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
关键词:黄河治理;
文化遗产;
遺产价值;
数字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1]黄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黄河水患也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水患治理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如何使黄河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使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所蕴藏的多重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利用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学者们对黄河文化遗产的构成、特点、价值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黄河治理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张建松强调了黄河治理文化的现实意义,并着重分析了讲好黄河治理故事应当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2];
余楠、陈佳平以黄河号子为例探析了黄河治理文化的建设发展策略[3];
赵虎等从水利工程角度分析了黄河文化遗产的构成体系,并提出了保护与利用建议[4]。同时也有学者指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姜国峰认为黄河文化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当前学界对于黄河文化内涵的界定较为模糊,给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困难[5]。魏晓阳等认为当前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程式化、单一化倾向,未能充分利用黄河流域丰富的文化资源[6]。徐腾飞等认为当前黄河水文化资源的调研与挖掘缺乏系统性,黄河水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不完善[7]。整体来看,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模式更新、资金投入、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理论研究方面也需要不断地深入。
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也是黄河文化遗产区别于其他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与保护研究有利于凸显黄河文化特色,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是黄河流域文化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与着力点。目前对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资料的整体梳理、评估等方面,对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以及经济价值转化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在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发掘空间。
一、黄河治理史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
(一)黄河治理的历史发展
黄河一向以“善决、善徙”而著称。南宋词人张元幹的“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生动地反映出黄河水患对中原大地的冲荡和危害。据史料记载,历史上黄河水患不断发生,其中大范围的黄河改道26起,而小范围的决口之患则数以千计[8]。河道摆动范围遍及整个黄淮平原,北抵海河,南到淮河,有时甚至波及淮河南岸的苏北地区。黄河水患给当地民众带来深重灾难[9]。
尧帝时代有鲧修筑堤埂、禹改堵截为疏导治理水患的传说。春秋时期,位于黄河下游的齐国率先修筑堤防,各诸侯国纷纷效仿,水事争端时有发生。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明确规定“毋曲堤”[10],各诸侯国签订盟约,杜绝乱筑堤防把水患引向别国的行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逐渐拆除各国的防洪工事,修建统一的黄河堤防。西汉时期,随着黄河决溢日渐增多,黄河堵口技术也逐步发展。汉武帝曾亲率数万军民堵塞瓠子决口,采用打桩填堵的方法,以大竹竿沿决口插入河底,以柴草填塞其中。汉成帝建始四年(前35年),黄河在东郡决口,王延世受命以长四丈、大九围的竹石笼装满碎石,用两船将其夹载至决口处,连船带笼一起沉入决口,实现合龙。此外,贾让针对黄河水患提出了“治河三策”,从整体上对黄河治理方法的优劣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奠定了黄河治理理论的基础。东汉时期,黄河水患进一步恶化,王景采取“筑堤,理渠,绝水,立门”的综合治理方略,平息泛滥已久的黄河水患,史称“黄河安流八百年”,在中国治河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到了宋代,出现正堤、缕堤、遥堤、月堤等多种堤防,创造出植柳、置木龙、砌石岸、置埽工等多种巩固堤防的方式,“岸埽”“龙尾埽”“马头埽”等黄河埽工被广泛应用。明代发明了“固堤放淤”技术,将黄河水引入正堤或缕堤的背面,让泥沙沉淤到堤后,借以加固堤防,同时利用黄河泥沙淤成肥沃的田地,促进沿河农业生产。万历年间潘季驯又提出“束水攻沙”的治黄策略,主张通过堤防束紧河水,增加河水流速,提高河水挟沙能力,从而将黄河泥沙排入海中,此种治水方略为黄河治理开辟了新的路径,10余年间未发生大规模的黄河决溢。清乾嘉之后,国力日趋衰落,清政府无力承担治河费用,以至近代以来黄河水患愈加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在“除害兴利,综合治理开发”方针指引下,先后进行四次黄河大修堤,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刘家峡、龙羊峡等干支流水利枢纽以及一大批平原蓄滞洪工程,黄河洪水得到有效控制[11],实现了由“治标为主”到“标本兼治”的转变。
(二)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征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12]。黄河流域幅员辽阔,上游大多流经高山峡谷之中,河床稳定,不易发生改变。中下游则河道平缓,水流速度降低,泥沙容易发生沉淀淤积,常常发生水患,因此黄河治理的重点多集中于中下游地区。所谓黄河治理,主要是指疏通黄河水道、消除黄河水患等活动。黄河治理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13]。在文化学中,一般把人类的文化现象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大类[14]。按照这种分类方法,黄河治理文化则可以分为治河物质文化、治河精神文化、治河制度文化。如果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来划分,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治河遗迹、治河机构、治河水工、治河工具等,例如闸口、堤坝、祠庙、河道总督衙门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治河文献、治河传说、治河技艺、治河机制、治河方略等,例如大禹治水的传说、东汉王景的治河事迹、与水工设施修建有关的传统石砌技术、河工工具制作技术及堤坝的养护经验等[15]。
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具有以下三个特點:第一,具有教育性。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与洪涝灾害作斗争并不断发展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充分体现在黄河治理的历史过程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精神、元末贾鲁治河的求真务实态度、明代潘季驯“心犹在河”的担当精神等,这些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治河精神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极力宣扬的重要内容。第二,具有科学性。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环境斗争的产物,历史上无数文化精英与能工巧匠科学探索治理黄河水患的方法。例如宋代高超的“卷埽合龙法”、元代贾鲁的“石船堤障水法”、明代的“鼠尾埽合龙法”等一大批技术发明在黄河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如明代潘季驯主张“束水攻沙”,利用高堤束水的方式冲刷河槽中的泥沙,以防止河道淤塞。这些充分体现出古人的科学精神。第三,具有地域性。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属于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是以黄河为纽带形成的文化遗产类型。无论是在黄河治理过程中留下的遗迹,还是依托黄河文化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黄河上游地区多山地和丘陵,河道比降大,河流流速较急;
