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纪录片《棒!少年》的类型突破和国际传播启示

纪录片《棒!少年》的类型突破和国际传播启示

时间:2024-09-15 08:30:02 来源:网友投稿

马纶鹏

纪录片《棒!少年》于2020年年末上映,取得了“双八”成绩——票房近800万元,豆瓣评分过8.0①。该影片聚焦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少年,他们在困境中坚持小众的棒球运动。这个题材很容易走进体育片惯有的悲情、苦泪、热血的泥潭不能自拔。《棒!少年》的导演许慧晶规避这种类型套路与情感陷阱,于是他选择了主题和艺术上的贴近和深入,使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类型上的“双重颠覆”:既避免了商业体育片的“感官爽片”(feel-good)和“圆满结局”(happy-ending),又改变了大多纪录片在影像、叙事、风格上的沉闷和单调。

所以,在创作理念上,电影尝试向国际主流纪录模式靠近,回归本土,拒绝猎奇,转向普通人的故事与内心。而这也印证了“纪录片的文化使命在于记录、思考与对话”[1]。这种对个体命运的观照,在竞技和日常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对作品审慎的自省与节制构成了这部棒球电影的“记录性”与“传播力”。在2023年刚发布的《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报告》,《棒!少年》意外上榜“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排名前50的中国电影片单”[2],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何一部相对小众又不热血煽情的作品如何能在中国电影对外传播中取得如此佳绩?通过分析其在IMDB以及欧美流媒体平台Youtube上的表现以及和国内外体育纪录片对比后,我们发现其成功的国际传播在于类型创新、题材“越界”,中国内涵、国际手法以及藏宏大于个体、寓传奇于日常。这些经验对于中国体育片的“出海”和“出圈”都是极其重要的启示。

一、《棒!少年》的类型突破

聚焦中国女排精神的《夺冠》是体育片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以超燃的训练、比赛、个性化女英雄(郎平)来“承载历史”[3]与构建“民族精神”[4]。棒球,在中国则并不是一个时髦的运动,记录一群“棒球野小子”的《棒!少年》吹来了一股野蛮生长的气息,真实到镜头前的画面触手可及,人物和情感的诚挚扑面而来。观众的共识是,“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5]。

《棒!少年》聚焦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他们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队,跟着70岁的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他们不仅学会了棒球,而且还学会了人生。人物是问题少年野孩子,背景是贫困与家庭分裂,主题则是棒球训练与比赛,导演许慧晶选择了主题和艺术上的贴近和深入,用一个个灵敏而细腻的小故事把棒球少年勾勒了出来。无论是在人物塑造、故事设定、视听语言、情感表达各个方面,《棒!少年》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商业体育片和传统纪录片的双重颠覆与超越。

在人物塑造上,采用的是剧情片“典型人物”手法。小双、大宝、李海鑫等少棒队球员都曾引起导演组兴趣,但“都不能将整个故事线串起来,他们都已经适应了球队的训练生活,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没有足够的戏剧冲突。人物塑造缺少一位真正的‘男一号,而马虎的到来打消了他们的顾虑。”[6]所以,小双与马虎两个主角、两条线索,以及背后两个家庭,都代表着棒球队和中国当下其他贫困少年的成长烦恼。来自五湖四海的贫困少年,每个人都不一样,又都缺少爱和物质条件。马虎会在同伴洗澡的时候故意关掉热水,会和队里年纪大些的孩子爆粗口、动手干仗;
小双貌似懂事,实则一切都压在心里,唯一的一次情感宣泄是在国外比赛输了之后的嚎啕大哭。这些原生态的生活、比赛捕捉又让电影在戏剧性之上保持了纪录的真实、可感、亲切,从而完成了观众与人物的共情。

鲜活、真实的人物奠定了《棒!少年》的故事基础。电影没有刻意拔高,也没有去虚伪地“燃”。整个情节就是围绕着棒球队点点滴滴的成长来设计的。马虎是典型的“刺头”,桀骜不驯,浑身带着一股野气,这也许是西北大漠教给他的生存法则,但他身体条件好,天生不服输的劲头正是这支有些胆怯的队伍所需要的;
而孤儿小双同样有股蛮劲,其实这里的孩子大多是这样,但却因为长期的怀疑和没人关心而变得敏感不自信,作为主力投手的他压力之下会不敢打,甚至动作变形。但这些故事的细节均来自导演扎实的跟组——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甚至一起玩游戏:前期一年多拍摄,中期两三年“差不多一个月去一次(球队),平均一次以14天为限”,后期剪辑用时半年。[7]认真的态度和精神成就了电影在情节上的可看性,也保持了真实与生活气息。

