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时间:2024-09-12 17: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李建中

摘 要: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四川谚语产生和传播的历史地理背景。广大民众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有关天文历法、时令节气和气象预测方面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包含着大量关于如何更好地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关键词:四川;
自然谚语;
天文;
时令;
气象;
和谐共生

谚语,又称“俚谚”“俗谚”“常言”“老话”等,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和传播的一种短小精炼的口头文学体裁,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一个地方产生什么样的谚语,是与这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密不可分的。在古代四川,广大民众虽然多数没有掌握文字工具,但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在长期参与变革自然和变革社会的斗争中,认识了自然规律,掌握了生产技术,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他们将这些经验和体会浓缩成一句句口耳相传的谚语,世代传承着、发展着。

一、四川谚语产生的历史地理背景

四川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由古蜀族为中心的蜀国,这也是四川地区古称“蜀”的来历。四川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和治水的成功紧密相关的。最初,水源丰盛的岷江从山区进入成都平原后,因流速陡降而淤积成灾。战国初期,蜀相开明(后为蜀王)即在今都江堰开山分流导江,消除岷江水患,这是四川先民的壮举。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修建了都江堰渠首工程,成都平原再无水旱之灾;
因得灌溉之利,稻田大量开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至今在成都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深淘滩,低作堰”,便是修建和维护这一水利工程留下的治水名言。“深淘滩”的意思,是将河内的淤泥沙石尽可能深地淘出去,以便能够容纳更多的河水;
“低作堰”则是说,修筑维护外江堤坝“飞沙堰”时,堰顶应低一些,以便于泄洪排沙,起到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作用。

四川在历史上是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汇融之处,对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起着重要作用。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交往、交流和交融中,共同创造出了包括谚语在内的灿烂的四川文化。在川西高原藏族民众中,流传着“天上日月一对,人间舅甥一双”的谚语,以天上日月比喻唐代汉藏之间“舅甥”般亲密的民族关系。唐初,吐蕃和汉地不断发生冲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后,唐朝皇帝和松赞干布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是“翁婿”关系。到金城公主入藏时,因唐朝皇位更迭,唐睿宗李旦将皇位禅让给唐玄宗李隆基。这时,唐玄宗与吐蕃的赞普(历代藏王的称号)赤德祖赞之间的关系就变成“舅甥”关系了。拉萨大昭寺外的唐蕃会盟碑,也被称作“舅甥会盟碑”,就是这一段“唐蕃同为一家”历史的见证。传统观点认为,当时的唐蕃通道从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到达西藏;
但考古发现和民间文学表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时可能经过了四川藏区。

四川是一个四周被高山、高原封闭的内陆省份,古时候对外交通非常困难。李白在《蜀道难》中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民间也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是李白吸收了民间谚语的养分写成的诗,还是李白的诗在传播中成为了民众口耳相传的谚语?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谚语或诗句反映了四川地区在古代对外交通极其不便的事实。

但四周的高山从未真正地阻挡住四川人走出去的脚步,司马相如、李白、苏轼、杨慎、李调元等便是其中的代表。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在不少人的理想中,不但要走出四川,还要走出国门。与此同时,外地人也并没真地被大山阻挡在外。由于四川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相對而言较少战乱,一直吸纳着外省移民。谚语“湖广填四川”,说的便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大规模地向四川移民的活动。

千百年来,各族各地的人们汇集四川,共同认识和改造着四川的自然环境,创造着四川的物质文化和包括谚语在内的精神文化。那些认识自然方面的四川谚语,或源于直接感知,或兼含间接推理,无不是人们长期经验的结晶,是四川先民对天文、历法、时令、物候、气象、物象等方面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二、四川谚语中的天文与历法

古人很早就通过观察天象来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谚语“不辨东西,就看日月”里的“东西”,指的是方向,说的是当我们辨别不了方向时,就看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日月总是东升西落的。朝霞永远出现在太阳升起的东方,北斗星始终位于夜晚的北方天空上,所以有了“早看红霞分东西,夜观北斗辨南北”的谚语。彝族谚语“不识南与北,就看燕与雁”,是说燕与雁都是候鸟,春天时由南往北飞,秋天时由北向南飞。“斗柄东,天下春;
斗柄南,天下夏;
斗柄西,天下秋;
斗柄北,天下冬”里的“斗柄”,指的是北斗星的斗柄。这句谚语说的是,可以通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判断当时正处于什么季节。季节不同,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夜空中的指向也不相同: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当我们分不清具体日子处于一月中什么时候时,谚语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来作出判断:“初七初八月半边,十五十六月儿圆”“天上月圆,地上月半”“初三月儿弯,十五月儿圆”“初三初四娥眉月,二十四五锅底黑”“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鹅毛月,初五初六摇篮月”。当我们不能分清处于一天中什么时辰时,谚语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象来做判断:“日出卯时,日没酉时”“寅时不开光,卯时亮堂堂”。“卯时”为十二时辰的第四个时辰,又名“日始”“破晓”“日出”等,对应现代时间早上5时至7时,指太阳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古时衙门上班打卡就在此时,故称“点卯”;
“酉时”又叫“日入”,对应17时至19时。后一条谚语里的“寅时”,对应的是凌晨3点钟到5点钟。

