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语文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知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也就是说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它包括语音、语义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等。它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核心。在语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语文语感4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篇1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知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也就是说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它包括语音、语义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等。它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训练语感,应通过阅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一系列心理行为和过程来完成的。
一、 精读入境、揣摩语感
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更深地进入作者的情感领域,就应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整体或重点读句段,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契合。如《十里长街送》一文,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的情调,掌握好基本感情-色彩,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气将学生带入对周那无限哀思的情景中,如灵车的装饰,朗读语调应深沉,表情悲痛,给人以庄严肃穆感,让学生感到此时沉痛笼罩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向灵车致敬、默哀的情景时,可抓住关键词:“随着指挥”、“眼睁睁”、“顾不得擦”,在朗读时,语气庄重、坚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朗读语气的感染下沉浸在对周的致敬、默哀之中。当人们回首往事,眼前敬爱的却“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怎能不揪心泪下。朗读时应注意渲染气氛,使学生在揣摩语言中去发现妙处,再细细欣赏和体会。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因受时间限制,不能酌句斟字,要选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给读书方法,让他们更有效地精读别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精思熟读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反复透彻理解,心领神会的揣摩,敏锐地语感才能够逐渐培养起来。
二、 挖掘语言蕴含、体会语感
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应注意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体验,认识事务跟语言之间内涵的深刻联系,把概括形象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由人心动情到启真悟理。教师把握好教材中哪些重点表现中心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再联系句子的重点词,即语感培养点,以此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没有直接写出花草树木,但是在阅读中就应该体会到春天到来,到处是绿油油的`景象,要是没有这种感受,就体会不到“绿”的韵味。又如《挑山工》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在讲“需要”时,应让学生领会;表面上是需要这幅画的形象,但实际却蕴含着的一种勇往直前、不断攀登、永远进去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隐义外,还要挖掘语言文字是如何表达言外之意,而这种体会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良好语感的过程。
三、开拓视野,激发语感。
小学生知识面比较窄,单凭现有的知识理解教材内容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贴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法,扩展学生的见闻面,增长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如教《蟋蟀的住宅》这一文,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书刊,画册上有关长城的文字和图片,了解蟋蟀的相关知识,然后再把学生选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在一起欣赏,讨论蟋蟀挖掘住宅的过程,把学生观察事物现象的兴趣迁移到阅读课文中,教师抓住描写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阅读课文,进一步领悟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使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从情操的陶冶发展到意志品质的培养。
此外,组织学生有目的地看电影、电视、阅读课外书籍,对语感训练也是行之有效地。如教学《飞夺泸定桥》、《邱少云》、《大雪山》等课文,先组织学生看一些描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影片和电视剧。教学《猫》、《母鸡》等课文,可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学生感知多了,感受深了、知识丰富,语感就强了,阅读和写作就容易的多了,所以经常读一些有关语文学习的轶闻趣事、名人名言,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是大有益处的。
四、 多向思维、培养语感。
语感产生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过程,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应积极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充分想象,广开思路,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获得健全发展时培养良好的语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讲的是志愿军撤离朝鲜时,朝鲜人民送别志愿军的情景。课文是从志愿军的角度写的,通篇都是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为了深化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结课时,我巧设疑问: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不会不说话?朝鲜人民在离别时可能会说些什么?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的说:“朝鲜人民可能会说我不会去,一定要把你们送上车。”有的说:“你们为了帮助我们打败美国侵略者,吃了多少苦,多少人流血牺牲,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情谊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这样的启发思维,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在学生的心中产生了内心视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除此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进行想象,这样却澄清学生对作者想象的模糊认识,训练了多向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五、 写作训练、培养语感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要有好的语言,写作对提高语言感悟的作用是很大的。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力求语言准确、简洁、生动。为了准备传达思想,突出文章中心,你就会在选择句式、调整语序、安排语段上认真思考了,而在这种思索中,你对语言的连贯感和文气的畅通感便会得到增强。为了语言简洁明快,除了对所写事物之特征准确外,你会在文中的锤炼下狠功夫。在这个语言加工过程中,你便能体会到语言的简洁美和凝炼美,提高学生对较高层次语言的感受能力。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对语言的感受力会增强。小学生的写作就应朝上述的方向,一点一滴开始训练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以期达到准确表达语言的写作目的。
语感训练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对学生语文的兴趣与好的学习习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达到既训练了语感又发展语言的目的。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篇2
阅读教学的三方面语感体悟
1.形象生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选编的课文语言生动形象,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体会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让学生细细品读。学生根据文中作者绘声绘色的描写,能再现文中一些精彩的画面,勾勒出文中人物的大致轮廓,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感觉。九年级上册《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高颧骨,薄嘴唇;圆规式的姿势;鄙夷的神色;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等。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形象。
2.情感丰富。阅读教材文本时,透过文中的语句,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中蕴涵的境界。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时,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品味这些语言文字的魅力,感触文中人物灵魂的深处,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杨修之死》一文中,作者通过六个小故事,写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遭到曹操的忌恨,以至引来杀身之祸。通过杨修之死,揭露曹操的虚伪、奸诈,下令“厚葬”杨修,收买人心。
