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交叉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转向路径

交叉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转向路径

时间:2024-09-13 14: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康诚轩 李保忠

[摘 要]交叉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门类,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拥有了正式合法的学术地位,是促进学科持续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不断进步的有效路径。建设和发展交叉学科已成为共识,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学科建设缺乏规划且依托组织支撑力度不够、学科发展各自为政且学科间固有壁垒破除难、学科评价体系同质化且科研成果认可度不高,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松散低质且交叉教学内容缺失等困境,成为制约交叉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破除学科间的交叉壁垒,构建多元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水平,才能摆脱当前交叉学科建设的困境,推动交叉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交叉学科建设;
知识创新;
学科壁垒;
学科评价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4-0151-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4.024

随着新一轮智能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学科之间跨界融合与交叉渗透日益成为当前技术改进的主要助力和科学研究的典型特征,是催生新兴专业和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现有的学科建设大都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强大合力来有效回应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出现的和未来即将出现的全球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变得日益必要且迫切。黨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等[1。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这标志着“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因此,明晰交叉学科建设的多维价值,剖析当前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异化样态,并提出相应的转向路径,有利于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交叉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交叉学科建设的多维价值

交叉学科的建设是不同学科之间知识整合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研究范式的过程,这是知识生产传播的内在逻辑要求,是学科发展进化的必然遵循趋势,也是科学技术创新时代的理性呼唤。交叉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蕴含着多维价值,在促进学科持续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不断进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突出了知识的协同创新与学科的进化作用

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抑或是学科进化,均与知识的传承、生产、创新、运用和转化等息息相关。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指出:“科学本身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2换言之,即科学是由众多知识体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知识体系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清晰的界限,各个知识体系如同链条一般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客观联系。当前,人类处于由知识生产模式Ⅱ向知识生产模式Ⅲ过渡的阶段,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多主体和多边互动的知识创新系统正不断整合、扩大和完善,该系统更加注重知识的协同创新,并以竞合、共同专属化和共同演进的逻辑机理驱动知识生产3。由此可见,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要求改变某一学科“孤军奋战”的局面,希望众多学科能在具体的问题和研究情境中进行关联和融合,在探索“无人区”时发挥出知识协同创新的作用。源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交叉学科作为不同学科间的连结点和学科新的增长点,兼顾了科学的综合与分化,是一个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其建设和发展,彰显了各类知识间的协同创新,催生了许多新兴专业,促进了不同学科的进化,为研究的更加深入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促进了高校人才的培养与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高校最主要的社会“代言人”和响亮的“活招牌”,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情况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面对我国“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和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创新环境,高校进行了交叉学科建设,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研究范式培养学生,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学科基础,帮助学生充分学习和全面认识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及前沿问题,使学生能够捕捉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难题。随着交叉学科的建设,高校不再用单一学科固化的目标方向和培养方式强制要求学生按照某种学科类型研习与发展,而是综合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人才培养,赋予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兴趣、优势和潜力,打造学生将来无限发展的基础。这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融会贯通,并进行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取得重大创新与突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正以其显著的优势,有效提升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推动了复杂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的进步

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素养是一个人认识科学问题的理论储备,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储备和感知素质,许多科学问题将与你失之交臂。纵观人类科学史,科学创新大都需要厚实的科学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素养,其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不同学科思维碰撞而激发产生的创新研究不断涌现,且如日方升,学科交叉边缘也由此被称之为学科生长的“突破口”。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融合,事物及问题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要求学科建设必须由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当前,我国已大步迈入工业革命4.0时代,基因组合与编辑、人工智能、食品科学与工程、全球性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及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前沿4。这些研究前沿要探索的领域均较为复杂,单一学科或专业难以深入研究,需综合多种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来开展研究,才能有效解决复杂的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大都是由于社会的存在和演变、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渗透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在解决复杂问题的同时,推动科技和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交叉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

交叉学科的建设有着丰厚的价值意蕴,建设和发展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共识,但在交叉学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陷入了多重困境,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交叉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学科发展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学科评价体系同质化程度较高、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缺乏保障等异化样态,严重制约了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交叉学科自身优势的充分彰显。