而黄河中下游多为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区,河道比降小,河流流速较缓,容易淤积泥沙,造成堤口溃决。黄河上游治理重在防止水土流失,而中下游治理重在固堤清淤。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因功能需求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
二、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于推动黄河文化传播、黄河文化经济发展、培养公民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一)历史价值
历史上,黄河治理是国泰民安的重要保障,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黄河水利工程以扼制水患,黄河治理水平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例如,宋代能工巧匠设计的用于河底清淤的“铁龙爪”与“浚川杷”,充分反映了宋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同时古代黄河治理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例如,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常常以邻为壑,以水代兵,通过控制黄河堤防来攻城淹军。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发掘历史细节,拓展历史研究的维度。
(二)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16]黄河治理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治黄精神、治黄方略、治黄经验、治黄技术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黄河治理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推动它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同时,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讲好“黄河故事”,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一条害河。黄河文化遗产与其他线性文化遗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治理文化中,或者说黄河治理文化体现了黄河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对黄河治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自身特色,准确把握黄河文化的精髓,从而促进黄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
(三)生态价值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开展黄河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17]黄河的有效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发展的基本保障,而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黄河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黄河文化遗产尤其是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充分表现出“自然与文化高度融合统一”这一基础特征[18],体现了古人对人水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与掌握运用。黄河文化塑造出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也在依照自身的文化品格与生活样式不断塑造着人水共生的黄河生态环境。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启示。
(四)经济价值
如果文化遗产本身或以其精神内容开发的衍生品能够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文化遗产就具有成为文化资源,并且创造经济价值的可能性[19]。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它的挖掘与利用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与黄河治理有关的历史传说、人文典故、民俗风尚等都是绝佳的影视、游戏素材;
与黄河治理有关的工程遗迹、水利景观、港口码头等都是发展黄河文化旅游经济的宝贵资源。黄河治理文化资源是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于推动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以及延伸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育价值
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治河思想、治河方略以及治河经验至今仍有实践指导意义;
所体现的治水原理、水工技术等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对于宣传普及水工知识与水利科技等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此外,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相抗争的民族气魄和民族精神。大禹公而忘私的治水精神,商汤自我献祭、舍身祈雨的献身精神,汉武帝亲自指挥瓠子堵口的无畏精神等早已传为佳话。对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阐释与利用有助于培养公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为党育人、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三、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一)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第一,概念界定较为模糊。目前,黄河治理文化遗产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尽管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黄河治理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是从总体来看,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对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其文化构成、价值特征的研究还相对缺乏。第二,公众缺乏认知。尽管公众对于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等传说故事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包含的水文化、水工知识、水利技术等相对比较陌生,对于抽象的治河原理与治河历史也缺乏了解。公众对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认知不足严重影响了黄河治理文化的有效传播,使黄河治理文化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与大众日常生活产生分离,增加了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第三,保护理念陈旧。目前对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依靠政府,缺乏公众参与。而且相关管理部门多元,跨行业管理部门较多,各行业对黄河治理文化保护工作的认识尚未统一,对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缺乏统一规划与利用,导致很多文化遗产破坏严重。此外,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相关标准规范尚未建立,缺乏明确的标准来认定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导致许多有价值的遗产处在保护管理的空白地带。
