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谈美育与德育8篇(全文完整)

谈美育与德育8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4-08-29 09:30:02 来源:网友投稿

谈美育与德育浅谈学校美育与德育元谋县物茂中学杨文辉【摘要】美育是一种以美的感动想结合的教育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美育与德育8篇,供大家参考。

谈美育与德育8篇

谈美育与德育篇1

浅谈学校美育与德育

元谋县物茂中学 杨文辉

【摘 要】美育是一种以美的感动想结合的教育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能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品性。离开美育的学校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它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只有把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学校 美育 德育

一、美育思想的发展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 ww w..cn 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一词最早是在18世纪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的,他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就是要培养作为未来理想社会新基础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审美的人。并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其实作为美育的教育思想和实施,早就存在于古代诸多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之中。而在我国的历史尤长。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在人格培养中的意义,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在《论语·泰伯》中说人的品性“兴于诗,主于礼,成于乐。”之后,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

第 1 页 共 8 页 也。”荀子也强调主张美的教育,他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都曾大力提倡美育。王国维指出:“要之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还提出了学校要“体、智、德、美”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要矫正时弊,最紧要的莫过于先救治人心,而救治人心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倡美。认为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而应从‘怡情养性’做起。对近现代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的教育继承了我国历代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但是,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真善美与假丑恶往往鱼目混珠,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实际上是名存实亡。粉碎“四人帮”后,美育又提到了与德、智、体、劳同等的位置。近几年来,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把千军万马引向升学的独木桥,于是,美育在许多的学校已形同虚设,甚至被忘得一干二净,原因是考试一般不涉及美育的内容。不仅如此,由于多年来人们对美育的疏远,多数人把学校美育简单地理解为在课表上开设一两节音乐课和美术课,而且这些课也一般不上,这样就使得美育在许多学校里是不仅实亡,而且名也不存。

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却是一种能力教育,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也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第 2 页 共 8 页 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大力加强学校美育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二、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文革间的只强调“红”而忽视“专”固然是错误的。今天,如果我们只强调“专”而忽视“红”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塑造其心灵,是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的。

然而,走进各种类型的学校,简单地进行一下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学习差的学生不思学习,不求上进,或沉湎于三室一厅,或结伙斗殴;而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少是只顾学习,不问他事,以至于教室无人扫,垃圾没人倒,还把雷锋说成是“傻子”,自私和势利充斥着他们的心灵。曾经听我们学校的老师说起:“我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不幸患病住院,诊断为肺癌,当校长把这一噩耗告诉给学生时,这个老师教了三年的班级的学生非常着急的是:他们的数学课谁来上?却没有一个学生询问老师的病情,更无人提出要去看望老师,这种冷漠、自私的心态难道不是德育的失败吗!去年,我在上体育课中与一个初一的学生谈到杨利伟乘座载人飞船升空的有关问题时,学生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当我问到学生在电视中看到‘神五升空’的感受时,这个已受过学校教育,本应是纯真无瑕的孩子竟希望杨利伟和飞船一起掉下来,理由是那样更刺激;当我问及他的理想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挣大钱”,理由是有钱可以享受,我问他会不会像杨利伟那样去冒险,像雷锋那样去助人为乐时,他是满口否定,认为人只有活着才能享受,助人为乐太傻了。虽然像这样的孩子不会是多数,但这也给我们教育者敲响了一个警钟。

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纠其原因,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很多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第 3 页 共 8 页 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中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加强美育在德育中的渗透,突出美育在德育智育、体育中的基础性。

三、美育与德育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食物缺少食盐一样,淡而无味。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探求美的奥秘,拍摄美的倩影,,谱写美的乐章。对美的追求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当中。例如,刚刚懂事的孩子就喜欢穿好看的衣服,听大人的夸奖;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因为得了小红花而欣喜若狂;小学生、中学生更会有意或无意地欣赏和表现他们心中的美。

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早在古希腊和先秦时代,作为人格教育的美育实际上同时又是一种德育,或者说是一种以艺术为手段的德育教育。近代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也强调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王国维认为美育可为德育的手段,蔡元培所谓的情感教育偏重于道德情感的教育,朱光潜的美感教育的最终指向也是德育,认为美育的怡情养性也是德育的基础功夫。经过审美教育,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加了对他人的同情心,也就为健康的理想道德教育敞开了大门,在此基础上进行尊重他

第 4 页 共 8 页 人、关心他人、团结他人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就更容易奏效。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了生的心理,是否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了。

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喜欢打架斗殴,且屡禁不止,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会从打架斗殴中得到什么益处或愉快,主要原因恐怕是他觉得敢于打架斗殴是一种勇敢无畏的表现,可以让别人觉得自己有面子、有风度。这说明这位学生错误地把打架斗殴看作是一种美的行为去追求。再如有的学生学着大人偷偷地吸烟,这也不是因为他会从中得到什么快感,而是他觉得吸烟有风度;有的学生喜欢在大家面前搞恶作剧,引起大家轰堂大笑,也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行为,过去的思想教育往往局限于谈心、批评、或制定守则、规范去要求学生去做什么、禁止他们做什么,这种做法,就好像是大海里捞针一样,效果不会好。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

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

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激发情感以情动人,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冶和教育。正如狄德罗所说:“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汇在一起。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当我们有所感的时候,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感触总是会铭刻在我们心头的;那个坏人走出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有效得多。”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具有全面性,德、智、体育都可以借

