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究

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究

时间:2024-09-02 0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罗志佳,马佳婧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并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所必需的优秀资源,其中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最好的素材。新疆是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更要发挥自身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新时代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政治价值

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情感,而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体现。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新疆诸多文化资源的一种,是最能体现新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资源,它作为先进的政治文化资源,引领着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2]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各学段中的运用,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感受先烈们英勇顽强、对党忠诚美好品格的同时,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坚定理想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经济价值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地处祖国边陲地区,其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特殊性,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毛泽民故居、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展馆;
有实景剧《三五九旅是模范》、红色军垦文化旅游演艺剧《燃情岁月》等;
还有研发“两弹一星”的马兰基地、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军垦第一连等。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形成了新疆文旅融合特色发展模式。大中小学思政课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一体化开发和运用,以更鲜活的方式为讲好新疆故事提供了载体,成为深化文旅资源内涵、创造经济价值的有效渠道。

(三)文化价值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包含着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革命场馆、历史文物等,也包含着以精神形态存在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等宝贵品质。这些资源不断激励影响着青年一代,在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中,帮助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激发更持久的爱国爱疆之情以文化人,依托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力作以文育人,还以其承载的中华民族基因有形、有感、有效讲好新疆故事以文润心,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文化润疆工程深入实施。

新疆拥有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据官方统计,新疆已公布首批革命文物101 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0 177 件、红色资源点225 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2处[3]。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文旅融合方面备受重视,正在成为讲好新疆故事、传播好新疆声音的重要载体。然而,这些资源却没有广泛运用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内容缺乏体系建构

当前,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分段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模糊。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不成体系,过于分散及碎片化,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深度的学习、并按学段依次递进存在较大问题,没有体现思政课渐进性规律,致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认识红色文化资源,从而影响了各学段育人实效。其次,小学、中学、大学分段设置虽遵循了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但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没有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有效的设计与衔接,育人载体未达到共建共享,各学段的教师在探究时只对本学段进行研究,比如初中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只关注初中学段,而不知道小学或是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和课本内容,形成了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最后,教师普遍对红色文化资源关注不足、理解不深、挖掘不够。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整体起步较晚,特别表现在没有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对红色文化相关的故事、人物及精神搜集整理不系统,使得思政课教师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缺乏权威的参考依据,在思政课讲述过程中不能更好地融会贯通。

(二)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开发及呈现形式单一

当今“大思政”时代已到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构建“大思政”格局,其内在要求必须加强合作,形成“大平台”,做到协同共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课程体系之间并未协同运作,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大多以原始形式呈现,表现形式比较单一。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中思政课教师教育观念未完全转变,协同育人的意识较为淡薄,没有主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大多“坐享其成”,仅仅利用政府及地方管理部门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授还处于在课堂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抑或是教师简单找些图片或者带有讲解的视频让学生来感受,对于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场景学生没有太多的心灵共鸣,更别说去深刻体会老一辈革命者的使命与担当,进而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4]。最后,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在深入拓展课程所需的红色文化教学素材方面用力不足,不能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沉浸式教学模式使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效契合。

(三)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师资队伍协同发展不足

受固有思维影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通常情况下小学的思政课教师不会去关注中学、大学思政课的动态,反之亦然,各个学段相对较分散。思政课的内核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如果没有系统的思维,就不能够从全面、协同的角度去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构,那么一体化建设就只是一盘散沙。同时,每一个阶段对学生都有相应的育人目标,不能只顾各学段的融合而忽视了各自不同层次的目标,如认知不清就很容易顾此失彼。

除了以上问题,在新疆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中还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全疆没有建立一个兼具资源开发、资源共享及资源展示功能的红色研学平台。教师无法依托共建共治共享红色文化资源的平台,导致教学资源运用具有随意性,致使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

(四)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考评机制尚未形成

提高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的实效,需要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质量评估,而目前的评估方式未成体系,各学段的考评机制中没有对教师评价设置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创新及做好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评价指标,也缺乏对学生评价设置课堂实践参与度、课外调研作业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的缺失造成教师缺乏开发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缺乏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并主动探索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动力。

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可以通过跨学段集体备课、多学科协同合作等方式开展,因此在一体化建设考评机制中应该设置需要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师共同参与、协同完成的任务指标,而这样的评价体系仅仅依靠各学校自行制定是无法有效达成的。因此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考评机制尚未形成的制约因素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区域统筹,同时各学段学校管理人员缺少对评价体系中融入资源开发和运用指标的重视。

