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产教融合背景下广电全媒体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广电全媒体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时间:2024-08-17 14:30:02 来源:网友投稿

王丽 李轩晨

[摘    要] 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对人才的供给侧提出了全新要求。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作为一种融合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全媒体时代技术快速融入内容生产与传播流程、平台运营与管理、媒体生态发展的产业变革的一种有效回应。近年来,部分高校逐步开始尝试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具体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但是课程设置与实践需求的矛盾、师资建设与能力需求的矛盾、培养单一与多元化需求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产教融合机制的设计需要寻找产教系统的耦合点,从协同论的角度出发,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和交互方式,建立和完善“媒校共建”机制、就业服务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促成产教融合良性循环,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满足传媒产业的人才诉求。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传媒产业转型;
产教融合;
全媒体人才;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新媒体;
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2;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7-0078-12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认为:“进化是一个不断整合与分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因素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同质性个体到确定与协调的复杂性系统。”新媒介从诞生之初就开始了与传统媒介的融合,这是一个媒介再造的过程。数字媒介通过一种全新的改革,对旧媒介进行重塑,但同时也依然以某种方式依赖着旧媒介[1]。媒介融合是一种媒介的边界逐渐消融,功能逐渐一体化的过程,而全媒体,是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对于媒介形态、生产、传播的一种整合的阶段性呈现[2]。媒介形态融合不仅会改变自身功能,更是在媒介社会化理论的视阈下深层次地影响到了社会个体和在这个社会文化场域中的产业形态。这意味着,全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媒介形态演变的问题,更是一个与国家治理、产业升级、教育创新等相关的国家战略问题。

人是生产关系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3]。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对人才的供给侧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为建立一体化的全媒体格局,如何培养全媒体人才是关键。全媒体时代需要既符合“四力”要求,同时又能够完成生产、传播、管理全流程的综合型高质量实践型人才。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人才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性。《意见》指出,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把专业人才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把更多熟悉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只有这样才能释放人才活力,完成建设全媒体的紧迫课题[4]。然而,作为人才供给侧重要来源的高等学校却难以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的匮乏也严重制约了融合实践的推进进程[5]。在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上,政策的有效介入可以通过利用知识和技能来提高产业的表现[6]。为解决这一矛盾,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作为一种融合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全媒体时代技术快速融入内容生产与传播流程、平台运营与管理、媒体生态发展的产业变革的一种有效回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厘清的是,在产教融合的培养逻辑下,应当如何构建培养机制这一关键问题。

一、产教融合的融合逻辑与形成动因

(一)基于协同论的融合逻辑

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两个运行规则不尽相同的系统,在不断协同中寻找交融点的过程,其追求的并非是两个系统的完全融合,而是通过要素的相互协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增长点或融合体,即两个不同系统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逐渐协同,从浅层的交流逐渐形成一种有序的稳定结构。基于协同论的视角,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达到某种临界值时,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系统论作为一种基于管理学的理论,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能够对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作出逻辑性的阐释。

在协同论的视角下,一些参数能够对系统的演变起到关键性作用,即“序参数”。系统中的个体会强制性地受到“序参数”的秩序的影响,这一关键力量使运动过程有了结构性的规律并规范着系统中所有个体的行动[7]。产教融合的目标是贯通教育和产业这两个独立的系统,并使系统间共享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高等教育阶段现有的尝试主要通过平台建设、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践环境五种途径来实现。这意味着上述的五种途径是影响两个系统能否协同成功的关键因素,但目前这样的尝试仍停留在对于资源的整合上,很容易受到产教融合系统中不同主体(如学校、师资、企业集团等)的影响,难以形成稳定促进产教融合系統的“序参数”。因此,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融合的一个基本逻辑是,在系统资源整合、个体行动整合之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运行机制,才能通过“序参数”提升产教协同育人的执行力和融合系统的稳定性。这意味着,产教融合相较于校企融合,更加需要政策和机制的指导与约束,才能完成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的互动演变,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与完善,提升人才培养的价值,通过人才的输出促进传媒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响应国家的战略需求。