第 5 页 共 8 页 助美育的手段、方法来增进教学效果,美育又是其他教育发展的基础。对形式的感知和表现力是开始智力发展和创造性的基础,对生命的热爱和丰富的同情心也是培养高尚品德的最深厚的土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比如德育,除了向学生讲解政治方向、人生理想道德标准等外,有时可借助美育的手段来进行,如组织学生看《青春之歌》、《红岩》、《开天辟地》等影片,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的教育。在如:培养学生注意礼貌语言,不说粗话、脏话,通常德育的手段往往是在学生守则或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要讲文明、讲礼貌,注意使用礼貌语言,禁止说粗话、脏话等,用这些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有时学生就难以接受或真正接受。而运用美育这一手段,让学生了解注意礼貌用语,注意语言的纯洁、文明,是一个人美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风度,是一种荣誉,这样能引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原来我们学校,曾下令把女明星的玉照,男影星的头像全部驱逐出男女生寝室。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使青少年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要想入非非,这应该说是德育的一种手段,但效果呢?也许“玉照”、“头像”在寝室里不见了,但会不会被驱逐出了青少年学生的心中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在学生看来,那些影星是美的,那些照片上面隐含着他们的追求和神往,这也是爱美之心的具体表现。要想消除其消极的影响,必须以美育的手段,让学生明白妩媚并不等于美,停留在感官愉悦和形体美感并不是或起码不是最高的审美享受。这样,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了美,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大自然、艺术、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自然中有美,第 6 页 共 8 页 社会生活中更有美可欣赏,且不说《世说新语》中津津乐道的风神俊朗的魏晋人物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而打动千百年诗人们心怀的美人,生活本身,在很多人眼中,自有难言的美。人们都熟悉俄国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名的“美是生活”的论断。但爱美,是一回事,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

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就像鲁迅先生曾说过的那样,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眼光的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等等不同审美主体从同一部作品中会形成种种不同的理解,这种现象说明了审美活动实现其教育功能的独特方式。所以,要真正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时,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有些人不愿学习雷锋精神,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觉得雷锋的助人为乐等精神是“傻子”行为,过时了;如果能够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雷锋精神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意义,认识到那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美,这些人会努力去追求学习雷锋精神的。

其次,作为教育者,必须更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使学生美的观念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美和感动。正如梁启超所言:“……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老师对于美的解释就应像“有人”、“夫子”那样“彻底发露之”,使学生觉得与其“心有戚戚焉”,这样才能心领神会,沉醉于美之中,去追求美。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地表现美的能力,发展

第 7 页 共 8 页 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

我们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这就好像是臭豆腐好吃,但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知道,而应教给他们制做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获得好、美的东西,这就需要平时教育者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实践。

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仅仅把美育看成是美术(图画)课或音乐(唱歌)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通过开设一些美学鉴赏、美学讨论、美学设计课等,培养和锻炼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就是实在,是一个目标,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心灵自由自在地在做一次次美的畅游。这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神往,是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

【参考资料】

[1]、朱立元:《美 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6、355、365、366、379、401页。

[2]、席勒:《教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作者原注”

[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58页。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选》(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45、446页。

[5]、《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转引自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页。

第 8 页 共 8 页

谈美育与德育篇2

浅论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美的修养,发展审美能力,使青少年身心更加完美。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使受教育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智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具有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业务本领。所以,德、智、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几个方面。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普遍忽视德育,更不重视智育和美育。认为美育是“空任务”, 德育是“软任务” ,智育是“硬任务” ,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本文从教育工作角度谈谈美育、德育、智育之间的关系。

一、揭开美育的面纱

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美育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低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样人们如果要欣赏瑰丽的大自然的美,欣赏、追求社会生活的美,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

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浩瀚的大海,高峻的山脉,无垠的草原,一泻千里的江水,都蕴含着美意,这是大自然的美;刘胡兰的慷慨就义,“八一”南昌起义的壮烈,抗洪抢险中人民子弟兵的非凡表现,李四光的地质之光,这些都是社会美;贝多芬的交响曲,达·芬奇的绘画,更是被世界公认的艺术之至美;我们学生的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存在美:“您好”、“谢谢”、“再见”、“请”等的语言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行为美,;诚实热情、乐于助人的心灵美,都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线条、形体、色彩、表现方法的知识、技巧,必须训练他们的视觉器官,提高其视觉感受力;引导学生接触英模人物的事迹,领略名山大川的奇异风光,参观科技成果的展览„„都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生产劳动的伟大美。

二、德育蕴美育

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它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富于美育之中,心美引善,使人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实现道德教育,使人乐善好为,美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历来重视美育的人也都重视其德育的效果,实施美育就是使人在对于美的追求中,明确善恶,振奋精神,使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归心”向善,从而乐于接受道德教育。

三、智育之花常开

启示人们认识和掌握事物规律性的智育,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劳动技能,美育对于智育的实施,也有着不可忽略的独特作。通过美育,能够心美导真,人们通过对于自然,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在愉悦精神的同时,了解历史,自然,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同时,审美需要和审美修养可以推动人的科学研究,这是为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整合所证明了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发现者,他的研究方法称为在本质上是“美善的,直觉的”,深信大自然定是合乎规律的,而事物的美和大自然的和谐是相一致的;因而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真。以美导真,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真理的奥秘,能够大大开拓人们的视野,充分调动人们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就在日常学校教育中,运用以美导真的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便于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存规律,例如:对称、均衡,文艺作品的、美术写生、参观、浏览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辨视事物的异同,发现特征,掌握变化,提高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和敏感等。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提高驾驭客观变化的能力。

结语: 总之,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人们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益处。美、德、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因此,要培养优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人,就不能不从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美育、德育、智育。

