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 赵玲 温浩
摘 要:诞生于19世纪初的萨伊定律与20世纪30年代的有效需求理论是解释经济危机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萨伊定律和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比较与分析,对中国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协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萨伊定律与有效需求理论的内容、成立的前提条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两者分别适用于仅供给发挥决定性作用与仅需求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极端情况,中国要走出“需求不足、供给短缺”的困境,需将两者结合起来,探寻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关键词:协同;
萨伊定律;
有效需求理论;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管理
本文索引:魏琼,赵玲, 温浩.<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1):-137.
中图分类号:F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6(a)--04
纵观人类发展史,经济危机是无法磨灭的存在。18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频发且波及区域越来越广,影响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等多个经济领域,危害性逐渐增强。历史上的“郁金香狂热”“南海泡沫”等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堪称灾难性的,尤其是发生于1929年的“30年代大危机”,可谓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刻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达4年,波及范围从最初的美国迅速扩散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量商品滞销,工厂相继破产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失去工作,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甚至高达30%~50%,而后这种影响甚至从经济领域蔓延至社会领域。
鉴于经济危机的巨大危害性,众多学者纷纷致力于探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期引领陷入经济危机的经济体走出困境,甚至为避免经济体陷入经济危机之中提供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诞生于19世纪初的萨伊定律与20世纪30年代的有效需求理论都致力于厘清经济危机发生的底层逻辑。然而,两者的成立前提、政策主张均判若云泥,萨伊主张从供给侧入手,寻求经济增长的路径;
相反,凯恩斯则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所在,呼吁要聚焦需求侧,以需求管理应对经济萧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在此背景下,比较萨伊定律与有效需求理论的异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经济危机的两种解释
萨伊和凯恩斯对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的看法截然相反。萨伊定律通常被表达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强调供给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决定性作用。萨伊定律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能够通过自动调节供给的方式,实现供求平衡。即使经济体中发生了局部的、短期的波动,最终也会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趋于均衡,即否定了生产过剩会导致经济危机。与萨伊定律相反,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则认为需求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占据主导地位。正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存在才导致供求失衡,经济体陷入衰退,因此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国家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期提振经济、摆脱危机的政策主张。
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萨伊写道:“‘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后来,经济学家弗雷德·曼维·泰勒重新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述:“如果商品是直接依据个人的需求所生产,并且产品能够立即构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那么供给和需求必定相等”,并将其命名为“萨伊定律”。作为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萨伊定律被用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能够应对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出现的失衡现象,但并不排除经济体中出现个别国民经济部门、暂时的供求失衡现象。据此,古典經济学派提出了政府应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无需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政策主张。而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以萨伊定律为理论基础的“自由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
然而,萨伊定律一经提出就伴随着争议,一边是支持者的欢呼,另一边则是质疑者的唾弃。李嘉图、詹姆斯·穆勒等经济学家可以说是萨伊定律忠诚的信徒,在他们看来,萨伊定律在解释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问题上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李嘉图的市场均衡理论可视为萨伊定律的早期雏形,詹姆斯·穆勒也曾表达了与萨伊定律相似的观点,他认为生产、分配、交换过程仅是为了达到消费的手段,都是为消费服务的,不存在不以消费为目的的生产。
有赞同就有反对,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等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能否解释经济危机持否定态度,在他们看来萨伊一味强调供给侧而忽略需求侧是舍本逐末之举。另外,萨伊定律的实现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货币不具备贮藏功能,仅强调货币单一的流通功能,而忽略了货币的贮藏功能成为该定律的逻辑漏洞。“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萨伊这种直接将物物交换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等同起来的假设前提仍然带着早期狩猎采集社会的影子,而当货币出现的那一刻意味着这种假设前提是否成立有待验证。在马克思看来,萨伊定律将简单的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混为一谈,即使是在简单的商品经济体系下,也难以站得住脚,何况是更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呢?真正让萨伊定律跌落神坛的则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发生,随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逐渐占据主流思想。