(二)产教融合系统的形成动因

1. 基于松散耦合系统理论的组织动因。耦合(Coupling)的概念源自于物理学,这一概念能够解释多个系统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并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与促进的动态关系。耦合是一种紧密联系与协作的关系,与紧密的耦合相比,通过松散耦合系统(Loosely coupled systems)的动态运行方式更容易分析产教两个独立系统融合的基本动因。松散耦合允许组织的某些部分持续存在,它降低了组织必须或能够对环境中发生的每个小变化作出响应的可能性,并确保了组织间的各要素之间有更多的独立性[8]。松散耦合的过程中,两个系统互相开放,其子系统相互关联与影响,按照一定的规则不断地进行自组织运动,整合资源,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系统[9] 1-19。产教系统的融合开始,可能来自于一种自发性的校企合作,学校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企业希望招收更优秀的适岗人才,因此开始了初步的校企融合。然而,作为两个独立的整体系统,初期融合的过程中会因为两个系统的差异性而导致学校与企业协同合作的深度、广度不足,合作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两个系统相互独立,但是合作点趋同,即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两个独立的系统之间能够通过这一共同目标相互协作并逐渐趋于整体,产教系统能够需求互补。但与完全紧密的耦合不同的是,产教系统在融合时其各子系统之间都希望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例如:在媒体参与院校全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会通过岗位需求对学生应具备的技能和素养提出建议,但通常并不会深度参与到具体的课程制定中。从松散耦合的视角来看,这正是因为在耦合过程中,各系统的多样性的特点,参与耦合的子系统通过信息的动态流动不断进行协作,而非哪一方决定另一方,才能最终形成多样的耦合体系[10],完成在人才培养、队伍培训等多方面的目标,这也是教育和产业系统的融合所希望完成的目标。

同时,在这样一个松散的耦合系统中,产教系统大量的浅层融合只共享人力物力等基本资源,这也导致彼此子系统的协作较少,因而无法加速耦合系统的整体形成,并最终形成稳定持续的融合机制。

2. 基于场域理论的个人动因。在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中,“场(field)”可以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结构,所处场域中的组织通过它们的资本决定它们与其他组织的客观关系[11] 9。资本是一种权力,是个人和群体可能拥有的影响、改变或控制局势的能力,社会主体可获得的资本的程度将决定他在场域中与他人的关系。在跨场域效应的理论视角下,不同领域之间存在一些联系[12],如果将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视作两个不同的场域,学生在高校教育系统中通过习得技能与知识获得智力资本的积累,并希望能够在产业系统中将教育资本逐步转化为经济资本。这意味着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课外的实践能够有助于帮助自身建立被企业欣赏的就业能力[13]。布迪厄指出,作为一种社会“前提条件”,场域自身存在着一种隐性的结构,身处其中的行动者处于场域中的不同“位置”,也拥有着不平等的权利。领域的位置分配根据所持有资本形式的客观层次而决定,在教育领域中,学校作为综合资本的绝对持有者,拥有着对于学生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学生选择在教育阶段获得何种能力的决定权掌握在学校手中。即使当下几乎所有高校都提供给了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否满足产业要求的关键,仍在于学校能否在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综合就业能力的平台,即与相关产业进行系统性合作,并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的平台。

二、全媒体时代传媒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十四五”时期,产业转型进一步加快,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传媒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同样在发生着变化,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求大于供已成为行业的基本共识,如何平衡人才供需结构成为解决行业人才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传媒产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能够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媒体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提供有效参考。

(一)高校传媒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下降、行业人才需求量大

2017-2021年在选择就业的本科生群体中,平均有4.3%的人选择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新闻和出版业、传媒产业的就业率较2017年下降了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全行业中的就业转换率相对较高,目前媒体相关行业内展现出了人才需求量大、人才流失率较高的人才就业发展现状。在未选择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60%的人收到了企业的录用通知但仍选择待业。相较前几年,待业本科毕业生占比并未明显增加,但核心原因仍然在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向与企业提供的相关条件的匹配错位,最主要的三个原因是薪资福利偏低、个人发展空间不足、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与预期不符(见图1)。