谈美育与德育篇3

一、美育

谈美育与德育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的,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其实作为美育的教育思想和实施,早就存在于古代诸多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之中。而在我国的历史尤长。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乐(yue)”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在《论语·泰伯》中说人的品性“兴于诗,主于礼,成于乐。”荀子也同样强调主张美的教育,他在《荀子·乐论》中说:“乐(yue)者,圣人之所乐(le)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yue•)而民和睦。”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都曾大力提倡美育。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教育文选·美育》)他还提出了学校要“体、智、德、美”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对近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的教育继承了我国历代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但是,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真善美与假仇恶往往鱼目混珠,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实际上是名存实亡。粉碎“四人帮”后,美育又提到了与德、智、体、劳同等的位置。近几年来,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把千军万马引向升学的独木桥,于是,美育在许多的学校已形同虚设,甚至被忘得一干二净,原因是考试一般不涉及美育的内容。不仅如此,由于多年来人们对美育的疏远,多数人把学校美育简单地理解为在课表上开设一两节音乐课和美术课(而且这课也一般不上),这样,就使得美育在许多学校里是不仅实亡,而且名也不存。

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却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也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加强学校美育势在必行。

二、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文革间的只强调“红”而忽视“专”固然是错误的。今天,如果我们只强调“专”而忽视“红”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其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中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

三、美育与德育 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就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拍摄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密,谱写美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了生的心理,是否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当中。

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 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以情动情,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治和教育;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

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我国南朝僧佑的《弘明集》中讲述了一个“对牛弹琴”的故事:很古的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闻名于世。有一天,他看见一头牛正在吃草,就想弹几个曲子给牛听听,于是他拨动琴弦,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是那么娴熟动听,可是牛只是低头吃草,毫不理会。后来他又弹了简单的曲子,一会拨弄蚊子的叫声,一会拨弄小牛的叫声,那头牛竟竖起耳朵,停止吃草,摇着尾巴,留心地倾听着。 罗丹的话和“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学道理: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美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时,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

其次,作为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使学生美的观念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美和感动。正如梁启超所言:“„„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老师对于美的解释就应像“有人”、“夫子”那样“彻底发露之”,使学生觉得与其“心有戚戚焉”,这样才能心领神会,沉醉于美之中,去追求美。

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地表现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学生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这就好像鱼是美的,但你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还应教给他们捕鱼的技术,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美的东西,这就需要平时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实践。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仅仅把美育看成是美术(图画)课或音乐(唱歌)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开设一些美学鉴赏、美学讨论、美学设计课等,培养和锻炼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是一个目标,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心灵自由自在地在做一次次美的畅游。这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神往,是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

谈美育与德育篇4

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虽然有其特长,但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积极形势相比,则仍然显得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和弊病众多。‛这是滕守尧先生对中国目前教育状况的点评,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落后。相对于二十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与融合式教育,中国至今仍未脱离灌输式教育的窠臼。

教育问题永远都是热点问题,尤其是这十几年来,从高等教育的大学扩招,到中小学新课标改革,再到高考制度的争论,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人们似乎从最初对曾经业已习惯的教育状态中苏醒过来,面对现在由上而下社会各方面深层的变革,突然发现我们在现行教育模式中收获的知识已经无法使自己能够从容地掌控自己、面对社会。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令受教育者要么如带线木偶,在装饰的舞台上做一个失魂的舞者,依然能享受来自同伴的掌声;要么如风中柳叶,在漫天飞舞的自由中渐渐褪去青春的绿色。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却总是在一个个失望中去憧憬下一个希望。人们可以在无数次的荒诞里上演人间喜(悲)剧,在令人激情澎湃的号召与激辩中投入描绘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又在现实 ‚明智‛的生存法则里扭曲着初衷。也许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依赖,双方都期待着能从对方的改变得到自身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同时又担心对方前行的太远太快,使自己成为阻碍人类前进的藩篱。

值得思考的问题太多了,在还存在权力意志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范围内,教育还要继续反映其所在国家与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继续体现国家(或政党的)意志。体现在具体的

41

美育与德育

教学过程中,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情感教育渗透,即德育。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上述的内容,在极左的年代,甚至直接以‚政治‛学习取代道德伦理的教育。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弃了简单空洞的说教,但形式化的情感教育依然阴魂不散,只不过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也更为拙劣)。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来媒体网络热议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颇能给我们以启示。如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摘抄部分如下:

‚我的书房外面,有几竿竹;读书疲倦了,常走出去散散步。有一天,正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得竹枝上有呢喃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燕子站在竹枝上,仿佛笑着和竹说:‘竹兄,你夏天不能避太阳,冬天不能避霜雪。试看我秋凉就去,春暖就来,接着时令,换栖息的地方,何等自由自在呢?’

竹好像也回答道:‘我有忍耐的性质,所以不避极热的太阳,和极冷的霜雪;并且当草木凋零的时候,我仍旧是枝叶扶疏,和那松柏一样茂盛。燕兄,你看我何等自由自在呢?’

我听了这些话,心中想了一会儿,说道:‘有理!有理!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便把它们回答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新教育教科书国文读本(高小)》第一册第四课,任熔等编辑,中华书局1921年版

编者按【‚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这般见识,我们的语文课本一定不屑,非要拔高到‚燕子怯懦立场不坚定,竹子品质高洁岁寒而后凋,小朋友们要学习竹子‛这样恶俗混账的结论来,败坏人的胃口,才肯收手。】

此外,《收获》杂志的副编审叶开炮轰小学语文教材而引发的大讨论也已经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展开。叶开在其博客中列举了一些现实 42

美育与德育

实例,借以痛斥目前教育的弊病。如:

‚事情还要从一堂作假的语文公开课说起‛。叶开受邀来到女儿乔乔的学校,参加一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一篇没有作者的课文《带刺的朋友》。教室宽敞明亮,一人一桌一椅。课桌的摆设六人一组,面对面拼在一起,便于分组讨论,气氛民主、平等、交融,这种‚典型的欧美式(圆桌)模式‛的设计让叶开感到新鲜有趣,但是随之而来的课堂内容却让他近乎绝望:与三十多年前相比,语文课的教学竟没有任何进步!

