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颖
近年来,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发展的大潮中,电视媒介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也在不断探索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策略和路径,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成为众多节目的一致选择。继《2021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2022河南春晚》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火爆出圈后,河南广播电视台原班人马推出姊妹篇——“中国节气”系列节目,选取春分、谷雨、立夏等12个节气,深度挖掘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哲思,以微网剧的形式讲述了12个不同主题的奇遇故事,并带来12首原创主题曲,带领观众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生活之美。“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并没有沿用“中国节日”火遍全网的歌舞表演形式,而是采用时空交错的戏剧影像方式生动表达节气的内涵和哲思,使悠久的文化历史跃然于屏幕,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为媒体深度融合中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聚焦中國节气,唤醒文化记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共同文化记忆,节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成为传播和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组织形式、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设计,将人们对节气的认识与审美期待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河南卫视趁势推出的“中国节气”系列节目,以创新形式唤醒人们对节气的文化记忆,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1.现代影像表达节气内涵。“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植物、动物等自然节律的变化,具有丰富的涵义。“中国节气”系列节目通过人物表演、语言对白、动画特效等现代影像手段,直观地表现出不同节气中的气候、物候变化,生动诠释了不同节气的涵义。《春分奇遇记》节目开篇,借由节气先生的旁白和动画效果讲述节气的历史由来和春分三候的内容。分别通过刘父和淮南王刘安之口讲述春分“昼夜平分,阴阳调和”的涵义,并采用开花、发芽、日晷上影子的变化等延时镜头将春分的节气特征予以直观呈现。《谷雨奇遇记》中映山红花开、油菜花开、蜜蜂采蜜、鸭子戏水、雨水滴落、绿意盎然的茶山等诗意化的镜头呈现了谷雨的物候特征,构成了“雨生百谷”节气涵义的生动表达。《立夏奇遇记》则直接采用特效呈现果实的生长,再配以蝼蝈的叫声,生动还原出鲜活的立夏三候。
节气作为我国独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不仅指导着传统农耕生产和社会生活,还孕育了丰富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巧妙地将与节气相关的民俗、典故等知识融入其中,在润物无声中给予观众以精神滋养,唤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节目中大量表现了春分竖蛋、吃春菜,谷雨吃香椿,立夏吃杏子等节气习俗,并再现古人春分祭日的仪式场景。《春分奇遇记》以《淮南万毕术》中“艾火令鸡子飞”为故事线索,向观众普及刘安编写的《淮南子》为二十四节气最早的记录与阐释,且刘安为豆腐的发明者等历史知识。《谷雨奇遇记》的故事借鉴《桃花源记》,幻化成茶叶的女子叶嘉则出自苏轼的《叶嘉传》,节目在表达谷雨节气特征的同时融入采茶、炒茶等民间传统工艺,并在片尾以红色杜鹃花象征大别山革命老区。节目以影像化的方式生动表达与节气相关的文化内容,使节气内涵获得生动直观的呈现。
2.情感哲思增强文化认同。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在每一段奇遇故事中融入一种情感,将节气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层次丰富的情感,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节气的认识,唤醒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春分奇遇记》结合春分的节气内涵,将春的希望与人的拼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传递出“坚定希望,追逐梦想”的情感。《谷雨奇遇记》则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了“找寻本真的自己、追寻美好的生活”的主题情感。《立夏奇遇记》节目的上映恰逢“五四”青年节,立夏当天则正值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节目带领观众跟随主人公穿越至1919年,感受彼时的青年人为家国大义而毅然走向危难的热血和激情,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展现家国情怀。