在工作经验方面,通常学生仍未毕业时就会通过校招等渠道进入企业,与社会招募不同的是,学生在短期的实习外,缺少正式的长期工作经验,对于目标职业的信息匮乏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目标职业有着超越企业条件的期待。因此,贯通企业与本科院校的信息沟通渠道势在必行。目前,不少媒体仍设有专业的技术部门,承担专门的技术工作,但往往多平台传播的内容需要的是跨媒体人才,即具备多媒体内容传播的技术和全平台传播的整合思维。在具体的内容生产流程中可能难以把技术和内容制作的任务厘清,导致了部分从业人员入职后从事岗位要求之外的工作。因此,培养新型的全能型人才,需要强化内容与产品的贯通能力,以及技术和专业思维的整合能力。

(二)传媒产业需要更为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

对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0)[15](以下简称《报告》)以及《报告》(2022)[16]可以发现,以广播电视行业为例,35岁以下年轻群体是从业人员的主要群体,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0%;
硕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年均增幅达到了5%,大专及本科以上增幅达到了3%,各地通讯社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40%,整体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化的特点。“十四五”规划强调需要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好全媒体传播工程,而把握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仍是对于新技术节点的掌握,主动跟随新技术趋势,积极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技术才能打造媒体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技术化变革的大背景下,部分熟悉传播市场、掌握传播规律的中年媒体从业者却因为年龄、对技术的掌握能力等原因与媒体融合的进程脱节,难以适应所在媒体的转型,而包括应届生在内的年轻从业群体却又缺乏传播经验,多元化、高标准的人才诉求对媒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本研究对2021年3月-2022年3月媒体行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搜集研究,选取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两大类型,其中传统媒体又分为报刊和广播电视台,通过对招聘网站和职友集网站的信息收集,共收集招聘信息1527条,其中报刊524条,广播电视391条,互联网新媒体612条,报刊、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新媒体对招聘人员要求的岗位类型、学历和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分析后可以大致了解当下媒体行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诉求(图2)。

全媒体背景下,“能力”与“熟练”两个词语成为了媒体招聘中的核心热词,各类型媒体对于所招聘人才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的熟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体能力方面,媒体行业在招聘中更为倾向具有綜合数字能力的人才(图3)

大部分媒体在招聘信息中强调了人才的综合技术能力,即优先招聘具备办公、图像处理、视频制作、网页编辑、AI技术应用的人才,其中,虽然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通常具备的基本技术能力能够基本满足招聘需求,但已经开始有媒体希望招聘掌握AI等新兴技术的技术型人才。

(三)本科毕业生分析与动手能力难以匹配行业需求

根据对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17]基于对美国SCANS 归纳的35类能力标准的分析,我国的本科生毕业时具备的工作能力水平从2017届的57%上升至2021届的 59%,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稳步上升;
同时,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能力满意程度也在五年间上升了3%,达到了平均87%的满意度,但对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重要基本能力平均满意度为86%,低于平均水平。2021届的本科生,在具体实践能力方面的满足度与重要程度不够匹配(图4)。传媒业的变化改变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媒体需要的是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和运营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但学校培养却相对单一。

在传媒产业所需的能力中,应用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较难通过学习获得,需要在日常课程和传统书本内容的传授外,通过融入教学环节的具体技能实践才能完成,因此,加强产教融合,帮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步提升,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应就业的能力需求。

(四)高校产教融合实践现状

1. 实践培养满意度。毕业生对于培养院校的教学反馈是客观分析高校培养情况的途径之一。据统计,毕业生对于本科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从2017届的88%提升至2021届的93%[19],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本科工作与专业相关毕业生核心课程满足度稳步提升,这一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本科阶段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但2021届有64%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相关的学习环节有待提升,此数据较2019届的59%有明显提升,这反映了学生希望得到实践锻炼的愿望在增强。