据叶开回忆:‚这是一堂公然作假的公开课: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哪个问题由哪位学生回答,语文教师事先都安排好。我女儿说,隔壁班更夸张,老师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假装提问,但是只有举左手的才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经过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篇《带刺的朋友》,叶开发现,文章逻辑完全不通。后来查到了原文,课文居然进行了彻底的篡改。经过篡改的课文,因逻辑不通变成‚带刺的敌人‛了。此后,叶开开始从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试用版)入手,进行逐篇的对比分析———总共四十篇文章中,只有一篇署了作者名,其他大部分是‚剽窃‛和‚篡改‛的,包括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王安忆的《我们家里的男子汉》等作品。叶开又在博客上以女儿的课本中巴金名作《鸟的天堂》和安徒生《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间的差别,并发出了后来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小学语文垃圾教材危害远胜三聚氰胺奶粉‛的感叹。

多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变味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而是为了弄懂语法结构;解读作品不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对‚中心思想‛的提炼;看待作家,不是从作家的时代背景和完整作品中出发,而是寻找‚微言大义‛。 43

美育与德育

什么是语文的回归?用叶开的话说,就是回归到‚人的教育‛上来。‚这个人,就是有独特的、独立的个人价值的‘人’,对‘人’的核心价值的确认,对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的彻底考量,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最新和最高的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教材:更富有人性化,更具备基本常识,更靠近普世价值,更具有审美感,更有逻辑性。而叶开推崇的《小王子》乃至《哈利波特》等一系列经典儿童作品所诉说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正是将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

语文教学存在着上面所提到问题,其他课程呢?基础科学数理化的教学问题相对单纯点,因为评价的标准比较明晰也较少异议,除了教学内容固定(教材的变化仍然要以人类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主观的选择只能局限在内容与形式的编排上),而且标准答案仍然具有稳定的权威性。政治与历史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倒是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在教材的编撰上似乎还没有受到像语文教材那般非议,何况它们本身就是在直接培养一种价值观,比起语文课在知识传授与情感渗透之间的度的两难把握,自己的目标还是单纯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也无法去太多的指责。同语文课面临的窘境最为相似的可能就是美术课了(音乐暂且不论)。当然,美术课不必去应付高考,无形中避免了成绩与成材的矛盾,可以相对自由地去探索教育之道。

中小学美术课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从多年来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逐渐转变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和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时候,美育也许是能掩盖以往片面强调‚智‛育的最好的一块遮羞布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前两育被畸形地放大,后三者渐渐成为形式的口号。什么原因?很简单,国家意志与高考的应试制度。对于任何形态的社会统治者而言,教育用来训练有一定服务技能(特定群体)又能服从统 44

美育与德育

治意志的人远比培养有批判思想和独立精神的自由的人安全的多。美育兼具了上述两种功能,既辅助了‚智‛育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又又舒缓了个性自由发展上对于意识形态过多的关注。当然,保持这种相对的平衡会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毕竟意识的觉醒不会使人的精神层面仅仅停留在艺术本身的问题上,正是这种两难的矛盾,造成我们社会教育中美育价值取向的犹豫,即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取舍,进而影响到美术教育形式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德育和美育两者虽有联系,但不能互相替代和包含。德育是抽象的概念,是一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它自成理论体系,成为人们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而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属于感情陶冶的工作,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潜移默化,以达教育目的。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虽然提到了美育辅助德育的功能,但也强调了美育‚与道德不尽符‛。 美育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德育的附属物,美育自身的价值仍具有独立性。曾经无数次唤起的美感而最终被引向某种程式性的意识观念判断,最终‚压抑了美,弘扬了善‛。美术教育最直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美感去认识世界,通过训练感性和发散性思维,与训练逻辑性思维的认知性教育分别开来,授课以感性形式为主,而不是理性概念的判断。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们不缺乏 45

美育与德育

概念式的灌输教育,缺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思维自由独立的素质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不容易!美术教育要避免舍本逐末,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而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首先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美术教育的主旨。

此外,在教育、美育问题本身还存在诸多争论的时候,我们对于美术课教学的评价最好不要去尝试建立一种普遍有效地绝对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用经验的方式,但要考虑到学生的要求。一位再出色的教师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人生成长教育中阶段性的胜利,良好的开始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一旦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前期的良性开端是否还能延续下去?教育是一个整体,贯穿了人生的成长时期,每一个人都期望社会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教育环境,以得到相对公平有益的教育。受到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校,都会出现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不敢奢望能达到一种普遍公平、健康、科学的教育水准,而且从个性的培养来看,教育最好选择合适的,而不是所谓‚最好的‛(还是标准的判断问题)。因此,对于老师教学评价也要因时而异,避免在意义本身还亟待辨明的情况下,过早地从形式上建立一套绝对的样板标准。

教育本身经常是错误的,及由于施教的方法不善,造成本来不好不坏的教材成为了客观的阻碍因素。换句话说,因为教育是在服从人类的传统和习俗,所以它又在反方向上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劣根性。我们成年人已经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且不论科学与否)去‚指导‛未成年人,以己之经验积累替孩子们提前预设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牺牲精神的可贵)诚然可以使青少年们少走弯路,多快好省地达到大人们心中期望的社会性安全临界点,但对孩子 46

美育与德育 的独立无益,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的发现快乐,而挫折教育正是我们缺少的。正如伊斯拉尔〃舍弗勒所言:‚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许许多多前人留给我们的大厦中。这些大厦是我们努力生活于其中的地方,也是我们赖以改进的地方‛。