谚语“一年两头春,豆子似黄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前半句是指在一个农历年中,年头、年尾各出现一个立春节气,这是由于农历置闰月形成的。农历以月亮的一个圆缺周期为一月,平均每月只有29天多,12个月只有350多天,与太阳运行和四季变化规律的周期有错位,所以每隔将近三年就要置一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为13个月,有380多天,因而会在年头、年尾各出现一个立春节气。后半句中的“豆子”代指粮食,“黄金”则是比喻其贵重。四川不少地方的人们认为:逢两头春的年份,粮食会歉收,粮价会走高。这是为什么呢?按过去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两头春的年份春天来得早,冬天的天气不会太冷,所以有“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的说法。但暖冬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温度高、降水少会影响土壤蓄水和越冬作物的生长,天气不冷意味着不能有效冻死地里的害虫,春夏时大概率会出现病虫害,这都是造成粮食歉收和粮价走高的原因。谚语“三年两不闰,三年两头闰”,则总结的是传统农历设置闰月的规律。“三年两不闰”指三个农历年份中有两年不是闰年的情况,“三年两头闰”指三个农历年份中第一年和第三年都是闰年的情况。

三、四川谚语中的时令和节气

有关时令、节气、伏九、物候等方面的谚语数量极大,流传广泛。比如“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秋不分不凉,冬不到不寒”“春天不来花不开,秋天不到谷不黄”“冬走十里不亮,夏走十里不黑”“一阵春风一阵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像父母转瞬即逝,冬天像仇敌久久跟随”(藏族)等,说的是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天气特点和自然变化,后一句是说川西北高原地区夏短冬长。

不少谚语将自然现象与月份、日期结合在一起,如“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头上带霜来”“九月菊花黄,小春活路忙”“冬月腊月,两头摸黑”“羊月压雪山,定是丰收年”(彝族)等。“二八月,乱穿衣”,指农历二月、八月,天气不冷不热,多穿少穿或穿薄穿厚都无大碍。“放牛娃儿莫要夸,还有三月桐子花”,说的是农历三月桐子开花时常逢倒春寒,不宜夸口说天气已暖。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顺应农时,认知一年中时候、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综合知识体系,是古人为我们制定的一年之中重要的节点。在四川,节气谚语数量很大。如“节气不饶人”,说的是节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的生产生活必须遵循节气规律。“早晨立了春,下午暖哄哄”(藏族)、“早晨立了秋,下午冷颼飕”(羌族)里的“暖哄哄”和“冷飕飕”,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在表明立春节气一到便春回大地了,立秋之后天气开始变凉了。“雨水要淋”,是说雨水节气最好下雨,此时四川大地绿意盎然,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需要雨露滋润,所以要下雨才好。“吃了夏至饭,一天短一线;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地球的最北端,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到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则最短。“立冬三日,水冷三分”,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传统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为“入伏”,每伏十天,共三伏。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的“三伏”,通常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在四川,流传有许多关于伏天的谚语,如“头伏似火烧,二伏如油熬,三伏石板两头翘”“冷不过三九,热不过三伏”等。数九是中国一种记录时间的传统方式,从冬至开始每过九天记为一九,共记九九。通常情况下,三九、四九也就是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此四川广泛流传“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之类的谚语。“九九”处于春分节气附近,正是耕田挖地、准备插秧播种的时候,所以四川各地流传有“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犁”的谚语。

不同季节或时候,自然界的动植物表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便是物候。四川地区广泛流传的谚语“不知季节看花草,不知地气看五木”,说的是花草五木发芽、开花、生长、枯萎等状态,能准确反映季节时令,所以一直成为人们从事相关农事活动的重要参考。其他如“山高一寸,土冷三分”(羌族)、“燕子来好种田,大雁来好过年”“燕来三月三,燕去七月半”“布谷叫三月,蝉子叫七月”(彝族)、“青蛙叫,夏天到”等,均是反映物候方面的谚语。

四、四川谚语里的气象预报

四川地域广阔,地形地势复杂,天气变化情况也十分复杂。系统归纳和总结天气、物象、地象等方面的气象谚语,成为旧时代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气象预报。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观察到天空中风云雨雪霜露雷电等不同天气现象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便是天气谚语。“偏东雨,隔堵墙,这边下大雨,那边出太阳”里的“偏东雨”,指的是雨随云来、云过雨停的过云雨,常常具有局部、短时的特点,甚至墙这边下,墙那边不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说早晨出现红霞,预示有雨,不宜出门;
傍晚出现红霞,预示天晴,可以远行。其他如“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先打雷,后下雨,不如扯趟大露水”“月亮生毛,大雨滔滔”等,都是天气谚语。