2.就业服务满意度。“求职服务”是许多高校选择与产业相互沟通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高校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帮助学生寻找到匹配的岗位。2021年,虽然有83%的学生接受了学校的求职服务,但是深层次的就业服务仍然不足,有87%的学生仅享受学校提供的线上及线下招聘会的初级就业服务,并未享受到职业发展规划、招聘信息沟通、辅导求职技能的服务。在求职阶段,仅有28%的学生通过大学的招聘活动或招聘信息获得了毕业的第一份工作[19]。这意味着即使目前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大部分院校对学生提供的求职技能培养和就业服务仍停留在浅层次的帮扶,缺乏全方位的深入指导。

3. 在校职业技能培养满意度。对于学生而言,在校期间习得的职业技能是职业发展的关键,课内外习得的技能对职位晋升的帮助程度不尽相同(图5)。

通常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园中最主要的技能习得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所花费的时间占比也最多。但在毕业生对职业技能提升的认知中,认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就业提供帮助的比例仅占42%。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同产业职业发展能力需求的脱节,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更新同样重要。

三、高校媒体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有针对性地对媒体人才的供需矛盾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线下和网络平台招募的方式邀请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及毕业生进行访谈,受访者共8位,包括本科生3位(受访者编号为A),研究生4位(受访者编号为B),毕业生1位(受访者编号为C),访谈内容涉及其所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情况等方面,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后总结问题如下:

(一)课程设置与实践需求的矛盾

目前的教学中“实践理论化”倾向严重,即使在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和新闻实务操作相关的课程,但在这些课程是否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还有待考量。访谈中,“实操受限”(B4,A2)频繁出现在被访者的回答中。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足够的实务类课程,新闻评论、新闻采写等传统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置相对完善,但涉及到新媒体技术的相关课程,则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新闻院校在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方面确实在进步,但大部分还是将实践部分进行了压缩。的确,实践内容会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不论是教师教学手段和思维的滞后,还是新闻传播技术的客观限制,都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对于已经在社会上从事媒体相关工作的人来说,这种理论与实践技能失衡带来的影响会更加突出。當新闻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基本是没有适应和学习的时间的,媒体行业系统的工作要求新入职者必须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把学校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发挥出来,但往往高校毕业生入职以后,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试错,积累经验,只能“被迫学习”(C1)。因此,如果学校只重视课程体系表面的变革而不顾及实际社会对技术的需求,会使得学生难以接触到新闻传播行业前沿的新技术,难以很好地把握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也就很难以全媒体人才的身份融入到媒体融合时代之中,这也会影响高校新闻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让新媒体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在实践中领会和把握新闻理论的内涵和本质,才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让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

近年来,为了匹配产业全媒体的发展进程,部分高校对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这种改进与产业发展速度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培养方案中添加了媒体融合技术相关课程,但数量上并不多,且课程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访谈者认为课程内容的设置“重复无聊”(A3,B2)。长期以来在专业课的设置上,新闻史类,新闻理论类,新闻写作类课程所占比重最大,例如中国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等史论课程、新闻/传播学概论等概论课程、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传统实务课程在所有高校几乎都是大比重的存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内容大多借鉴了西方主导的框架,而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迁与融合,以西方为主的教育模式正面临着质疑[20]。以往新闻专业的主要方向是新闻采访、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等内容,这些新闻专业的基础知识是为大众所认同的,但在全媒体时代,单纯重视这些课程却难以适应时代需要。专业内容的落后,不仅妨碍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新闻学体系的更新也不利,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产业需求。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格局的剧变,媒体的社会化使媒体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地提升,然而媒体人才教育的单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办学思路有待突破,以往的办学模式也需要变革。

