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睿
摘 要:目前,为了满足时代和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当前社会对美术教育类人才的要求,必须在各高校教学过程中融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画融入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分析中国画在当今高校中的教学现状与问题,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和教学的必要性,充分发挥中国画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达成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美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
美育;
高等教育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的美术教育不再可有可无。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其实与古人所言“动之以情”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当今社会更加进步与繁荣,对人类的审美观念和精神文化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能力,还要求其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关怀。因此,当今的大学美术教育不能单纯培养艺术家或美术教育类人才,而要培养其丰富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格个性,使其热爱整个社会的人。
一、各高校中国画教学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各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还重视学生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的提高。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使学生在智育和德育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虽然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素描、速写、白描、临摹、创作等与中国画有关的课程,但仍有一些高校较少开展中国画实践类活动,例如写生、考察或参观名家画展等,而且不注重让学生反思经典作品,以及学习古今中外的美学理论知识。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以临摹形式的绘画活动为主,难以较好地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鉴赏能力等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同时,部分高校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轻视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也没有完善、确切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部分高校中国画教学基础较薄弱,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匮乏。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操,并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对中国画的认识及其艺术特征
(一)中国画的基本内涵
中国画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繪画形式,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体系。中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汁、宣纸、砚台、绢、毛毡等;
题材主要为人物、山水、花鸟;
规格可分为卷轴、册页、扇面等;
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水墨等。在内容和艺术创作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以及哲学、道德、人文等方面的感受与理解。中国画具有完整的审美体系和独特的审美内涵,近年来,其也借鉴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技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点。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性和美学特征
1.意境美
中国画中的意境是艺术家观物取象所营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境界,其呈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因此,观者在欣赏优秀中国画作品中的景物时,能感受到很多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南朝画家宗炳提到,在观察描绘山水时应当“应目会心”“闲居理气”,才能神畅无阻,达到“万趣融其神思”。又如,苏轼曾经评价过王维的诗与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家在有限的绘画中可以体悟到无限的意蕴,通过笔墨的无穷变化来抒发胸臆。画面中的韵味能引起观者的共鸣,由此烘托出难以言表的氛围[1]。由此说来,意境其实就是情景交融的美好艺术境界。
2.空间美
中国画空间的发展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并且独具特色。中国画营造的空间主要有: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分层式空间。例如,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法”,即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觉角度描绘画中景物,打破了西方以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通过有限的画面展现无限的韵味,运用无穷无尽的遐思,创作出一幅画外有画、不可言说的中国画作品,便能自然而然表现空间美。
3.气韵美
南朝梁谢赫在《画品》提出的“六法”中,有一法就是“气韵生动”,是指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趣和韵致。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气度风貌,这也体现了中国画的主要特征。“气韵生动” 自提出以来,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归纳,最终确立了在中国绘画艺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气韵生动”作为“六法”的第一要义,包含着“六法” 乃至中国画的灵魂,蕴含着画家笔墨挥毫中的淋漓之情[2]。因此,欣赏中国画作品能使人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律美,显示出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境界,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
三、美育视域下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作用与重要性
(一)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在中国画创作中,创作者用抽象的点、线和笔墨打破时空的限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概括力,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呈现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中国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一门表现美的艺术,它一方面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让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另一方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高校中国画教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一项重要任务[3]。
中国画画家通过使用手中的毛笔、墨水和颜料表现其眼中之物,以抒情言志,并且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给观赏者带来独特的思想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感。这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也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和人格品质。中国画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艺术,每个人都可以欣赏和感受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在各高校中大力开展中国画教育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艺术文化素养,还可以有效提高其艺术造诣和创新创造能力。同时,这还有利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二)满足新时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促进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有学者提出将高校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精髓。因此,各高校在美育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传统文化不但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还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向世界展示自身独特魅力[4]。中国画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各高校应勇于承担这份重任,用高度的文化自信,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目标,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魅力。
(三)促进美术教育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是高校美术教师进行美育最基本的途径,其中中国画教学非常重要。中国画是以情动人的艺术,特别是它别具一格的绘画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各高校教学提供了具有鲜明本民族特征的艺术创造思路和绘画资源,为实现美术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条件[5]。中国画中所蕴含的某些美好寓意,正是美育精神所追求的目标。例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绘画水平一流,并以文人画“四君子”之一的竹来托物言志、抒情达意,以竹子坚韧挺拔的特性象征虚心有节、正直谦虚的高尚美德。中国画教学是各大高校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习中国画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培养高雅气质。各高校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国画创作,打造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充分发挥中国画在高校美术教学中
作用的建议
(一)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在中国画练习与创作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分析画面的能力以及感受画面美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人们过于依赖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对现实生活观察较少,渐渐不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及创造美,极大地削弱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要提高高校中国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与普遍性,就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及对笔墨的控制与掌握力度。学生在创作中国画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其构图合理、情景相融,还要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等各种变化。同时,要注重临摹古代名家的绘画作品,学会独立分析经典作品的笔墨变化和意蕴,深入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手法、创作理念、蕴含的思想情感等,为自己的独立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学生要立足传统,勇于创新,将传统中国画与现代绘画中的新形式、新观念相结合,充分释放中国画的活力。
(二)更新中国画教学理念和模式,注重人才培养
新时代的教育观念中,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启发与引导较为重要。教学方式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只有有效的课程设置才能使教学内容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我国大多数高校美术类专业设置油画、国画、水彩、版画等的基础课程,但一些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不会进行自我创作和赏析,这阻碍了其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职业发展[6]。因此,当今高校的美术教师不但要促使学生掌握与美术相关的基本概念,而且要在进行美育时,不断更新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利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促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加强美育渗透,提高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在美育视角下,使传统绘画更加适应当下,提高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他特别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有重要的作用[7]。因此,在美育视域下通过各高校教学实践探索中国画的美育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當今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高校除了开展中国画课程之外,可以邀请中国画名家大师举办专题讲座,或举办一些大型校园绘画比赛,成立中国画社团等。这能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国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与能力。总而言之,各高校学生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机会去博物馆或美术馆参观,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提升中国画审美鉴赏和创作能力。
五、结语
中国画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学习中国画不但可以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绘画精神,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文化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简而言之,各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重视中国画教学,深入领悟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形式,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使中国画得到长远发展。此外,教育工作者应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中国画创作能力和学习兴趣,展现新时代青年人的个性与面貌。因此,各高校大力培养学生鉴赏和创作中国画的能力,对于我国的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精编本[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377-381.
[2]孙陶.浅谈“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J].艺术市场,2021(1):104-105.
[3]赵乾雁.探析高校国画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13):123-124.
[4]文化自信何以更加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EB/OL].(2022-09-29)[2023-04-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252653665614715&wfr=spider&for=pc.
[5]颜瑜.艺术教育视阈下中国画教学的美育价值[J].西北美术,2021(3):97-100.
[6]朱文.中国画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点滴[J].艺术教育,2007(10):106-107.
[7]习近平.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EB/OL].(2018-08-30)[2023-02-23].http://www.gov.cn/xinwen/2018-08/30/content_5317813.htm.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高等教育美育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美育学刊(2019年3期)2019-05-24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美育最忌急功近利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6年9期)2016-10-18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