(二)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数字化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物记录和保存技术,而是上升为一种保护与传承的系统。在文旅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下,“黄河文化数字化”交流活动不断开展,“数字黄河”工程进展迅速,利用数字技术加强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首先,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过程需要对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以及它的思想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等进行详细的归纳、分析与整理,构建完整的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知识体系,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基础资料,为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相关概念的准确界定、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构成类型的详尽分析等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其次,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将其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相互结合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无论是黄河治理中出现的治水技术还是水工遗迹,都是具体历史社会环境下的产物,也是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大众对于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普遍缺乏认知,这给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困难。数字技术能够将较为抽象的治水原理与治水现象进行生动结合,从而更好地展现黄河治理的真实情境与科学规律,让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获得全新的传播及视听体验,更容易使观众对治理文化遗产产生浓厚兴趣。
第三,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需要详尽采集、整理、存储相关数据信息资料,并利用数字技术对黄河治理文化遗产进行多种形式的历史还原,从而促进相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丰富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拓展黄河治理文化的传播渠道与阐释途径,为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相关标准规范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为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利用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公众参与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融入。
四、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措施
数字技术能够生动地展现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科學性、教育性、地域性特色,促进黄河治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优化
第一,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据信息采集。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黄河水系结构与环境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准确记录黄河水工遗迹的时空分布状况。利用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重要的黄河枢纽工程、水工遗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实体进行测绘、计算、分析,构建出目标的三维模型以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制图数据。同时,调研搜集与黄河治理相关的典故、传说、技艺、文件、口述资料等视听资料和文字资料,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形式采集非遗传承人的资料,保证非遗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建信息准确、内容系统的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库。
第二,对采集数据信息进行体系化建构。将数据信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将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分为治河遗迹、治河机构、治河水工、治河工具四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分为治河文献、治河传说、治河技艺、治河机制、治河方略五类。此外,详细梳理黄河治理文化历史发展,将上述信息分类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结合文化遗产自身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价值,注重不同类型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阐释,构建纵横交错、排列有序、内涵丰富的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体系,促进公众对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进一步认知。
第三,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数字技术处理。应根据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历史特征,充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全景拼图技术、数字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字动画技术等技术设备[20],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文物古迹应充分利用虚拟技术依据史料进行真实还原,对实物与文献应进行高清拍摄、激光扫描;
对于治河仪式、治河场景、治河技术等应根据史料进行动态还原,并进行可视化设计,恢复文化遗产的历史面貌;
对非遗传承人与技艺表演者进行动态捕捉,并结合口述资料在电脑系统中重建数字展演内容。运用图形图像软件CorelDRAW和Photoshop对采集图像进行优化和压缩;
使用Premiere、After-Effects对技艺表演的音频、视频等进行后期剪辑、添加字幕等[21],使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第四,建构黄河治理文化遗产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建立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普通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高效、一体化的管理服务平台。建构多媒体展示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等多媒体展示和网上虚拟展示,并包含视频集锦、互动漫游、虚拟现实影像、数字电影等交互功能。同时利用与各种媒介联合营销的模式加以策划和展示,为向公众普及黄河水利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建构信息检索平台,按照黄河治理历史发展、黄河治理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进行信息分类设计,并对信息进行文字标注,设计关键词检索系统。构建产品开发平台,集成各相关企业开发的黄河治理文化创意产品,采集其基本信息、经营项目、产品服务等数据信息和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信息。黄河治理文化产品数据库采用电子商务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为创作者及其作品提供在线交易。构建文化互动平台,开发设计电子动漫解说员;
