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4-08-07 12: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王祥友

肥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徽 肥东 23160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工程的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面临着返工问题,给建筑单位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1.1 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普遍具有施工规模大、工期长以及投入多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用于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关系到最终的施工质量。但从部分建筑工程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施工人员素质不一,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给建筑工程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施工中,完成现浇楼板的浇筑作业后,发现还未预埋相应的管线等,这些问题本可以有效避免,但因施工人员综合素养不足,使得此类问题频发。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未能将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执行到位,导致管理效果不佳,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得不到有效控制。

1.2 材料因素

个别施工单位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未能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供应商的资质缺少系统的核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采购了质次价廉的材料,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例如,采购的钢质材料,物理性能与国家规定标准不符。水泥材料存在结块、受潮的问题。外加剂等材料性能不佳,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对质量的需求。将这些劣质材料应用到混凝土施工中,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裂缝、露筋等。这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还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1.3 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得以顺利施工的基础设施,但在采购和操控机械设备时,还存在设备性能不良,操控不合理等问题。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检修,加之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极易出现运行故障,延误工期的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1]。

1.4 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十分复杂且恶劣,大部分施工都需要在户外进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遇到恶劣的天气,就需要停工,在大风、冰雹等天气强行施工,会给施工人员和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1.5 制度因素

一些施工单位对质量安全认识不足,未能建立完备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还在沿用传统单一片面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管理效果不佳。部分施工单位在建设管理机制的过程中,未能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致使管理机制失效,未能起到应有的管理作用和价值。

1.6 技术因素

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在施工期间若存在技术使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会降低工程的质量。例如,在开展混凝土的浇筑作业时,未按照施工要求在规定位置留施工缝,并且没有刷界面剂在施工缝接搓处。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未能遵循插点振捣的原则,导致混凝土振捣不严实,存在漏振、过振等问题。这些违规操作是建筑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关键原因。

2.1 提升人员综合素养

想要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就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相关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以此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首先,要对施工人员展开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施工工艺和安全意识展开。个别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足,因此要开展安全施工培训,利用安全事故的实例,警示施工人员,促使其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例如,某建筑工程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安全防护措施配备不到位,从高空坠落丧失了生命。这可以警示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配备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更换老化、质量下降的安全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因此要重点培训其对新技术的应用,避免出现理论无法结合实际的情况。同时在培训期间还要重点强调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环节,如楼板浇筑24h内严禁堆放杂物、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拆模、脚手眼架不得在<1cm的窗间墙安装等。

其次,还要加强对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促使其正确认识到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全面贯彻落实管理条例。在管理施工人员时,要将重点放在安全措施的配置和施工工艺的使用上,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行为的出现。

最后,要对参与建筑工程的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确保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对高水平人员的需求。

2.2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在建设中需要用到大量性质不一、规格各异的材料,而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要提升对材料采购、应用以及储存工作的重视程度,避免因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管理施工材料时需要结合以下内容:其一,精准掌握市场动向。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和调研,选择资质佳、信誉强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并将材料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其二,在材料进场前,供应商需提供防伪备案证明,经过检验单位对材料的有效检验后,确定材料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再允许进场。其三,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对材料的需求合理利用,减少对材料的浪费。为给材料的储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准备好仓库,并配备相应的防护错误,防止材料受潮,被雨淋。其四,在储存材料的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及规格进行分类储存,如钢材有几十个品种,不同品种的钢材直径不同,在管理钢材时要按照其具体的直径进行分类摆放。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材料的性能,确保其能够符合建筑工程对高标准、高质量材料的需求,以此为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2.3 规范设备操作形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机械设备,在操控机械设备时,若方法不得当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前,要邀请专业人员,对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方式进行演示,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机械设备的操控要点。

与此同时,凡是建筑工程涉及机械设备,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检测的内容有设备的性能、各项参数等,对于不符合施工需求的机械设备,要及时更替。并且,还要建立完善的检修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排查出潜在的故障隐患,及时更换老化的构件。为保障检修的质量,检修人员要详细记录检修的时间、对象以及内容等,以此提升设备的性能,降低故障的发生频率,为建筑工程的高效施工提供助力,避免因机械设备故障给施工人员和进度带来影响。

2.4 优化施工现场环境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涵盖了大量的作业项目,其中有配电网施工、塔吊施工以及高空作业等,这些施工项目的危险性较高,若施工现场混乱、材料乱摆乱放、人员随意走动,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由于施工现场比较复杂,因此安全管理难度大,这就需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良好的施工环境,对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在施工中能够按规作业、有序摆放材料,不随意窜动。

为给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相关人员要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并加大处罚力度,针对不合格的施工区域,要详细记录下来,并给予相关责任人严厉的处罚。例如,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十分多,这类工程的施工作业都在户外开展,为此相关人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在高危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语或横幅,时刻警示施工人员,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质量,为建筑行业的长效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3]。

2.5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为此,施工单位要对传统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在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责任机制。为强化管理效果,需要通过岗位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人员存在违规行为,要给予其严厉的问责和处罚,以此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第二,要构建内、外部监管机制。内部管理由项目单位负责,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施工技术应用得是否合理以及机械设备的操作等。在监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顺利竣工。在施工期间,项目单位要实施动态化管理、全过程管控。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实时性动态监管成为现实。外部管理是指借助群众和媒体的力量,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一旦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安定的项目,要及时反馈并展开严格监管。

第三,要建立安全机制。在施工中要引导施工人员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措施。例如,在作业过程中能够要佩戴安全帽,实施高空作业要佩戴防护用具等,促使施工人员将“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

2.6 合理使用施工技术

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先进的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应用到项目建设中。在施工时若施工技术使用不科学,会给工程的后续施工造成阻碍。因此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

例如,在开展桩基施工时,经常因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引发吊桩事故。为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桩和桩基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4m,在进行慢吊桩作业时,2个以上桩的不同方向要手动控制。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悬桩作业中锤子的高度,要遵循均匀的起吊原则。此外,在清洗桩身的过程中若出现突发情况,要立即停止清洗。在插桩的过程中,严禁将手脚插进桩或龙门架中,以此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开展打桩作业时,要对桩型、桩架等构件进行核验,若发现有损坏的构件,要根据其损坏程度,判断是修理还是换掉[4]。

综上所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增加建筑项目的综合效益。但部分建筑工程在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时,还存在漏洞,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安全事故频发,使建筑单位遭受巨大的损失。为此要重视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出完善成熟的管理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强化工程的建设效果,促使建筑行业实现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管理机制施工人员建筑工程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国房地产业(2023年3期)2023-02-2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0期)2022-07-28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2期)2022-03-08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0期)2021-11-20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1期)2021-07-28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航天工业管理(2020年2期)2020-04-21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铁道通信信号(2019年6期)2019-10-08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15年1期)2015-05-29

推荐访问:安全管理 对策 探讨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