3.意蕴深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能够领悟出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语言凝练,语句含蓄,另有深意,有的作者将深刻的思想蕴含在所描写的事物中。韩愈的《晚春》中诗人通过“草树”“知春”“斗芳菲”的场景描写,写自己珍惜春天的大好风光;“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珍惜时光的有心人的。文章中的许多语言含蓄,有深刻的涵义,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内涵,还应将作品的意蕴开拓及延伸。
训练语感先从语言文字入手
人类借助语言文字传递着渊源流淌的文化及思想。初中语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语言是维系“教”与“学”之间的纽带。一节好课,就像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又如一首乐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因此语文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课堂语言具有艺术性,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有丰富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开启学生思维,让他们跟随教师的语言,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遨游知识的殿堂中。初中语文教师语言要准确、凝练,这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教师表达不清,必然不能准确表达出文中蕴含的情感,甚至会对学生进行误导,引起学生理解上的错误。因此,教师分析教材文本、讲评作文、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主题,应切中要点。教师精辟的语言,学生的疑惑。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学生深深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赞美母爱,却不能体会作者悔恨之情———子欲养而亲不待,懊悔自己对母亲不解。通过教师深入的分析,学生能母亲对儿子的挚爱,儿子的“暴怒无常”母亲临终前,仍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易于学生理解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营造形成语感的环境。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1.积累知识,提升感悟能力。语感包含语言文字正确的理解,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表达一种心情、见解、思想等。教师培养学生语感应从积累字词入手,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对字词的感悟能力。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文章以凝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三峡险拔、秀丽的美景。描写景物时抓住特点。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水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象。一百五十余字,把三峡万千景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描绘出景物的神韵,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要借助已有的知识与体验去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实践与知识形成语感的基础。学生应多积累知识,将积累的这些语言材料转化为自身的语言,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
2.反复朗读,提升语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读,然后进行思考,能激发他们的语感。教学《隆中对》一文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初读文章,排除语句障碍,进行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诵读文章,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课文,要注意文中的人物语气、情感的变化,把握句子间的联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文中人物,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更丰满。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实在让读者佩服。总之,培养初中生语感需要他们多阅读、积累,不断充实已有的语文知识。只有多读、多训练,才能驾驭语言文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计划、科学、合理地训练学生的语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篇3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第一学段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且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读。然而,良好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或是通过某节课练就的,而是靠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点一点地培养出来的。尤其是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如果不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所学知识内容的表达和理解。
1.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对低年级学生极为重要,教师必须明确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使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不久,不懂得任何朗读技巧,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要求学生每篇课文都要读准字音,讯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然后组内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给组内小伙伴后,接着指名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重点指导:当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很失望时,引导学生读出小壁虎难过的语气,读出节奏来。当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新尾巴时,指导学生读时,声音洪亮,语速稍快,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兴奋的语气。
2.培养学生说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影响,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说普通话极为困难,特别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平翘舌音区别不开。
常常把翘舌音的字读成平舌音,学习拼音后,学生对平翘舌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掌握生字的读音,学说普通话打下了基础,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读课文,做到:语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从读字、词语、到读句子、读段、篇,都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坚持天天练,时时练。平时朗读时,发现学生读音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同时,课间教师用普通话同与学生交流。要求学生用普通话与家长谈话,久而久之,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要让学生在学习在感受朗读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情境,用多种朗读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乐趣,进而达到了乐趣,会读,读好的目的。 学习《荷叶圆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感受荷叶的美,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蜻蜓立在上面,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叫着,让学生边读边感悟语句的美感,升华情感。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挑战读,小组比赛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课文所创造的境界,从而受到了审美教育,陶冶了学生的精神情操,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4.鼓励争辩,创设情境
争辩(学习上的)就是交换知识。教学中提倡与鼓励争辩,可以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更强烈,学习兴趣更浓厚。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矛盾性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别看他们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得脸红耳赤,其实这正是他们对知识努力探究的表现。因此,教师的提问有时可以设置对立的设想,使之产生选择的困难,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如教《在仙台》一课时提出:“藤野先生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一个学生说:“给人的印象很认真、很有学问。”教师又问:“你根据什么这样说?”学生说:“藤野先生戴着眼镜,抱着一叠书。”教师接着说:“按你的说法,凡是戴眼镜的人都认真,夹着书的人都有学问?”这一反问引起了全班同学的热烈争论,从而否定了前一个学生的问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藤野先生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朴素,不拘小节。在这种情绪激昂的智力争辩活动中,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注重课文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小学生均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宽题材,增强表达能力,不断诱发他们的创新情感,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那么,学生的朗读水平将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篇4