(一)學科建设缺乏规划且依托组织支撑力度不够

交叉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建设发展离不开前瞻性规划的指引和组织制度的保障。然而,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一方面对于交叉学科的建设存在认知偏差,喊着建设交叉学科的口号,却不清楚哪些交叉学科需要建设以及如何建设交叉学科。在交叉学科布局和建设方面缺乏合理的规划与论证,不考虑行业产业需求、学校学科设置和学校现有实力,盲目重视数量的累积,追随社会热点跟风建设热门交叉学科,出现了交叉学科重复、低质建设的现象。这不仅使得所建设的交叉学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还不利于学校整体学科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需要以组织架构为载体,以制度规范为前提。目前,部分高校的交叉学科建设所依托的组织形式有局限性,组织支撑力度不够,交叉学科建设发展所需的组织制度保障缺失。由于传统院系组织架构的束缚,单学科组织形式不鼓励本专业人员跨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活动,这无形中给学科交叉融合设置了组织上的藩篱,阻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5。即便有高校成立了跨学科的学术组织,但大多虚体运行,只是空有皮囊,缺乏实际权限开展交叉学科的建设。在与已经发展成熟的现有学科的对比之下,交叉学科无论是学术资源还是组织支持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这成了交叉学科发展的一大掣肘。

(二)学科发展各自为政且学科间固有壁垒破除难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包括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一级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领域较为一致,有着自成体系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
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的分支,拥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明确的研究方向;
三级学科则属于二级学科下进一步细化的知识体系,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更为具体。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自上而下层层分类的学科设置,使各学科内部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范式、运行机制和相对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由此建立起了各自的学科“屏障”。一方面,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设备等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但在我国竞争却异常激烈,各个学科都想分得一块“大蛋糕”以满足本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发展需求。这进一步加剧了不同学科为实现本学科的发展而各自为政、抢夺资源的现象,严重淡漠了学科间的协作、互补和共进,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和沉淀,在箱格化的知识体系下形成了一定的研究习惯,安于在各自的一隅之地进行深挖研究,并且按部就班地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不愿意跳出已经适应和依赖的学科“圈层文化”。改变和创新是个充满挑战的未知的过程,囿于一亩三分地的科研倾向和研究习惯,致使学科间缺乏交流、协作、渗透和交叉,固有壁垒难以破除,更有甚者呈现出学科壁垒不减反增的趋势。总之,不同学科发展各自为政的普遍现象,与当前呼吁交叉学科建设的初衷相悖,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三)学科评价体系同质化且科研成果认可度不高

当前同质化的学科评价体系致使交叉学科的评价失之偏颇,交叉学科的成果归属界限不清且认可度难等问题凸显,交叉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首先,评价体系是一门学科发展的风向标,但现有学科考核评价体系千篇一律,未能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多类型的评估,大都注重以论文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学科的学术影响。交叉学科建设以问题导向为主,强调整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能产生非学术影响。然而,交叉学科正处于新兴阶段,各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学术资源还是人力资本都需要大量投入,成果相较于传统的优势学科产出较慢。评价中如若不能客观地界定和衡量交叉学科的非学术影响力,则容易产生唯科学主义的倾向,限制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速率,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其次,我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沿用了“归属度”成果认定方法,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会按照不超过100%的比例依据内涵归属进行分配[6,但由于学科分类过细使得“归属度”认定方法在实际分配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学科评估的官方文件也未提及如何划分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归属度比例,究竟是申报者主观划分还是根据作者所在学科进行划分7尚不明确。可见,在传统学科评估的指挥棒下,交叉成果的归属界限不明晰且很难兼顾到不同的利益方。再次,我国第五轮学科评估虽然采用了提交“社会服务贡献案例”的方式将交叉学科研究的非学术影响外显,并邀请了同行专家进行评议,但由于大多专家学科背景单一,评价时主要从自身所在学科进行衡量和判断,对于交叉研究成果不能给予全面、客观的科学评价。最后,我国缺乏相应的机制和环境来鼓励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产出。有关交叉学科的期刊数量少、项目申报难度大等因素也导致研究成果认可度不高,进而阻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松散低质且交叉教学内容缺失

师资队伍是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主体,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质量。交叉学科也不例外,其建设要以拥有一流的跨学科师资团队为前提。然而,目前交叉学科的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都令人担忧。首先,在传统院系单位制的束缚下,交叉学科被看作是其他优势学科的衍生物,仅仅依靠研究中心或是团队等来开展研究,尚未建立起实体运行机构。交叉学科研究开展过程中则由研究需要来决定人员的选用与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十分松散,随机性和临时性较强,学科凝聚力较弱,代表性的交叉研究学术共同体还远未形成,这严重阻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其次,一般而言,一个人能否出色完成某项工作,一方面源于其对要做的事情有相对比较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其对要做的事情有相关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教师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对交叉学科理论和前沿问题有着比较清晰的把握,自身拥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心路历程和实践磨炼,才更有意愿从事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才更有能力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当前由各个学科抽调出来从事交叉研究的教师,大都本硕博教育经历一致,在学科细分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价值观和研究范式。单一的学科背景使得教师缺乏跨学科的知识素养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缺少共同的语言体系,难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建立紧密的学术关系网络[8。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的质量水平较低,这十分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劣和教学内容交叉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科师资队伍的交叉融合水平。目前交叉学科的师资配置不足以提供联系紧密和系统性强的跨学科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进程中以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简单叠加来开展教学的现象居多,致使交叉教学内容严重缺失,交叉人才培养陷入困境。

