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时间:2024-08-18 16: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沈仲平

摘 要: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具有契合性。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是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和克服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弊端的需要。从现实来看,当前存在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高,教学模式单一及评价方式滞后等困境。基于此,本文从强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意识、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估等方面探索了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实然 应然

新文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所呈现的新趋势。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为背景是新文科的特色,它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文科思维模式,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以需求为导向替代学科导向。[1]

新文科时代,实现专业知识技能的教授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互融合,达到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基本宗旨。大学英语,作为面向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类语言课程,不仅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也为了提升其思政水平和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从本质上说,在新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承担着铸魂育人的关键使命。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如何有效实现课程思政,将教书育人和思政育人有机结合,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人才培育的重中之重。

一、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是指大学所有课程不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辅相成。

课程思政不是要把专业课当成思政课,而是将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进行充分发挥,通过对专业课中蕴含的文化传承、价值导向等进行提炼,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具有契合性,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点在于“融入”。这与新文科的任务和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在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主要方向,应当主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英语课程教学相结合,实现德育和才育共同发展,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大学英语“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

个人品德培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德才兼备是对人才的最高评价标准。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曾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他看来,受教育者是否能够承担起社会的重大责任,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成为具有完美人格、具有高尚精神的“君子”。可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书育人的核心是培育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课程思政是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之一,其必要性不言而喻。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此外,大学英语的教育属性、人文属性、工具属性和教学属性融入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

(二)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课程思政的推进是实现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越发频繁,特别是近些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信工具的快速普及,抵御西方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已然成为国内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而大学英语课程本身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材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西方社会的地域风俗、文化理念等。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会给学生在思想上带来较大的冲击,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需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课程思政给学生传达正确的认知,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三)克服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

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方法单调,基本上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造成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应当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在课堂上增加人文、素养、历史等内容的传授,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学习、思想上进的优秀品德,无形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然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新文科背景下,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一些部门和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足,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单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缺乏相关政策支撑,等等。

(一)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足

受传统文科教育思想影响,有关部门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仅仅是外语系部的任务,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度还不够,既缺乏顶层设计,也忽视了新文科背景下学科的交叉融合性。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顺利评职称、如何完成科研项目、如何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等方面。他们认为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语法,让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显著提升,却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引领。还有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存在偏差,觉得课程思政会加重课堂教学的负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起到课程思政的效果。更有甚者,觉得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主体,与大学英语教师无关。殊不知,由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其内容不可避免地涵盖西方国家文化、政治等内容,學生长期接触这些西式文化,极容易被西方文化中的糟粕所影响。[3]而学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也不够,个别同学对此持消极的态度,认为占据了他们宝贵的英语学习时间。

(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

虽然课程思政已经实施了多年,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能力方面仍有所欠缺。大学英语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尚未做到准确理解和融会贯通,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有的英语教师无法准确地将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或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没有将其与自身的教学特色相结合。其次,有的英语教师并非成体系地将价值导向引领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造成思政元素的融入毫无章法,学生也无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脱节,枯燥的说教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三)落后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方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当与时俱进。[4]如今,单一的教学模式成为制约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大學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因素。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通过吸引学生眼球的形式把内容呈现出来,显然“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文科视野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发展。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涉及历史、政治、人文、地理等跨学科知识,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深入,难以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太熟悉,而又墨守成规,不愿意探索信息技术和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整合的新模式,从而制约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进程。

(四)滞后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滞后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制约课程思政的又一关键因素。高校对英语教师的考核评价倾向于教师的英语教学技能和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情况,导致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忽视课程思政的现象。在各类大学英语课堂竞赛中,高校大多关注教学用PPT内容是否完善、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等,而课文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是否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是否到位等考核评价标准则占比很少。

大学英语考试侧重于考核学生词汇量是否充足、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考核。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但在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方面显得不足。

三、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应然

(一)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认知水平

相关部门要增强认知水平,不能片面地认为课程思政仅仅是落实上级的要求,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如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修订,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材。当前,英语教材大多数体现的是欧美文化及习俗,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特色则篇幅较少,造成思政实施效果欠佳。我们应增加更多的篇幅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此外,大学英语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和“英语课堂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学得好不好、能够学到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教育工作者做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大学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教育责任,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打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大学英语教师应通过自修、培训、进修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及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不良价值观的侵入。大学英语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能力、素材挖掘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教学实践能力。

(三)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与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紧密融合。[5]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英语老师必须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由单一的方式改为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如以课程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注重时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大学英语是一门人文性质鲜明的课程,除了通过书本,也可以通过用英语讲述社会热点时事进行语言学习。英语教师要关心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用英语讲述给学生听,既能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讲授课文“中国是如何引领世界技术革新”。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学习通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了解当今领先世界的新技术,与学生回顾被誉为中国速度的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最后,教师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勉励同学们,表明创新是个良性循环,人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得到升华,并播放视频故事让同学们懂得在创新中培养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

此外,除了课堂授课,教师可利用当前互联网在线教学的优势,创建大学生英语思政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后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探讨对时事的看法、阅读英语书籍等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

(四)改革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制定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用积极向上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政观念。目前,大学英语主要是通过专业考试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无法反映思政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考试题目及对应的评分标准时,应将思政素材引入考试内容,对考试过程中能够正确表达思政观念和主流价值的答案给予肯定,从而加强学生提升个人思政素养的意识。此外,评价不能流于形式,而要注意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员、全学科的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评价机制、资源共享等方面还需要高校和教师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艳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4):94-98.

[2] 蔡基刚.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四个转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版)内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1):27-31,4.

[3] 文秋芳.“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以培养“英法双语+专业”国际治理人才为例[J].外语界,2021(2):2-9.

[4] 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5):126-128.

[5] 郭淑颖.浅析增强文化自信教育视阈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三种可行方法[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4-108.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路径与机制” (HNJG-2021-08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8期)2017-11-15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英语课程 建设 思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