(一)整体规划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内容,让思政课“统”起来

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教学内容应体现层层递进和有效衔接,在202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已提出,“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5]这就要求大中小学要有大局意识,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视角出发,形成学科、课程协同联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各地政府及各类学校应为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

1.体现层次差异

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政课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不同教育阶段,每个阶段在实现本阶段育人目标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为后一个阶段思政课打好基础,让学生在每个阶段过渡时不觉得跳跃。例如在课堂中对于兵团红色文化资源的引入,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师可以从红色故事入手,通过听红色故事了解军垦文化,初步感受兵团军垦前辈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老兵精神等;
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教师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切身体验比书面教育感官冲击更强,这种震撼力带来的冲击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课程效果会更好;
高中思政课就要多加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更深层次兵团文化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它的研究性学习[6]。兵团精神是对兵团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内涵的高度凝练,加深对它的学习能使大学生拓展格局,发扬“牢记使命、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等优秀的革命品质。明确层次性不仅加强了一体化的建设,也能避免各阶段教学内容的重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普遍性”是指不管哪个阶段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共产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殊性”是指每个阶段还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学习,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才能更好促进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

2.注重一体贯通

要想改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必须站在更广阔、更全面的视野下进行顶层设计。首先,需要整体规划课程目标,注意各学段的分层,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整合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合力机制,增强各学段之间的关联性,打破大中小学之间的壁垒。其次,制度建设也不能松懈,各学段教师若想交流互动,那势必会有一个平台或常态化的组织领导机制将他们连接在一起,以便各学段教师更高效地交流合作,使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再次,在备课环节中,高校教师学术能力较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前沿动态了解较多,而中小学教师更接近学生,更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特点,实践性更强。两类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吸收,以此来打破各自育人的现状。最后,思政课教师在提升自己认知的同时,要建立“大思政”格局,树立教学内容协同合作的意识,对于教学内容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避免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情况或没有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在“大思政”格局下,各学段教师协同设计每个学段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协同探索适合各学段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受红色魅力的同时,激发爱国情怀。

3.凸显理论内涵

开发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必须要将道理讲透彻,尤其是把其中蕴含的特殊精神阐释清楚。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中,兵团文化资源是最有特色的一种。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先烈纪念馆、兵团团场民居、革命遗址展馆、雕塑、红色景点等,是兵团厚重的历史记忆。兵团红色精神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等,就是这些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兵团人保卫新疆、建设新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兵团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深入阐释,充分发挥兵团红色文化资源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价值和特殊功能。

首先,要发挥好政府的统筹作用,提供资金支持,集政府、社会、高校三方资源,组织专家学者对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文物进行专项研究,对红色人物、红色故事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对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形成理论成果[7]。其次,要重视对红色文化资源中精神的深层次挖掘和解读,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内容,比如“塔里木精神”等,赋予红色文化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并继续发扬光大。最后,要加强对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培训,特别是增加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专题学习,使之有主动研究意识,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开发校本特色课程,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授课过程中要发挥好英雄人物的榜样效应,最大化挖掘模范人物的故事和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升华兵团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与思政课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它引领兵团人继承优良作风、赓续红色血脉的价值。

(二)创新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形式,让思政课“活”起来

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要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探索符合新时代大中小学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新形式。面对现在大中小学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要及时、客观地分析梳理、调整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需要多多关注思政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拓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需求,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摒弃传统教学中没有与时俱进的方式,让思政课展现生机勃勃的活力。

1.转变教师思维,使其成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主动开发者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必须要有积极主动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意识,主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教师转变思维的有效手段。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都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最好的素材,理应成为思政课教师充分运用的教学资源。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多沟通交流,有利于更好开发所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各学段资源共治共建共享。另外,其他课程教师也可以成为思政课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者,教育部近年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共同开发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达到各门课程在育人上同向同行。

2.创新教学方式,实现新技术与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结合

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也已应用于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虽然图、文、声三者结合,但是学生上课兴趣仍需教师的关注,而且学生笔记一般跟不上课件播放速度,同时教师无法即兴发挥,只是尽可能地与预先准备的课件同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AR 增强现实技术、VR 虚拟现实技术等登上教育舞台,对于更好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都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建立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8]。目前的条件下让大中小学都具备这种技术是不现实的,可以先让有条件的高校建立AR、VR 技术实验室,并向邻近的中小学开放资源,让学生去切身感受红色文化资源,跨越时空局限,进行沉浸式学习体验,由传统的“以教促学”转化为利用新型信息技术及工具来获取知识。

