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玲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法最早源自“班级授课制度”的拓展延伸,是“班级授课制度”的精准化和精简化,又被称为“合作学习”“合作教育”,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之后的引导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规避了传统高中生物教学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推动了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让高中生物教学更具开放性,构建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文章就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概念切入,概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意义和原则,针对性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
教学创新;
实施路径
生物是以生命发展、生物现象、生物理论、生物结构为核心的学科,拥有“规律性”“逻辑性”“理论性”“实践性”的特征,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水平、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实施教学。但是,因为生物学科学习难度大、知识点多,“一刀切”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的情况比比皆是,其没有完全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能力、生物思维、逻辑能力等充分结合起来,最终造成了学生生物学习成效相差较大的情况出现。伴随着学习成效的差异逐步加大,如果教师依然没有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案,整个班级的生物教学就会出现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无法进步,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班级整体教学质量下滑的情况。所以,以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是高中阶段生物教育教学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更是匹配素质教育理念的手段,也是遵循《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的内核。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概念解析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展现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且有效凸显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创造性学习方式,与学生的学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小组合作学习法最早源于“班级授课制度”“课堂互动教学理论”“团体教学理论”等。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法指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个性发展特征、学习能力等具体差异,针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根据划分的学习小组,充分结合教育目标、教育任务,采取制订相适应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和小组合作探究主题,且在整个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知识学习、问题解决,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合作发现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并完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1]。
二、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重塑学生学习信心
高中生物属于生物学科高阶阶段,涵盖了生物理论知识、生物实验教学、生物知识应用等,对高中学生而言难免会有一定的学习乏味感和学习枯燥感,长此以往,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就会出现学习信心丢失的情况。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学习趣味,并在“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方式下产生合作探索,调动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協作、相互学习,以及合作共赢的方式完成知识获取,并逐步重塑学习信心。
(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很多高中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产生学习压力,学习热情骤降。尤其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难度增加,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大,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师教学步骤,厌学心理和畏难情绪常常存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本质是“教育合作”“课堂合作”“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组员合作”“组内学习”的过程通过他人帮助、与他人协作完成知识学习和知识理解。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组内成员就能呈现出学习行为的一致性,进而凭借团队协作和学习合作完成共同学习目标。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生物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高中生物教师不仅需要通过高中生物教学传递生物知识、生物理论和解题方法,还要通过生物实验让学生认清生物本质和生物现象,并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求知欲、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这是学习差异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但是,由于传统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往往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一些知识很快就能理解掌握,但是无法进行知识扩展。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无法深入学习,只能做到“模棱两可”。这样,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都无法实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使得不同学习水平、学习素养、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推动他们思维发散和能力提高。最为关键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过程中,必然会融入“五育并举”相关理念,学生能够在合作过程感知集体主义精神、互帮互助意识,尊重他人道德品质,推动自身综合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已经基本处于“成年人”状态。受到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小初阶段学习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综合素养和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差异,呈现到生物学习中也就“各有千秋”。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需要高中生物教师遵循真实性原则,即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所有学生的真实情况必须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清楚,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和小组学习目标规划[2]。
(二)学习性原则
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过程中,核心在于“合作”和“学习”。其中,“合作”属于过程导向,“学习”属于结果导向。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注重学习性原则,即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合作学习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学习素质、生物思维等,确保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能够达到相互帮助、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依据学习性原则来看,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还应当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应当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进行小组划分,即小组中有水平高中低的学生。但是,“高中低”并非将学生分为所谓的“成绩好坏”“三六九等”。
(三)差异化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都有差异,“学习他人长处规避自己短处”是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相当推崇的。也正是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有了可能性。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匹配不同的合作对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实施。
四、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实施策略
(一)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究其本质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旨在依托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组内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实验、合作实践的方式进行知识获取和理论内化。所以,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首要策略,这也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开展的基础。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需求、学习思维、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等,并基于掌握的情况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关键在于教师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存在。具体来说,这种差异性可以是学习水平、生物思维、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是保证组内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的基础。这样,组内成员才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发挥自己优势学习他人长处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内化[3]。
比如: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实施的差异性原则来看,每一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高中生也一样。受到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等影响,高中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有着很大的差异。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小组合作”和“合作学习”,教师在小组划分过程可以将“综合素养较高学生搭配学习思维较弱学生”“性格外向学生搭配性格内向学生”“男性搭配女性”等作为合作学习小组划分的标准,以确保组内成员能够相互带动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二)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的核心,也是生物教师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关键。具体来说,高中生物教师一旦完成学习小组的划分之后,就需要在教学开展之前归纳总结教授生物章节的内容、重难点知识、应用方向、生物理论等,制订出符合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目标和探究主题,即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这样,依托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就能调动起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实施就具有针对性,且能够保证小组成员均能围绕同一目标和同一主题开展学习。