‚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素质教育有名无实,而形式化的情感渗透使美术教育改革未能走的更远。

47

谈美育与德育篇5

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虽然有其特长,但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积极形势相比,则仍然显得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和弊病众多。‛这是滕守尧先生对中国目前教育状况的点评,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落后。相对于二十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与融合式教育,中国至今仍未脱离灌输式教育的窠臼。

教育问题永远都是热点问题,尤其是这十几年来,从高等教育的大学扩招,到中小学新课标改革,再到高考制度的争论,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人们似乎从最初对曾经业已习惯的教育状态中苏醒过来,面对现在由上而下社会各方面深层的变革,突然发现我们在现行教育模式中收获的知识已经无法使自己能够从容地掌控自己、面对社会。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令受教育者要么如带线木偶,在装饰的舞台上做一个失魂的舞者,依然能享受来自同伴的掌声;要么如风中柳叶,在漫天飞舞的自由中渐渐褪去青春的绿色。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却总是在一个个失望中去憧憬下一个希望。人们可以在无数次的荒诞里上演人间喜(悲)剧,在令人激情澎湃的号召与激辩中投入描绘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又在现实 ‚明智‛的生存法则里扭曲着初衷。也许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依赖,双方都期待着能从对方的改变得到自身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同时又担心对方前行的太远太快,使自己成为阻碍人类前进的藩篱。

值得思考的问题太多了,在还存在权力意志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范围内,教育还要继续反映其所在国家与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继续体现国家(或政党的)意志。体现在具体的

41

美育与德育

教学过程中,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情感教育渗透,即德育。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上述的内容,在极左的年代,甚至直接以‚政治‛学习取代道德伦理的教育。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弃了简单空洞的说教,但形式化的情感教育依然阴魂不散,只不过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也更为拙劣)。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来媒体网络热议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颇能给我们以启示。如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摘抄部分如下:

‚我的书房外面,有几竿竹;读书疲倦了,常走出去散散步。有一天,正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得竹枝上有呢喃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燕子站在竹枝上,仿佛笑着和竹说:‘竹兄,你夏天不能避太阳,冬天不能避霜雪。试看我秋凉就去,春暖就来,接着时令,换栖息的地方,何等自由自在呢?’

竹好像也回答道:‘我有忍耐的性质,所以不避极热的太阳,和极冷的霜雪;并且当草木凋零的时候,我仍旧是枝叶扶疏,和那松柏一样茂盛。燕兄,你看我何等自由自在呢?’

我听了这些话,心中想了一会儿,说道:‘有理!有理!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便把它们回答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新教育教科书国文读本(高小)》第一册第四课,任熔等编辑,中华书局1921年版

编者按【‚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这般见识,我们的语文课本一定不屑,非要拔高到‚燕子怯懦立场不坚定,竹子品质高洁岁寒而后凋,小朋友们要学习竹子‛这样恶俗混账的结论来,败坏人的胃口,才肯收手。】

此外,《收获》杂志的副编审叶开炮轰小学语文教材而引发的大讨论也已经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展开。叶开在其博客中列举了一些现实 42

美育与德育

实例,借以痛斥目前教育的弊病。如:

‚事情还要从一堂作假的语文公开课说起‛。叶开受邀来到女儿乔乔的学校,参加一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一篇没有作者的课文《带刺的朋友》。教室宽敞明亮,一人一桌一椅。课桌的摆设六人一组,面对面拼在一起,便于分组讨论,气氛民主、平等、交融,这种‚典型的欧美式(圆桌)模式‛的设计让叶开感到新鲜有趣,但是随之而来的课堂内容却让他近乎绝望:与三十多年前相比,语文课的教学竟没有任何进步!

据叶开回忆:‚这是一堂公然作假的公开课: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哪个问题由哪位学生回答,语文教师事先都安排好。我女儿说,隔壁班更夸张,老师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假装提问,但是只有举左手的才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经过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篇《带刺的朋友》,叶开发现,文章逻辑完全不通。后来查到了原文,课文居然进行了彻底的篡改。经过篡改的课文,因逻辑不通变成‚带刺的敌人‛了。此后,叶开开始从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试用版)入手,进行逐篇的对比分析———总共四十篇文章中,只有一篇署了作者名,其他大部分是‚剽窃‛和‚篡改‛的,包括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王安忆的《我们家里的男子汉》等作品。叶开又在博客上以女儿的课本中巴金名作《鸟的天堂》和安徒生《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间的差别,并发出了后来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小学语文垃圾教材危害远胜三聚氰胺奶粉‛的感叹。

多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变味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而是为了弄懂语法结构;解读作品不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对‚中心思想‛的提炼;看待作家,不是从作家的时代背景和完整作品中出发,而是寻找‚微言大义‛。 43

美育与德育

什么是语文的回归?用叶开的话说,就是回归到‚人的教育‛上来。‚这个人,就是有独特的、独立的个人价值的‘人’,对‘人’的核心价值的确认,对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的彻底考量,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最新和最高的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教材:更富有人性化,更具备基本常识,更靠近普世价值,更具有审美感,更有逻辑性。而叶开推崇的《小王子》乃至《哈利波特》等一系列经典儿童作品所诉说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正是将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

语文教学存在着上面所提到问题,其他课程呢?基础科学数理化的教学问题相对单纯点,因为评价的标准比较明晰也较少异议,除了教学内容固定(教材的变化仍然要以人类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主观的选择只能局限在内容与形式的编排上),而且标准答案仍然具有稳定的权威性。政治与历史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倒是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在教材的编撰上似乎还没有受到像语文教材那般非议,何况它们本身就是在直接培养一种价值观,比起语文课在知识传授与情感渗透之间的度的两难把握,自己的目标还是单纯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也无法去太多的指责。同语文课面临的窘境最为相似的可能就是美术课了(音乐暂且不论)。当然,美术课不必去应付高考,无形中避免了成绩与成材的矛盾,可以相对自由地去探索教育之道。