(二)师资建设与能力需求的矛盾

访谈中,“浅层理解”(B3,A1)是目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开设了新媒体课程,但课程内容的实际设置却仅让学生了解而并非精通相关技能,在授课过程中,新媒体技能类的课程止步于浅层的讲解,需要学生自主的课后实践才能初步掌握。这可能是由于传统的新闻院系授课教师的聘用口径狭窄,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教职人员组成,而兼职、特聘及访问学者数量都不多,能够聘请业界有媒体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士进入校园授课的就更少,这种构成状况是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一个普遍现象。高校给教师设定的学历门槛日益提高,一些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媒体人士很有可能会因为达不到硬性条件而被高校拒之门外,而高校中跨学科知识和媒体技能的综合型教师长期短缺,难以满足学生习得综合媒体技能的诉求。“教学单一”(B1,B2,B3)在访谈中被提及,以被访者所在高校为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培养差异不显著,同一位老师承担不同类课程的授课。一方面,现有的高学历毕业生在不具备媒体经验的情况下直接以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身份进入大学授课,研究方向固定、研究深度足够但广度不足,难以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之外的综合知识。另一方面,研究新闻传播的教师很少有将自身理论进行实践的机会,研究与实践严重割裂,尤其在涉及媒介生产、运营管理等内容上难以避免“纸上谈兵”,虽然受访者所在的几所院校会邀请媒体一线的从业人员前来授课,但多以讲座或沙龙形式为主,往往授课内容不连贯、授课人员不固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实质帮助有限,仅作为日常授课中的趣味性点缀。时至今日,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早已不是指教师数量少或者教师缺少新闻相关知识,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师自身媒体实践经验和授课水平,以及教师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用更全面的新闻传播素养影响学生。

(三)培养单一与多元化需求的矛盾

在全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下的业界需求,无法跟上媒体技术更迭的步伐。部分受访者认为高校教学培养存在“多样化欠缺”(A2,B2)的问题。大部分院校通过拓展通识课程、跨学院合作等途径,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但在授课方式上仍然过于单一,单向的内容传递和固定的空间无法满足实践的基本要求。在校与工作期间的技能实践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在校期间,在对知识逐层建构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实践,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完整项目,这种“拟真”的工作状态能够以极低的试错成本让学生掌握内容制作全流程的相应技能。只有强化专业实训的理念,才能让教学改革对接产业的职业标准[21]。因此,教学平台的搭建和利用能够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以适应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在现有的实验教学环境下,高校全媒体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与时代相适应。目前,一些大学已建成了融媒体实验教学平台,但在实践操作中,这些实验平台基本处于固步自封的状态,很少与外部交流合作,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技术实验平台能够模拟实战的前提是与真正的媒体市场充分沟通和交流,完成这一目标的实现途径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面向市场的项目,也可以与业界充分合作,在真操实战中使学生得到锻炼。

四、构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的教学实现需要多方参与,最主要的关联者自然是高等教育机构和产业组织,但除此之外,区域性产教融合的具体实现还有赖于政府的指导。而产教融合的直接受益者——学生,作为个体同样参与到了教学实践的机制设计中。因此,产教融合机制的设计,需要寻找产教系统的耦合点,从协同论的角度出发,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和交互方式,完成政府指导下的产业与教育组织相互协同的机制,完成学生在场域转换时的个人诉求,并最终促成产教融合良性循环的形成,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满足传媒产业的人才诉求。

