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是高素质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学术研究思想及成果,已成为高素质农林人才的必备“武功”。无论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还是在国际会议上用英语做报告,又或者是申请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均需具备熟练的沟通技巧,以助推自身学术走向世界前沿。
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因此,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是研究生阶段急需提升的能力,也是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是农林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育发展的基础阶段,语言能力是指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在内的英语知识和包含听、说、读、写的英语技能。随着外语教育的改革发展,语言能力已被明确界定为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则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不仅仅指从语言形式层面对语言的领会和理解,还包括在不同的语境中,用不同的方式,使用语言知识准确得体地表达的能力。农林人才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掌握农林英语词汇、句型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语言知识结构,提高农林英语技能,还要具备具体交际场合中灵活运用农林英语语言的能力。
卓越的农林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勇于担当的意识,厚植大爱情怀。除了学习和掌握农林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和表达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爱农、爱党、爱国的政治品质。思辨能力有时候被称为批判性思维,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人才培养领域被普遍重视。我国在2018年将思辨能力培养列入了人才培养目标。思辨能力之所以受到重视,都是因为思辨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端农林人才只有具备在逻辑基础上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相信权威或者习惯的自由意志,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探索和研究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并有信心有勇气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呈现自身学术成果。
为了适应当前农林高校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需求,李芝、吴增欣主编《农林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一书,已于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助力农林类高校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用英语讲好中国科研故事的能力。
该书以提高学生的产出能力为導向,以农林学科话题为依托,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产出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全书共包含八个单元,内容涵盖基因编辑、现代农业、绿色城市、碳封存、沙漠化和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农林复合八个话题,每个单元都包含阅读文章和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语言输入材料。通过生动的语言载体,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农林业新理念、新技术、新发展,语言知识和农林学科专业知识相融合,将思政教育和学术素养教育融合于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国际化,农林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国际化高端农林人才的使命。在农林类专业研究生的学术生涯中,阅读农林类英语文献,参加农林类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进修等都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农林国际学术交流英语》通过营造语言应用环境,构建学术交流场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为宗旨,融实践性、应用性、交际性和学术性于一体,将思政理念和要素融入单元设计,在源头上突出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素材支撑和价值引领。
另外,该书的编写理念也具有创新性。2018年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创新人才。该书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在编写理论、选材原则、语言考虑和练习题型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在提高英语水平和人文文化素质之外,还为学生从事农林专业学习和科研提供语言支撑。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教材内容涉及的都是农林学科话题,与学生的专业强相关,针对性强;
第二,教材语言反映了农林学科专业的话语方式和语言表达特点,即学术词汇和学术规范的学习;
第三,教材练习围绕农林话题内容,注重农林专业语言的实际运用;
第四,教材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阅读和分析课文,锻炼思辨能力。
(刘跃良,女,讲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书名:
农林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作者:
李 芝,吴增欣
ISBN:
978730031019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定价:
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