中小学美术课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从多年来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逐渐转变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和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时候,美育也许是能掩盖以往片面强调‚智‛育的最好的一块遮羞布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前两育被畸形地放大,后三者渐渐成为形式的口号。什么原因?很简单,国家意志与高考的应试制度。对于任何形态的社会统治者而言,教育用来训练有一定服务技能(特定群体)又能服从统 44

美育与德育

治意志的人远比培养有批判思想和独立精神的自由的人安全的多。美育兼具了上述两种功能,既辅助了‚智‛育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又又舒缓了个性自由发展上对于意识形态过多的关注。当然,保持这种相对的平衡会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毕竟意识的觉醒不会使人的精神层面仅仅停留在艺术本身的问题上,正是这种两难的矛盾,造成我们社会教育中美育价值取向的犹豫,即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取舍,进而影响到美术教育形式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德育和美育两者虽有联系,但不能互相替代和包含。德育是抽象的概念,是一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它自成理论体系,成为人们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而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属于感情陶冶的工作,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潜移默化,以达教育目的。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虽然提到了美育辅助德育的功能,但也强调了美育‚与道德不尽符‛。 美育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德育的附属物,美育自身的价值仍具有独立性。曾经无数次唤起的美感而最终被引向某种程式性的意识观念判断,最终‚压抑了美,弘扬了善‛。美术教育最直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美感去认识世界,通过训练感性和发散性思维,与训练逻辑性思维的认知性教育分别开来,授课以感性形式为主,而不是理性概念的判断。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们不缺乏 45

美育与德育

概念式的灌输教育,缺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思维自由独立的素质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不容易!美术教育要避免舍本逐末,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而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首先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美术教育的主旨。

此外,在教育、美育问题本身还存在诸多争论的时候,我们对于美术课教学的评价最好不要去尝试建立一种普遍有效地绝对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用经验的方式,但要考虑到学生的要求。一位再出色的教师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人生成长教育中阶段性的胜利,良好的开始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一旦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前期的良性开端是否还能延续下去?教育是一个整体,贯穿了人生的成长时期,每一个人都期望社会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教育环境,以得到相对公平有益的教育。受到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校,都会出现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不敢奢望能达到一种普遍公平、健康、科学的教育水准,而且从个性的培养来看,教育最好选择合适的,而不是所谓‚最好的‛(还是标准的判断问题)。因此,对于老师教学评价也要因时而异,避免在意义本身还亟待辨明的情况下,过早地从形式上建立一套绝对的样板标准。

教育本身经常是错误的,及由于施教的方法不善,造成本来不好不坏的教材成为了客观的阻碍因素。换句话说,因为教育是在服从人类的传统和习俗,所以它又在反方向上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劣根性。我们成年人已经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且不论科学与否)去‚指导‛未成年人,以己之经验积累替孩子们提前预设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牺牲精神的可贵)诚然可以使青少年们少走弯路,多快好省地达到大人们心中期望的社会性安全临界点,但对孩子 46

美育与德育 的独立无益,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的发现快乐,而挫折教育正是我们缺少的。正如伊斯拉尔〃舍弗勒所言:‚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许许多多前人留给我们的大厦中。这些大厦是我们努力生活于其中的地方,也是我们赖以改进的地方‛。

‚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素质教育有名无实,而形式化的情感渗透使美术教育改革未能走的更远。

47

谈美育与德育篇6

浅谈学校美育与德育

元谋县物茂中学 杨文辉

【摘 要】美育是一种以美的感动想结合的教育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能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品性。离开美育的学校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它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只有把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学校 美育 德育

一、美育思想的发展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 ww w..cn 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一词最早是在18世纪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的,他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就是要培养作为未来理想社会新基础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审美的人。并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其实作为美育的教育思想和实施,早就存在于古代诸多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之中。而在我国的历史尤长。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在人格培养中的意义,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在《论语·泰伯》中说人的品性“兴于诗,主于礼,成于乐。”之后,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

第 1 页 共 8 页 也。”荀子也强调主张美的教育,他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都曾大力提倡美育。王国维指出:“要之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还提出了学校要“体、智、德、美”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要矫正时弊,最紧要的莫过于先救治人心,而救治人心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倡美。认为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而应从‘怡情养性’做起。对近现代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的教育继承了我国历代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但是,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真善美与假丑恶往往鱼目混珠,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实际上是名存实亡。粉碎“四人帮”后,美育又提到了与德、智、体、劳同等的位置。近几年来,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把千军万马引向升学的独木桥,于是,美育在许多的学校已形同虚设,甚至被忘得一干二净,原因是考试一般不涉及美育的内容。不仅如此,由于多年来人们对美育的疏远,多数人把学校美育简单地理解为在课表上开设一两节音乐课和美术课,而且这些课也一般不上,这样就使得美育在许多学校里是不仅实亡,而且名也不存。

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却是一种能力教育,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也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第 2 页 共 8 页 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大力加强学校美育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二、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文革间的只强调“红”而忽视“专”固然是错误的。今天,如果我们只强调“专”而忽视“红”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塑造其心灵,是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的。