(一)宏观——基于地区的“媒校共建”机制

“媒校共建”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即高等教育机构与新闻媒体机构合作,共同建设并进行人才培养。通常是由当地政府牵头,推动高校和媒体的实质性参与,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执行,在师资团队建设上进行制度性落实。产教融合容易进入产教自成一体、合作分散化的误区,为远离这一误区,需要当地政府进行指导,强化高等院校在区域性广电人才供给中的作用[22],促进区域传媒产业中的多家媒体机构和多个高校共同建立合作平台。传媒产业作为一种地方性强的产业,其发展呈现区域化的特点,也因此会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诉求。媒体融合进展较快、运营模式趋于成熟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对于人才的互联网传播思维和技能可能有着更高要求,而融合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地区则更希望人才具备更为完善的运营能力。此外,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受众的媒体所需人才类型亦不相同。单一学校和媒体参与的“校媒共建”,如中国政法大学光明传播学院提供了一种产教融合的实践范本,有效地提升了本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但是,光明日报在传统媒体领域内的实力和政法大学一流的师资团队一定程度上使这样的融合难以被普遍推广和模仿。因此,一个区域性的“校企合作培训平台”的建立才是产教融合实体化、规范化的实现途径[23]。这一平台由地区政府推动建立,具备学生能力培养、在校教师培训、求职信息实时共享、技术合作开发等功能。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建立的平台和相关制度能够作为一种中间环节,推动产教系统突破边界,实现融合。

平台的建立在部分地区已有尝试,但平台的常态化建设却始终是一个难题。这一平台不能是公益性的,而应从耦合的视角出发,探索产教系统在经济效益上的耦合点,即以资本的获取和转化构成长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可以通过共建平台将教育系统拥有的人才储备、科技资源和产业系统拥有的市场资源、传播渠道相结合。例如,基于共建的工作室将媒体从业人员、高校教师、待实习的学生纳入工作室的内容制作与传播中,实现从组织到个体的共赢格局——教育系统能够提升教育成果,产业系统对于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能得到满足,作为个体参与的学生亦能获得技能实践的机会。在组织动因和个体动因的共同驱动下,产教融合平台建立的各类资源才能透明、有效地互通,人力、智力资源才能被更好地转化。

(二)中观——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服务机制

就业服务机制的建立需要产教系统的共同協作,与媒校共建机制不同的是,这一服务机制的直接受益人是学生,在教育系统内,学校有义务提供相关的服务。但是在产业系统内通常是公益性的,因此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参与运行。

一方面,高校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指导和建议等服务,但这样的服务不能局限于在学生就业时提供招聘信息、招聘会等基本的求职服务,将职业相关的技能实践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同样是就业服务的重要一环。以学院为单位建立学生为主导的特色项目是目前部分高校的成功尝试。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学院为促进学生实践推出了两个特色项目,其一是“非线编实验工坊”,通过配备图形工作站等业界常用的硬件设备,帮助学生训练图像和视频编辑的相关技能,同时为相关课程提供课后实践的平台,助力全媒体教学工作。学生能够在创意工坊中进行完整的内容创作。其二是“媒介伦理案例库”,这一开源的案例库由学生参与写作,涉及几十个学术相关概念和对应的社会案例,促进了教师教学成果的记录与转化,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以往产教融合的传统做法仅在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做了一些添加,把实践作为一个固定课程嵌入到教学活动中。而开展学生为主的特色实践项目则避免囿于仅修改课程的固定框架,将服务学生作为核心,有机结合了学生的课上知识习得和课后自我提升。与机械性模仿不同,建立以特色项目为实现途径的服务机制不存在由于师资、资源限制而无法逾越的门槛,可以“因校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项目,回应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升能力的需求。

另一方面,就业服务机制同样需要产业系统的配合。传统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实践机会集中在实习阶段,部分院校与媒体通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和机会,但往往这样的机会难以覆盖全部学生,且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实操技能以外的思维能力等难以获得锻炼和提升。因此,需要结合业界资源建立一个常驻的校外实践平台。武汉大学“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提供了一种实践途径,以未来网、自强网为传播载体面向校外传播,为华中地区的大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新闻能力的机会,部分学生通过参与比赛获得了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广州大学城地区的高校也提供了一种服务方式:由广州团市委主管、大学城各高校团委协办、业界的广州青年报编辑出版的《大学城381环岛志》作为一个全新的公益性社区刊物,在微信、微博、App上进行全媒体传播。该刊物展示了一种产教融合的新样态,政府指导、高校专家指导、学生主创、媒体发行的融合模式贯通了组织与组织、个人与组织的融合壁垒,为业界媒体提供了宣传渠道,也为高校提供了完全真实且稳定的学生实践平台。