策划参与性有奖活动,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拼图游戏、问答游戏等。同时结合自媒体工具,定期推送文化活动预告、历史知识讲解等内容。
(二)黄河治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生存需求,它充满了生命活力与生存智慧。只有将黄河治理文化资源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使之融入现实生活,发挥新的功能,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才能够得到活态传承,而数字技术为黄河治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渠道。
第一,打造黄河文化旅游数字平台。应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黄河文化旅游电子平台,利用黄河文化资源数字化系统对黄河文化的旅游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数据采集和整合,建立全域旅游基础数据库,开发黄河治理文化电子地图,构建黄河治理文化旅游产业数据库,建立数据标准统一、业务系统集成、信息应用共享的全域旅游平台。游客可以通过网站、微信、移动终端、电话等方式预订旅游区服务,享受价格优惠、积分奖励等优惠,通过与虚拟旅游、行程定制、综合信息发布、互动分享评价等系统进行深度融合[22],推动黄河治理文化数字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第二,开发黄河治理文化数字产品。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应以文献资料与出土文物相印证的方式科学还原古代黄河治理文化概貌,并深入挖掘相关历史文化资源,对黄河治理过程中著名的“人”“事”“物”进行梳理、分析、归纳,构建历史脉络清晰、文化特色鲜明的治河历史素材库,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影视、音乐、游戏等数字产品开发。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就可以作为数字音乐创作的优秀资源而发挥作用。河南省运用数字技术倾力打造的“黄河号子”舞台剧在河南艺术中心广场进行上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外,与黄河治理相关的传说故事、小说、戏剧等也可以作为文化资源用来开发数字文化产品。例如“禹鲧治水”“葵丘会盟”“西门豹治邺”等故事就可以作为影视创作的素材。
第三,创作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动漫形象。历史上关于黄河治理的历史典故、人物传说、风物人情等记载非常丰富,应充分利用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还原治河事件,生动表现人物的服饰、容貌,进行动漫形象创作。例如,武梁祠汉画像石上的大禹形象、治河管理机构“疏浚黄河司”、清淤工具“铁龙爪扬泥车”等都可以作为动漫形象创作的基本素材。黄河治理动漫形象可用于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数字化系统、网络游戏、电子地图等项目,作为文化遗产开发的衍生产品加以策划和宣传,打造黄河文化品牌形象,提升黄河文化的亲和力,促进黄河文化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传播。
第四,建设黄河治理文化数字体验馆。VR技术能够在信息的多维度空间中创立一个相对虚拟的信息环境,不仅在视觉、听觉上带给用户强烈的冲击,更在触觉、嗅觉等方面带给用户更真实的体验效果[23]。应结合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的文化园区、博物馆建设,利用VR技术建设黄河治理文化体验馆,还原黄河治理历史场景,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对著名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CG动画的形式展现,提升黄河治理文化的傳播水平,增强用户体验,加深受众对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认识,在增强黄河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五、结语
黄河治理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人与水的相争相生是黄河文化遗产区别于其他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地域性特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对于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治河原理与直观的治河现象相结合,使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得到生动阐释和解析,增强黄河治理文化遗产传播的知识性、趣味性、普及型,最大程度发挥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价值。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应加强数字资源档案库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图,完善各种基础信息数据采集与视听资料搜集整理,按照文化遗产类别与历史时间顺序对信息资料进行梳理排列,注重不同类型文化遗产数据信息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阐释,构建纵横交错、排列有序、内涵丰富的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体系。依据史料与采集信息将黄河治河文化遗产在数字环境中复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治河场景、治河仪式、治河技术、治河工具等进行数字建模与绘制,并将与之相关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建立集多媒体展示、信息检索、产品开发、文化互动为一体的黄河治理文化遗产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同时,加强对黄河治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利用黄河治理的科学性、教育性、地域性特征塑造黄河文化品牌形象,通过打造黄河文化旅游数字平台、开发黄河治理数字产品、创作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动漫形象、建设黄河治理文化数字体验馆等多种途径,推动黄河治理文化数字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黄河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黄河治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黄河治理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紧紧把握黄河文化特色,深入挖掘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功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全面展现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的现代魅力,才能够使更多的人深刻认识黄河文化、传播黄河文化,使黄河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猜你喜欢文化遗产数字化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交通建设与管理(2022年1期)2022-04-09与文化遗产相遇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赤峰学院学报(蒙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期)2018-12-05活态文化乡村地理(2017年3期)2018-01-11《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文化遗产(2017年1期)2017-02-13