然而,走进各种类型的学校,简单地进行一下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学习差的学生不思学习,不求上进,或沉湎于三室一厅,或结伙斗殴;而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少是只顾学习,不问他事,以至于教室无人扫,垃圾没人倒,还把雷锋说成是“傻子”,自私和势利充斥着他们的心灵。曾经听我们学校的老师说起:“我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不幸患病住院,诊断为肺癌,当校长把这一噩耗告诉给学生时,这个老师教了三年的班级的学生非常着急的是:他们的数学课谁来上?却没有一个学生询问老师的病情,更无人提出要去看望老师,这种冷漠、自私的心态难道不是德育的失败吗!去年,我在上体育课中与一个初一的学生谈到杨利伟乘座载人飞船升空的有关问题时,学生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当我问到学生在电视中看到‘神五升空’的感受时,这个已受过学校教育,本应是纯真无瑕的孩子竟希望杨利伟和飞船一起掉下来,理由是那样更刺激;当我问及他的理想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挣大钱”,理由是有钱可以享受,我问他会不会像杨利伟那样去冒险,像雷锋那样去助人为乐时,他是满口否定,认为人只有活着才能享受,助人为乐太傻了。虽然像这样的孩子不会是多数,但这也给我们教育者敲响了一个警钟。

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纠其原因,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很多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第 3 页 共 8 页 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中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加强美育在德育中的渗透,突出美育在德育智育、体育中的基础性。

三、美育与德育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食物缺少食盐一样,淡而无味。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探求美的奥秘,拍摄美的倩影,,谱写美的乐章。对美的追求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当中。例如,刚刚懂事的孩子就喜欢穿好看的衣服,听大人的夸奖;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因为得了小红花而欣喜若狂;小学生、中学生更会有意或无意地欣赏和表现他们心中的美。

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早在古希腊和先秦时代,作为人格教育的美育实际上同时又是一种德育,或者说是一种以艺术为手段的德育教育。近代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也强调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王国维认为美育可为德育的手段,蔡元培所谓的情感教育偏重于道德情感的教育,朱光潜的美感教育的最终指向也是德育,认为美育的怡情养性也是德育的基础功夫。经过审美教育,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加了对他人的同情心,也就为健康的理想道德教育敞开了大门,在此基础上进行尊重他

第 4 页 共 8 页 人、关心他人、团结他人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就更容易奏效。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了生的心理,是否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了。

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喜欢打架斗殴,且屡禁不止,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会从打架斗殴中得到什么益处或愉快,主要原因恐怕是他觉得敢于打架斗殴是一种勇敢无畏的表现,可以让别人觉得自己有面子、有风度。这说明这位学生错误地把打架斗殴看作是一种美的行为去追求。再如有的学生学着大人偷偷地吸烟,这也不是因为他会从中得到什么快感,而是他觉得吸烟有风度;有的学生喜欢在大家面前搞恶作剧,引起大家轰堂大笑,也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行为,过去的思想教育往往局限于谈心、批评、或制定守则、规范去要求学生去做什么、禁止他们做什么,这种做法,就好像是大海里捞针一样,效果不会好。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

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

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激发情感以情动人,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冶和教育。正如狄德罗所说:“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汇在一起。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当我们有所感的时候,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感触总是会铭刻在我们心头的;那个坏人走出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有效得多。”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具有全面性,德、智、体育都可以借

第 5 页 共 8 页 助美育的手段、方法来增进教学效果,美育又是其他教育发展的基础。对形式的感知和表现力是开始智力发展和创造性的基础,对生命的热爱和丰富的同情心也是培养高尚品德的最深厚的土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比如德育,除了向学生讲解政治方向、人生理想道德标准等外,有时可借助美育的手段来进行,如组织学生看《青春之歌》、《红岩》、《开天辟地》等影片,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的教育。在如:培养学生注意礼貌语言,不说粗话、脏话,通常德育的手段往往是在学生守则或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要讲文明、讲礼貌,注意使用礼貌语言,禁止说粗话、脏话等,用这些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有时学生就难以接受或真正接受。而运用美育这一手段,让学生了解注意礼貌用语,注意语言的纯洁、文明,是一个人美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风度,是一种荣誉,这样能引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原来我们学校,曾下令把女明星的玉照,男影星的头像全部驱逐出男女生寝室。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使青少年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要想入非非,这应该说是德育的一种手段,但效果呢?也许“玉照”、“头像”在寝室里不见了,但会不会被驱逐出了青少年学生的心中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在学生看来,那些影星是美的,那些照片上面隐含着他们的追求和神往,这也是爱美之心的具体表现。要想消除其消极的影响,必须以美育的手段,让学生明白妩媚并不等于美,停留在感官愉悦和形体美感并不是或起码不是最高的审美享受。这样,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了美,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大自然、艺术、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自然中有美,第 6 页 共 8 页 社会生活中更有美可欣赏,且不说《世说新语》中津津乐道的风神俊朗的魏晋人物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而打动千百年诗人们心怀的美人,生活本身,在很多人眼中,自有难言的美。人们都熟悉俄国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名的“美是生活”的论断。但爱美,是一回事,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

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就像鲁迅先生曾说过的那样,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眼光的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等等不同审美主体从同一部作品中会形成种种不同的理解,这种现象说明了审美活动实现其教育功能的独特方式。所以,要真正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时,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有些人不愿学习雷锋精神,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觉得雷锋的助人为乐等精神是“傻子”行为,过时了;如果能够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雷锋精神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意义,认识到那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美,这些人会努力去追求学习雷锋精神的。

其次,作为教育者,必须更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使学生美的观念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美和感动。正如梁启超所言:“……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老师对于美的解释就应像“有人”、“夫子”那样“彻底发露之”,使学生觉得与其“心有戚戚焉”,这样才能心领神会,沉醉于美之中,去追求美。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地表现美的能力,发展

第 7 页 共 8 页 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

我们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这就好像是臭豆腐好吃,但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知道,而应教给他们制做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获得好、美的东西,这就需要平时教育者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实践。

