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林业局 林波
葡萄汁水非常丰富,含有较高的营养,最近几年各地区葡萄栽培面积在不断加大,使其成为日常水果之一,在经济水平不断优化的基础上,葡萄伴随市场需求量的提升也发生了变化,葡萄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向好。但是,若没能在葡萄栽培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管理,对虫害没有做好预防、治疗,就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葡萄栽培过程,虫害防治与种植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制约葡萄产业长期发展的不良制约因素。
栽培早春葡萄为种植户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经济目标,对葡萄产业的后续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在早春葡萄栽培过程中需要科学掌握种植技术,确保早春葡萄的种植操作的规范性,提前做好褐斑病的防治,使早春葡萄的生长品质、收成产量得到保障。
1.1 栽培园地
早春葡萄栽培的园地选择要遵循远离环境污染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园地建设不能在车站、高速公路以及城市附近,要确保园地周围不存在污染源,这样才能保证早春葡萄的生产品质。园地的建设需要考虑排灌操作的便捷性,同时要符合背风向阳的葡萄基本生长要求,理想土质成分是壤土、沙壤土。葡萄大棚的建设要以实际园地长度为基准,方向以东西向为佳,大棚的顶高不高于3m,肩高不高于1.5m,在大棚顶部、两侧预留出排气口,满足葡萄生长期间的通风管理需求。另外,要将园地范围内的植被清除干净,深翻栽培区域内的土壤,依据早春葡萄深根性这一生长特征,需要将定植沟的标准设计为1m×0.8m,而后将上层熟土、绿色有机肥以及杂草混合均匀回填至定植沟形成高垄[1]。
1.2 栽培土壤
在早春葡萄栽培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栽培早春葡萄之前需要做好土壤科学选择工作,筛选出适宜早春葡萄栽培的土壤,才能继续前期准备工作。实际上,早春葡萄可以在任意一块土壤上栽培,早春葡萄任何环境下都能正常生长,但是土壤成分会对早春葡萄的产量、生长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保肥能力较强,土壤环境以黏土、沙土混合为主,这是早春葡萄最理想的栽培土壤,与其生长发育的匹配度较高。按照土壤成分、性能筛选出栽培区域,接下来要检测并科学调节土壤的pH 值,为后续早春葡萄的栽培打好基础。通常情况下,葡萄藤蔓经过多年的生长会出现老皮,很可能黏附在葡萄枝叶处,长期黏附会导致下层枝叶滋生细菌,一些虫卵也会在此处藏匿,早春应统一处理藤蔓老皮。处理后的老皮要尽量收集在一处,全部带出栽培区域统一进行销毁,这样可以降低早春葡萄感染毛毡病的概率。
1.3 葡萄品种
根据栽培地区的实际环境与气象特征,选择生育期、休眠期相对短的早熟品种,且具备连续结果能力,可以在弱光环境下生存,例如有核8611、京秀。
1.4 苗木定植
土壤在春季解冻之后,就可以着手准备早春葡萄的栽培,通常栽培工作是在3 月的上旬、中旬左右进行。葡萄苗根需要留出15cm 左右,嫁接苗的接口要控制在10cm 之内,掌握好根苗、根茎与地面的实际距离。土壤回填的基本顺序是先表土,后底土,在完成回填之后充分浇灌。当苗木长出5cm 左右的新梢,每棵苗木选择留下2 个生长状态良好、长势健康的新梢。
1.5 灌溉施肥
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当湿度指数不足60%,需要进行灌溉。在早春葡萄的生长过程中,早期、中期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若种植区域气候干燥,可以适当进行喷洒浇灌,此处还可以采用科学的手段为早春葡萄补充生长所需的水分,例如利用干净的草垫遮盖土壤,以防水分大量流失。水分的补给需要根据实际栽培环境、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当降水量偏多,且正值早春葡萄的早期或者中期生长阶段,则不必进行灌溉;
当种植区域出现积水,要及时做好排涝,以免出现土壤透气性差,导致葡萄苗木枯死的现象。早春葡萄的生长后期,则不需要过多的水分,一般不需要大量水分灌溉,否则会影响葡萄果实的品质。在早春葡萄开花时期,需要施加绿色有机肥,保证这一生长阶段的养分供应。当完成采摘工作之后,要开挖施肥沟,将农家肥填入施肥沟,作为下一阶段早春葡萄栽培的基肥[2]。
1.6 枝蔓花果
早春葡萄生长过于繁茂会对葡萄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早期栽培工作中控制苗木的栽培宽度,合理移植苗木,当苗木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时期,要科学处理多余的藤蔓、果实。例如,为了保证生长阶段足够的透气性、养分含量,需要去除一部分枝梢。在开花期为了苗木能够汲取充分的营养,需要对花序进行合理修正,对果穗进行科学调整。在结果期要对果实实施疏果操作处理,去除生长形态不美观、生长能力较弱的果粒,以保证葡萄的品质。