3.找准契合点,用红色文化资源讲好思政课的故事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最终为教学内容和效果服务,教师要通过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式把思政课的道理讲透、讲深、讲活。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找准契合点,使红色文化资源真正成为讲好思政课的助力。如边陲英烈故事就是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具体的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引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新疆叶城烈士陵园就有很多革命英烈故事,有老班长司马义·买买提在危急时刻牺牲自己为战友反击赢得时间;
罗光燮在失去左腿的情况下,用血肉之躯在雷区开辟前进道路;
王忠殿烈士将拉着导火索的爆破筒用身体抵住推入敌堡,从而引爆碉堡,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样的英烈事迹还有很多。红色故事与思政课的育人目标、育人载体、育人内容都有高度的契合性,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选择契合点时,还应注意本阶段学生的知识理解力,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能理解的故事,坚持科学性、客观性的原则,不能随意编造或歪曲事实。教师要多创新讲解方式,讲好新疆故事,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课程。

(三)构建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队伍,让思政课“动”起来

思政课“动”起来关键在教师,但也应该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各学校管理者、地方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等。通过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成为资源的“主动”开发者,各单位协同育人形成资源开发和运用的“联动”力量,使思政课真正“动”起来。

1.建立“学段融合与专业分层”体系,形成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主体

目前,新疆已经下发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文件并组建了由各学段骨干教师及管理者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学科融合与专业分层”体系,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推进各学段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在集体备课、评课、同上一堂课等活动中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理顺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的一体化建构。同时,还要构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评价的指标,把协同合作、知识学习、交流进修等纳入评价指标,实现思政课教学在各学段各层次的螺旋式上升,实现学生在各学段学习中知识递进的育人目标。

2.创办新疆大中小学红色研学平台,实现思政课教师与其他队伍的协同合作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思政课教师应重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性学习,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之后,大家对于红色文化资源逐渐重视,但还只是起步阶段,大中小学教师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去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资源。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主动释放优质资源,积极建设创办新疆大中小学红色研学平台,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教师知识,有利于各学段教师的交流共享[9]。每个学段可以选多位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共同制定各阶段学生学习内容,做好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和知识深度的逐层递进。更为重要的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其他主体,如地方文旅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都可以参与进来,在资源分享、内容阐释、方法研究等方面贡献更多力量,形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共同体。

(四)构建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评价机制,让思政课“实”起来

目前,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各学段评价机制的建设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对教师开发和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学生学习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准确、客观的评价。思政课是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它的德育性要大于知识性,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让思政课“实”起来,必须在最终的评价导向中体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各学段应该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建设的评价内容,健全评价体制机制,使评价过程更加规范与科学,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1.建立各学段联合、师生联动的评价机制

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教学宝贵的教育资源,是思政课的“活教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评价制度中的重要指标,应该建立各学段协助沟通、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如开发和运用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运用于各学段并得到其他教师的认可反映了思政课教师积极服务社会的评价维度,与各学段教师及学生合作开发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反映了教学方法创新评价维度等。同时,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效果也应该成为思政课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应遵循统一的目标在各学段设置不同的评价内容,更好体现红色文化资源与各学段学生成长规律及学习需求的契合。如小学阶段学生在红色文化资源的体验式教学中是否能够进行是非分辨,中学阶段学生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议题式教学中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阶段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否做到学思并用并形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等。各学段联合、师生联动更有利于设置评价内容层层递进的学生评价体系。

2.建立多维度、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评价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方式和维度,对于学生学习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方式上可选择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思政课作为一种具有德育性质的特殊课程,不能只拿考试成绩来衡量,需进行多维度的考核,在坚持大中小学各阶段横向联合、纵向衔接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师生评价体系非常重要,评价结果反映了课程标准中各学段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达成核心素养的效果。

迈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努力谱写好现代化国家新疆篇章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和精神力量。我们要在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中注重师资一体化、内容一体化、方法一体化、平台一体化,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螺旋式上升、一体化推进的思政课中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学段新疆红色红色是什么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1期)2021-12-06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3期)2020-05-28红色在哪里?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20年2期)2020-03-02追忆红色浪漫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12期)2016-03-01新疆多怪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新疆对外开放山峰新疆人文地理(2009年7期)2009-09-29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新疆人文地理(2009年7期)2009-09-29

推荐访问:新疆 探究 大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