比如:高中生物中“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相关生物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规划合作学习小组之后,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归纳总结“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部分内容的知识要点,即“细胞代谢的概念”“酶的发现过程探究”“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其中,“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属于重难点知识,且拓展延伸了“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高温度会导致酶失去活性”等内容。因此,针对“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高中生物教师首先就需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如通过“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学习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完成对“细胞代谢的概念”“酶的发现过程探究”“酶的概念”“酶的特性”等基础理论概念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和合作分析。这样,依托合作学习目标导向,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内成员就能在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分析、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知识学习和知识延伸,并在借助他人生物思维完成知识内化、帮助他人分析生物知识概念的过程中深度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相关生物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还感知到了帮助他人、集体主义等德育内涵[4]。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实施核心在于“合作”“学习”“互补”,即实现教学互补、教学互助、合作交流、合作探索、師生互动、共同发展。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结合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生物学习水平、生物学习需求、心智发展能力等开展教学设计、学习引导、学习步骤规划,即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体来说,学习合作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生物思维各有所长,教师需要结合每个组内成员的实际情况规划和安排组内成员的任务,并指派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以组长的调度、调动和协调,推动所有组内成员通过自己的任务完成促进共同学习目标达成。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比如:高中生物“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相关内容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过程,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题技巧等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的学习任务,并明确主题学习和主题探究过程中的组长,引导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在教师引导和组长带领之下能通过合作“循序渐进”“有序合作”“互帮互助”学习知识。具体来说,“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中借助“神创论”“物种不变论”作为切入,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涵盖的“共同由来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等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借助“通过化石判断生物生理状态”“通过化石推测生物生活年代”“通过化石观察生物结构”等内容引出了“通过化石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内容。整体来说,“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相关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和概念点多,且生物现象和生物理论较为复杂,学习难度较大。在选取“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相关内容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小组成员中对“共同由来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等内容掌握准确的学生,且该学生的生物思维和生物学习水平较高。小组组长确定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其他学生的生物思维、逻辑能力、生物学习水平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安排,部分小组成员负责归纳整理“生物体进化印记的比较解剖学证据”“生物体进化印记的胚胎学证据”“生物体进化印记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中涉及的理论知识,部分小组成员负责解释相关理论概念的内涵,组长负责针对性地开展“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相关部分内容的知识延伸、知识串联,引导其他成员将“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涉及知识进行整体学习。
(三)搭建小组合作学习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情境的搭建是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实施的渠道,更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学习反馈、学习沟通、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合作实验、相互帮助的重要阵地。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主题、学习方向、学习步骤、学习需求等,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搭建一个可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反馈、相互合作、合作探索的学习情境,让不同小组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感知生物学科趣味、生物学科特征,并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通过教学情境实现学习进步和能力提高。
比如: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相关的内容,教师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就需要涵盖学习情况交流、小组合作讨论环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表现形式分享、“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同时,依托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内成员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步骤进行学习引导。具体来说,“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涵盖的“共同由来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交流、“生物体进化过程的印记证据”的主题探究作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导入,进而构建一个问题情境。同时,教师播放“人类与长臂猿、猩猩的DNA分析”“胚胎学研究证明人与水生鱼类关系”等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沉浸于“人类的进化”的合作讨论情境中。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生物之间共同细胞结构特征”“生物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似点”“人类和长臂猿、猩猩在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组方面的高度接近說明什么问题”“人类与哪些生物有可能存在近亲关系”等相关主题内容,进而为学生构建一个接近真实的、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合作学习情境。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DNA的特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复制”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学生在合作学习情境中有了合作意识,便会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
(四)巧妙设计小组合作课后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标准和方法手段。传统生物教学中生物作业的内容都是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极易造成学习能力良好层次学生迅速完成作业,生物能力无法提升;
学习能力中等层次学生略显吃力,但是也有部分失误;
学习能力不足学生耗时较长,且根本无法保障质量。甚至有的学生因为作业难度大,直接放弃生物作业。因此,设置作业的过程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对改善高中生生物作业情况,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小组合作课后作业设计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以及组内成员的实际情况。组内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除了完成常规作业以外,教师还应当引导他们帮助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完成相对应作业,以便于巩固和复习生物知识,提升他们生物学习水平;
学习能力中等层次的学生主要以完成小组合作作业的应用部分,保证小组合作课后作业的质量;
学习能力偏低层次的学生,主要在学习能力良好学生的帮助之下,完成概念类和基础知识类练习题。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作业,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良好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了学习能力中等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学习能力偏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推动了合作学习小组组内成员的综合化发展[5]。
例如:在高中生物“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作业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评价、生物思维等,规划“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作业的结构。同时,针对学习能力良好的组员,作业内容主要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理论知识的生活化应用、环境状况改善相关的习题解答等;
学习能力中等的组员需要完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涵盖的基础概念总结和归纳;
学习能力偏低层次的组员需要在学习能力良好的组员帮助之下掌握“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分类”“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和生物圈的影响”等基础知识。
结束语
《课标》颁布并实施,对高中生物学科教育的整个环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在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过程中,满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能够将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激发出来,推动他们和其他同学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就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均衡教学,是“班级授课制度”的深度发展。故而,高中生物教师务必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意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课标》具体要求、生物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强化。
参考文献
[1]卢永凯.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8):43-45.
[2]李玉芹.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高效运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2(4):60.
[3]周美英.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7):265-266.
[4]黄玉清.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68.
[5]马亮亮.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5):115-116.
本文系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研究”(立项编号:FQ2021GH07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实施路径教学创新小组合作学习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11期)2016-11-28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合”乐而“不为”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情感读本·理论篇(2016年9期)2016-11-05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