1.7 光照条件
在栽培早春葡萄的过程中,土壤成分、水分供给、肥料补充、环境条件都会影响其产量与品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性因素,也能对早春葡萄的栽培成效产生影响——光照条件。若是在其生长期光照条件不足,会导致开花阶段出现花冠大量掉落的情况,导致其花序授粉情况不理想,最终就会影响到葡萄的整体产量。若是在其生长期光照条件过于充足,葡萄苗木枝叶会过于繁茂,在果实生长时期会因光照过于强烈出现日灼病,对葡萄果穗的影响较大,很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所以,要对葡萄生长全阶段的光照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依据当地气象变化科学使用日光灯,做好遮光工作。
2.1 褐斑病的主要症状
褐斑病主要作用部位以葡萄植株中部、下部的叶片为主,其病症类型一般是通过大褐斑病、小褐斑病这两种类型来区分。
(1)大褐斑病
大褐斑病的病原以葡萄假尾孢菌为主,当葡萄叶片感染之后,早期会以淡褐色斑点的形式不规则分布在叶片上,逐渐扩大为1cm 左右直径的病斑,多数病斑会呈现出赤褐色,病斑周围呈黄绿色。当大褐斑病侵害程度较深,淡褐色不规则分布的斑点会逐渐以相互连接的状态扩散,病斑边缘比较清晰,但背面却不容易区分。大褐斑病后期阶段,葡萄叶片会逐渐枯死。若在感染大褐斑病期间遇到雨季,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指数较高,病斑上会出现霉状物,多数呈灰褐色。
5)封孔。每个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灌浆孔方可进行封孔。灌浆孔封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压力1.0MPa,水灰比为0.5∶1。封孔时,首先将注浆导管下到钻孔底部,用灌浆泵向导管内注入水灰比为0.5∶1的浓水泥浆,边注浆边提导管,但必须使导管底口始终保持在浆液面以下,充分置换孔内稀浆。然后,用灌浆塞封闭孔口开始全孔灌浆封孔,持续加压30min后封孔结束。灌浆孔封孔质量应抽样进行检查,封孔质量的合格标准按设计规定执行。
(2)小褐斑病
当葡萄叶片感染小褐斑病,早期病症以褐色不规则小点为主,逐渐发展成不规则圆形的病斑,病斑多数呈褐色,直径通常大于0.2cm、小于0.6cmn。绝大多数病斑呈棕褐色,也有一部分是褐色,在病斑中央会出现同心轮纹,且叶片健康区域与病斑感染区域的分界线十分清晰。通常病斑周围会出现轻微的隆起,隆起部分多数呈深褐色,四周伴随水渍状环。若在感染大褐斑病期间遇到雨季,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指数较高,在病斑中央的霉状物多数呈黑褐色。叶片背面会伴随病斑的感染,出现不规则椭圆形病斑,周围边缘不是十分清晰,当感染程度加深,病斑会连接在一起,扩大感染面积,葡萄叶片则会逐渐枯黄,最终脱落[3]。
2.2 褐斑病危害的发病条件
(1)孢菌侵袭
孢菌的寿命较长,是以风雨为介质传播到葡萄作物上的,而后依附在葡萄叶片、枝蔓等处。进入雨季之后,伴随降水量的增加,孢菌将葡萄叶片上的气孔作为感染葡萄植株的渠道,引发植株内部的感染,孢菌的潜伏期大概在20 天。如果早春葡萄的栽培环境湿度指数过高,则更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孢菌的情况。
(2)雨水量大
在葡萄转色阶段,环境温度在不断提升,雨水量也有所增加,感染褐斑病的概率就会加大。大棚内部的湿度恰好符合褐斑病的传播与繁殖条件。
(3)肥料欠缺
在栽培早春葡萄的过程中,一部分种植户并没有注重施肥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虽然会定期为葡萄苗木施肥,但是未重视葡萄根系对肥料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不高,导致葡萄植株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氮元素、磷元素等存在严重缺失现象,致使葡萄植株的生长能力减弱、抗病能力减弱,很容易受到流行病害的感染。
(4)清理工作
很大一部分种植户在栽培早春葡萄时,不重视种植区域内的相关清理工作,枯树枝、枯叶以及病害叶片的清理工作做得不及时或不全面,通常情况下,这些枯枝和病叶上都携带孢菌,且携带量比较大,清理不及时就会给这些孢菌留出反复感染葡萄植株的机会,从而导致种植区域内出现褐斑病的大面积扩散。
(5)用药依赖
有一些种植户在栽培早春葡萄期间,应对病害主要的方式就是喷洒农药,盲目用药依赖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些种植户根据病害程度任意加减农药剂量,导致病害发生概率加大、病害抗药性逐渐增强,对葡萄植株的感染程度加深。同时,药剂的盲目使用会让葡萄叶片的气孔增大,褐斑病将更容易侵袭到植株内部。
2.3 褐斑病危害的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