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特点更加突出,作为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棒!少年》摆脱了国内很多民间纪录片“长镜头手法”、官宣纪录片中“宏大叙事传统”、单一机位线性叙事的方法①,而是采用剧情片常有的多机位拍摄,交叉蒙太奇剪辑,运用特写、大景深、空镜、运动镜头等景别与手法,以及马虎自己演唱歌曲带来的气氛渲染。以“多机位为例”,《棒!少年》前后有6个摄影师,拍摄手法和导演之前相对的写实风格并不一样。在采访中,许慧晶自述:“这个项目有它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有两个机位。因为以前我都是自己拍,拍摄习惯了,我经常也会拿一个机子,自己好像安心一点,所以有时现场会有3台。另外,运动和比赛的时候最少需要有4台到5台从不同角度来拍摄。”[8]这就能打破一个人、一台机制造多机位的假象,做到尽可能还原现场,增加立体性,不仅扩展了创作边界,也打破了类型的束缚。

最后,在情感表达上,电影成功回避了商业体育片中常见的煽情,也克服了纪录片中惯有的沉闷单调,贯穿始终的是“要打球,先做人”精神气质以及对人物、故事和情感的真挚。比如为了让观众在情感上认同两位小男主,《棒!少年》在艺术上选择贴近,加上纪录片比较特质的手持镜头,人物的一颦一笑都完全展现在大银幕上。这种逼近、逼近、再逼近的实践却神奇地将马虎、小双和观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同哭泣。

二、《棒!少年》国际传播启示

《棒!少年》的“反类型”、故事化处理、鲜明视听语言下突出的人物张力让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双八”成绩,而且也在国际传播上独辟蹊径,出人意料地得到了海外观众认可。在2023年4月初新鲜出炉的《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棒!少年》神奇上榜“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排名前50的中国电影片单”。②《报告》的课题组建模考察了海外IMDbPro(影视专业研究数据库)中1900年到2022年5月超5000部电影,并给出了前50部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的中国电影,《棒!少年》以22.41位列第47,排名前后不乏《顽主》(1989)、《林家鋪子》(1959)、《大象席地而坐》(2018)这样赫赫有名的艺术片和商业片。如此国内相对小众的影视作品,在国际传播却韧劲十足,总结其经验得失对体育类型片乃至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启示都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体育纪录片在新世纪可谓蓬勃发展。CCTV-5成功推出了《体育人间》这档纪录片节目;
随后北京先后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由此掀起了体育类纪录片的两波高潮,涌现出《筑梦2008》《我们的奥林匹克》《鸟巢》以及《冰雪道路》《粉雪奇遇》等一批高质量纪录片。虽然这些纪录片逐渐“摒弃以‘成绩为主、为‘政治服务的创作模式”[9],逐渐回归到体育精神内核,但艺术表达手法还是以宏大叙事、赛事主题、主流体育为核心,过度宣扬“文化优先”和体育竞技,在国际传播上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效果。

对比《棒!少年》和上述体育纪录片在欧美流媒体平台Youtube上的数据,我们就能发现彼此并没有太大差距:《棒!少年》(Tough Out)两款不同预告片就分别有2700条播放量、25个点赞,以及1800条播放量、16个点赞。由于海外版权的原因,正片在爱奇艺的海外播放量暂时或缺,但其他个人频道分享的全片在Youtube上有2600条播放量、40个点赞。

为什么小众题材的《棒!少年》能从大制作、大主题的同类型中脱颖而出,并在国际影视市场为中国赢得一席之位?通过比较阅读、研究发现,其成功的在国际传播是由于其类型创新、题材“越界”,中国内涵、国际手法以及藏宏大于个体、寓传奇于日常。第一就是类型创新、题材“越界”。据研究,起源于美国的棒球传入中国比日本还早10年,但却因强大的华夏民族传统,只在少量的租界城市零星开展,最典型就是上海、香港[10];
新中国成立后,棒球作为竞技运动在50年代曾蓬勃发展,并被纳入社会主义专业体育范围,后因为国际风云变幻,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但其与国家军队训练、统一战线、大国外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11]棒球虽然在中国普及度不高,但在东亚、北美、拉美都有众多爱好者。《棒!少年》选择一个看似小众、实则国际化的运动入手,不仅仅有历史敬畏的内容,更是克服了传统作品大多只关注中国“强项体育”的类型弊端。题材上的大胆“越界”——更加国际化、年轻化,保证了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