此外,节目组深入把握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所承载的内涵,选择符合角色气质、能够准确传达角色特征的演员,如演员陈都灵符合剧中叶嘉青春温婉的形象,演员以精湛的演技表达人物的情感,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根据天地运行与自然节律所创造的时间哲学与生存智慧,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物我无间等精神哲思。“中国节气”系列节目深挖节气的文化历史内涵,在为每个节气编织一种契合节气主题的故事情感的基础上,将故事作为传达哲学理念的载体,带领观众跟随故事发展进程感悟精神哲思,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春分奇遇记》中春分竖蛋的尝试、刘安与刘一旦的古今对话,并结合穿插其中的万物复苏的大地美景,传达出顺应天时的理念。《谷雨奇遇记》中现代人陆雨误入茶园秘境,在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回视觉色彩,以奇遇故事引导人们感受生活、亲近自然。同时,节目中大量运用呈现乡村田园优美风景的画面,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予以具象化表达。
3.时代阐释观照现实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不断丰富其内涵、创新其表达形式。“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在对节气内容与价值生动呈现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语境,不断补充和拓展节气的内涵与意义,积极探索节气文化的现代性诠释,激发节气新的活力,延续并重构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春分奇遇记》以汉代刘安反向穿越至现代的奇特经历表达了现代生活对传统节气的传承与革新。刘一旦不畏失败、反复试验,并最终成为气象学家的故事结局设定体现了“莫负春光,莫负希望”的古老节气涵义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同时,番外篇中以刘安视角观望冰箱、手机、高铁、飞机、飞船等科技发展给当代人生活带来的改变,赋予节气以新的时代内涵,使观众内心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观众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记忆与理解,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意义解读。
节目不仅对节气内涵进行时代阐释,更是以古观今,以传统文化观照现实生活、回应当代社会话题,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产生勾连,让观众在古今文化的对话交流中产生共情,延续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谷雨奇遇记》将问题对准现代人因繁忙工作而忽视美好生活的现象,将谷雨的节气内涵赋予故事之中,通过主人公放慢节奏、用心感受自然的故事,回应现代都市人的心态和观念。在节目观看的过程中,观众不自觉地将情感代入到现代角色的身份上,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治愈,增进了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距离。《立夏奇遇记》关注当代年轻人对事业的迷茫困惑等共性问题,取《历书》中“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为立夏也”的节气涵义,通过对“长大”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讲述当代青年在两次穿越之后重新认识成长的意义,并在观念和行动上做出积极改变的故事,将节气的古老寓意进行现代诠释,解答当代青年人的精神困惑。
二、创新表达方式,讲好节气故事
目前有关节气的电视节目形式多样、表达方式多元,涉及纪录片、科教片、综艺晚会等不同节目形态,河南卫视在分析节气与传统节日在文化内涵、大众熟悉度等异同的基础上,找准节目定位,选择观众最为熟悉的故事形式,通过巧妙设定人物关系、制造“嵌套式”故事冲突,以及运用表意丰富的视听语言等方式,精心讲述不同情节主题的奇遇故事,带领观众在跟进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了解节气的文化内涵,产生情感共鸣。
1.古今人物的奇遇设定。所有故事片都需要人物来演繹,通过人物的戏剧行动展现故事情节,且人物的故事经历与情感能够使观众产生代入感和沉浸感。“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将故事的呈现与时下流行的穿越剧相结合,以历史、典籍中的形象作为诠释传统文化的故事载体,以现代人的角色吸引观众的心理代入,通过将今人置于历史情境之中全新演绎历史事件,或令今人进入极具传统文化氛围的特殊空间,或将古人置于现代叙事情境之中,重新构造穿越者与叙事情境之间的关系,在古今人物的奇遇中创造出“陌生化”效果,既能引发观众持续关注、参与故事的发展走向,又通过奇遇的经历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观众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春分奇遇记》中淮南王刘安穿越至现代,在与现代人刘一旦的相遇中推进故事发展,古今人物的奇遇引发观众的好奇。而在故事矛盾解决的过程中,节目通过古今人物的对白与动作等将节气的文化内涵有效传达给观众。