“有效需求”是指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理论的产生要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马尔萨斯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有效需求是导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凯恩斯继承并发展了马尔萨斯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观点,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有效需求理论。在有效需求理论框架下,“理性人”的行为选择会受到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灵活偏好心理等规律的支配,导致有效供给不会完全转化为有效需求,必然会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最终经济停滞甚至衰退。与萨伊定律信奉者坚持放任自由的政策主张不同,凯恩斯则呼吁政府不能满足于只承担“守夜人”的角色,而应积极干预经济,实施需求管理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与转移性支出,出台减税降费等政策,以期弥补私人部门有效需求的不足或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引领经济体走向繁荣。20世纪30年代后,以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逐渐盛行。
2 历史的佐证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是否成立,都必须考虑到它的假设前提、逻辑自洽,在此基础上讨论是否与事实相符,萨伊定律与有效需求理论也是如此。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仅有的两个因素,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从逻辑上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但逻辑自洽并不等于无可置疑。本文从假设前提及现实解释力两个角度对萨伊定律与有效需求理论展开比较。
萨伊定律成立具有两个隐含的假设前提:
(1)货币不具备贮藏功能,即不存在从流通过程中退出转而执行贮藏功能的货币。这意味每个消费者用自己的商品换取货币之后,都立刻用这些货币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不存在储蓄行为,因此所有的货币都是持续不断地处于流通之中。
(2)处于经济短缺时代,所有的供给都是有效的,不存在供给与需求错配的结构性问题。这意味着任何一种商品在市场中都是“紧俏货”,不愁卖不出去。只有供给是有效的,那么商品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从商品到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
萨伊所处的时代是否满足上述假设呢?我们从历史的资料中能够找到相关证据。1790年9月—1792年4月,法国政府相继发行了21亿元里弗赫,纸币滥发的后果接踵而至,通货膨胀率一路飙升,物价水平上涨了3倍不止。1792年1月,法国国内指券平均贬值25%~35%,这一数字在巴黎甚至高达44%,普通工人一天的劳动所得只能买得起1磅黑面包。战争期间,法国政府指券发行量甚至达到200亿里弗赫,恶性通货膨胀随之而来,1795年肉价上涨300%,黄油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一倍。1796年,指券的流通价值仅与其面额的1%相当,即100里弗赫的实际购买力仅相当于1里弗赫。根据CATO研究所的数据,1796年8月,法国通货膨胀率高达304%,此时货币在消费者手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它的购买力越低,最终会沦为一堆废纸。将货币不立刻用于消费,反而选择储存起来,则成为非常愚蠢的抉择。因此,很多法国人在取得货币后都会选择将其尽快花费掉,用于换取生活必需品等,并不会选择将货币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彼时法国,一方面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是经济短缺,甚至是混乱的战争时期。虽然当时的法国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相较之前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大饥荒”阻碍了其工业的发展。1774—1792年,受寒流、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法国短时间内发生了多次谷物歉收,青黄不接,“粮食短缺”成为笼罩在法国人民身上挥之不去的阴霾,原价8苏的面包价格曾高达14苏,意味着工人需要将自己工资的一半以上用来购买面包,1795年4月,总体物价水平大约是1790年的7.5倍。随着物价的大幅上涨,饥饿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吞噬着法国人民,饥肠辘辘的劳工团伙流窜寻找或抢劫食物,面黄肌瘦的工人在寒风中等待配给及巴黎街头的饿殍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缩影。饥荒引发骚乱不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巴黎盆地的城镇和村庄仅记录在册的就有300多起掠夺谷物的骚乱,高喊着“要面包”的人群甚至冲入国民议会,1775年更是爆发了著名的“面粉战争”。随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将法国推向了更为残酷的战争旋涡中。战争的爆发一方面,导致法国众多产品的生产受到影响,产出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易,物资的匮乏使得民众在面对仅有的商品供给时,完全丧失了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地接受。
萨伊定律的假设前提可谓是对彼时法国经济状况最为简短而准确的描述,通货膨胀促使人们放弃了储存行为,大饥荒与战争使得供给出现大幅短缺,所有的商品一经上市就被一抢而空,此时所有的供给都是有效的,不用考慮供给的结构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的问题,大量的需求是供给无法满足的。此时,供给不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解决经济萧条,供给侧就成为重要的切入点。
有效需求理论成立的前提分别为:
(1)相对供给而言,需求是短缺的,即存在供给过剩。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供给从量上而言远远大于消费者的需求。
(2)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是完全匹配的,不存在无效供给,即从供给的质上来看,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受到消费者的偏好,不存在消费者有钱也不愿意购买的商品。这意味着当政府采取促消费、促投资等政策时,所释放出来的需求能够完全被市场消化。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假设前提与萨伊定律的第二个前提条件完全不同,虽然两者都要求供需结构匹配,但萨伊定律的第二个前提条件强调供给稀缺性下的供需结构匹配。
与萨伊所处的时代完全相反,凯恩斯生活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两次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18世纪60年代,开端于英国棉纺织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渐席卷至其他工业,如采矿业、冶金业。珍妮纺织机、蒸汽凿井机、钻探机等新产品与新技术相继问世,标志着英国的工业开始阔步迈向机器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飞跃式发展。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额占到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一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洲等国家及美国、日本爆发。电力的出现推动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又迈向一个新高度。恩格斯曾对英国生产力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过去应用蒸汽和机器获得的惊人成果和1850—1870年这二十年的巨大产量比起来,和输出与输入的巨大数字,和积聚在资本家手中的财富及集中在大城市中的劳动力的巨大数字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达到30%以上,而在1760年这一数字还不到2%。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英国的采煤量、铁矿石产量及棉花消费量等大幅上涨,仅采煤量就从5000多万吨增加到14000多万吨,不存在满足不了的需求,只有卖不出去的商品可谓是对英国商品市场最为准确的描述。1851年,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除了纺织品等常见的消费品外,更多的是照相机、望远镜、洗衣机等新颖的工业品。