但如何将一个国际流行的体育运动中国化,或者中国式棒球如何吸引海外观众,这也是个关键问题。对比近年来屡获国际大奖的有中国元素或华裔导演执导的体育纪录片,例如反映四川拳击故事的《千錘百炼》(China Heavyweight,2012)、美籍华人金国威导演的《徒手攀岩》(Free Solo,2018),以及华裔刘冰导演的《滑板少年》(Minding the Gap,2018),《棒!少年》和这些优秀作品的共通之处在于两点:其一是立足本土故事,充分展现一国一地的特殊气质和体育精神;
其二是都注重剧情和探险,叙事策略是小说式的,即具备剧情片叙事的诸多特征,而非普通体育纪录片说明书式或奖牌榜式的讲解。回到《棒!少年》本身,电影能通行海外赢得赞赏的关键在于其用国际通用流行手法,拍出了中国味道的棒球运动和棒球小子。

最后一个成功启示是藏宏大于个体、寓传奇于日常。《棒!少年》电影中段有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教练带着孩子们来到上海,参加强棒签约仪式,即“棒球天使救助计划”;
另一边马虎因捣蛋被留在了北京,对着镜头自我介绍:“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就让爱心棒球基地的人捡到了”之后又回到签约现场,“棒球是一个以家为核心,以回家(回本垒)为目的的运动。这些孩子未来会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那就是国家。希望这些小孩子在未来战场上为家而战,为国而战”。孩子们身着棒球服,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电影虽然聚焦一群棒球小子,但个体、家庭、民族完成了叙事和情感的有机融合;
在类型颠覆之外,影片还做到了不掩盖贫困、不粉饰问题、不刻意虚情、不回避历史。马虎、小双等少年就是因贫困而走丢的孩子,他们都来自偏远山区,家庭破碎却都团聚在棒球周围,棒球运动改变了他们,改变了命运,[12]他们的目标虽是夺冠,战绩却并不理想,因为中国并不是传统的棒球大国,少年们基础并不强,去国外交流也是一败涂地,但意志和斗志却一直昂扬。影片结尾采用开放结构,没有拔高、点燃,或者像一般体育片一样以决赛去带动情绪,北京训练场地被拆、小双抑郁退队回到家乡、马虎唱着《再见》也前路茫茫……传奇复归日常。

结语

纪录片《棒!少年》回归本土,强调故乡,尊重历史,拒绝猎奇和催泪,转向普通人的故事与内心,并不把胜利或失败当作廉价的感情陷阱,同时“少年中国说”带来了强烈的家国意识。最关键的是电影的自省与开放,其明白作为纪录片所能展现的人物、命运的有限,了解棒球运动虽然在中国是小众但在国际却多地流行,也明白类型电影的限制;
更知道棒球虽然可以改变命运,但贫困、失亲、离乡是更宏大的社会问题。这些可贵的精神、可爱的人物都被影片采用体育纪录片的国际手法去演绎,用故事化形式去表现,最终才有了国际传播的长效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同道.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与国际传播[ J ].艺术评论,2020(09):8-15.

[2]黄会林,许莹,郭欣炜.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01):44-54.

[3]左衡.新主流大片的一次“内卷化”生产——评影片《夺冠》及其制造模式[ J ].当代电影,2020(11):41-44.

[4]李春雷,王玉迪.身体叙事下中国体育电影的民族精神建构研究——以《夺冠》为例[ J ].电影评介,2020(19):13-16.

[5]豆瓣评论[EB/OL].(2020-07-30)[2023-03-28].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930862/comments?sort=new_score&status=P.

[6][8]陈志敏.浅析纪录片《棒!少年》的人物形象塑造[ J ].北方传媒研究,2021(05):69-72,80.

[7]豆瓣电影.“导筒”对导演许慧晶专访[EB/OL].(2020-08-05)[2023-03-28].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775803/.

[9]王靖恪,顾春先.我国体育纪录片的特点、问题与创新路径[ J ].青年记者,2022 (16):93-95.

[10]Ryan Hutzler,“The Next Frontier:
China”[EB/OL].[2023-01-15].https://sabr.org/journal/article/the-next-frontier-china/.

[11]沙青青.在新中国打棒球:一项体育运动的境遇变迁及其多重角色[ J ].中共党史研究,2014(02):45-54.

[12]林莉丽.《棒! 少年》导演许慧晶:潜心创作努力生存,中国电影报[N].2020-12-17(08).

猜你喜欢棒球纪录片体育打棒球快乐语文(2020年36期)2021-01-14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棒球幼儿100(2018年7期)2018-03-082016体育年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20期)2016-12-08我们的“体育梦”学苑创造·A版(2016年9期)2016-10-10“大”一号棒球服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去打棒球喽幼儿智力世界(2014年5期)2014-06-18

推荐访问:纪录片 启示 突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