同时,穿越者对陌生环境所表现的不适能够产生戏剧化效果,如刘安对智能音箱、电灯等现代科技成果感到惊奇,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立夏奇遇记》中现代人叶空在梦境中穿越至1919年5月4日,带领观众以现代人的历史观对“五四运动”进行重新解读,并回答革命志士小白关于山东、东三省等领土的主权问题,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此外,节目组还设计了拟人化的角色——节气先生,演员王劲松活泼俏皮的表演,配合相应的动画效果,将斗转星移、时律流转的节气变幻予以直观呈现,并以“全知视角”观察或参与故事的发展。“中国节气”系列节目运用古今人物奇遇的叙事方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探寻传统与现代共通的民族情感。
2.嵌套结构的故事冲突。冲突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节气”播出的三期节目普遍采用冲突“嵌套”的情节结构在短时间内制造多重矛盾,使短小的节气故事充满了戏剧张力。节目往往在故事一开始便抛出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并将其作为主要矛盾贯穿节目始终,不断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春分奇遇记》中小主人公刘一旦在课堂上进行的“艾火令鸡子飞”实验遭遇失败,节目开篇便清晰简要地呈现故事冲突,为人物的情绪状态、人物关系的发展做好铺垫。《谷雨奇遇记》中主人公陆雨在巨大工作压力之下导致眼睛无法看见颜色,如何找回色彩感知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主线。《立夏奇遇记》中主人公叶空处于工作不顺、与家人关系疏远的困境中,走出困境、获得成长成为该期节目的主题。
同时,节目组擅长运用“延宕策略”,将人物穿越作为重要情节嵌套在主要矛盾之中,从而将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延宕。矛盾因穿越的相遇而不断发展,矛盾的解决也伴随着穿越的终止,现实矛盾与历史穿越之合力共同构成了故事的叙事动力。“嵌套”式的情节结构使故事情节不断丰富,提高了观众对故事的心理期待。《春分奇遇记》中淮南王刘安穿越至现代,刘一旦因实验失败而对刘安产生误会,化解穿越中的误会、解决现实中的矛盾,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谷雨奇遇记》中陆雨误入茶园秘境,因无法感知事物色彩而将叶嘉辛苦耕作的茶叶炒黑,在穿越中不断升级矛盾冲突。而叶嘉耐心引导陆雨用心感知色彩、帮助陆雨恢复色彩感知,主要矛盾的解决也标志着穿越故事的结束。《立夏奇遇记》中叶空在梦境中成为带头游行的学生领袖,面临着被抓捕的危险,而在逃离过程中又遭遇进火车站前的暴力检查,矛盾不断升级并再次被“延宕”——能否顺利通过检查而逃离危险的悬念因梦境中断回到现实而被悬置,梦境与现实叠加的矛盾使故事愈加紧张激烈。
3.表意丰富的视听语言。影视故事的呈现需要借助画面、声音等视听语言,“中国节气”系列节目中多元丰富的视听语言,在人物情感表达、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谷雨奇遇记》取景于信阳茶山,从满山茶树,到村中小道,再到潺潺溪流,大量画面呈现了绿色清新的乡村风光,并运用蜜蜂的嗡嗡声、布谷鸟叫等自然音响,配合着轻快的音乐,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展现出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美景,诗意化地呈现谷雨的物候特征,带领观众在浪漫与诗意之中感受暮春之美。《立夏奇遇记》多处采用明暗光线的强烈对比,并大量运用运动镜头,以对应立夏时节人物焦躁不安的节气情绪,体现出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主人公一行三人前往火车站,黑屏转场的画面配合急促的火车鸣笛车,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在排队等候检查时,人物在画面中的晃动、镜头的来回摇晃,更加凸显了人物内心的不安,并牵动着观众的情绪。
此外,节目组充分运用AI、XR、三维动画等技术,推动节气奇遇故事的生动讲述,并精心打造每个节气的主题歌曲,以诗意的歌词和婉转的曲调,勾勒出节气的美好景象。节目组运用XR等技术营造了一个具有虚实相生意味的“太虚幻境”,时节钟盘的转动直接诠释出斗转星移、时律流转的内涵,并采用动画特效将典籍中记载的物候特征进行直观化呈现。《春分奇遇记》片尾刘安和刘一旦在信笺上放风筝的画面,则通过实景拍摄与抠像技术的融合,传达出“不负春景,追逐希望”的美好寓意,主题曲则描绘春分景象,传达节目的主题情感,形成与故事内容的互文,强化观众对节气的认识。
节目组在每期节目中设定一个反复出现的特殊物象,作为对节目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的象征,并有助于强化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春分奇遇记》中以鸡蛋贯穿节目始终,从“艾火令鸡子飞”的实验,到春分竖蛋,再到片尾花絮中刘父对“蛋”与“旦”谐音的感慨,通过鸡蛋串联起故事内容,呈现出春分习俗,并传达出节目主题。《谷雨奇遇记》中一片茶叶带领主人公进入茶园,叶嘉又为茶叶的化身,节目将茶叶作为人物情感的隐喻。《立夏奇遇记》中杏子不仅是立夏的时令水果,更是开启穿越的秘钥并贯穿于全片,隐喻了主人公的成熟。
三、发挥融媒优势,传播立体声音
经过“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融媒传播经验的积累,河南卫视根据“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的定位和属性,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融媒传播优势,采用从传播渠道聚合到传播内容分发的融媒传播策略,并成功引发受众的衍生创作传播。