事实上,葡萄苗木长势健康,抗病能力就会有所提升,能够有效阻止褐斑病的大范围流行,因此,种植户要做好前期苗木品种的选择,确保其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在栽植工作结束之后,水分、肥料的供应要充足,操作形式要科学规范,全方位提升葡萄植株对抗流行病的能力。依据葡萄品种与种植环境做好葡萄架样式的选择,既要确保管理效能,还要在透光、透风等条件上做好规划。开展科学的整形修剪工作,以强化葡萄植株的整体生长能力为核心,落实抹芽定梢和疏花疏果工作,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和通风情况,从而达到强化葡萄植株抗病能力的目的,保障葡萄的质量、产量[4]。
在种植管理工作中,施肥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肥料的科学使用能够为葡萄植株生长提供助力,从而提高其对抗流行病的能力。因此,种植户需要以科学的理念规划肥料的应用方案,既能够实现褐斑病发病概率的有效减少,也能够保证葡萄的整体质量。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盲目施肥。进入秋季要对种植区域内的枝叶进行彻底清理,运送至种植区域外统一填埋或烧毁从而有效降低种植区内越冬病源的含量。当葡萄植株生长已经处于中后期,要及时摘除黄叶,着重清理病叶,从而强化大棚内光照条件,对湿度的全面控制也是非常有利的。另外,种植户需要提前检查排水设施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及时疏通沟渠,防止雨季降水量过大产生积水,将湿度保持在最低数值,遏制褐斑病传播途径,以保证葡萄果实最终的品质。
(2)生物防治技术
农药的盲目使用很可能产生药物残留的现象,还会对种植区域内的环境、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能有效防治褐斑病,种植户可以选择应用生物农药。如早春葡萄遭受褐斑病侵袭,可以选择喷洒植物源农药生物碱水剂300 倍液,喷洒间隔天数在一周左右,连续喷洒2 次到3 次。
(3)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的基本原则是以预防为主,秉承这一原则科学选取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规范的标准药剂,展开对早春葡萄褐斑病预防的相关工作。在早春葡萄植株未感染褐斑病时,科学喷洒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 倍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植株感染褐斑病的概率,起到理想的病害预防作用。在早春葡萄植株感染褐斑病时,也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手段予以控制,一般情况下使用25%阿米达2000 倍液、15%敌力脱乳油3000 倍液进行喷洒,需要至少连续喷洒3 次左右,每次喷洒间隔7 天。在喷洒药剂时着重喷洒叶片背面,阻隔病菌利用背面透气孔侵袭植株内部的渠道[5]。
与其他品种相比,早春葡萄的上市时间较早,栽培效益能够得到保障。因此,种植户需要做好早春葡萄管理工作,在种植过程中落实科学的栽培技术章程,对早春葡萄不同生长时期的栽培要点、管理要求有所掌握,并且在水肥技术上做好优化管理,确保水分与肥料的合理供应。同时,还要针对早春葡萄褐斑病做好防治工作,为早春葡萄品质与产量的提升打好基础。除此之外,相关部门需要委派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户的栽培工作,以实际种植区域内的各项条件特征为基础,科学规划早春葡萄栽培技术管理流程,为种植户普及推广现代化生态栽培技术理念,助力葡萄产业后续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褐斑病病斑葡萄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葡萄熟了阅读(低年级)(2020年11期)2020-12-28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当葡萄成熟时女报(2020年10期)2020-11-23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四川蚕业(2020年4期)2020-02-10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烟台果树(2019年1期)2019-01-28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农业工程学报(2018年24期)2019-01-14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中国蚕业(2018年4期)2018-12-05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江苏林业科技(2018年4期)2018-09-142种杨树烂皮病害早春症状1)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9期)201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