还有一些天气谚语,将天气变化与当地的山水联系在了一起。如“周公戴帽,大雨快到”里的“周公”,指雅安周公山。当地人们常常通过观察该山附近云雾变化来预测天气,当发现山顶出现如帽子般的黑色云团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大雨。“一见龙泉山,有雨只一天”是流行在成都地区的谚语,久雨过程中,如果突然能看见东面的龙泉山了,说明天空中的雨云很薄了,预示着马上就会天晴了。

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时,我们有些人的身体会有反应,许多动物也有提前感知的能力,相关谚语即物象谚语。“关节酸痛要变天”,是说下雨前后有的人会关节酸痛。这是因为下雨时气压比较低,湿度加大,患有关节病的人因无法自行将细胞中的液体正常排出,细胞内的压力就会高于周围组织,于是出现肿胀、酸痛的症状。“麻雀囤食要下雪”,说的是雀鸟能感知大雪的到来,会提前囤积越冬食物。“猫洗脸,雨不远”“狗吐舌头鸡张嘴,乌云遮天要下雨”“鸡进笼晚兆阴雨”里猫、狗、鸡的表现,都是大雨到来前的闷热引起的。“上梭雨,下梭晴”说的是蛇,“梭”是爬、溜的意思,它往高处搬迁是为了避水,意味着将下雨;
往低处爬行是回洞或者觅食,说明天要晴了。“河里鱼虾跳,大雨就要到”,说的是鱼虾靠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活着,天晴时大气压力高,水里溶解的氧气多,它们就可以安静地沉栖在水底;
大雨到来前气压低,深水中的氧气大大减少,它们就纷纷浮上水面呼吸。所以,鱼虾在水里蹦跳成为大雨到来前的预兆。类似谚语还有“蛐蟮满地爬,雨水乱如麻”“蚂蚁搬家,有雨不差”“丁丁猫飞得低,出门披蓑衣”“蝉儿叫,晴天到”“亮火虫灯不亮,风雨在路上”等,说到了许多动物都具有预报天气的能力。其中的“蛐蟮”即“蚯蚓”,“丁丁猫”即蜻蜓,“亮火虫”即萤火虫。

甚至连水缸、石头、木头等物体,对天气变化也会有提前反应。“石头出汗,天色要变”的原因,是石头密度比较高,表面温度低;
下雨前夕,空气中的湿度高,湿气就会附着在石头表面比如石柱础上形成“汗滴”。“开门声音响,天气晴不长”,则是说空气中湿度增大,木门受潮膨胀,开门时因摩擦发出的声音就大,所以也成为人们判断天将下雨的依据之一。

物象方面,特别说一下地震谚语。谚语“水井是个宝,前兆来得早”,说的是井水处于承压状态,来源的范围大,其易流动性和不可压缩性特点使其很容易把深层地壳变化的信息传递到地面。这种信息的传递,一般表现为大范围井水的显著涨落,水质和气体的明显改变。民间还普遍认为,动物具有提前感知地震的能力:“震前动物有预兆”。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感官的某些高信噪比功能被保留了下来,对于其生存环境的某些变化提前表现出行为异常;
所以有“狗跳耗子叫,地震必要到”“鱼出水,鸽子惊,要防屋垮和地崩”“兔子竖耳蹦又跳,谨防地震快来到”“先看鹦鹉再看蛇,乌龟蛤蟆最后说”等地震谚语。对于地震的预测,人们通常认为野生动物比家畜家禽更敏感,穴居动物比两栖动物更敏感,江湖里的鱼比鱼缸里的鱼更敏感。这其中,鹦鹉和蛇是民众普遍认为比较灵敏的两种动物。

以上所谈方方面面的自然谚语,皆是四川人民千百年来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包含着关于如何更好地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量智慧。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谚语集成·四川卷》,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卷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ISBN中心2004年11月北京第1版。

2.《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四川卷》2023年3月送审稿,本卷编委会编纂。

3.四川省各市(地、州)县(区、市)1980—1990年代编纂的谚语集成卷本。

作者: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和谐共生时令天文春季时令尝鲜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时令湖——艾尔湖学苑创造·A版(2021年11期)2021-12-10天文篇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5期)2021-05-28Jerry&Judy:苏州印象是彩色的,四季分明时令如期而至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一首春季时令菜 差点要了宝宝的命……数位时尚(幼儿教育)(2018年3期)2018-04-12天文与地理广东第二课堂·小学(2017年2期)2017-02-20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学生天地(2016年31期)2016-04-16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商(2016年1期)2016-03-03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2015-01-06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年2期)2014-04-15

推荐访问:共生 自然和谐 自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