三、交叉学科建设的转向路径

当前,建设交叉学科的任务已刻不容缓,这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应然诉求。针对交叉学科建设中出现的困境,要积极寻求转向路径予以治理,只有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破除学科间的交叉壁垒,构建多元科学评价体系,提升交叉学科的内在张力,才能摆脱当前交叉学科建设的困境,推动交叉学科建設的良性发展。

(一)从感知到理论: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

交叉学科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对于交叉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予以充分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论证。通过建立有效的交叉学科设置机制、构建可靠的组织运行机构、制定规范可行的制度,落实学院组织与学科间的主体职责,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多方面的充足保障。一是面向社会经济需求,结合学校现状,发挥办学特色,做好顶层设计。要以传统优势学科为龙头,围绕新兴领域、学科前沿设置交叉学科,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不同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营造交叉学科氛围,形成“结构合理、协调融合、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提升整体学科水平,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9,同时对于建设的交叉学科要保持一定的战略定力并做好长期资源投入的准备。二是组建交叉中心,给予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交叉中心的设立形式可以多样,自上而下由学校牵头组建或是自下而上由学院教师主动组建经学校把关后正式成立,实施建院模式,与学校院系并列,通过研究生培养(交叉学科建设)和中心研究员(交叉队伍建设)的方式与各院系建立互动关系,作为资源配置的增量改革,在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上享有一定的自主权[10。交叉中心可以通过实体和虚体两种方式运行,对于构建的交叉中心实施评估,进行质量监控,严格履行有出有进、优胜劣汰机制,激励各交叉中心单位加大对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与规范程度,提升交叉学科建设成效。实体中心以五年为周期,虚体中心以三年为周期开展机构评估,每年年初提交工作计划,年末提交工作自评报告,及时监测其发展建设情况,考核期满后提交建设总报告,并通过校内外同行评议的形式开展论证和评估,作为考核与评估、支持与撤销的依据。

(二)从封闭到开放:破除学科间的交叉壁垒

数字技术革命时代,人类的知识生态更迭重构速度加快,学科交叉研究的特征进一步凸显。现有的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不能简单按照当前的知识体系划分学科归属,从而分门别类地开展研究与实践,需要破除学科间的壁垒,形成多个学科的合力,进行交叉研究从而攻坚克难。交叉学科建设是对原有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和重组,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推力。如果科学研究漠视以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建设,相当于切断了创新的源头,阻碍了学术生命力的蓬勃发展[11。为破除学科间的交叉壁垒,使各学科从封闭到开放,加快交叉学科的建设,需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改变各学科发展各自为政、抢夺资源的现状,加强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广度和力度,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高校间的学科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需依据其学科基础、学科规划、资源约束等综合谋定交叉学科建设范围与投入力度12,设立交叉学科专项资金和项目,完善交叉学科建设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并出台相应的方案支持和鼓励其他学科参与交叉学科建设。当然,交叉学科源于传统学科,需要增强母学科来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支撑。可在院系层面鼓励师生以问题为导向去自发地跨院组建交叉学科项目组,依托各自优势学科开展交叉学科研究。这不仅为不同学科的师生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理论共生、模式互补、方法互鉴的交叉学科建设平台,还能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推动交叉学科群的形成与发展。二是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改变研究习惯,勇于跳出学科“舒适圈”,积极投身于交叉学科的建设,实现自身与本学科的共同进步。高校应积极推动举办多学科参与的联合调研、项目攻关、跨学科研讨会等,努力营造学科交叉的校园文化与氛围,促使各学科间进行深入交流与融合,构建通用的话语体系,开展跨学科研究,进而加快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3