1.传播渠道的聚合。依托已有融媒传播优势,河南卫视聚合不同传播渠道,覆盖多种媒介终端,将“中国节气”节目推进至观众的各个媒介使用场景中。在节目播出前,河南卫视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不同平台进行宣传预热。节目播出当天,移动端依旧提前1个小时开播,以受众数量庞大的“小屏”带动传统大屏。节目不仅在河南卫视、大象新闻客户端等自有平台播出,还加强了与不同媒介渠道的深度合作,实现在爱奇艺、优酷、快手、抖音等多种不同类型媒介的全链条呈现。多渠道的分发覆盖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体,多终端的呈现满足不同场景的欣赏需求。
2.传播内容的分发。根据不同的宣传时机和媒介平台调性,河南卫视制作、分发不同风格的宣传内容,全流程为节目“引流”。节目播出前,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话题引导宣传;
在B站、抖音等平台,发布一系列极具悬念的预告短片,或明星小剧场等短视频,引发观众的关注与期待。节目播出后,将节目内容拆条分发于不同平台,并播出节目幕后花絮,同时根据受众的观后反应在微博设置新的话题,持续吸引观众的关注。河南卫视还制作了节气科普短视频,邀请专家以通俗幽默的语言讲解与节气相关的典故、民俗等知识,在“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前后配合播出,助力节目传播。此外,河南卫视结合不同节日主题对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剪辑,使节目在原有内容之上生发出新的含义,如在母亲节当天播出重新剪辑的《立夏奇遇记》片段,表达了致敬母爱的主题,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3.受众的衍生创作传播。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即时互动特性赋予受众以更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多受众在评论、转发“中国节气”节目的基础上,对节目内容进行再度加工创作。如B站、抖音等平台有很多评价“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的视频,受众对不同节目内容进行重新剪辑、解说等加工,解读节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或与其他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积极参与节目内容的意义重构。衍生创作的内容在不同渠道的自媒体中引发节目的再次传播,传递出更加多元的节气“声音”,推动节目跨越接受群体的圈层壁垒,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此外,某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运营者,直播连线节目主创人员徐娜,以其自身媒介影响力在受众中引发新一轮的传播,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将内容聚焦于二十四节气,通过故事的巧妙构思、视听语言的审美呈现等创新表达方式,以及多元的传播形态和媒介渠道,再次唤醒了人们关于传统文化的记忆,促进人们的文化共情、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观眾在古今奇遇的故事中感悟民族精神、接受文化洗礼,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国节气”系列节目成为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之后,河南卫视打造的又一品牌力作,河南卫视在内容创作、表达手段与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持续性创新探索,体现出主流媒体在媒介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中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觉。
作者单位 河南警察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表达手段创新”(项目编号:2022—ZDJH—004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奇遇记立夏春分立夏喽,碰碰蛋大灰狼画报(2022年5期)2022-08-06立夏小猕猴智力画刊(2022年4期)2022-05-23农事 春分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春分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18年3期)2018-09-11立夏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春分创新作文(小学版)(2018年7期)2018-08-20不睡国奇遇记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夜晚奇遇记创新作文(小学版)(2018年28期)2018-04-22节日派对奇遇记儿童时代·快乐苗苗(2017年6期)2018-03-09Début de l’été今日中国·法文版(2017年5期)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