与琳琅满目的商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穷困潦倒的英国工人。1855年,英国官方统计,需要救济的贫民人口为851369人,到1856年就增加了26398人,平均每天就有72人沦为贫民。到1865年,这一数字增长至971433人,平均每年有12006人失去工作。1863年,自由党财政大臣格拉斯顿在下院说:“我国社会状况最令人感到忧虑的特点之一就是国民的消费力在下降,工人阶级的困苦和贫穷在加剧,与此同时上层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资本不断增长”。此时,供给与需求走向了两个极端,新颖的商品与贫穷的消费者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能是大量的商品滞销。
彼时的英国,“供给”无论是量还是质,都走在“需求”的前面,其国内有限的市场根本无法消耗如此巨大的产出,以至于英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来消化其庞大的生产力。在1870年的374亿马克世界贸易总额中,英国占到140亿马克,与法、德、美三国对外贸易额的总和相比也不遑多让,其拥有的商船吨位更是一度占到世界的1/3。
由此可见,有限需求不足理论成立的两个前提,供给过剩及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在凯恩斯所生活的时代是完全成立的。在实践上,有效需求理论所提倡的需求管理政策曾在引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泥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罗斯福新政正是通过救济、复兴和改革一系列以需求管理为特征的经济政策,帮助美国走出了萧条。然而20世纪70年代,当上述假设与美国的实际情况相违背时,长期执行需求管理政策的美国陷入了滞胀之中,也使得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招致众多学者的质疑。
在古典经济学运行的一百多年中,“萨伊定律”曾如“万能定律”般被信奉、推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动摇了经济学界对萨伊定律的信心,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则借此走向了经济学的舞台。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失败。显然,萨伊和凯恩斯的思想因其隐含的前提与所处时代相吻合,从而得到了主流经济学的普遍认可,并在指导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曾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相继跌落神坛。
3 启示
萨伊定律与有效需求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并非完全不同,而是有所重叠,即两者都要求供需结构匹配。从适用范围来看,两者分别适用于两种极端情况,分别为仅供给发挥决定性作用和仅需求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形。当两者所处的现实经济情况与其假设前提完全契合时,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而当现实经济发生变化时,两者的“有效性”就备受质疑。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供给与需求都在国民收入的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不能简单地套用萨伊定律或有效需求理论,而是要将萨伊定律与有效需求理论结合起来,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审视萨伊定律时,不能只从总量的角度看待供给,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而要考虑两个重要问题:
(1)供给转化为需求具有滞后性。供给一旦产生,就总是带着某种需求来到市场,这种需求中一部分是即时的,将在短期内以消费、投资等形式表现出来;
另一部分则是滞后的,会以储蓄的形式从市场中退出。所以,从短期来看,供给只能创造与其部分自身价值相等的需求;
从长期来看,供给创造的是与自身价值完全相等的需求。如何使更多的供给能够在短期内转化为需求,是需求侧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不是所有的供给都能创造需求,只有“有效的供给”才能创造需求。此处的“有效”是指商品能够完成惊险地跳跃,即完成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只有商人把商品售卖出去,这部分供给才会转化为货币,创造不大于自身货币价值的需求;
相反,则称之为无效供给。这就要求我国在供给侧改革中关注供给的“质”,充分发挥供给对消费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以高质量供给满足甚至创造高水平消费,弥合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鸿沟。
同样,基于有效需求理论看待经济萧条时,也有两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1)需求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分,任何需求都是有效的。如果需求不能被满足,就是供给侧无法对需求侧做出有效的回应,应从供给侧着手,减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增强生产与需求的匹配性,才能实现供需总量动态平衡,进而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2)关注需求侧,要关注量的问题。在供给结构完全与需求结构匹配的假设前提下,需求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供给。一旦需求大于供给,市场就将释放出价格信号,追求利润的天性将使供给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
反之,如果需求小于供给,如何挖掘需求则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调整供给结构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发挥中国超大内需市场的优势,以促消费、强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挖掘我国潜在内需,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金鑫.对萨伊定律的解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5):90-96.
陈书静,王洪涛.双循环视域下供求管理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启示[J].贺州学院学报,2022,38(3):71-79.
余治国.世界金融五百年[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威廉·多伊尔.牛津法国大革命史[M].张弛,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彼得·麦克菲.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M].杨磊,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李平,段思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有效需求理论的关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7(2):88-92.
猜你喜欢供给侧改革协同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2016年27期)2016-10-17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环球时报(2016-07-26)2016-07-26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