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仅仅把美育看成是美术(图画)课或音乐(唱歌)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通过开设一些美学鉴赏、美学讨论、美学设计课等,培养和锻炼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就是实在,是一个目标,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心灵自由自在地在做一次次美的畅游。这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神往,是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

【参考资料】

[1]、朱立元:《美 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6、355、365、366、379、401页。

[2]、席勒:《教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作者原注”

[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58页。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选》(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45、446页。

[5]、《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转引自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页。

第 8 页 共 8 页

谈美育与德育篇7

浅论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美的修养,发展审美能力,使青少年身心更加完美。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使受教育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智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具有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业务本领。所以,德、智、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几个方面。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普遍忽视德育,更不重视智育和美育。认为美育是“空任务”, 德育是“软任务” ,智育是“硬任务” ,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本文从教育工作角度谈谈美育、德育、智育之间的关系。

一、揭开美育的面纱

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美育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低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样人们如果要欣赏瑰丽的大自然的美,欣赏、追求社会生活的美,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

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浩瀚的大海,高峻的山脉,无垠的草原,一泻千里的江水,都蕴含着美意,这是大自然的美;刘胡兰的慷慨就义,“八一”南昌起义的壮烈,抗洪抢险中人民子弟兵的非凡表现,李四光的地质之光,这些都是社会美;贝多芬的交响曲,达·芬奇的绘画,更是被世界公认的艺术之至美;我们学生的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存在美:“您好”、“谢谢”、“再见”、“请”等的语言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行为美,;诚实热情、乐于助人的心灵美,都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线条、形体、色彩、表现方法的知识、技巧,必须训练他们的视觉器官,提高其视觉感受力;引导学生接触英模人物的事迹,领略名山大川的奇异风光,参观科技成果的展览„„都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生产劳动的伟大美。

二、德育蕴美育

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它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富于美育之中,心美引善,使人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实现道德教育,使人乐善好为,美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历来重视美育的人也都重视其德育的效果,实施美育就是使人在对于美的追求中,明确善恶,振奋精神,使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归心”向善,从而乐于接受道德教育。

三、智育之花常开

启示人们认识和掌握事物规律性的智育,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劳动技能,美育对于智育的实施,也有着不可忽略的独特作。通过美育,能够心美导真,人们通过对于自然,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在愉悦精神的同时,了解历史,自然,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同时,审美需要和审美修养可以推动人的科学研究,这是为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整合所证明了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发现者,他的研究方法称为在本质上是“美善的,直觉的”,深信大自然定是合乎规律的,而事物的美和大自然的和谐是相一致的;因而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真。以美导真,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真理的奥秘,能够大大开拓人们的视野,充分调动人们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就在日常学校教育中,运用以美导真的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便于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存规律,例如:对称、均衡,文艺作品的、美术写生、参观、浏览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辨视事物的异同,发现特征,掌握变化,提高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和敏感等。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提高驾驭客观变化的能力。

结语: 总之,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人们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益处。美、德、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因此,要培养优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人,就不能不从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美育、德育、智育。

谈美育与德育篇8

一、美育

谈美育与德育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的,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其实作为美育的教育思想和实施,早就存在于古代诸多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之中。而在我国的历史尤长。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乐(yue)”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在《论语·泰伯》中说人的品性“兴于诗,主于礼,成于乐。”荀子也同样强调主张美的教育,他在《荀子·乐论》中说:“乐(yue)者,圣人之所乐(le)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yue•)而民和睦。”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都曾大力提倡美育。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教育文选·美育》)他还提出了学校要“体、智、德、美”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对近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的教育继承了我国历代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但是,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真善美与假仇恶往往鱼目混珠,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实际上是名存实亡。粉碎“四人帮”后,美育又提到了与德、智、体、劳同等的位置。近几年来,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把千军万马引向升学的独木桥,于是,美育在许多的学校已形同虚设,甚至被忘得一干二净,原因是考试一般不涉及美育的内容。不仅如此,由于多年来人们对美育的疏远,多数人把学校美育简单地理解为在课表上开设一两节音乐课和美术课(而且这课也一般不上),这样,就使得美育在许多学校里是不仅实亡,而且名也不存。

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却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也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加强学校美育势在必行。

二、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文革间的只强调“红”而忽视“专”固然是错误的。今天,如果我们只强调“专”而忽视“红”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其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中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

三、美育与德育 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就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拍摄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密,谱写美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了生的心理,是否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当中。

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 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以情动情,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治和教育;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

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我国南朝僧佑的《弘明集》中讲述了一个“对牛弹琴”的故事:很古的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闻名于世。有一天,他看见一头牛正在吃草,就想弹几个曲子给牛听听,于是他拨动琴弦,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是那么娴熟动听,可是牛只是低头吃草,毫不理会。后来他又弹了简单的曲子,一会拨弄蚊子的叫声,一会拨弄小牛的叫声,那头牛竟竖起耳朵,停止吃草,摇着尾巴,留心地倾听着。 罗丹的话和“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学道理: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美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时,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

其次,作为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使学生美的观念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美和感动。正如梁启超所言:“„„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老师对于美的解释就应像“有人”、“夫子”那样“彻底发露之”,使学生觉得与其“心有戚戚焉”,这样才能心领神会,沉醉于美之中,去追求美。

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地表现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学生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这就好像鱼是美的,但你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还应教给他们捕鱼的技术,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美的东西,这就需要平时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实践。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仅仅把美育看成是美术(图画)课或音乐(唱歌)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开设一些美学鉴赏、美学讨论、美学设计课等,培养和锻炼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是一个目标,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心灵自由自在地在做一次次美的畅游。这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神往,是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

推荐访问:美育 德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