(三)微观——基于院系的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议题,但形成一种可参考、可复制的培养机制仍是一大难题。以往产业系统参与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通常是浅层的,如业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线从业人员参与日常授课等。但浅层的产教融合难以解决实践师资匮乏、课程单一重复等在学生培养阶段反映的问题。只有通过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嵌入式合作以形成长效的培养机制,才能实现深层次的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蓝色光标集团合作共建了“未来传播领英人才培养计划”,这一计划选拔部分本科生进入,具有一定的实验意义。这一计划的核心在于资金、资源的多点位融合,学生在完成通用的培养计划外,接受由国内外学界和业界专家授课的专属课程,课程包括数字传播技术、创业思维等,并由该计划资助赴外留学。虽然该计划于2016年执行以来,仅选拔了30余位本科生,但这样一种学科理论、产业技术双逻辑导向的培养机制,将业界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思维和产业技术变革有机地进行了结合,把产教的融合植入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也能反哺参与项目的企业,从源头为区域性的媒体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社会机制的运行自然会受到可支配的资源和技术的制约[24]。产教融合机制的设计与策略不同的是,应充分考虑到参与融合过程各个主体的主观诉求,同时在统一调配下尽可能地以最低的资源成本实现高效、稳定的融合。唯有这样,才能发挥产教融合的实质效应,促进传媒产业的整体变革,响应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

[参考文献]

[1]  Day R.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 (8).

[2]  de Sola Pool I. Technologies of freedom[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3]  习近平.做黨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EB/OL]. 求是网,2020-11-08.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0-11-08/c_1126712433.htm.

[4]  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

82647.

[5]  胡正荣,李荃.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全媒体人才——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的“任督二脉”[J].青年记者,2020,(27).

[6]  张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

[7]  Drucker P.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M].Routledge, 2012.

[8]  Glassman R B. Persistence and loose coupling in living systems[J].Behavioral science,1973,(2).

[9]  Weick K E.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6.

[10]  陈建录,李瀑菲.高职院校提高校企合作水平的路径探析——基于耦合理论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

[11]  Bourdieu P, Wacquant L J 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2]  Lingard B, Rawolle S, Taylor 1 S. Globalizing policy sociology in education:
working with Bourdieu[J].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2005,(6).

[13]  Cricelli L,Greco M,Grimaldi M,e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university performance in emerging countries:Evidence from Colombian public university[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18.

[14]  王伯庆,王梦萍.2021届中国本科生毕业去向分析[EB/OL].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initDatabaseDetail?siteId=14&contentId=13810609&contentType=literature.

[15]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0)[EB/OL].http://www.zgjx.cn/2020-12/21/c_139600961.htm.

[16]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EB/OL].http://www.zgjx.cn/2022-05-16/c_1310592108.htm.

[17]  麦可思研究院. 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2版)(精)/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18]  王伯庆,王梦萍.2021届中国本科生毕业去向分析[EB/OL].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initDatabaseDetail?siteId=14&contentId=13810630&contentType=literature.

[19]  王伯庆,王梦萍.2021届中国本科生毕业去向分析[EB/OL].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initDatabaseDetail?siteId=14&contentId=13810633&contentType=literature.

[20]  相德宝.世界新闻教育的十大议题:问题和建议——第四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会议综述[J].新闻界,2016,(18).

[21]  李娟.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理念与路径——以新闻实务类课程为例[J].新闻世界,2014,(8).

[22]  桑珊,张雷.区域性广电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供给侧优化[J].决策与信息,2018,(10).

[23]  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

[24]  利奥尼德·赫维茨,斯坦利·瑞特.经济机制设计[M].田国强,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甘小梅]

猜你喜欢产教融合人才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融合》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广电 融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