够确保粮食安全、产业稳定。
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充足,经济领域的微观主体主要指的是企业和个人,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具有活力充足,科技创新动力强劲,品牌影响力强,管理理念先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靠等特征。高质量发展中个人主体消费活力旺盛,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避免产生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难题。
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价值层面的内涵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适应了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也适应了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的自然规律,以及人与社会为基础的社会规律。
(三)显著特征
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四大鲜明的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的发展不再单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等传统要素的过多投入来达到规模效应以降低总体成本,而是主要依靠创新在传统要素投入不变或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对要素的再配合、再组合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经济的发展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第二产业对于经济贡献率较高,第一、第三产业对于经济贡献率较低,而是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60%以上。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经济活动中各产业的上、中、下游都能实现有效协同,并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对于消费需求的变化更加敏锐,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合理、及时、定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整个经济体系的包容性明显增强。由于科技创新、市场发展、需求驱动产生了一系列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系中都能形成各自持续健康发展的体系,以人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度的需求为基础,带动经济发展呈现极大的包容性。
(四)内在要求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指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由过去追求数量和速度变为追求质量和综合效益。效率变革指的是优化经济的结构,由过去在赶超模式下选择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变为在新时代选择引领模式,选择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动力变革指的是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变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这段论述高度概括了高質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对于实践层面的具体措施,经梳理和分析总结如下。
(一)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
需求侧管理主要指的是充分发挥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解决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指的是对于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土地、资金、创新(管理)等要素的再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向质量和创新驱动方向转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为了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新的一年要将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6]。扩大内需主要是使用需求侧的管理推动经济增速提升,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有效释放内需活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要扩大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供给,使其快速配置到经济大循环中,推动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二是要扩大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高端消费品和服务品的供给,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三是要扩大以高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供给,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发展策略,两者存在显著的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明确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西方的供给学派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的重点是减税,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西方供给学派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减税、削减政府开支、限制货币发行、稳定物价,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依靠改革的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有效和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西方供给学派的特点是过分突出税率作用,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重视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而忽视政府作用,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7]。
(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新时代,为解决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针对一部分產业供给过剩而另一部分产业需要大量进口的矛盾,应主动调节经济结构,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扩大需大量进口产业(基础研发、芯片、生物制药、粮食)等的产业供给,有效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针对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倒挂的现象,应加大主动调节力度,不断提高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使其达到或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70%以上)。针对中国经济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平衡问题,要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关系。初次分配要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针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继续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让实体经济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方针,鼓励改善型住房的发展;
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严格监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效维护金融稳定,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市场经济体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增强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市场为主体、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有效释放国内市场潜力,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新的内外均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性经济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外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各地根据要素禀赋条件,实事求是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以产业振兴为基础、组织振兴为保障、生态振兴为条件、人才振兴为关键、文化振兴为依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促进产业生态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发促进生态产业化,促进能源结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运用好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使得宏观调控更加精准、及时、定向,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创新、创业信心,有效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3] 解忠信,冯莹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研究[J].新经济,2022(7):90-93.
[4] 董志勇,沈博.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渊源与演进逻辑[J].经济科学,2021(8):56-59.
[5] 穆虹.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J].企业观察家,2022(10):79-82.
[6] 陈健.新发展格局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101-105.
[7] 孟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规律新论[J].学术月刊,2022(12):34-39.
[责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青年时代(2017年16期)2017-07-03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消费导刊(2017年3期)2017-06-1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人民论坛(2017年3期)2017-02-20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理论导刊(2017年1期)2017-02-10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6期)2017-01-19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6期)2016-07-25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人民论坛(2016年17期)2016-07-15浅谈供给侧改革商(2016年21期)2016-07-06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江汉论坛(2016年3期)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