一、加强读书实践和语感积淀
有人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提问所占用。其实,这完全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应该通过培养语感来实现。
语感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是人们在长期言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说到底,直觉思维是构成语感的核心要素,因此,通过培养语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语感具有直觉性特点,表现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它不需要经过预先的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而是凭借言语经验,直觉地对言语作出敏锐的感受,瞬时性地感知和领悟语言,所以,直觉思维能力也充分地反映在语感上。
培养学生语感,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投人读书实践,通过实践来强化语言的习得机制,积累语言的表象材料,最终建立起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言直觉。学生通过读书实践,逐步积淀成语感的“相似块”,当接触到新的语言信号刺激时,就能凭着语感的“相似块”识别出来,然后进行匹配,进而在刹那间做出直觉判断。表面看来似乎是不假思索,其实早就潜伏和积淀着逻辑理智的基础。所以,语感的直觉顿悟,是多次认识、多次实践、多次反复。
由此,我们应能悟到这样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多诵读。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诵读的价值。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激起读者的情感潜流,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学得为文之道。通过朗咏吟哦、熟读背诵,直觉体悟语言规律,学习运用语言,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途径。二是指导学生切己体察。培养语感,仅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想象和联想,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才能深得文章旨趣,使语感培养富有成效。
另外,由于直觉是认识客体的本质与规律在人脑中直接反映的过程,因此,就要求主体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丰富的实践积累。生活知识及语言经验积累丰富,就会在遇到某种认识对象时,立即调动起潜意识中所需要的经验,即存储的“相似块”,形成直觉体察、认识感悟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除了强调主体的诵读、体悟外,还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活跃想象与联想,以形成敏锐的直觉,促使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一种“下意识”的程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读书训练,将此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置于课后练习的第一条,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物化。
二、注重整体感知和主体感悟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正是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点,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认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以其独特的异质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是有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然而,现在仍有不少教师只着力于知识点的落实,继续走着“分析——综合”的老路,把知觉中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孤立地分析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一个词句,破坏了融合在一篇文章整体结构关系中的情境、意蕴等格式塔质,支解了课文的整体美感,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感悟,从而失去许多培养学生语感、发展直觉思维能力的良机。
按照格式塔学习理论,在初读时要从整篇课文出发,让课文在学生眼里成为一个格式塔,即知觉整体。我们教读任何一篇课文,都必须十分强调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生动的感觉,努力使学生获得对课文整体的直觉把握。或许初读阶段的这种整体把握是混沌的、模糊的、朦胧的,带有飘忽性和猜测性,但是这种从整体出发的直觉感受活动是充满生气、灵气并洋溢着热情的,它得之于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不是脱离学生认识水平的理性的分析,而是一种体现灵性的直接的感受。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直觉把握,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的灵敏性、发展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的学习是在学习者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应该强调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而阅读主体对文本所作的“感悟”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效的阅读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感知、感受、揣摩、联想、体会等心理过程,达到阅读的目的。‘感悟’就是这样的心理活动过程。”(陆志平《语文随谈》)同时,语文学习又是学习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应该是学习者直接进入文本来获取阅读材料的信息、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的过程,教师的分析应该用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正因为“感悟”体现了整体、朦胧、融会贯通的思想,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先进理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和阅读时间,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感”去“悟”;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提供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提倡各抒己见,让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飞扬。
三、强化速读训练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涵泳”法则,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涵泳是一种研读方法,就是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鉴赏玩味,掂量比较,“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从中获得审美感、情趣感等。目前我们重视的精读,就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只是一味强调“细嚼慢咽”,因为它存在着明显的读得慢、读得少的弱点。因此,在搞好精读的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速读能力。
速读是一种高级的阅读形式,是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感知要阅读的文字。速读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快,它要求阅读主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信息的接受、编码、存储、反馈的速度更快,思维更加敏捷。这种速读能力所凭借的主要就是直觉思维能力,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强化速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在具体教学时,可着力于以下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直接领悟言语的能力。美国著名作家萨特曾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在阅读之前,读者就存在着对作品独特的意向——期待视界。可以说“预测”、“期待”都和直觉密切相关,直觉思维活跃的人能迅速产生对作品的准确预测和贴近作品实际的期待。为此,在教学中就要有效训练学生的跳读、猜读能力,使他们在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多种速读方法的过程中,提高直觉领悟的言语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敏锐提取的言语能力,即通过速读,准确、敏锐、迅速地提取文本的要点、主旨等。这种提取,不是熟读深思的结果,也不是揣摩推敲的结果,而是通过快速搜寻文眼、重点句段并从中获取大意或言外之意的结果。这是速读的核心,是速读训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这就不仅是对文本整体情韵的把握和领悟,还要在此基础上快速抓住要点,提取文义。所以,在训练时,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默读的技巧,阅读时目光既要宽阔,又要集中,既能摄取较大的语言单位,又能从中捕捉中心词句,迅速找准文眼和重点句段。这样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主体积极紧张的思维活动,无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应该的。我们只要牢牢咬住培养“语感”这个目标不放,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进行读书实践,在注重整体感知、精读感悟的同时,加强速读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直觉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同步提高。
推荐访问:语感 语文 培养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 提高学生素养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和语感 怎样培养语文语感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文语感的重要性 语文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语感 提升语文语感的有效方法 语文培养语感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