(三)从结果到过程:构建多元科学评价体系

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对于学校科研创新成果的涌现、整体学科水平的提升以及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学科评价是分析和判断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学科发展的鲜明旗帜。为推动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亟需构建适应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评价体系,给予交叉学科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指明方向。一是要重视事物的特殊性,把握由不同学科发展而成的交叉学科的特点,探索多元分类评价机制,包括考核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交叉学科大多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可能无法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但却可以解决现实中具有复杂性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交叉学科非学术影响的主要表现方面。因此,高校应贯彻执行“破五唯”政策,不再简单地用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来衡量学科建设成效,而是建立由注重结果的成果考核转变为以过程评估为主、成果评价为辅的考核评价机制,关注交叉学科带来的社会贡献度,为交叉学科非学术影响力的持续产生发挥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容错纠错机制,适当延长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教师的考核期限,使其不必过于担心成果考核,为交叉学科教师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二是要明晰学科交叉成果的归属界限,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性较强的成果划分法,使参与者都能基于自身的努力共享科研成果。学科交叉成果的归属认定过程中,需经过参与者依据自身贡献度主动申报成果归属比例、参与者所在交叉研究团队互相划分成果归属比例、交叉学科同行专家论证把关成果归属比例3个环节进行,并取三者间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成果归属比例,如此方能兼顾到不同学科的利益方,激励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促进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选择参与评估论证的同行专家方面,优先邀请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重点从事交叉研究的专家,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交叉学科的特点,给予交叉研究成果和交叉学科建设更为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三是建立相应的机制和营造宽松的管理环境鼓励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产出,进一步增强社会成员对交叉学科的认可度。如现有期刊可以设置交叉学科专栏、国家可以出台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国家和高校可以支持创办一批专门的交叉学科期刊等,增强交叉学科的影响力,为交叉研究成果的产出与落地保驾护航,从而促进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四)从无序到规范: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水平

建设与发展交叉学科,必须打造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规范有序的交叉学科师资队伍作为主要的助推之力。在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激活现有教师资源”与“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相结合。一是要改革人事聘任制度与人事管理制度,为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校应通过建立联合聘任、专兼职结合聘用、交叉聘任等机制构建交叉学科人才聘任体系,将不同院系和不同学科的优秀领军人才聚集在一起,进而构建学科交叉团队,并在加强团队交流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鼓励现有教师依托研究兴趣和现有基础拓展新的交叉学科方向。二是要根据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定位,积极引进海内外具有多学科、跨学科背景的人才,促进优秀交叉学科人才的集聚,为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补充新鲜血液。同时,高校要注重发挥引进的交叉学科人才的带动作用,加强其与现有教师队伍之间的深入交流,帮助现有教师转变单兵作战的思维,培育教师的学科交叉意识,鼓励教师主动开展交叉学科探索与创新。这样有助于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学科交叉的氛围,构建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14。三是高校应完善交叉学科学术委员会,在招生名额、经费拨付、项目申报、学位授予等方面给予交叉学科更多的支持[15,从而激发教师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动力和参与交叉学科建设的热情。从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的组建,再到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交叉学科人才,这三者之间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交叉学科所在的教师应提升自身开展交叉教学的能力,强化教学内容的交叉性与前沿性,并引导学生参与交叉科研项目,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帮助学生树立跨学科思维,培养学生开展交叉研究的能力,从而为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1-01/15/content_5580120.htm,2021-01.

[2]夏禹龙,等.科学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

[3]刘红,谢冉,任言.交叉学科教育的现实困境和理想路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02):32-36,90.

[4]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2021研究前沿》报告[EB/OL]http://www.casisd.cn/zkcg/zxcg/202112/P020211208408005795077,2022-06.

[5]陈伟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1(09):80-86.

[6]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改革与创新[EB/OL].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283496.shtml,2022-07.

[7]殷朝晖,刘子涵.“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的非学术影响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21(09):21-28.

[8]张新培.学科交叉场域的功能失灵及其治理路向[J].高校教育管理,2022(01):61-71.

[9]郝少盼,高雪梅,陈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交叉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2(03):20-25.

[10]李宁,黄俊平,黄海军.交叉融合,相生共贏——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建设模式探索[J].大学与学科,2021(04):108-120.

[11]袁广林.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与原始创新——世界一流学科生成机理与建设路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01):13-20.

[12]崔育宝,李金龙,张淑林.交叉学科建设:内涵论析、实施困境与推进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2(04):16-22.

[13]包水梅.基于交叉融合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理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9):39-46,66.

[14]姚乐野.以学科交叉融合赋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14-19.

[15]朱华伟.我国高水平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现状研究——基于46所研究生院调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2(03):15-23.

(责任编辑:姜佳宏)

The Practical Dilemma and the Turning Path of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KANG Chengxuan1, LI Baozhong2

(1 Wuhan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2,China; 2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4,China)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discipline,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has a formal and legal academic status under the guarantee of law and system,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has become a consensus.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on,such dilemma as lack of planning for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insufficient organizational support,discipline development being fragmented and difficult to break the inherent barriers among disciplines,homogeneity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 system and low recogni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loose and low-quality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lack of cross teaching content have become the main weaknesses restri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breaking down the cross barriers between disciplines,building a multi-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level of teachers,can we get rid of the current dilemma of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knowledge innovation; discipline barriers; subject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猜你喜欢知识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研究现代情报(2017年1期)2017-02-27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探索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守望沃野助力小康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8期)2016-11-09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5期)2016-06-20基于知识创新体系的高校专利管理科技与管理(2015年3期)2015-12-23

推荐访问:学科建设 交叉 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